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統《昭明文選序》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個問題其實有共同的答案。

在〈文選序〉中,昭明太子蕭統以負面表列的方式明確地告訴讀者什麼不是「文」,爲什麼某些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蕭統《昭明文選序》 2021-02-08國士無雙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蕭統死後諡「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

一般認爲,《昭明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至中大通三年(531年)之間。

《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它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崇文書局版九百年間、100多個作者、700餘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年—531年)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

作品共60卷,分爲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表、上書、啓、彈事、箋、奏記、書、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等類別。

《文選》所選作家上起先秦,下至梁初(以「不錄存者」的原則沒有收入當時尚健在的作家),作品則以「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爲原則,沒有收入經、史、子書。

蕭統,是個很淵博的學者。

著作多散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其主持的《昭明文選》,主要收錄詩文辭賦,除了少數贊、論、序、述被認爲是文學作品外,一般不收經、史、子等學術著作。

選的標準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即情義與辭采內外並茂,偏於一面則不收。

蕭統有意識地把文學作品同學術著作、疏奏應用之文區別開來,反映了當時對文學的特徵和範圍的認識日趨明確。

後世注本主要有兩種:一是唐顯慶年間李善注本,改分原書30卷爲60卷;一是唐開元六年(718年)呂延祚進表呈上的五臣(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本。

近代以來有《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本及中華書局以胡刻本斷句,於1977年出版的影印本。

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烏巢南枝。

相去日己遠,衣帶日己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燕,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文選》30卷,共收錄作家130家,上起子夏(《文選》所署《毛詩序》的作者)、屈原,下迄當時,唯不錄生人。

書中所收的作家,最晚的陸倕卒於普通七年(526年),而蕭統卒於中大通三年(531年),所以《文選》的編成當在普通七年以後的幾年間。

全書收錄作品514題。

編排的標準是「凡次文之體,各以匯聚。

詩賦體既不一,又以類分。

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文選序》)。

《昭明文選》其書其影響1.年代及編者:《昭明文選》是我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它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間、一百多個作者、七百餘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

蕭統,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是個很淵博的學者。

著作多散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2.收錄標準:《昭明文選》主要收錄詩文辭賦,除了少數贊、論、序、述被認爲是文學作品外,一般不收經、史、子等學術著作。

其選錄標準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即只選入情義與辭采內外並茂的,偏於一面的則不收。

這說明蕭統有意識要把文學作品同學術著作、疏奏應用類文字區別開來,反映了當時對文學的特徵和範圍的認識已經很明確。

3.內容:全書共60卷,分爲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表,上書,啓,彈事,箋,奏記,書,檄,移,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38類。

所選多大家之作,時代愈近入選愈多。

楚辭、漢賦和六朝駢文占有相當比重,詩歌則多選對偶嚴謹的顏延之、謝靈運等人作品,而陶淵明等人的平易自然之作則入選較少。

作品劃分的類別,頗能反映漢魏以來文學發展、文體增多的歷史現象。

4.文學價值和地位:比起同類型的其他詩文總集來,其影響遠爲深廣。

《文選》在唐朝與《五經》並駕齊驅,爲當時士子必須精通之書。

唐代以詩賦取士,唐代文學又和六朝文學具有密切的繼承關係,因而《文選》就成爲人們學習詩賦的一種最適當的範本,甚至與經傳並列。

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詩賦取士,《文選》仍然是士人的必讀書,民間甚至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諺語(陸游《老學奄筆記》)。

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說。

到了延至元、明、清,有關《文選》的研究亦未嘗中輟。

是今人研究梁以前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5.《文選》在日本:《文選》對日本文學及文化有重要深遠的影響。

十一世紀初日本著名的女作家清少納言在其名著《枕草子》記當時知識界讀書情況曰:「《(昭明)文選》與《(白氏)文集》,乃博士之必讀文也。

」這說明這兩部中國典籍對日本文學與文化的影響至大至深,共爲日本古代貴族知識分子文學之圭臬。

依據《續日本紀》記載,日本聖武天皇天平七年(737年)唐人袁晉卿隨日本「遣唐使團」到達日本,隨行帶有《爾雅》與《文選》,袁晉卿被授予「大學音博士」。

此爲《文選》傳入日本的最早記錄。

但是事實上604年日本聖德太子制定《十七條憲法》時,其中第五條文曰「有財之訟,如石投水;乏者之訟,如水投石」。

此語出自《文選·李肅遠〈命運論〉》中「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以游於羣雄,其言也如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漢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第十四條文曰「千載以難待一聖」。

