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提醒:40歲開始做到6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按:失智是許多人恐懼的老年疾病。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Gibbs,在56歲時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有阿茲海默症的遺傳基因。

他決定 ... 下一篇 防失智要先活得快樂!劉秀枝退休14年每天必做6件事,讓身心靈良性循環 健康 失智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提醒:40歲開始做到6件事,失智也能過正常生活 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愈早愈好! share 53531 share 編譯/陳莞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來源/JAMANetwork、IrishExaminer、TheNewYorkTimes、MemoryMatters編按:失智是許多人恐懼的老年疾病。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Gibbs,在56歲時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有阿茲海默症的遺傳基因。

他決定在症狀出現前,改以麥德飲食(MINDDiet)、有氧運動等6件事改變生活。

至今15年,儘管失智症狀逐漸出現,生活品質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他是怎麼做到的?失智是不治之症嗎?精神科學家指出,以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藥物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只能延緩發病的進程。

但若能從40、50歲開始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即使發病,仍能過有品質的生活。

69歲的丹尼爾‧吉布斯(DanielGibbs),曾是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精神科學家、醫師,25年的職業生涯中診治過無數失智症患者。

62歲退休後,他仍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出書,積極投入去除失智汙名的倡議行動。

令人驚訝的是,他不僅是專研失智症的專家,更是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在發病前就早有徵兆!中年就該開始過預防失智的健康生活吉布斯指出,他的父母都在壯年時就因癌症逝世。

因此,在發病前,他從未意識到自己可能有失智的家族病史。

然而,失智的徵兆其實很早就出現,只是他一開始沒有察覺。

約55歲時,他開始喪失嗅覺。

一年後,他出現了「幻嗅」,常覺得自己好像聞到香水混合麵包出爐的氣味。

這種幻嗅現象會維持約幾分鐘到1小時,而且愈來愈嚴重。

他本以為是帕金森氏症,一點也沒聯想到失智。

吉布斯的太太正好是一位遺傳學家,她為了研究需求,希望吉布斯能進行基因檢測。

檢測結果出爐,他發現自己的染色體上有一種名為「ApoE4」的遺傳基因──帶有這種遺傳基因的人,日後有較高的風險罹患阿茲海默症。

檢測後隔年,吉布斯發現自己開始出現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

他有時會想不起同事的名字,記不得辦公室的新電話號碼。

他決定在2013年辦理退休,以免影響工作。

此時距離他首次發生幻嗅現象,已過了6、7年的時間。

又過了2年,他64歲時,才正式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症。

從出現幻嗅至今將近15年的時間,吉布斯目前的生活和發病前沒有太大的差異。

雖然他的短期記憶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可能會忘記自己1小時前做過的事情,或者必須寫下非常詳細的行事曆,才能避免遺漏代辦事項。

然而,他仍可以參加學會的活動、投書媒體、接受採訪,與人溝通對答無礙。

如果他不說,人們甚至不會知道他是阿茲海默症患者。

他呼籲,阿茲海默症愈早發現愈好。

雖然帶有「ApoE4」的遺傳基因不代表未來一定會發病,但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提醒人們盡早採取能預防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

「人們通常是40、50歲才開始思考這些事情,那正是人生中最忙的階段。

你很難把健康生活視作人生最重要的事。

但若知道自己是高風險族群,你一定會改變人生的優先順序。

」他說。

如何減緩大腦退化?飲食、運動、生活6大原則如果發現自己是失智高風險族群,或者已出現失智症狀,該怎麼做才能減緩疾病惡化的速度?吉布斯提到,他自己親身實踐的生活原則有6點:1. 選擇麥德飲食(MINDDiet)麥德飲食綜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是一種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

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

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

2. 多做有氧運動運動可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吉布斯建議,想預防失智,應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為主。

