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vs 核能發電:誰的殺傷力大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以燒煤炭發電,每發十億度電會有60人因空氣污染而死;燒油則犧牲36人;相形之下,因核災而死的只有0.04人[4]。

台灣的空氣污染記錄也不好。

儘管台灣吸菸人口逐年下降,但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專欄泛科授權1.0環境生態能源動力火力發電vs核能發電:誰的殺傷力大火星軍情局・2014/05/02・895字・閱讀時間約1分鐘・SR值536・七年級+追蹤提到美國三哩島、蘇聯車諾比、日本福島這些核能災變,任何人都會覺得可怕;但有人說目前太陽能、風力發電要靠天吃飯又較昂貴、緩不濟急,犧牲核能電廠就得要依靠火力發電,有空氣污染。

污染造成的問題會比核災嚴重嗎?就讓看看空氣污染和核災那個殺傷力強。

核能災變福島災後滿目瘡痍的景象震撼人心,這爛攤子到今天還沒收完,因核災而死的人一定不少吧?三哩島、車諾比、福島是史上最大的核能災變。

1986年的車諾比核事件是史上最慘的災變,50人暴露在高量輻射而死,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30多年來約4000名平民得癌早逝[1]。

1979年的三哩島:無人傷亡[2];福島:輻射外洩嚴重,但無人死亡,著名的福島50死士中有人受高劑量輻射曝曬,但無人因輻射殉職(但他們未來得癌可能性大增),死亡/失蹤的近兩萬人是因海嘯而死[3]。

經過WHO三年來的追蹤,認為居民因輻射而得癌的機率微乎其微(但當時的嬰兒/胎兒有較高的患癌機率)。

小結論:至今因核災、工安事故而死的人數約5000人。

空氣污染只有核子輻射會致癌嗎?錯。

環境中的致癌因子不勝枚舉,特別是空氣污染。

依據WHO在2012年的資料,可以算出用電量和死亡率的關係。

若以燒煤炭發電,每發十億度電會有60人因空氣污染而死;燒油則犧牲36人;相形之下,因核災而死的只有0.04人[4]。

台灣的空氣污染記錄也不好。

儘管台灣吸菸人口逐年下降,但肺腺癌發生率卻逐年上升,別以為污染只影響肺部,其實高污染區內婦女乳癌及卵巢癌的死亡率也相對較高,燃燒後產生的微小粒子(PM2.5)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5,6]。

結果:空氣污染壓倒勝!延伸閱讀:核能發電已經拯救上百萬人的生命 |泛科學|2013/04/08參考資料:Chernobyl:thetruescaleoftheaccident|WHO|April2006BackgrounderontheThreeMileIslandAccident| U.S.NuclearRegulatoryCommission.有关福岛核事故的全球报告详述健康风险|WHO|April2006Deathsbyenergysourcein Forbes | BrianWang|2012/06/10呼吸的風險PM2.5 環境報導廢氣污染高婦癌機率翻倍 |台灣立報| 2012-8-16相關標籤:核災核能核電死亡火力發電空氣污染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火星軍情局19篇文章・ 8位粉絲+追蹤本局以適合火星人智商的方式,將地球上的最新科學新聞向火星同胞播出,歡迎來我的Facebook做朋友:https://www.facebook.com/Dr.Martian.VaderRELATED相關文章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強大卻脆弱的白玫瑰「蘇媽媽」?——由《華燈初上》看高敏感人格蔣公銅像為什麼會動?假人恐懼症與認知失調假說大黃魚和海鯰,古代台南人愛吃什麼魚?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不按理出牌的「科學工廠」!賽先生專訪1615小時前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121天前COVID-19爆發初期,與時間賽跑的病毒學家張永振——《疫苗商戰》12天前蠑螈可愛微笑底下隱藏著令人稱羨的再生能力——《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14天前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121天前五則TED演講,讓你看懂「淨零」怎麼做62022/03/31學術研究既燒腦又燒錢,經費從何而來?——《疫苗先鋒》32022/03/30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有著「陸上的珊瑚」之稱——地衣22022/03/231213文字分享友善列印1213專欄活得科學電影中的科學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科學月刊・2022/04/08・2534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追蹤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物理學出身,學術研究專長為科學傳播與大眾科學教育,喜歡讀書與追劇。

