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論(第五章)(唐崇榮著) - 十架救贖- 信仰的中心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十字架應當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基督在十字架上順服以至于死、在十字架上順從上帝為了拯救人所定的旨意,這一個順從就成為一切凡順從他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

十字架應該成為 ... 要再搜索嗎? 救贖論 (資料取自唐崇榮牧師的《救贖論》) 第五章 -十架救贖-信仰的中心點 重復按鈕找關鍵字 A。

信仰的中心點    當一輛汽車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發現這輛車有周期性的異常跳動,這周期性的跳動不單單產生不舒適的感覺,還使各樣正在轉動的有關零件容易損壞。

后來你發現跳動的原因,是因為有個輪胎的圓心并不是在中心點上,所以它的圓周和圓心的距離并不都是相等的。

所以你要知道,中心點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只要你把一個正在轉動的圓圈的中心移動一點點,整個圓圈就有破損的可能﹔但只要你把中心點帶回原位的時候,就會轉動得很圓滑很順暢,就可以使整個轉動進到一個很平穩、很安定的情況中。

     我講這個例子的要點是要指明,整個神的國與整個教會的事奉中心點在哪里?答案是「基督的十字架以及從救贖所帶出來的能力」。

這牽涉到整個基督教事奉、行為、生活、見証的每一個層次,而歷世歷代中,我們看見人的毛病、撒旦的作為,就是把這個中心點挪移。

但當這個中心點挪移的趨勢正在開始的時候,只有極少數非常敏感的傳道人、神的兒女能覺悟到并發出警訊。

這種發出警訊的覺悟本來是從順服主的心靈產生出來的,現在卻變成很孤單、孤掌難嗚的痛苦。

歷世歷代上帝的教會,所經歷的這些偏差的危機,不斷成為教會的威脅,這是屢見不鮮的。

但是歷世歷代教會的復興,就是因為有一些人順服聖靈,看到這個危機并把它交托給主、求主把教會整個事奉見証的中心、帶回原位。

所以我談救贖論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我要講些什么?我要從很多方面與層次,把內心里的感受提出來。

我們需要回到神在他的國度里面為教會、為他子民中所定的中心焦點,那就是十字架,就是基督死與復活所完成的救贖。

基督的十字架     十字架應當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基督在十字架上順服以至于死、在十字架上順從上帝為了拯救人所定的旨意,這一個順從就成為一切凡順從他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

十字架應該成為我們整個生命中能夠得勝的秘訣,我們可以仗著十字架夸勝,不是靠著自己的肉體、不是靠著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不是靠著勢力、不是靠著知識,乃是仗著基督的十字架,擄掠了仇敵、向仇敵夸勝。

所以十字架不單是得救的一個起點,十字架應當是繼續不斷的得勝、不停止的永恆動力。

所以十字架使人得救、十字架也使人成聖,十字架使人得生命、十字架也使人能過一個真正順服主的、屬天的、得勝的生活。

十字架是得救的源頭,十字架是得勝的秘訣,十字架是我們奉獻的動力。

每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一再地、繼續不斷地奉獻在祭壇上的真正動力,不是偉大的前途、不是神應許中可能達到的果效,而是基督的愛與十字架犧牲、基督的死里所隱藏著的奧秘與丰盛,成為一個推動的力量。

   十字架不但是我們得救的源頭、得勝的秘訣、我們奉獻的動力,十字架更是教會復興的鑰匙。

這一個永恆與暫時的交接點,是耶穌按照神的旨意犧牲自己在十字架上承擔忿怒,來免除人在神面前當受的審判,使人領受新生命的一個起點,是我們得著復興的源頭。

在十字架上,現象與本質之間有一個很難調和的反合性,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在十字架上神把他的心剖開給世人看,但同時神也看見每一個人不得不把他們的心向神剖開﹔在各各他你可以看見到神位格里面最深旨意的顯露,你也可以看見每一種不同的人,他的心不得不向神剖開。

咒詛的最高峰在十字架,謙卑的最高峰也在十字架﹔奉獻的最高峰在十字架、愛上帝的心的最高峰也在十字架。

這個有永恆意義卻隱藏在暫時的時刻里的一個事件,就成為歷世歷代的考驗。

     一個人對基督受死痛苦程度的了解有多深,他愛主就有多深﹔一個人對主的愛和犧牲認識的程度,也就是他對上帝的事工,怎樣關懷、愿意犧牲、愿意付出回應的程度。

沒有一個人可能愛主過于他對基督十字架認識的程度。

這個復興的動力繼續不斷從十字架產生出來,當神再一次把十字架的奧秘顯明在他兒女面前的時候,聖靈就把這偉大的事跡化成一個奉獻的動力與復興的火,使人藉著基督的死,再一次被挑旺起來。

所以十字架是復興的一把鑰匙,十字架就成了我們信仰的中心。

    舊約對神應許未來要賜給人的一切福分,是以十字架為最后的指標﹔所以整個舊約的預言所歸納的、所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的,就是基督的十字架與十字架里面所隱藏復活的大能所帶來一切的福分。

