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媽吵架是不孝嗎?心理學家剖析青少年親子衝突的內心小劇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子衝突是眾多臺灣家庭的困擾。

為人父母,你曾否覺得「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不歡而散?身為青少年,又是否因為害怕「不孝」,與爸媽爭執時選擇 ... 中央研究院 搜尋 關閉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選單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訂閱電子報 搜尋 和爸媽吵架是不孝嗎?心理學家剖析青少年親子衝突的內心小劇場 青少年的親子衝突研究 親子衝突是眾多臺灣家庭的困擾。

為人父母,你曾經覺得「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不歡而散嗎?身為青少年,又是否會因為害怕「不孝」的壓力,與爸媽爭執時選擇消極逃避,從未好好訴說自己的想法?「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葉光輝研究員,他長期投入華人親子衝突歷程、孝道研究,指出衝突其實具有正面意義,若能將危機視為轉機,不但可以緩解負面情緒,也是開啟雙方對話的第一步。

親子關係好不好,爸媽、孩子想得不一樣!「你和父母能像朋友一樣互動嗎?」葉光輝曾在大學課堂這麼問,舉手的學生寥寥可數。

三十幾年前,葉光輝擔任「張老師中心」督導時便觀察到,親子衝突是許多臺灣家庭的共同困擾。

他從研究中也發現,父母、小孩對於親子關係的認知,經常天差地遠:爸媽認為自己和孩子親密無間,事實上,子女那頭卻有說不完的抱怨。

當中突顯的,正是華人傳統價值觀產生的矛盾。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臺灣老人家則愛說「囡仔人有耳無喙」(小孩子有耳無嘴),傳統文化講求以和為貴,回嘴是「沒大沒小」,隱忍才「不傷和氣」。

孩子即便有不同的自我期待,在家庭孝道壓力下也可能壓抑自我,不敢正面溝通,累積無盡埋怨。

而爸媽想著「我是為你好」,日日忙進忙出,最後卻被指責為直升機父母、虎爸虎媽,自然也是滿腹委屈。

葉光輝提到,華人文化重視家庭、偏向集體主義,「孝道」與「和諧」是當中兩大關鍵元素,但若缺乏對等溝通,往往也會埋下親子衝突的種子。

親子衝突是臺灣家庭最常見的困擾。

部分原因是,在強調和諧、孝道的文化傳統下,青少年和父母難以建立對等的溝通模式,寧可選擇避開問題、減少爭執。

圖│iStock 怨恨感是青少年的大敵與父母、孩子吵架讓人心煩意亂,但親子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比你想得更嚴重!2013年葉光輝團隊研究發現,親子衝突帶來的負面情緒,會造成青少年各項問題行為,而且不同類型的負面情緒會導致不同的問題行為。

常見的負面情緒有:威脅感:多數父母掌控青少年的生活資源,若爸媽常在爭執中採用撂狠話、嚴厲懲罰等手段,如「你再這樣試試看」、「以後休想拿到零用錢」,在權力不對等下可能讓孩子產生威脅感,陷入焦慮不安。

自責感:「我做這些還不是為了你!」「這麼辛苦賺錢養你,結果你這樣對我!」傳統孝道的壓力、父母不自覺的情緒勒索,會讓青少年萌生強烈愧疚,過度的自責感容易導致青少年的退縮行為、自我孤立。

暴怒感:青少年階段是情緒的暴風時期,如果孩子認為錯不在己、自尊受到打擊,在無法調節控制下,可能產生暴怒感,轉而用攻擊行為宣洩內心的失控抓狂。

怨恨感:怨恨感影響最大!當青少年長期感到委屈、冤枉、被不公平對待,或因為處處受到父母管轄、想爭取又無果,可能忿忿不平,最後選擇壓抑自己而萌生怨恨感。

研究發現,怨恨感會導致最多負面行為,包括不良身心症狀、退縮、攻擊及違規等各種偏差行為。

負面情緒是關鍵的機制,讓親子衝突衍生出後續的負面傷害,反過來又因為問題行為製造新的衝突,陷入惡性循環。

其中,怨恨感帶來的影響最大。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葉光輝) 衝突都是負面的嗎?危機也能是轉機!找到青少年不同問題行為的根源,下一步,就有機會尋求解決之道,聽起來是親子研究的一大里程碑。