TakeHomeMessage《千萬別抬頭》是去年充滿話題性的科學題材電影。

片中以極為誇張的劇情,諷刺現今社會與政治環境對於科學議題的反應及現象。

黃俊儒認為,電影的敘事手法有引發高馬效應之虞,導演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訓誡觀眾,但這樣的做法卻可能引起更多的爭議及分裂,無助於釐清真相。

雖然許多人表示這類的電影能引發更多對於科學的關注,但黃俊儒表示,若媒體僅「提到」科學就算是「關心」科學,而非協助閱聽眾進行理解與轉譯,將無法實質幫助到科學知識傳播。

無疑的,Netflix於去(2021)年末推出的科幻電影《千萬別抬頭》(Don’tLookUp)極具話題性,更一舉獲得今(202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入圍。

可能是感動於科學議題難得被如此大規模地盛情對待,此片在科學圈裡也引起了相當程度的關注,包括片中的科學主題、科學家的處境、科學家與媒體的互動,甚至連科學家與公關的關係也有人提出討論。

我們能否真的藉由一部電影,令觀影人從此更加關注科學、留意地球環境?《千萬別抬頭》獲得今(202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入圍。

圖/IMDb荒誕卻又既視感十足的戲碼看過影片的人應該可以在片中感受到一種滿滿的既視感,例如彗星撞地球的災難,幾乎是各種現存科技爭議的翻版;誇張的美國女總統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位無視科學證據、一意孤行的民粹式領導者;科學家的角色充滿了不諳人情世故,且夾雜社交恐懼的刻板形象;媒體所顯示的則是充滿了嗜血,以及熱衷配合政治炒作的投機本質等,難怪許多網友更直呼這部片根本就是在講臺灣的現況。

《千萬別抬頭》或許會給觀影者滿滿的既視感。

圖/IMDb種種昭然若揭的片段,滿足了大家心中的各種「不意外」,但是如果冷靜下來想想,這些情緒所反應的只是大家對於現況不滿的集結,體現一種酸民式的語彙邏輯。

但劇情滿滿的酸味,恐怕也稀釋了深入咀嚼本片的機會。

過度嘲諷的劇情與現實脫節在政治與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中,有個「高馬效應」(highhorseeffect)理論。

這個說法的起源與古代戰爭有關,不論是東方或西方,戰時的將領總是會騎一匹特別高大的駿馬,給人一種睥睨常人的威嚴與氣勢。

而在現代,高馬效應則經常描述假消息傳播時所造成的影響,例如有人在群組上義正辭嚴地駁斥另一個人所張貼的假消息,原本這個指正應該是對的,但是因為當事人用高高在上的姿態訓誡他人,導致受訓誡的人心生不滿。