而新約所有的解釋、新約所有在神奧秘中的闡釋,乃是把人帶回十字架。

所以舊約向前看、新約向后望,整個新、舊約所建立起來的信仰中心就是基督的十字架與他復活的大能。

不但如此,十字架是我們一切的信息、我們帶給人好消息的中心,所以十字架不但是信仰的根基,也是信息的中心。

十字架是信息的中心,所以當聖靈充滿的時候,人不是談聖靈的恩賜﹔當聖靈澆灌下來的時候,人不是談受聖靈的經驗﹔當聖靈賜下成為應許之靈臨到人間的時候,這些使徒被聖靈充滿之后,他們講道的中心點,不是聖靈而是十字架!因為耶穌基督說:「聖靈來了是要為我作見証,他要榮耀我。

」(參約十六18-14)所以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會抓住基督作為他整個事奉和見証的中心,而不是把這個中心從聖子轉移到聖靈那里去。

聖靈工作的中心點:基督并他釘十字架    聖父、聖子、聖靈是同榮耀、同永恆、同權柄,但是聖子必須被高舉起來、榮耀起來,原因是聖子曾經道成肉身受過羞辱,所以他需要被榮耀起來,使人真正認識他就是那一位救主。

聖靈賜下來,乃是要讓人透過他的工作被帶到聖子的面前,而聖子又使人可以進到聖父的面前。

聖經賜下成為見証這些事的文字記錄,所以聖徒能了解聖靈所做的工作。

這樣,在聖父、聖子、聖靈、聖經、聖徒,這五者之間,聖靈成為一把鑰匙:聖靈重生人,使人成為聖徒﹔聖靈啟示聖經,使人明白上帝的旨意﹔聖靈榮耀基督,使人進到基督里面,讓我們藉著基督到父那里去。

聖靈是父、子所差派的,聖靈也是啟示聖經、重生聖徒的那位,所以聖靈是很重要的。

     聖靈的工作乃是把上帝的道帶到人間,把道帶到人間的偉大歷史事件,是聖靈最大的工作,但這工作正被今天所謂的靈恩派忽略,他們所注重的只是一些非常次等的恩賜、現象的問題。

而聖靈把道帶到人間所要做的工作,已經顯明在兩件最大的事情上:第一,啟示出神的旨意,把道帶到文字界成為聖經,這是神的啟示在文字上的記錄。

第二,把道帶到歷史中間成為一位救主,「道成肉身」是聖靈感孕馬利亞生下來的。

所以道在人間是聖靈的工作,而聖靈把道帶到人間,他再把人帶入「道」里面,再用道重生人,把人帶進上帝真理里。

基督說:「他來了,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這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不會把中心轉移到他自己的身上,聖靈一定要把整個教會轉移到基督的身上,以基督和十字架及他的救贖,成為整個教會與神國度的中心。

B。

中心點的偏移    這一章我要從這個方面先與大家提到,這個中心點的地位應當放在原先神所定的那一個焦點上面﹔這個中心點的地位如果偏移的話,教會的復興是假的、教會一切的發展是沒有根基的。

把這一點弄清楚以后,我們再繼續談救贖這一件事在歷史神學過程中,有哪一些偏移與哪一些沖淡的現象,其中產生的危機又是什么。

猶太人對中心點的偏移     我們先提到猶太人彌賽亞觀的錯誤,猶太人的彌賽亞觀受了某一些歷史事件的影響,因而把上帝的拯救化成一種社會性與民族性解救的政治行動。

以色列民在埃及的時候,上帝把他們拯救出來,這個拯救就讓人明白上帝的政權高過法老的政權。

上帝透過打擊這個世界最大政權,來顯出他的能力在人的能力之上,并且把以色列民族組成一個新的敬拜上帝的社會。

所以這個歷史事件,使他們不單認識神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也是解救他們脫離政治性、社會性、民族性不義不公之待遇的上帝。

所以,以色列人就認為救贖不能不跟社會、政治、軍事這些關系連在一起。

但是,當這個局部的啟示往前進展的時候,神就給他們看見他最終極的目標,乃是要把人們帶到神自己的國度里﹔而那是一個超自然的、屬靈的、超過政治的、更偉大的救贖,也就是拯救人脫離罪的權柄。

      聖經以法老當作罪權的象征,而對罪的權柄,最后要克服的就是死,死是最後要制伏的仇敵。

罪與死在人生命中的掌權,把人永遠帶離開上帝榮耀的面,以至于滅亡,成為第二次的死。

所以,整個的拯救不單是關乎現今社會,更是關乎永永遠遠的福樂,那才是神國度終極的拯救目標。

     猶太人因為把暫時的歷史事件與神永恆的旨意混在一起,所以沒有辦法明白彌賽亞的奧秘,他們在兩約之間所成就的彌賽亞觀,乃是非常片面、傳統的,只局限于政治的、社會的、現世國度的問題。