但葉光輝卻停下腳步,「過往的研究思路,都是去找出衝突的傷害、怎麼避開衝突,但日常生活裡家人間發生衝突其實很正常。

」他重新思考核心問題:衝突只會導致問題行為嗎?衝突難道都只是負面的嗎?「衝突之所以會有不良影響,是因為當我們停留在負面情緒裡,陷入不斷『反芻』而造成惡性循環,也就沒有多餘的心理能量『處理衝突』。

」葉光輝點出關鍵原因。

換言之,衝突未必是破壞關係、造成親子壓力的兇手。

負面情緒才是關鍵催化劑!假若沒有負面情緒「火上澆油」,衝突未必會帶來大傷害。

於是,葉光輝將問題意識從「如何避免衝突」轉向「如何面對及處理衝突」,進一步探討在衝突發生後,如何降低負面情緒的爆發。

他花了兩年重新建立理論系統,找出了如何讓衝突事件不導向負面傷害的兩大關鍵。

正面看待衝突:吵架雖然討厭但有用!首先是:個人如何看待衝突。

葉光輝解釋,吵架爭執有時不一定涉及是非,只是彼此價值觀不同、意見不一,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然而,在以和為貴的文化標準下,衝突便成了「關係破壞者」,當我們總是從負面角度看待衝突,就容易將其視為壓力來源。

一有意見不合就感覺自己被打壓、被否定,萌生負面情緒。

因此,葉光輝提出「功能性衝突評估」的概念,也就是個人是否能看見衝突事件的功能、正面意義。

簡單來說,如果個人能正向的看待衝突,把衝突當成對話的機會,也就更容易緩解負面情緒。

這個認知扭轉了衝突的意義。

在功能性評估下,危機也能是轉機,「吵架」其實是一個相互了解的機會。

適當表達:忍耐、沉澱反思後再溝通但是,光有正向心態也不能解決衝突。

畢竟,再怎麼樂觀積極地看待爭執,爭執當下難免心煩意亂、憤怒難過。

因此第二個關鍵是:情緒產生後,個人如何排解負面情緒,之後又如何面對問題。

也就是一個人的「情緒調控策略」。

葉光輝帶領的研究團隊提出了兼具歷程性與華人情緒觀的「適當表達策略」,是青少年處理親子衝突的好對策。

什麼是適當表達策略?具體來說,包含「策略性抑制」、「品味-自我省思」、「情緒表達」三個階段。

衝突爆發之際,爸媽與孩子都會感到憤怒或難過,在情緒高漲下,雙方很難達成共識。

情急下脫口而出的話,往往是傷人傷己的雙面刃,這時最好先「策略性的」忍住情緒、暫時離開,彼此各退一步,也讓自己冷靜下來。

「策略性抑制」和逃避壓抑最大的不同,就是要進入下一階段。

情緒慢慢冷靜後,嘗試抽離自身角度,不要一直陷入「為什麼媽媽總愛拿我跟別人比?」「為什麼爸爸都不相信我?」試著用第三人、觀察者的角度跳開反思: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情緒反應?(一聽到某個關鍵字就跳腳?特別討厭和誰比較……?)這些是不是和過去的互動經驗有關?透過體察情緒、自我省思釐清情緒的根源,有助於理解自己與爸媽的感受。

最後,不要放棄溝通!選擇適當時機,例如雙方心情好或閒暇放鬆時,主動向父母表達感受,談談自己為什麼生氣、了解爸媽的情緒,重新開啟對話。

「適當表達策略」包含三個階段,透過衝突降溫、自我反芻、正向溝通,轉化調節對立關係。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葉光輝) 葉光輝分析,過往西方的情緒調控研究多半強調單一策略的優劣,例如,比起強忍情緒,轉移注意比較能緩解負面情緒等。

但適當表達策略是「集合體」,也就是採用多重策略、循序漸進,呈現情緒調控的「歷程」。

更重要的是,前一策略可以幫助實踐下一個策略!表達需要反思、反思需要獨處,情緒調控並不是獨立運作。

這個思維轉向,也正是情緒研究跳脫西方傳統心理學的洞見。

適當表達策略融入儒道等東方哲學重視的「提升修養」,把情緒化為自我成長的養分,就像自我打怪、晉級升等。

透過每次衝突後的反思、沉澱,內化為個人的涵養。

圖│iStock 數據調查:採用哪種策略,親子關係最佳?有了理論作基礎,葉光輝也進一步從實證研究確認,不同的表達策略,真的會影響青少年的親子關係和個人幸福感嗎?葉光輝與臺大心理系博士生何文澤等人的研究團隊,以臺灣北部兩所學校高一生為受試對象,共761名樣本進行實徵分析。