重訓的目的以養成肌肉為主,對預防失智的幫助相對較為有限。

他自己每天會步行1萬到1萬5千步,遛狗時刻意走山路。

此外,每兩天他會上健身房一次,進行強度較高的有氧訓練。

3. 刻意學習新事物吉布斯指出,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

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

他每天吃午餐的時候會順便做《紐約時報》的線上填字遊戲,特別是週末的填字遊戲難度更高,對大腦是很好的訓練。

除了解題以外,他也會刻意去查不認識的字,設法多學一點新知識。

除此之外,他每週固定讀兩本書,並且參加醫學院的教學活動。

雖然細節可能無法完全記住,吸收新知仍對減緩失智病程有正面影響。

吉布斯提到,腦神經科學中有個名為「認知儲備(cognitivereserve)」的概念: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即便腦部已產生病變,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慢。

學一種新的語言、新的樂器,都是增加認知儲備的好方法。

4. 保持社交活動獨居的失智者,病程通常會惡化的特別快。

吉布斯也提到,失智者要保持社交活躍並不容易。

因為隨著病程進展,失智者的情緒會受到影響,有些人因此變得比發病前更為冷漠。

但勤於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都對延緩失智病程有好處。

5. 控制血糖和血壓糖尿病和高血壓,會加速腦部病變。

而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若有前述兩種疾病,還有可能同時罹患血管型失智症,使病情加劇。

吉布斯指出,對心臟有好處的習慣,通常也能護腦,例如飲食均衡、多運動、戒菸戒酒等。

若能奉行健康的生活型態,不只可降低失智風險,也可預防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部分癌症。

6. 充分的睡眠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密切的關連。

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

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

吉布斯建議,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他自己則是盡量睡足8小時。

該做失智症基因檢測嗎?即早發現才能即早介入病程吉布斯憂心,人們視失智症為絕症、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反而可能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他回憶,自己在90年代初期開始執業時,若發現患者出現失智症狀,他總會想盡辦法延後確診時間。

因為在當時,醫師幾乎無法為確診失智症的患者做任何事。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事實是,早期失智症並沒有那麼糟。

」吉布斯指出。

只要早期介入,失智症其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可怕。

就像他在基因檢測後立刻採取行動,和失智症和平共處了10幾年。

他提到,未來失智症的基因檢測和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測必定會愈來愈普遍。

前者甚至只要抽血就能進行。

目前醫界對於這類檢測是否必要,仍有不少辯論。

但就他個人的看法,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族群,不妨即早接受檢測,並儘快開始改變原有的生活型態。

此外,研究證據也顯示,藥物治療在失智早期的效果最佳。

他提到,失智症的相關研究顯示,在認知症狀出現的20年前,大腦可能就已出現類澱粉蛋白沉積的病變跡象。

「一旦神經細胞開始死亡、認知功能損害的症狀出現,健康生活型態的益處就很有限了。

」他說。

他坦言,儘管知道自己罹患失智的事實,難免令人感到失望。

但在此同時,他也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在確診後仍維持接近常人的生活品質。

不論是否有失智症的基因,現在開始過健康的生活,絕對是有利無弊!2021/05/2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 醫療保健 高齡醫學 失智 下一篇 防失智要先活得快樂!劉秀枝退休14年每天必做6件事,讓身心靈良性循環 50+學院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5期 台北市 2022/06/30~2022/08/11 我要報名 50+熟齡踢踏舞工作坊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2022/05/10~2022/07/13 我要報名 50+表達魅力學工作坊 台北市 2022/05/10~2022/06/21 我要報名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古典芭蕾課第11期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2022/05/03~2022/07/05 我要報名 熱門文章 1.這家人遺產稅本來要繳50.1萬,怎麼變成1000元!遺產稅怎麼算最划算?善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2.地震躲哪裡才安全?地震後家中該檢查什麼?專家:必知在家、電梯、公共場所的應變方式 3.肌肉量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增8成!如何精準運動有效增肌不受傷? 4.人活夠久就有可能罹癌,怎麼辦?蘇連瓔:做到4件事,不怕癌症破壞你的人生 5.陳艾妮專欄|6個故事提醒別太早進養老院!生活追求的是無限可能,還是停滯等待? LINE@ 立即加入 FB粉絲團 立即加入 其他人也看的文章 838 通膨10年後每月支出至少多1萬元!退休老師:如何用定期定額賺夠退休金? 一張表看懂40、50、55歲每年投資多少,65歲才有1千萬。