所以當耶穌到世界上來的時候,跟隨耶穌的那些門徒,起初的動機,都是把這種彌賽亞觀套在他們跟隨耶穌基督的生活里。

當基督快走完他在地上的路程,即將被提上升的時候,他們那個觀念還沒有改過來﹔所以當門徒在耶穌要離開世界,回到天父那里去的時候,問了一句本著那種觀念所暴露出來的話:「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基督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作我的見証。

」(徒一6-8)他離世升天的那個時刻以色列國并沒有復興,以色列在政治、軍事、民族這些方面都沒有得到復興,這就告訴我們,基督不愿意把整個救贖的觀念,停留在錯誤的彌賽亞觀里。

基督要他的百姓知道,他的國度要透過聖靈為基督的十字架和復活所作的見証,推展到普世福音運動上面去。

     借用馬丁路德很精簡扼要的話來表達,他把對基督的認識分成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榮耀的基督,第二種是十字架上受難的基督。

如果一個人所認知的基督論、所認知的救贖論只是「榮耀的基督」的層次的話,他所盼望得到的就是現世的解脫,他一定沒辦法脫離猶太人那種彌賽亞觀。

但當一個人透過十字架看見,原來神的拯救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膚淺,也不是只盼望在世界這個現世中間几十年的福樂而已。

如果你知道神的拯救是透過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犧牲來產生最大的恩典,透過最大的羞辱來彰顯最大的榮耀,透過最大的軟弱來彰顯最大的權能,透過最大的愚昧來彰顯最高智慧的話,那么你就明白什么叫做十字架受難的基督。

這是猶太人只求神跡所沒有辦法達到的果效,也是希臘人只求智慧沒辦法看清楚的中心。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就說到,猶太人是求神跡、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傳釘十字架的基督。

在這里你看見,神最高的智慧竟然隱藏在人以為的愚昧里面,神最大的榮耀竟然隱藏在人認為最羞辱的場面中,神最大的能力與權柄,竟然隱藏在最沒有權柄、最沒有反抗力的十字架上,隱藏在這樣赤身露體被挂在十字架上,而毫無自衛的這種卑微、讓人看不起的地位中。

基督被挂在十字架上是人間最大、最羞辱、最不榮耀的一件事跡。

而猶太人把這種羞辱放在外邦人的身上,絕對不能放在猶太公民的身上,因為他們把人類分成不同等級,他們認為自己是優越的民族,所以不可把這樣的羞辱加在他們自己的身上。

神的兒子在人的政權之中完全沒有得勝,在人的榮耀之中完全沒有分,在人的權柄和智慧中間被人輕看、被人釘死,但就在這個地方隱,亂著神救贖的奧秘。

   猶太人的彌賽亞觀曾經轉移,但是聖靈要把它帶回頭。

所以,當聖靈充滿使徒時,他們講了一些話:「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從死里復活。

」(徒二28-24)那時政治的勢力與宗教的黑暗聯合起來,成為一個壓制神的工作﹔希律與彼拉多作朋友,不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愛好,而是他們有共同對付的對象,當他們要一同把基督消滅掉的時候,他們就不得不作暫時的朋友。

這樣,你看見政治界的黑暗、經濟界的黑暗、軍事界的黑暗,你看到全世界的黑暗、法律界的黑暗,你看見社會群眾力量的黑暗,這些黑暗的總歸納,也就成為基督必定要在人間被剪除的那個場面,那是罪性的暴露。

而就在罪性暴露的當時,也是神救贖顯露出來的時刻,這都是在同樣的一段時間。

我們作為神仆人的,但愿我們每一個人看清楚、看得很准確、看得很完整,明白自己為什么在這個救贖的恩典中間,奉獻自己成為這個傳揚恩惠福音的人。

靠聖靈抓緊中心點    雖然耶穌基督的救恩在五旬節那天藉由聖靈充滿、聖靈澆灌、聖靈賜下,而把中心點帶到正確原位,但歷世歷代又有偏差的產生。

你可以看見歷世歷代中,每一次的偏差,都是離開以基督十字架受苦作為救贖中心的這個思想,而每一次的復原都是要把人、把教會帶回基督十字架的中心。

正像剛才所說的,十字架是復興的一把鑰匙,每一次的復興是把整個基督教的視野、把基督教的中心,再放回以十字架為中心的神救贖的計划與能力里面。

在歷史中我們繼續不斷的看見,許多錯誤的或者所謂異端思想的產生,都是與這個中心發生相歧異、產生不同看法的那些理論。

所以我們要很注意所有的運動正作用背后的副 作用在以后將要怎樣掩蓋正作用,而把整個教會的中心點轉移,或者把整個教會的中心點排除掉的那個潛在的危機。

這種敏感應使我們成為忠心的管家,在神的全家盡忠。

我們不要因為教會做來做去做不起來,看到別人教會很興旺,就快快派人去學,然后就走一條那樣的道路,只要教會的人增多就高興了。

這是但低等的策略,那也很可能是出賣福音的開始。

     我們一定要抓緊中心點,我們只要問自己是不是盡忠地耕耘、忠心地做,至於神要怎樣的賜福,那是上帝的事情﹔但這樣的傳道人很少,多數的傳道人盼望盡量做大,使人看見他是做工大有果效的人。