除了不領情之外,甚至可能將錯就錯地故意用更極端的方式回應當事人。

這種高馬效應所造就的結果,經常不是事情的真相因此被釐清,而可能適得其反地造成了更大的分裂及衝突。

這部影片就充滿了高馬效應的風險。

即使以科學作為主要的討論題材,但片中卻充滿了粗糙、線性且誇大的影射手法。

從電影中可以強烈感受到導演急著凸顯某些荒謬感,結果卻微妙地轉化成滿滿的說教感,彷彿只有導演才是這些光怪陸離現象背後的先知,其他人都是被意識形態矇在鼓裡的傻瓜。

而這些說理的不成功,除了基於大量猛爆性的嘲諷之外,一部分則來自於對科學活動的脫序描述,不僅讓觀眾頻頻出戲,更無法感受到電影敘事的誠意。

如果彗星撞地球這麼外顯的天文現象發生,全世界卻只能仰賴「兩個」科學家去確認並奔走,我想許多天文或地球科學界的學者都要氣到翻桌了。

以現在的科技,人們非得用肉眼看見頭頂上的長尾巴星象,才相信彗星已經朝我們而來,就跟非得看見狂風暴雨才相信颱風要來是一樣的,這是停留在遠古時代的荒謬想像。

這些刻畫讓人在觀影過程中很難引發同理心,反而充斥著一種酸民邏輯下難以言喻的不舒適感。

當然,也有人對於支持這部電影,特別是國外有些氣候科學家,認為這部片忠實地呈現了他們數十年來被忽視的無奈。

也會有人認為好不容易讓這些大卡司代言科學議題的電影,至少可以喚起大家的關注。

有些人認為這些大卡司代言科學議題的電影,至少可以喚起大家的關注。

圖/IMDb這些基於媒體對科學的經常性忽視,而好不容易被投以關愛眼神時油然而生的感謝,是無可厚非的。

在筆者過往分析過的案例中,就經常感受到科學家在這類事情上的客氣,即使媒體把研究的成果報錯、報歪了,只要有稍微提及,科學家們就會覺得「沒關係,有提到就好」。

然而除了卑微的期待之外,真正嚴肅的問題應該是:這部片真的能夠引發大眾對於相關議題的關心嗎?電影真能喚起大眾關注科學?如果透過片中反諷與嘲笑的方式,就可以推進我們對於科學現況的關心及投入,甚至因此更願意去了解氣候變遷、疫苗施打、能源轉型等科學議題,那我是滿滿的悲觀。

因為透過網友的鍵盤,除了一時帶風向的效果之外,我不認為有真正協助科學改變了什麼,反而更擔心透過導演高高在上的視角,不要再製造出更多的分裂與對立就已經是萬幸了。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卻只是快門的一瞬間。

」這是科學傳播研究裡面一句十分經典的話語。

媒體如果要為科學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需要花足精神進行理解與轉譯,如果「提到」就算是「關心」科學,那只能說是大家的寬容。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千萬別抬頭》真的有幫科學說了些什麼,如果今年3月28日的奧斯卡金像獎,真的把最佳影片頒給了這部片,我只能佩服評審們媚俗的勇氣;如果沒有得獎,那就算是剛剛好而已。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2年4月號〉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相關標籤:千萬別抬頭奧斯卡金像獎科學月刊科幻電影科普媒體電影電影中的科學高馬效應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所有討論 12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AllenJam2022/04/08回覆高馬效應,看電影的時候沒感覺到,這篇文章倒是讓我領教到了推進民眾對科學的關心及投入,去了解科學議題,這些並不是這部片的主旨,也不會是拍電影的首要目標,如果真的想達到這些目的應該去看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

況且一件事情本來就能有不同說法,為什麼非得限制用正向的角度去傳播科學不可?不過筆者就像是電影裡的女主角一樣,也許說的內容也沒錯,但除了同溫層誰會理解,所以這部電影才會這樣拍。

#2狐禪2022/04/08回覆缺乏科學素養的大眾,只想利用或指責科學,不想瞭解更不會欣賞科學–這是態度問題。

要突破此一盲點,得想些新角度。

#3水2022/04/08回覆我不認為導演高高在上的視角,是能製造出什麼分裂與對立,因為這些就是事實,然而現實議題也許因為耳濡目染而無感。

文中提到「以現在的科技,用肉眼看見才相信彗星,是停留在遠古時代的荒謬想像」,這句我認為還滿不正確的。

就算是現在,部分大眾因為看不到病毒,而拒絕或忽略COVID-19疫情,或是對相關知識有所誤解也不為少數,尤其是在最開始爆發時,在當地尚未有個案時更是。

#4pg0520022022/04/08回覆事實上我覺得這部戲最大的重點是,兩個科學家上了全國知名的脫口秀節目,嘗試要讓社會正視一個天來橫禍,甚至因此可以得到機會遊說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

而那個人和裙帶關係因為個人利益考量,在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挽救事態的時候不但沒有做正事,還利用權利分化,操作,模糊焦點,用盡一切一個政客會做的事情,最後成功毀滅世界。