此語出自《文選·三國明臣傳序》。

這證明此時《文選》已經進入日本宮廷,成爲官方文書的思想材料。

又依據日本平城宮遺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李善注文選》木簡殘片。

平城宮爲公元710年到784年日本古都,此木簡殘片爲日本現存最早的《文選》實物。

其後,《續日本後紀》、《三代實錄》等,屢見《文選》之名,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年),孝謙女天皇天平勝寶三年(751年)日本完成第一部書面文學集《懷風藻》的編纂,其《序》之文氣與文詞,皆與《文選序》極類,若前者有「人文未作」,後者有「斯文未作」;前者有「逮乎聖德太子」,後者有「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前者有「心游文囿」,後者有「歷觀文囿,心游目想」等等。

這是《文選》影響日本古文學創作的最早記錄。

日本於元正天皇養老二年(718年)制定《養老律》與《養老令》各十卷,據《養老令義解·選敘令》的規定,自仁明天皇承和元年(834年)起執行「凡秀才取博學高才者,明經取學通二經以上者,進士取明嫻時務,並讀《文選》、《爾雅》者。

」由此確定了《文選》在日本古代仕途中的地位。

6.《文選》在西方:西方學者對《文選》也十分重視,最早提及《昭明文選》的,是1897年初版的英國漢學家翟理斯(HerbertAllenGiles,1845-1935)的《中國文學史》。

他說:「蕭統去世的前一年,他編就了《文選》,這是第一部公開出版了的收有大批作者代表作的文學選集。

這部《文選》是按照不同種類的詩歌、碑文、祭文、墓誌、序等名目編排的。

」最早向西方人翻譯介紹《文選》的是1917年出版的亞瑟·韋利(ArthurDavidWaley,1889-1966)的著名譯作《漢詩一百七十首》,多半是選自《昭明文選》。

亞瑟·韋利之後,原籍俄國、移居巴黎的學者馬古禮(GeorgesMargouliès)出版了《〈文選〉辭賦譯註》,其中包括蕭統的《文選序》、班固的《兩都賦》、陸機的《文賦》及江淹的《別賦》,這些法文譯文附有詳細的注釋。

與此同時,德國漢學家何可思(EduardErkes)發表了宋玉《風賦》和《神女賦》的英文譯文。

另外,奧地利漢學家贊克(查赫ErwinvonZach)博士一生致力翻譯中國古典文學,仍孜孜不倦地致力將《昭明文選》全部譯成德文。

贊克1929年開始從頭翻譯《昭明文選》,譯文多半登在《德國瞭望雜誌》(DeutscheWacht)。

1933年之後,自己出資,在巴特維亞的《漢學文稿》(SinologischeBeiträge)上登載自己的譯作。

1958年,哈佛燕京學社收集了這些翻譯的作品,重印作《中國文選:〈文選〉(德文)譯本》。

贊克之後,西方最重要的一篇《昭明文選》研究論文是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海陶瑋(JamesRobertHightower)的《〈文選〉與文體理論》。

六十年初,另一位資深的漢學家馬瑞志(RichardB.Mather,1913-)也在兩篇論文中翻譯了《昭明文選》中的兩篇散文作品:《神遊天台山:孫綽〈游天台山賦〉》、《王巾的〈頭陀寺碑〉:佛教駢文一例》,並且附上了詳細的註解。

此後的《昭明文選》德文譯本有晉文(MartinGimm)編輯的《中國文學選集:〈文選〉列寧格勒及科隆寫本滿文部分譯文》。

德文研究文章則有傑哈德·施密特(GerhardSchmitt)的《〈文選〉唐寫本解說》。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東亞語文系主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康達維(DavidR.Knechtges)1970年便已開始翻譯附有詳細註解的英文本《昭明文選》(WenXuan,orSelectionsofRefinedLiterature),全集六十卷,預計共有八冊,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一冊於1982年出版(包括第一到第六卷),第二冊於1987年出版(包括第七到第十二卷),第三冊1996年出版(包括第十三到第十九卷:賦的最後部分,詩的第一部分)。