耶穌基督的生平給我們看見有一個特殊的經驗,就是他差遣七十個門徒到處傳道的時候,醫病趕鬼大有能力,甚至連魔鬼都服在他們的下面。

但就在轟轟烈烈的布道工作從他的學生的活動里面顯出來的時候,這位差派的主自己傳道卻沒有人接受,這何等難受呢!神學院的院長看見學生的報告,今年帶了多少人歸主,后來看看自己,再問師母:「我帶了几個人?」「一個都沒有。

」你還好意思作神學院的院長?傳道人的自卑感、傳道人的痛苦,很少人能明白。

我一方面明白,一方面不贊成,麻煩就在這里。

    耶穌差遣人去傳道,每個人都成功,他自己傳的卻沒有人接受,上帝許可這段聖經記錄下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耶穌基督在最痛苦的時候,他不是妒忌、他不是沉默、他不是批判,耶穌在那一句話里提到整個的中心點是什么:「父啊!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太十一,路十)神叫某些人興旺,但若興旺使你不是站在中心點的時候,你要謹慎,因為那是危機﹔神叫一些人不興旺,雖然不興旺,如果你還是站在中心點,那你不必懼怕,因為神的美意本是如此。

     耶穌基督對父講了這一句重要的話-- 「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的時候,耶穌基督就把兩件事提出來了:第一件就是,那真正永恆的旨意,向智慧通達人就隱藏、向嬰孩就顯明出來,這表示啟示性與對啟示反應的單純性,這是教會很重要的態度。

第二件事,耶穌說:你們不要因為鬼服你們而歡喜,要因為你的名字記在生命冊而歡喜﹔換句話說,不能以事奉的現象當作你事奉喜樂的根源,要因你所做的有存到永恆的價值而歡喜快樂。

你看到了沒有?就在他自己工作好像完全沒有果效的時候,他提到了這些重要的原則。

你講過那段聖經沒有? 你好好讀過那段聖經沒有?你了解這一段的真義嗎?或者你只是拿那一段來自我安慰?特別在你事奉好像沒有果效時,你是否把它配合在你的情況中,你就以為你像耶穌,自我安慰說耶穌也是這樣?當我們禱告會剩下兩個人,我們就找一節聖經來安慰自己,「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里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當我們受苦,滿身生瘡的時候,就說自己是約伯。

我們很容易看不見自己的毛病,而在聖經找一些可以自我安慰的章節,那叫「傳道人的阿Q精神」。

歷代教會對中心點的偏移     歷世歷代中,我們看見有一些的偏移,特別是伯拉糾時代,伯拉糾(Pelagius,360-420)與奧古斯丁的爭執,就是中心點與非中心點的爭執。

到了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時,這些人與天主教之間的分裂,仍是關于中心點的糾正與爭執的間題。

士來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3-1834)、包珥(BaurFerdinand1972-1860)所作的又是同樣的事﹔到巴特爾 KarlBarth1886-1968)時與德國新派所產生的爭執,也是中心點的問題。

現在所謂的靈恩運動和我們福音派之間,有一些緊張的關系,其實也是關於中心點的問題。

新派的神學與現在許多不同派別的思想,正在侵犯基督教,而這侵犯的危機程度還是一樣,就是中心點偏移的這個重要的問題。

     伯拉糾認為人根本沒有原罪,人生下來本來是中立的,有一點像亞當犯罪之前的情形﹔人不是因為他是被生在有罪的傳統里面,而是因為他個人的犯罪,所以要被定罪。

后面這一點是可以接受,但排除原罪則是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的。

當他們提到關于人是以自由意志接受主才可以得救的時候,那就隱藏了很多不是以神的主權、神的恩典與十字架為中心的救恩觀。

所以,奧古斯丁挺身而出,力戰群敵﹔他寫的書使他成為眾人的仇敵,但是他寫的書也成為中流砥柱、成為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萬世典范。

他敢抵擋伯拉糾,抵擋許多不同派系對基督教的侵犯,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當學習的精神。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以「量」為目標來教會工作而大有成就的人﹔但每一個時代也有一些在質方面,保守和引導教會進到正確軌道中的人,他們是以質為重的事奉者。

我是兩方面都要兼顧的人,所以我苦的不得了,我盼望保持本質絕對不妥協,也盼望大量發展,使我們也趕上時間領人歸主,要兼顧質與量是很困難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在一生一世所拼命的,是在本質中間的保守,是為拉回中心點而努力,雖然好像看不見果效,但他所做的是在整個教會長遠里面有很重要的貢獻和犧牲。

  l.自由派神學     現在我們來思想,在自由派神學里把什么當作最重要的基督教要素,來除去以十字架為中心的這一種神的旨意呢?整個自由派神學已經在有意識、無意識間放棄了救贖性的基督,而慢慢的只崇尚道德性的基督。