好笑的是真的看清楚問題的,手無吋鐵的萬物之靈們只能手牽手坐著等死,和地球所有生物一起被自然淘汰。

而有權有勢,懂得世界遊戲規則的人們逃出了地球,雖然最後不得好死只是剛好。

與其說這部是要幫科學宣傳或是教育些什麼,不如說只是以科學議題為跳板,行極度諷刺政治之實而已。

#5wannafree2022/04/09回覆我觀點和本篇文章不同。

我看電影時沒有事前做功課,看的時候覺得非常好看及好笑,覺得就是一部和科學有關的爽片而已。

我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有要幫科學說什麼,但看本篇文章似一直指責導演這樣拍會讓觀眾失焦。

我覺得愛科學的人就會愛科學,我最喜歡的就是星際效應。

#6戴啟任2022/04/09回覆文章爛到我特別登入進來罵,嫌其他媒體影評太爛你們自己又有什麼差別?不是說要科普?內容勒?連電影的重點都沒抓到啊,這部在嘲諷美國人對疫情的無知欸,半個字都沒提到…真以為導演和編劇有在重視科普宣導喔#7twwot4562022/04/09回覆這篇文章超級爛到我進來罵想在商業片找合理的科學是不是想錯了什麼?星際效應不是也體現了某些科學理論,更甚者前年爆紅的天能更是將時間空間玩上大螢幕,兩者都不能說是準確的科學,甚至有些謬誤但這也不代表這兩部片污辱了科學,本來就是娛樂導向的片子,考慮怎樣拍的賣座總比怎樣拍的忠實重要電影僅僅是一種虛構的娛樂媒介,而不是影響現實生活的必需品,他在娛樂的同時或多或少傳達了一些資訊給觀眾,讓他們能夠主動去探索這些知識講回千萬別抬頭,這是一部娛樂性跟諷刺俱佳的作品,如果您不認為他為科學說了什麼,我倒是認為恰恰相反他點出了現實中真正的無奈,政治凌駕專業,媒體曝光打擊了真相的挖掘,社會崇拜著對自己有利的事。

他傳達這樣荒謬的情景給觀眾,觀眾看到的是一場表演,但出了影院,這部片的場景仍然在我們生活中出現藻礁公投、垃圾掩埋場、核四、石虎保育、四重溪環評、花蓮石業法…我不知道筆者您是不是蓄意的視而不見,抑或是躲在研究室的小小溫室中,但請您看看這世界,和我們親愛的土地正在發生的事情當你寫這篇文章時,請先抬起你的頭好嗎?#8BdudeLaire2022/04/09回覆視角狹隘、背景知識不足、舉例不佳且有高馬效應之虞。

你以為我是在說電影嗎?不。

我是在說這篇影評。

希望泛科學能好好審稿,這篇目前應該是泛科學的低點了。

這篇文章的好,想必看看留言區就知道。

#9leglo05102022/04/10回覆我沒看懂這篇作者在一部商業爽片上要求嚴謹科學跟過度批判的心態與心理狀況,可能需要批判作者再拍一部千萬別低頭來補助閱讀?#10sixpencechang2022/04/10回覆幫政府洗地的文章嗎?明明現實發生的事情比這部劇更扯更荒誕,還能硬拗,真是可憐科學月刊2篇文章・ 4位粉絲+追蹤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RELATED相關文章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強大卻脆弱的白玫瑰「蘇媽媽」?——由《華燈初上》看高敏感人格蔣公銅像為什麼會動?假人恐懼症與認知失調假說大黃魚和海鯰,古代台南人愛吃什麼魚?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不按理出牌的「科學工廠」!賽先生專訪1615小時前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121天前COVID-19爆發初期,與時間賽跑的病毒學家張永振——《疫苗商戰》12天前蠑螈可愛微笑底下隱藏著令人稱羨的再生能力——《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14天前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科學月刊》121天前五則TED演講,讓你看懂「淨零」怎麼做62022/03/31學術研究既燒腦又燒錢,經費從何而來?——《疫苗先鋒》32022/03/30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有著「陸上的珊瑚」之稱——地衣22022/03/2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