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旨在修訂一份適用於我國的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並藉此量表調查新竹市四所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效能表現狀況。

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包括「情緒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42.206)您好!臺灣時間:2022/06/0517:35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佩詩論文名稱: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指導教授:曾文志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學門:教育學門學類:綜合教育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畢業學年度:96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69中文關鍵詞:大學生、學習效能外文關鍵詞:Collegestudents、Learningeffectiveness相關次數: 被引用:4點閱:2627評分:下載:324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修訂一份適用於我國的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並藉此量表調查新竹市四所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效能表現狀況。

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包括「情緒滿意度」、「計畫與時間管理」、「成就追求」、「學業壓力」、「學業專注力」、「課堂溝通」、「學業自信」、「校園活動參與感」和「同儕交流」等九個分量表,全量表共38題,可解釋58.71%的總變異量。

以因素分析考驗建構效度;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整體模型適合度;以「大學生效率學習量表」和「大學生問題衡鑑量表」為效標來考驗同時關聯效度,結果顯示量表有良好的效度。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係數介於.56至.77之間,重測係數介於.70至.82之間,顯示量表的信度大致上算好。

而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性別、公私立別、學校類型、學院別等變項,對於大學生學習效能整體或各層面的表現有造成統計顯著差異,惟解釋變量不大,分析結果必須謹慎推論。

本研究最後提出增進大學生學習效能與未來研究的建議,供大學生事務專業人員、大學諮商輔導專業工作者和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Thisresearchisconcerned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llegeLearningEffectivenessInventoryinChineseversion,andtheinvestigationoflearningeffectivenessofcollegestudentsinHsinchucity.Researchresultsshowed:1.TheCollegeLearningEffectivenessInventoryinChineseversionwasgoodinreliabilityandvalidity.2.TheCollegeLearningEffectivenessInventoryinChineseversioniscomprisedofninescales(orfactors)whichwerenamedEmotionalSatisfaction,Management,Achievement,Stress,AttentiontoStudy,ClassCommunication,Confidence,InvolvementwithCollegeActivity,andFriendship.3.Thegirlstudentsshowbetterlearningeffectivenessthanboystudents.4.Thestudentswithdifferentgradesshownothingdifferentontheninescales.5.Thestudentsinpublicschoolshowbetterlearningeffectivenessthanthoseinprivateschool. 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5第三節研究問題5第四節名詞釋義6第二章文獻探討7第一節學習效能的意涵與內容架構7第二節原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簡稱CLEI)11第三節有關國內大學生學習效能的評量16第四節學習效能的相關研究19第三章研究方法23第一節研究設計23第二節研究對象27第三節研究工具30第四節研究假設32第五節資料分析方式33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35第一節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的項目分析35第二節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的效度、信度考驗37第三節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的修訂結果48第四節新竹市大學生學習效能之調查結果52第五章結論與建議63第一節結論63第二節建議66參考文獻69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2007)。

歷年統計資料。

2007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uac.edu.tw/downloads.htm朱錦鳳(2000)。

大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編製。

測驗與輔導,162,3409-3413。

朱錦鳳、段亞新(2002)。

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之編製及學生困擾分析。

測驗統計年刊,10,1-38。

吳明隆(2000)。

SPSS統計應用實務。

台北:松崗。

吳淑禎、李咏吟(2007)。

「大學生效率學習量表」發展。

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73-197。

吳錦松(1993)。

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之關係。

黃埔學報,26,27-46。

李雪鳳(2007)。

促進有效學習的利器--資訊教育。

南投文教,26,27-30。

李咏吟(1989)。

國中生學習技巧運作狀況之調查。

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39-264。

李咏吟、張德榮、洪寶蓮(1992)。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修訂報告。

測驗年刊,39,117-138。

林啟超、謝智玲(2003)。

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

大葉學報,12(2),123-136。

林義男(1987)。

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

輔導學報,10,179-221。

林義男(1990)。

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

輔導學報,13,79-128。

林曉玲譯(1997)。

從信念觀點談有效教學與學習--另類EQ。

教育資料文摘,234,148-177。

邱皓政(2003)。

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

台北:雙葉。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等(2004)。

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洪寶蓮(1992a)。

我國大學生學習狀況之調查研究。

測驗與輔導,115,2335-2341。

洪寶蓮(1992b)。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

文藻學報,6,173-209。

張雪梅(2006)。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

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教育部(2007)。

重要教育統計資訊。

2007年11月5日取自:http://140.111.34.108/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overview/index.htm?open陳李綢(1995)。