我想在歷史中最重要的一個分界,就是康德所寫的《只在理性范圍里面的宗教》。

宗教被圈在倫理的范圍,而沒有超自然與形而上的責任﹔宗教只在人的道德責任的范圍里面,而沒有啟示的必要。

這個反對超自然、反對神跡、反對啟示必須性的康德,就把基督教等同于人生的道德責任。

     但道德怎么能在理性范圍呢?原來康德把理性分成三個大的范圍,第一個范圍是純理性,第二個范圍是實踐理性,第三個范圍是批判理性。

這樣,實踐理性的真正要素也就是道德與倫理,所以把宗教放在倫理范圍里面原是合理性而不是違背理性。

因此,從康德的傳統下來,基督教只是在道德范圍里面,建立它存在的根基﹔基督教只是在道德中間,建立它能夠影響世人的地位﹔基督教就不需要再談到關于超自然、神跡、上帝的啟示等等,因為他把上帝、不朽以及自由這三件事,都歸類為不是人的思想可能構到的那個本體界。

所以就在現象界中尋找人的倫理責任,這是宗教,或者說是基督教的價值。

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你看見基督徒被拉到行道的責任,而不需要什么十字架救贖我、上帝在基督里啟示人、上帝藉著基督死與復活使我們脫離罪惡。



,這些觀念已經慢慢被除去了。

     從康德開始,整個新派的神學在德國就有相當大的勢力,而中心點就慢慢從馬丁路德「因信稱義」、「藉著十字架我們與神和好」的這個中心點挪開了。

我個人整個知識論的架構是這樣的:神的啟示是對真理認識的根據,而神絕對沒有錯誤的啟示,對神的啟示正確的解釋和了解,便成為基本神學的思想﹔而對神所啟示的真理、所建立起來的神學思想的正確性,就可以引導人的思想界產生倫理學與哲學的范圍。

這是以神學管制一個人的思想,再以人的思想順服神學所建立起來的倫理體系,以此來引導科學應當發展的方向,社會就會進到一個比較完善的地步。

     但西方的整個神學界是由哲學家刺激基督教去思想的,所以卜仁納(Emil Brunner,1889-1966)背后的思想是布伯馬丁(MartinBuber,1878-1965),而布伯馬丁背后的思想竟是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

整個人本的哲學、人本的思想控制基督教思想家,所以基督教的思想家引經據典,加上人的哲學與人的思想方法來引導整個教會﹔教會再聽這些神學家的話,教會就會離開聖經。

我相信從方法論來看,奧古斯丁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加爾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因為他們以聖經為基礎,不是以人的思想為基礎。

為什么亞里斯多德可以控制整個天主教的方法論呢?因為亞奎那(Aquinas)首先把亞里斯多德這一位所謂「唯一的大哲學家」的思想當作整個研究自然神學的基礎,所以天主教的自然神學就把人帶到一個相當自傲的地步,以為不需要神的啟示就可以建立自然神學基礎。

我們看到新派的神學把耶穌的主權放棄,而把耶穌基督的德性彰顯出來﹔把耶穌的救贖排除,而把人應當效法基督行為的責任提高起來。

結果所謂基督教就是效法耶穌,所謂基督教就是以基督的道德模范,成為我們建立人格與社會的一個理想,這樣的基督教是一個沒有救贖性的基督教,這樣的基督教是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基督教,這樣的基督教是必定走上自生自滅道路的基督教,因為聖靈不會在這當中把他的能力顯明出來。

  2.社會福音     社會福音是另一個偏移。

社會福音開始是由英國一些思想家傳講,后來有一位移民到美國的德裔牧師 --他們家是七代作牧師的--饒申布士(WalterRauschenbusch,1861-1919)成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這位德國牧師在紐約港口的辨公室里,看見那些禮拜天奉獻最多錢給教堂的人,竟是最會欺負勞工的人﹔那些禮拜天道貌岸然穿著西裝打領帶去做禮拜的人,竟是在社會中間最逼迫窮人的人,他便說這樣的基督教不行 --上帝藉著這些話對你有什么啟發?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有一些傳道人看見有錢人,態度就不一樣,你要悔改!-- 然后他說,真正的社會公義是神的救贖,所以上帝的整個救贖觀念,被社會福音轉移到怎樣解決窮人生活的痛苦與社會不公的現象。