對於他的翻譯,哥倫比亞大學華裔教授夏志清評論說:「從今往後,無論中國、日本以及海內外學人,假若要在研究《昭明文選》時搞出點名堂來,都非要細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康達維教授關於(漢賦)的專著不可。

因爲他畢生數十年的研究功力,集中了古今中外對《昭明文選》的研究之大成,其成就早已超越了當代中日有關專門學者。

」原文譯文  式觀元始,眇覿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之時義遠矣哉!若夫椎輪爲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爲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

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

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

  我看那原始時代的遠古風俗,人類處在冬住窟夏居巢、連毛帶血吃生肉的時期,世風質樸,民情淳厚,文字文章還沒有產生。

到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才開始畫八卦,造文字,用來代替結繩記事的方法,從此以後文章典籍就應運而生了。

」《易經》上說:「觀察日月星辰,用來考察四季的變化;觀察詩書禮樂,用來教化人民使之有成就。

」詩書禮樂的意義真深遠廣大啊!椎輪這種簡陋的車子是帝王乘坐的大輅的原始模樣,但大輅哪有椎輪的質樸?厚厚的冰層是積水凝結而成的,但積水並沒有厚冰的寒冷。

爲什麼呢?大概是由於承繼那造車之事卻增加了文飾,改變了水的本來狀態卻變得更加寒冷。

事物既然有這種現象,文章也應當如此。

文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我們難以全部搞清它的變化規律。

  嘗試論之曰:《詩序》云:「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日頌。

」至於今之作者,異乎古昔。

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

荀宋表之於前,賈馬繼之於末。

自茲以降,源流寔繁。

述邑居則有「憑虛」「亡是」之作,戒畋游則有《長楊》《羽獵》之制。

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讓我嘗試議論一下這個問題吧:《毛詩序》上說:「《詩經》有六義:第一叫做風,第二叫做賦,第三叫做比,第四叫做興,第五叫做雅,第六叫做頌。

」至於現代的作者,跟古代大不一樣。

賦本是古代詩歌中的一種表現手法,現在卻發展成爲用「賦」命名的獨立文體。

荀卿、宋玉率先標明創作賦體,賈誼、司馬相如跟在後面繼續發揚。

從此以後,這類作品源遠流長確實繁富。

描寫城市園囿,有張衡《西京賦》和司馬相如《上林賦》這樣的作品;勸戒帝王不要沉湎遊獵,有揚雄《長楊賦》《羽獵賦》一類的創作。

如果論起那些記一事、詠一物,寄興風雲草木和魚蟲禽獸之類的作品,推廣擴大其題材,就不能一一盡述了。

  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潔,君匪從流,臣進逆耳,深思遠慮,遂放湘南。

耿介之意既傷,壹鬱之懷靡訴。

臨淵有懷沙之志,吟澤有憔悴之容。

騷人之文,自茲而作。

  又有楚國詩人屈原,心懷忠貞,志行清正,因爲楚王不是從善如流的國君,臣下所進獻的忠言他聽不順耳,屈原爲國家百姓深謀遠慮,卻反而被放逐在湘水之南。

剛直忠正之心已經遭到傷害,抑鬱不平的感情無處申訴,面對江水產生投江報國的決心,行吟澤畔面帶憔悴的神色。

騷人的作品從此興起了。

相關焦點 蘭陵文化蕭統《昭明文選序》原文與譯文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

蕭統,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是個很淵博的學者。

著作多散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2.收錄標準:《昭明文選》主要收錄詩文辭賦,除了少數贊、論、序、述被認爲是文學作品外,一般不收經、史、子等學術著作。