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應用。

學生輔導,38,40-47。

陳秋紋(1996)。

有意義的學習--從認知觀點看有效學習。

彰化文教,37,22-25。

陳舜芬、曾正宜、陳素燕(2006)。

我國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

曾文志(2007)。

大學生問題衡鑑量表發展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21,201-230。

程炳林(2002)。

大學生學習工作、動機問題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3(2),79-102。

黃玉(2000)。

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

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1)。

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

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1,35-80。

黃芳銘(2004)。

結構方程模式在教育資料應用之研究。

台北:五南。

黃芳銘(2006)。

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第四版)。

台北:五南。

黃春枝(1999)。

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訓育研究,38,56-70。

黃德祥(2000)。

有效學習方法。

輔導通訊,63,27-30。

楊極東(1985)。

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2,15-58。

葛樹人(1996)。

心理測驗學。

台北:桂冠。

董慧玲(1991)。

從學習輔導的觀點談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

臺灣教育,492,32-34。

黎士鳴、楊堯翔、陳秋君、蘇湘琇、陳楓媚(2005)。

學習策略與學科興趣--以通識課心理學為例。

通識研究集刊,8,197-208。

謝琇玲、黃良志(1998)。

大學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以義守大學為例。

義守大學學報,5,381-392。

簡茂發、郭碧吟、葛道明、鮑洪生、魏麗敏(1995)。

國、市立師院學生適應問題求助需欲與求助態度之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3(1),107-124。

魏麗敏(2007)。

開啟成功學習之鑰--有效的學習策略。

教育研究,163,87-99。

Angelo,T.A.(1993).Ateacher’sdozen:Fourteengeneralfindingsfromresearchthatcanreformclassroomteachingandassessmentandimprovelearning.AmericanAssociationofHigherEducationBulletin,3-8.Aspinwail,L.G.,&Taylor,S.E.(1992).Modelingcognitiveadaptation:A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oftheimpactofindividualdifferencesandcopingoncollegeadjustmentandperforman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3,989-1003.Astin,A.W.(1984).Studentinvolvement:Adevelopmentaltheoryforhighereducation.JournalofCollegeStudentPersonnel,25,297-308.Astin,A.W.(1999).Studentinvolvement:Adevelopmentaltheoryforhighereducation.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0(5),518-529.Cohen,J.(1988).Statisticalpoweranalysisforthebehavioralsciences.(2ndEd.).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Hayes,J.A.(1997).WhatdoestheBriefSymptomInventorymeasureincollegeanduniversitycounselingcenterclients?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44(4),360-367.Heppner,P.P.,Kivlighan,D.M.,Good,G.E.,Roehlke,H.J.,Hills,H.I.,&Ashby,J.S.(1994).Presentingproblemsofuniversitycounselingcenterclients:Asnapshotandmultivariateclassificationschem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41(3),315-324.Hodges,J.P.(2006).Collegerules!Howtostudy,survive,andsucceedincollege.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7(4),490.Hu,L.,&Bentler,P.M.(1999).Cutoffcriteriaforfitindexesincovariancestructureanalysis:Conventionalcriteriaversusnewalternatives.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6(1),1-55.Kaiser,H.F.(1974).Anindexoffactorialsimplicity.Psychometrika,39(1),31-36.Mayer,R.E.(1987).Learningincomplexdomains:Acognitiveanalysisofcomputerprogramming.PsychologyofLearningandMotivation,19,89-130.McNealy,T.(2006).Thelearningportfolio:reflectivepracticeforimprovingstudentlearning/portfoliodevelopmentandtheassessmentofpriorlearning:perspectives,models,andpractices.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7(1),128.Newton,F.B.(1990).Academicsupportseminars:Aprogramtoassiststudentsexperiencingacademicdifficulty.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31(2),183-186.Newton,F.B.(2000).Thenewstudent.AboutCampus:EnrichingtheStudentLearningExperience,5(5),8-15.Newton,F.B.,Kim,E.,Wilcox,D.,&Yeager,M.E.(2007).AdministrationandscoringmanualfortheCollegeLearningEffectivenessInventory(CLEI).Kansas,U.S.:KansasStateUniversity,CounselingServices.Pascarella,E.T.&Terenzini,P.T.(1991).Howcollegeaffectsstudents:Findingsandinsightsfromtwentyyearsofresearch.SanFrancisco:Jossey-Bass,Inc.Pascarella,E.T.,Whitt,E.J.,Nova,A.,Edison,M.,Hagedorn,L.S.,&Terenzini,P.T.(1996).Whathavewelearnedfromthefirstyearofthenationalstudyofstudentlearning?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37(2),174-181.Quintana,S.M.,&Maxwell,S.E.(1999).Implicationsofrecentdevelopmentsin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forcounselingpsychology.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27(4),485-527.Stone,G.L.,&Archer,J.A.(1990).Collegeanduniversitycounselingcentersinthe1990s:Challengesandlimits.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18,539-607.Strange,C.(1994).Studentdevelopment:Theevolutionandstatusofanessentialidea.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35(6),394-410.Ting,S.R.(2000).PredictingAsianAmericans'academicperformanceinthefirstyearofcollege:AnapproachcombiningSATscoresandnoncognitivevariables.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1(4),442.Ting,S.R.,Grant,S.,&Plenert,S.L.(2000).Theexcellence-commitment-and-effectivelearning(ExCEL)group:Anintegratedapproachforfirst-yearcollegestudents'success.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1(3),353.Westefeld,J.S.,Whitchard,K.A.,&Range,L.M.(1990).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suicide.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18,464-476.Whitt,E.J.,Pascarella,E.T.,Nesheim,B.S.E.,Marth,B.P.,&Pierson,C.T.(2003).Differencesbetweenwomenandmeninobjectivelymeasuredoutcomes,and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oseoutcomes,inthefirstthreeyearsofcollege.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44(5),587.Yarris,E.Y.(1996).Counseling.InA.L.Rentz(Ed.),Studentaffairspracticeinhighereducation(pp.143-174).Springfield,IL:CharlesCThoma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信念、學習氣氛、學習焦慮與學習效能關係之研究 2. 以歸因理論探討建築系學生的歸因傾向--以銘傳大學建築設計課為例   1. 朱錦鳳(2000)。