當這個被推演成一種社會性的行動時,就把那個當做上帝的福音,所以這叫做社會改革,這個福音叫社會福音。

     社會福音神學根本不相信個人得救是必須的,也不相信罪得赦免才是救贖,更不相信所謂神跡奇事。

所以他們的書里面有一段話說到:「四福音記載耶穌趕鬼的事情,是因為當時的人不明白心理學的現象,把瘋狂的人當作是被鬼附身。

」還是一樣的換湯不換藥,他們不相信靈界,不相信神跡、神的能力,也不相信個人接受耶穌基督、悔改得救是必要的事情﹔他們所建立的就是集體性的認罪,認為整個社會性的悔改,才是天國的來臨。

社會福音影響了一些人傳福音的動向,所以一個人說:「我要努力傳福音,我要拯救人。

」你不要太受感動,先問他:「你的福音是什么?什么叫做救人?」只聽口號就把錢拿出來隨便支持的人,你的錢很可能就交給不對的人,你要交給真正明白什么是福音、什么是救贖、什么是十字架大能的人,讓這些人多得應得的錢去做工。

     受社會福音影響的,其中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天主教后來利用這種思想,來解決在台灣領人歸主的困難(當時有些基督教會也是這樣做):以為把面粉或生活的必需品大量的運到台灣來,就能使台灣的人民歸向天主教。

你可以在鄉間看見很多天主教堂,現在雜草叢生,沒有一個人做禮拜,因為從前台灣人在物質生活困難的時候,會為了得到那些配給的東西去教會,那些因物質而來的人,也因著后來得不到那些東西(或不再需要那些東西)而離去,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原理。

就像一位已經被刺殺的阿拉伯國王所說的一句話:「美國人到我們阿拉伯來,為什么?因為我們有石油,他們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他們是來挖我們的石油﹔ 等石油挖完,美國人走了,讓我們留在沙漠受苦。

你不要以為他是我們真正的朋友,他們是我們石油的朋友。

」有道理!如果一個人為了面包來信耶穌,等到沒有面包或不需要面包時,他就不需要耶穌了。

     社會福音的結果帶來的副作用比正作用更大。

每一個運動開始的動機一定是好的,每一個朝代開始一定是很純正的,是為著百姓﹔但等到真的成功時,把腳踩在百姓頭上的就是這些人。

同樣道理,當一些人想要把福音傳開,可是對福音、對救贖、對神恩典沒有正確的了解,結果傳福音的是他們,另一方面,最破壞福音的也是他們。

所以,社會福音不是福音!    而共產主義也很注意百姓的福利,結果也失敗了。

前兩個禮拜有位大陸人在我的教會聽道,我無意中講了一句話,他很受刺激﹔我說:「世界歷史中,論到經濟學,最好、最完整、最精細的經濟哲學家是馬克思﹔但凡是走馬克思主義路線的國家,一定經濟破產。

」為什么呢?為什么最專心講經濟的,最后卻帶來經濟破產的結果?這其中有一些原因只有基督徒可以看出來,而馬克思的系統沒有辦法看得出來(可惜很多基督徒每天想的不是那些,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把答案帶出來)。

     如果社會福音要來安定社會,與那些非基督徒也可以做到的事情作比較,當那些非基督徒的社會福利運動做得好的時候,基督教就失去它的重要性了。

  3.成功神學     成功神學帶來的另外一種偏移,就是把人帶向一種自我奮斗的可能性當中。

基督徒受成功神學思想以及趙鏞基等人的影響,認為可以靠著自己的奮發,盼望神把福氣賜給人。

這個運動成功的時候,似乎連社會福音都不需要了﹔所以凡是成功神學發展的地方,社會福音根本就不需要﹔凡社會福利好的地方,社會福音、社會神學也不必要了。

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些都在轉移基督教的中心。

把救贖的中心思想、十字架的必要性排除的時候,也就是教會走向自殺道路的時候。

4.解放神學    此外是解放神學,這是套用馬克思早期的思想,再配合基督的拯救觀念,混合成一種拯救觀。

就是在第三世界中,為那些受壓迫、受不公義的政治逼迫、人權受剝削的人所作的奮斗,是一種強調解放行動的神學觀。

這種神學在南美洲有很大的力量,但這還是一種社會性的救贖觀,一種公義性的、法律性的、政治性的救贖觀,有一點回到猶太人彌賽亞的救贖觀。

5.過程神學     最后要提到的是過程神學(ProcessTheology)。

過程神學以為一切正在向著未知的將來而進展,所以在整個過程神學中,以后要變成怎樣是沒有人知道的。

我小時候不知道自己五十几歲時會變成現在這副容貌,一個人以后要變成怎樣自己當然不知道,這是我們可以了解的事情﹔但是過程神學把這點推展到神身上 --連上帝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要變成什么樣子--這就麻煩了。

     其實類似這些事情早就發生在神學界里,例如:多少人要得救,上帝不知道!你要信他,他才知道﹔你要信他,他才會救你。

所以上帝要等你決定要不要信他。

但這些人又不敢說上帝不知道,又說上帝是全知的,所以就說上帝的預定是根據他的預知:上帝早知道誰要相信他、接受他,就預定他們得救。

但是這里面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有關未知數、將來的數目他能知悉,為什么?因為他能知道你要不要信他,而這個決定是變成你的自由來決定神的自由,不是神的自由來決定你的自由,所以就提到關于人的自由意志是超過神的預定的問題。