蕭統與《昭明文選》 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死後諡昭明,因此史稱昭明太子。

南朝太子蕭統在南京編寫完《昭明文選》 不過,關於《昭明文選》的編寫地,在文學史上一直存有爭議。

在「南京傳世名著」的評選中,著名文學評論家汪政推薦了這本書,根據史料記載與遺蹟佐證,專家認爲,蕭統是在南京編寫完成了這部傳世名著。

 在當代,《文選》是在鎮江還是在南京編成的,這一直是一樁文化公案,堪稱千古之謎。

著名文學史家游國恩認爲,當時建康(今南京)東官藏書數萬卷,足以供他閱讀,與名士切磋。

《南史》說:「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

東宮雖燕居內殿,一坐一起,恆向西南面台。

」可見他一直未離京都。

蕭統自己在《文選序》中說:「余監撫餘閒,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

第一部文選:蕭統《昭明文選》,經典顯示,值得一讀再讀 它是由南北朝時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纂,收錄了從先秦到南朝八九百年見130位作者七百餘篇文學作品大致按照時代先後排序分爲三十多類文體。

南朝梁武帝蕭衍對於文學非常重視,有「天情睿敏,下筆成章,千賦百詩,直疏便就,皆文質彬彬,超邁古今」的評價,對於他的兒子蕭統從小就給了非常好的文化薰陶,「五歲讀遍五經,皆能諷誦」的蕭統更有《文心雕龍》的劉勰、《宋書》的沈約做他的良師益友,蕭統利用東宮太子的身份和皇家典籍,他收集了近三萬捲圖書,於是他匯集了當時著名的文人墨客們編撰了《昭明文選》,爲編纂一本高質量的選集創造了條件。

中華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蕭統,下 大家好,這裡是楊雪芬聊一聊,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昭明文選》傳千秋,提起我國第一部詩文總集,人們自然會想起南梁昭明太子蕭統。

蕭統留給後人的著作,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

唯一完好流傳到今天的,就是他編纂的《文選》三十卷。

明人集有《昭明太子集》五卷,系明遼府刊本,今收入《四部叢刊》集部中,另嚴可均《全梁文》有明太子集一卷。

《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選集,對後世影響較大。

唐代詩人杜甫曾囑其子「熟梢文選理』,民間也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

昭明太子爲何如此推崇陶淵明?|陶淵明|蕭統|昭明文選|陶詩|莊子 昭明太子蕭統,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太子、文學家,未及即位就英年早逝,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

蕭統編纂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文選》,人稱《昭明文選》。

蕭統宅心仁厚,待人和氣,爲國家招賢納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對有真才實學的人,倍加愛護,當時知名才子云集,文學創作一片繁榮,出現了自晉、宋以來從未有過的盛況。

作爲太子參與國家大事,必親力親爲,日夜爲國操勞,了解民間疾苦,經常救助、施捨貧苦百姓,免除過重的賦稅、勞役。

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少有的勤政爲民的太子,本可成了一位賢明的君主的,可惜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一歲。

蕭統編纂《昭明文選》目的是什麼? 這樣的發展態勢,到《昭明文選》成書時達到高峯。

看待《昭明文選》,有兩個問題不該輕易放過。

第一個問題是,書名中的「文」指的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編纂這樣一本選集的目的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其實有共同的答案。

在〈文選序〉中,昭明太子蕭統以負面表列的方式明確地告訴讀者什麼不是「文」,爲什麼某些文章不在《文選》的選擇考慮範圍之內。

他說: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 《昭明文選》爲何不錄《蘭亭序》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

它是中國文學獨立和勃興的標誌之一,並由此造就了一門極富民族特色的學問——「文選學」。

它自唐初正式被宮廷承認,其後影響日漸擴展。

至宋代,更是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

《昭明文選》與南京的淵源 建康東宮說系學者游國恩在《中國文學史·鍾榮詩及蕭統文選》中的主張,其依據是《昭明文選》編輯過程中涉及的文書數量浩瀚,輜重運輸不便,用員龐雜,出宮可能性極小,且《南史》中雖有蕭統「出宮二十餘年」句,但無具體記載。

其核心觀點以情理爲旨,以猜測爲依,當可作爲參考。

若說《文選》的主體部分在東宮完成,則殊可信。

梁武帝長子蕭統《文選序選錄》 蕭統(501-531),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市西北)人。