研究依照情緒調控策略量表,區分出三種青少年面對衝突的反應策略:壓抑、重新評估、適當表達。

「壓抑」偏向忍耐隱藏,好比用掩藏感受來控制情緒、生氣或傷心時不顯露出來。

「重新評估」則像是轉移焦點,想一些好的事情讓心情好轉,或是改變想法(爸媽也是為我好、不參加營隊也沒什麼關係)讓自己不再那麼生氣、難過。

「適當表達」策略,是經過情緒、思考轉換的歷程,再進行持續溝通,包括選擇適當時機表達感受、主動讓父母了解我的情緒。

結果如何?在親子關係上,採取「適當表達」策略的青少年和父母關係最好,其次為「重新評估」,最差則是「壓抑」。

在個人的身心適應度,「適當表達」、「重新評估」差異不大,「壓抑」型的青少年自我感覺最差。

總結來看,適當表達型的青少年,個人身心狀態、親子關係都比較好。

從質性訪談也發現,適當表達策略除了有助於理解雙方立場、訓練解決衝突的能力,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也更緊密。

整體來說,運用「適當表達」策略來處理親子衝突的青少年,在個人身心、親子關係上表現較好。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葉光輝) 華人親子衝突如何解?先別怕吵架!綜觀東、西方文化差異,葉光輝分析,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為核心,面對衝突時習慣直球對決。

相較之下,華人社會的目標則是集體主義,關係優先於個人,傾向用全觀式思維(holisticthinking)看待衝突,以「大局」、維持外在世界的和諧為重,因此常會用「忍」來因應,忍耐情緒、也忍耐對彼此的不滿,避免爭執。

「但是,避免衝突是糟糕的和諧。

」葉光輝強調,純粹的忍耐僅是消極逃避、「同而不和」,表面虛假的和諧其實無濟於事。

那要怎麼達到「合而不同」的境界?一方面,不需害怕衝突,試著看見衝突的正面意義,將危機化為轉機,這也是功能性衝突評估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正確的」運用忍耐策略。

華人所熟悉的忍,固然可以在衝突當下緩解彼此的情緒,但葉光輝指出,這應該只是暫時性、策略性;更重要的是在情緒冷卻後,尋找適當時機溝通。

「先忍耐、後溝通」是適當表達策略的核心精神,不管父母或子女皆適用。

溝通需要同理,嘗試看見彼此的狀態與需求,並給予相應的回饋。

長年研究親子關係,葉光輝溫和地提醒父母與青少年: 了解對方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關係導向」,因為關係一旦被破壞,要再重新建立就得花很大很大的力氣。

2021-05-10 採訪撰文|陳子萱 美術設計|林洵安 延伸閱讀 何文澤、葉光輝、呂婕、LouiseK.W.Sundararajan,〈適當表達:親子衝突中的情緒精鍊〉,《本土心理學研究》48:57-119,2017 葉光輝,《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五南出版,2017   葉光輝、吳志文、王敏衡,〈知覺父母滿足需求的教養與青少年雙元自主能力發展及其適應表現:跨時間作用與中介效果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45:57-92,2016 葉光輝個人網頁 兒童與青少年家庭心理學民族所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上一頁Previous【四週年活動】研之有物電子報訂閱+抽獎! Next製作可樂和毒品的天然原料!管制作物「古柯」的馴化起源研究下一篇 相關文章 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2021-11-30 只有亞洲愛補習?哪一類型學生更常去補習?跨國研究大揭秘 2021-11-12 雙語越早學越好?閱讀障礙、注意力缺失是哪裡卡關?大腦電波來解答! 2021-09-17 成年了還得聽爸媽的話?高齡社會下的成人親子衝突解方 2021-06-02 像極了義大利!生得少,活得長,我們的老年誰來顧? 2020-11-18 誰說婚姻只是一張紙?爭遺產、政治對抗、監控枕邊人!秦漢竹簡的婚姻律令 2020-10-31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COPYRIGHT2021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research.sinica.edu.tw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 Email 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