大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編製。

測驗與輔導,162,3409-3413。

2. 朱錦鳳、段亞新(2002)。

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之編製及學生困擾分析。

測驗統計年刊,10,1-38。

3. 吳淑禎、李咏吟(2007)。

「大學生效率學習量表」發展。

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73-197。

4. 吳錦松(1993)。

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之關係。

黃埔學報,26,27-46。

5. 李雪鳳(2007)。

促進有效學習的利器--資訊教育。

南投文教,26,27-30。

6. 李咏吟(1989)。

國中生學習技巧運作狀況之調查。

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39-264。

7. 李咏吟、張德榮、洪寶蓮(1992)。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修訂報告。

測驗年刊,39,117-138。

8. 林啟超、謝智玲(2003)。

大學生之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

大葉學報,12(2),123-136。

9. 林義男(1987)。

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

輔導學報,10,179-221。

10. 林義男(1990)。

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

輔導學報,13,79-128。

11. 洪寶蓮(1992b)。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

文藻學報,6,173-209。

12. 張雪梅(2006)。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

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13. 陳李綢(1995)。

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應用。

學生輔導,38,40-47。

14. 陳秋紋(1996)。

有意義的學習--從認知觀點看有效學習。

彰化文教,37,22-25。

15. 陳舜芬、曾正宜、陳素燕(2006)。

我國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

  1. 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信念、學習氣氛、學習焦慮與學習效能關係之研究 2. 學習動機氣氛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企管碩士在職專班為例 3. 新北市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親師互動與自我學習效能之相關研究 4.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的創建歷程與書院生的學習效能評估 5. 課本習題精熟學習法對高中生物理科自我學習效能與學業成就之影響 6. 國小教師自我導向學習與其參與數位學習效能之研究—兼及建構取向學習觀之探討 7.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文教學學習效能之研究 8. 汽車從業人員技術學習效能模式之研究 9. 探討台灣主修英語學生自我學習效能與英語口說焦慮研究 10. 創作性戲劇於高中藝術生活課程學習效能之行動研究 11. 從社會資本角度看對知識部門及團隊學習效能之影響 12. 不同數位情緒調適策略之介入對國小自閉症學生的情緒行為調適與數學學習效能之探討 13. Loxa教育網融入國小四年級國語文學習效能之研究 14. 激勵因子對高職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學習效能之影響 15. 應用角色扮演法提升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效能之行動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