梁武帝長子,嘗立爲太子,未繼位而卒,諡昭明。

喜好文學,《梁書》本傳稱其「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恆自討論篇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閒則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爲常」。

當時著名文人殷芸、陸倕、王筠、到洽、劉孝綽、徐勉、蕭子范等均曾與之游處。

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昭明文選(1)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蕭統死後諡「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

一般認爲,《昭明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至中大通三年(531年)之間。

 《昭明文選》收錄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間130多位作者的詩文700餘篇,是一部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

國學入門書目:《昭明文選》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蕭統死後諡「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

一般認爲,《昭明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至中大通三年(531年)之間。

《昭明文選》匯集文學精品七百餘篇由梁昭明太子編寫 導讀:昭明太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其最大成就就是編選了《昭明文選》(簡稱《文選》)。

宋代大詩人陸游引言:「《文選》爛,秀才半」。

後世則有將研究《文選》及李善等人的注釋稱之爲「選學」的。

《昭明文選》到底在哪裡編成,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話題。

中華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蕭統,上 大家好,這裡是楊雪芬聊一聊,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昭明文選》傳千秋,提起我國第一部詩文總集,人們自然會想起南梁昭明太子蕭統。

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生於齊和帝中興元年(公元501年),卒子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

棲霞南朝陵墓確認爲梁昭明太子墓曾編"昭明文選" 近日,《金陵晚報》報導,位於棲霞獅子沖的一座大型南朝陵墓,曾長期被認爲是陳文帝的永寧陵,但近來考古學家確認是梁昭明太子的陵墓。

  昭明太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其最大成就就是編選了《昭明文選》(簡稱《文選》)。

宋代大詩人陸游引言:「《文選》爛,秀才半」。

後世則有將研究《文選》及李善等人的注釋稱之爲「選學」的。

蕭統《文選》與「《文選》學」 》出於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之手,他手下的文人如劉孝綽(481—539)等人對此也有所貢獻。

《文選·序》扼要地論述了各種文體的古今變化,然後寫道:「余監撫餘閒,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

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自非略其蕪穢,集其精英,蓋欲兼功,太半難矣。

」可知他的工作目標是按體類選文,爲讀者提供精品範本。

《昭明文選》十條唯美句子,直擊心底,發人深省 《文選》全名《昭明文選》,是有南朝時期梁太子蕭統編著而成的一部文集,是我國最早的詩文總集,共收錄了一百三十位作家。

《昭明文選》十條唯美句子,直擊心底,發人深省!1.蓋踵其事而增畢,變其本而加里。

出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

變本加厲是指比原來發展的更加迅速,也指比原來更加嚴重。

2.景命不永,大漸彌留。

出自唐朝·蕭統《文選·王劍〈褚淵碑文〉》。

彌留是指病重快要死了,垂危。

彌留之際是指指病重快要死的時候。

昭明太子蕭統一生多情孝順卻死於破傷風昭明太子蕭統簡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昭明太子蕭統一生多情孝順卻死於破傷風昭明太子蕭統簡介昭明太子蕭統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出生於襄陽,當時蕭衍在擔任雍州刺史。

蕭衍奪取了南朝齊的皇位後,就立蕭統爲太子。

蕭統當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沒有當上皇帝就去世了。

《昭明文選》:流傳千年的範文經典 《文選》是南北朝時期梁朝(502—557年)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纂的,故又稱《昭明文選》。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收錄先秦至齊梁間130位作家的700餘篇作品,並按照賦、詩、騷、詔、冊、令、教等37類文體編排。

每類文體下又按內容分成小類,作品大致按照時代先後排序。

這種細密的文體分類,較之曹丕《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爲四科八目、陸機《文賦》將文體分爲十類,精確合理得多。

《昭明文選》:史上最牛作文參考書 作文選本也如此,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昭明文選》。

最牛小編:三歲讀《論語》的牛人編出最牛作文參考書要編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文選,跟編者的眼光有很大關係,編者不牛,書也牛不起來。

這本叫《昭明文選》的作文選本,是南梁王朝的太子蕭統主編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