救贖論里面那些可能產生的偏移多的不得了,基督教以后要怎樣、神又要怎么樣,在過程神學里面根本不知道。

     我們要回到那古老的聖經啟示、永不改變的真理,按照聖經,從起初就指定未來、掌握整個歷史命脈與方向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

上帝已經講清楚末后時候的人整天只忙著嫁娶吃喝、建造房屋。





末后的時候知識發達、末后的時候邪惡淫亂、末后的時候人們抵擋上帝、末后的時候人要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痒,他們就自己增添許多的師傅。

這些事情神都知道,神是一個知未來、定未來的上帝,他不是一個不知未來、不知道要怎樣應付未來的上帝。

其他神學上的偏差 人的決定或是神的預定      再談到另外一個神學,就是「亞米紐斯主義」。

在救贖論中,到底是人的自由意志來決定神能不能做什么事,或者是神的意志轉變、感化你的意志,而把你帶回到他的面前來?這其中你要選一個。

上帝給人自由,所以如果你要信,他就能救你﹔如果你不要信,連上帝也沒有辦法,是這樣嗎?我就聽過這樣的道理:「信吧!如果你不信,上帝也沒有辦法﹔如果你不奉獻,上帝也沒有辦法。

」這樣的上帝是什么上帝?聽到這句話時,我大概十九歲,聽完了我就進到那個牧師的房間,跟他談了兩個鐘頭。

我問他:你的上帝是一個沒辦法的上帝嗎?他能救人是因為我要信他,他能差派人是因為我要奉獻給他,我若不奉獻,連上帝也沒有辦法嗎?這樣的上帝還算是上帝嗎?    那位牧師引用的聖經經節是:「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賽六8)這么可憐的上帝,「誰肯為我們去呢?誰能去呢?若有人肯去我謝謝你,我等很久了,可憐可憐我吧!我不知道可以差哪一個人?」上帝不可能是這樣的!「我可以差遣誰」是他決定的。

那位牧師所引用的那一段聖經是神告訴以賽亞:你去的時候,我要叫那些人看卻看不明白,聽卻聽不清楚,免得他們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賽六9)。

這是什么意思?是指:要不要醫治是神的主動權﹔要不要拯救,是神的主動權。

而「我可以差遣誰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聽見沒有,我正在差遣,你要怎樣回應?」      亞米紐斯派的神學有一個很單純的動機,就是保護人權的自由﹔但是這個單純保護人權自由之思想的背后,卻忽略了人的自由已經在亞當墮落以后受了玷污。

保羅說:「你們死在罪惡過犯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這意思是我們連作決定的自由都不可能了,我們是死人。

當我們在神面前對他的恩典、他的主權了解的時候,你就知道自由的本身不是我們決定的因素,是神永恆的旨意作最后的決定。

亞米紐斯派對自由的了解,乃是把它當作還沒有犯罪以前的亞當那個中性的完善,而沒有了解到這個墮落的本性,在人里面已經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人性墮落、敗壞的程度     現在順便提一件事,就是受亞奎那影響的天主教思想系統與受馬丁路德、加爾文改教歸正神學的思想系統,這兩個系統對人性的了解有什么樣的區別。

天主教的思想直到現在,整個系統仍然認為罪惡的玷污還沒有侵犯到理性的某一個層次。

而歸正宗的神學或者歸正教的思想(或稱改革宗思想),就提出「完全墮落」的看法,認為墮落已經在人性所有的層次里面產生污染的作用,這是比較准確的了解。

人性中的每一個層次都已經受了罪的玷污,包括意志、情感、理性的本身。

所以,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的結果,還是重蹈了中世紀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與神學混合的那個思想,就是人藉著理性,不需要上帝來的恩助,還是可以証明上帝的存在。

     這種自然神學的基礎,早在馬丁路德與加爾文的思想里被排除了。

排除的基本原因是因為知道墮落已經侵犯到理性的層次。

沒有一個人性的層次,沒有一個人生命的任何一方面,不受罪的影響。

所以,十八世紀康德反對自然神學的論証,十九世紀祁克果再重申反對証明上帝的可能,到廿世紀羅素再一次用這個來攻擊基督教的時候,整個歸正宗的神學可以免去他們的攻擊,因為我們從起初就比他們更早有這個先知性的覺悟 --神不是人能証明出來的。

人所能証明出來的神,是比人的証據更小的神。

神是超越証據的,而這已經在神的普遍啟示里印証在人里面了,不是人用墮落、受造、有限的理性可能產生出來的証據去証明他。

歸正宗的神學,在很多很基本的東西上已經參透聖經真正中心的思想。

     如果自由受了玷污、理性受了玷污,人的每一個層次都受了玷污,那么,人「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就是最簡單而總括性的一個描寫。