23956 不是相愛的人都能白頭偕老!陳玉慧:有的人適合一起打拼,有的人只能在心裡懷念 婚姻愛情之外,女人還有許多東西可以追求。

19319 50後身體狀態比20歲好!吳淡如的人生良性循環法:不糾結過去,專注在來得及的事 想破頭仍無法解決的事,就放下吧。

73311 這家人遺產稅本來要繳50.1萬,怎麼變成1000元!遺產稅怎麼算最划算?善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多懂一點,可省下不少遺產稅。

26875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4件事改善脂肪肝,預防糖尿病、逆轉胰島素阻抗 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就會變成脂肪肝。

18746 如何穿衣顯瘦,脫衣有肉?50歲西島秀俊:減鹽瘦身法,同時消水腫 日常飲食留意減鹽,既健康且有助減重。

註冊/登入 購物車 生活百科 找課程 商品試用 素人出版 人物 心靈 中年危機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兩性家庭 空巢期 照顧者 心靈總覽 健康 性愛 更年期 失智 醫療保健 飲食 運動 慢性病 癌症 健康總覽 生活 熟齡學習 住宅居家 美妝保養 日常穿搭 藝術文化 生活美學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創新善終 創新長照 生活總覽 專題 最好的禮物,是讓人愈活愈好! 50+人生便利店 2021高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享受吧!50後的東漂日記 關注!COVID-19疫情下的身心照護 Palette50後人生調色盤 熟齡友善城市 新居住時代 50+後羨代人生 人生第二曲線50後的超前部署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熟年的Sex&Love 50+人生事務所 去遊學!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省力照顧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圓夢 50後的「心裡學」:表演自我 50後的風格革命 專題總覽 理財 職場就業 熟年法律 退休理財 理財總覽 影音 50+讀者Show 熟齡街舞MV 50+Body 50+Living 50+Beauty 神經很有事 張曼娟我輩中人 鄧惠文時光心蘊 影音總覽 專欄 張曼娟 吳淡如 高愛倫 丁菱娟 彭樹君 周輝政 蘭萱 陳艾妮 彭菊仙 王浩威 林一峰 林黛羚 黃威融 杜丞蕓 王琄 林靜芸 焦雄屏 法律百科Legispedia 梁旅珠 照護線上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主婦聯盟合作社 楊寧茵 林靜如(律師娘) 洪雪珍 八分生活 元氣網 健康醫療網 Hello醫師 專欄總覽 圖片故事 器物是生活的小詩篇:米力與植栽雜貨共度的美好日常 生活的色彩自己創造!60+退休夫婦的繽紛台灣小旅行 Grace的優雅餐桌儀式:不將就,生活才有熱情 在家終老!溫暖的力量:在宅醫療醫師陳英詔的每一天 賺健康也賺友情!爬一段山,教我的事 這輩子為自己任性一次!園藝家夫婦打造植物之家「融融苑」 69歲素雲的心靈保鮮法:不管幾歲都要愛漂亮! 圖片故事總覽 生活百科 素人出版 50+試用 活動進行中 查看試用報告 50+試用總覽 50+學院 課程報名 表演藝術 實用科技 美學生活 健身舞蹈 其他花絮 專題報導 50+學院總覽 50+選品 居家生活 顛覆提案 50+選品總覽 玩社團 50+愛旅行 50+夢想計畫 50+學院 送出 了解更多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