什麼是恐慌症? - 康健知識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恐慌症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類型,恐慌症的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伴隨強烈恐懼感而來的全身性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恐慌症 首頁 健康百科 身心 恐慌症 症狀 病程 併發症 成因 危險族群 預防 相關檢驗 治療 照護 就醫準備 部位 分享 收藏 訂閱 點擊可以訂閱電子報喔! ✕ 加入LINE好友 什麼是恐慌症? 恐慌症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類型,恐慌症的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伴隨強烈恐懼感而來的全身性症狀包括心悸、發抖、呼吸困難、胸痛、反胃、頭暈、麻木、冷顫以及熱潮紅等,病人常會誤以為是心臟病發作。

女性罹患恐慌症的機率高於男性約2~3倍,發病高峰期約在15~25歲以及45~54歲之間,恐慌症的治療需使用藥物以及認知行為治療,國外研究指出,恐慌症患者自殺率高達20%,高於精神分裂症,因此恐慌症必須盡早治療,將傷害減到最輕。

恐慌症症狀 心悸、心跳加快 出汗 發抖、顫慄 呼吸困難以及窒息感 梗塞感 胸痛 噁心、反胃、腹部不適 頭暈、暈厥 失去現實感或失去自我感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抓狂 害怕即將死去 感覺異常(麻木或刺痛感) 冷顫或熱潮紅   恐慌症進展 恐慌症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開始發作的幾分鐘內,達到症狀的高峰,然後在20~30分鐘內慢慢消褪。

事後,患者身心都極度疲憊,彷彿剛經歷一場大災難或生一場大病似的。

恐慌症的發作頻率變化很大,有的人一生只發作一兩次,有的患者一天發作數次,而一般患者約每週發作2~3次。

恐慌發作是無法預期的,患者因為不曉得何時何地會發生,因此會不斷擔憂下一次的發作,也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不對勁,產生「預期性的焦慮」,遇到可能刺激發作的情境,就想「逃避」,在行為上產生改變,例如減少和人往來或不敢出門,繼而在想法和行為產生惡性循環。

恐慌症併發症 恐慌症大部分不是併發出其他疾病或症狀,而是衍生出許多問題影響生活各個層面,患者可能面臨以下狀況。

憂鬱症、慮病症 社交障礙 出現自殺的念頭、自殺、自殺未遂 恐慌症常見致病原因 恐慌症的可能原因包括低血糖、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腦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不平衡、腦部杏仁核過度敏感、海馬迴功能異常等,此外神經敏感、凡事要求完美、好勝心強,生活上有長期壓力的人也是恐慌症的高風險群。

恐慌症好發族群 低血糖患者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 腎上腺腫瘤患者 腦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不平衡患者 腦部杏仁核過度敏感 海馬迴功能異常者 神經敏感的人 完美主義者 好勝心強的人 長期處於壓力的人 恐慌症預防重點 恐慌症無法有效預防。

恐慌症診斷方式 反複恐慌發作,每次發作都有上方症狀欄位中的4種或4種以上症狀,幾分鐘內達到高峰,感覺極度恐懼與不適,就可判斷為有恐慌症的可能。

進一步觀察患者在生活中是否持續擔心害怕下一次發作,並排除其他生理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及藥物濫用後,即可確診。

恐慌症治療 藥物治療:常見藥物如苯二氮平類(BZD)藥物、選擇性血清再回收抑制劑(SSRI)或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NRI),一般服藥一週到一個月後,會逐漸穩定,減少發作的頻率。

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教患者了解有關「恐慌症」的資訊,認清注意力與記憶偏差,去除對症狀的誤解,再教給放鬆訓練、呼吸訓練、改變想法,使患者能夠控制身體的症狀,以度過每個恐慌發作。

恐慌症照護重點 恐慌發作時幾乎都會呼吸困難,儘量坐下來靠著休息,運用呼吸放鬆法來控制呼吸,緩和症狀,以及轉移注意力。

制止負面想法,並提醒自己:恐慌發作「不會使人心臟病發」、「不會使人停止呼吸」、「不會使人死掉」、「不會使人失控」、「不會使人發瘋」。

告訴自己正面訊息,像是「很快就會沒事」、「很快就會放鬆」或「我沒有危險」。

恐慌症就醫提醒 初期就醫階段,病人和家屬應該知道: 對於病人的症狀,醫師認為的診斷是? 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恐慌症是怎麼得到的? 治療方法有哪些可選擇?不治療會怎麼樣? 恐慌症還會繼續惡化?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問題? 生活需要注意那些事情?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何時要複診或進一步檢查?   已經確診恐慌症,照顧者應該知道: 有那些症狀平常要注意? 需要長期服藥?未來有機會減少藥量或停藥? 藥物副作用是什麼?服藥要注意哪些事? 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下一次複診或追蹤是什麼時候? 疾病發生部位 恐慌症主要發生在腦部,但會出現全身性症狀。

看診科別 心身醫學科 找醫院 參考資料 高醫醫訊:來得急且強的莫名害怕--淺談恐慌症 財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認識恐慌症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衛教資料:什麼是恐慌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單張:恐慌症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 訂閱電子報 請勾選您想訂閱得電子報,並填寫Email。

康健知識庫電子報 康健好生活週報 康健5分鐘健康報 《大人社團》美好生活報 訂閱 × 我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