所以,人就沒有辦法再用自由說:「上帝啊!我要你!」當一個人對上帝說:「我要你」的時候,乃是上帝的靈感動他,使他從死里活過來,產生一個新的力量,然后他能夠對上帝有正面的反應。

人選配偶常常選錯,但選上帝卻會選對,這才奇怪!這么大的事情會選對、小的事情卻選錯,表示在大事上比較聰明、小事上不聰明?聖經說:沒有一個尋求上帝的,連一個都沒有﹔沒有一個行善的,連一個都沒有﹔沒有一個明白的,連一個都沒有(詩十四1-3)。

這句「連一個都沒有」,是從舊約到新約一致的描寫,是貫徹始終的。

無論在詩篇,或者是在羅馬書第三章里面,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一樣,就是沒有一個尋找他的。

     以上這些與今天所談的有什么關系呢?也就是說,對恩典的認識、對神主權的認識,與救贖是不能夠分開的。

所以到底是神的拯救或者是人的意志?到底是神的預定或者是人的決定?到底是神的恩典或者是人的功勞?亞米紐斯以人的「志」代替神的「恩」,以人的功勞代替上帝的恩典,這些都是一種偏移,以為:「上帝要救,但必須我要信,才能成功﹔上帝恩典必須有我的信心才能成功。

」但是在救贖的過程中,其實不是如此的。

其實是因為上帝要救你,才把你的自由恢復到一個可能對他說「是」的地步﹔是上帝的恩典給你力量,你才可能產生純正的信心,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連信的產生都是道的結果。

這個救贖牽連到你的意志、你的求告、你的信心的本身,這些都是神恩典里面的一部分,而不是與恩典等量齊觀的「公司合營」的本錢。

     不但如此,人能夠堅持到底才能夠永遠得救的思想也是把中心點偏移了﹔因為,那拯救你的必能拯救你到底,這是神拯救的完整性。

所以,人能夠堅守、人能夠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接受使我們可以得救等等觀念,還是以人為本、與聖經總原則相對立的一個事情。

這一方面是比較屬于福音派的一些普遍思想,當然,這與剛才所提的自由派神學、過程神學、天主教神學是不一樣的﹔這些是比較合乎聖經,只是對聖經的中心點 --神的主權、神的恩典、神的保守仍有誤解,把人放進去、把人的地位、把人的中心點放進去,這和聖經的思想不一樣。

真正的福音派是付諸行動傳福音的人    我們實在不夠時間來好好分析亞米紐斯派的信仰如何影響今天的福音派。

我對福音派是很尊重的,但也有一點恐懼戰兢的挂慮在里面。

因為福音派本身是一個很堅持福音之重要性、以十字架為中心的基督教運動,但在福音派中,因為許多人沒有好好的研究、好好的思想、好好的分析、好好的鑽研神的話,所以,福音派變成一個什么都可能變成的一派。

以后有很多其他各種不同偏移中心的運動,都可能把自己視為福音派。

所以還要界定誰是福音派、誰是真正福音派。

福音派人士不一定走加爾文路線,因為他們可能來不及完全明白加爾文思想與改革宗的偉大體系時就死了!      在亞米紐斯派也有很多很好的基督徒、動機很純正的布道者,但是他們可能一生都沒有辦法來得及想透這點就離開世界了!這些人因為他們還信聖經、還傳福音,他們還是以基督為主、為救贖主,他們信基督是為人贖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所以,這些亞米紐斯派中的福音派,還是我們的弟兄!如果他們有可能再鑽研更深一層,把整套的神學思想都完全了解的話,可以使自己免去許多不一致中所產生的沖突與緊張,以及在心理上造成的困難。

雖然如此,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趕在還沒有離開世界前,整理好整個神學思想。

神也知道我們的限制,他顧念我們不過是塵土,但是那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我們都應當要持守。

我個人非常注意改革宗的思想,我也盡力把整個改革宗的思想整合起來,但應以友愛、對弟兄姊妹盡責的精神,把那些真正信福音的人都納入弟兄的范圍中,這是基督徒的責任。

一同來把愛推廣到世上所有人的身上,使更多人因認識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

   最後,請加爾文主義者和改革宗人士注意一件事:上帝沒有告訴你這個人預定得救、那個人預定不得救,所以我們只要盡力傳福音,把結果交給上帝。

真正的福音派是付諸行動傳福音的人,而不是單單在理念中贊成福音教義。

真正領人歸主、去傳福音,才是福音派。

因為上帝沒有告訴我們哪個人預定得救或哪個人預定不得救,所以不能看一個人大概是會得救的就向他傳、不是就不傳了﹔你只要負責傳,那人的反應如何是他們要在神面前負責任,而且是負雙重的責任:一種是他們有責任為了「當行而未行之善」受審判﹔第二種是他們有責任回應神讓他們聽見的福音。

但我們的責任就是傳福音給他們。

第四章- 永恆的救贖第六章 -完備的救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