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不被愛的恐懼?覺察4 種扭曲的關係模式,找出人際疏離的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以要給人機會讓他獨處,他才會自己主動找到群體,並產生喜愛群體的可能。
所以處於孤獨時期的人,真正重要的歷練是「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
這也是我們 ...
逛逛WomanyShop
主題分類
特色專題
熱門單元
關注興趣
女力職場
自我成長
人際關係
生活風格
美妝保養
時尚精品
身體康健
女子旅行
女子理財
最新文章
更多服務
女人迷課程
你值得擁有
名家專欄
試用體驗
活動講座
性別駭客松
WomanyShop
熱烈討論
官方App
吾思品牌
女人迷香港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覺察4種扭曲的關係模式,找出人際疏離的原因
30
2021.11
Tuesday
宜安心
老是擔心明天怎麼辦
不如好好把握今天先!雖說心是很容易害怕的,你得哄哄它,不管碰到多大的問題,摸著心,告訴它:一切安好!
了解更多
女人迷womany.net
2020/12/10
關係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覺察4種扭曲的關係模式,找出人際疏離的原因
by天下雜誌出版
2020/12/10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與另一個人好好相處,親密關係的經營需要學習,所以就算與人發展關係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只要練習,一定可以越做越好!
榮格認為,統一的規則和制式的教育把人逼向孤獨,他們才得以逃離群體無意識的壓迫。
然而,孤獨卻使人變得敵意、惡毒。
所以要給人機會讓他獨處,他才會自己主動找到群體,並產生喜愛群體的可能。
所以處於孤獨時期的人,真正重要的歷練是「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
這也是我們生命歷程必要有經驗孤獨的時刻。
若是生命經歷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至少有一個人在你旁邊,那麼那個人的意見、感受或是價值觀,都會輕而易舉地涉入你的選擇、想法、感受。
那麼不論你活到多老,你都不會有機會真正地、真實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還有釐淸自己真正渴望和需要是什麼。
當然,也不會有機會透過親身接觸自己和理解自己,了解及認識自己的性格、喜好、價值觀和自我,是如何形塑而成的?當我們還是小孩時,這些心理需求的發展必須透過外求: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給予許多愛和歸屬的保證。
如果我們獲得回應及保證,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反饋至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形成我們對自我的好概念。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被漠視的狀況:生活不安穩,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以至於更不用說心理需求這回事——根本在生活中,澈底地被排除了心理關照。
這樣的人,為了生存、為了過日子,必須成為假性自我(以為是自我,其實是掩藏真實的自己,扮演別人期待的樣子),把真實的內在隱藏壓抑,做一個配合環境、努力求和,害怕被拒絕及疏離的人。
處處以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想法為想法、感受為感受,盡力的聽話、努力的付出⋯⋯透過把角色扮演好,獲取他人的關注及肯定。
圖片|PhotobyLucaVolpeonUnsplash探索真實內在的破洞
可是,在他的真實內在裡,卻始終是一個孤寂、不安、焦慮,對愛和肯定感到飢渴的人,怎麼也彌補不了⋯⋯。
為什麼怎麼肯定和關注都不夠呢?
因為幼年時期愛的缺乏和情感需求的落空,或過早經歷「背叛」,都會使得個體在建立自尊和信任感、親密感及安全感的黃金時期(學齡前),並沒有獲得安穩內在的自我基底,也就無重要經驗值讓個體體會「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是一個被喜歡和被愛的人」。
反而形成的是更多負面的自我概念,否定自己,像是:「我是不被接受及重視的」、「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該存在」等等。
沒有感受過被喜愛、被接納及被重視的孩子,那些愛與關懷的情感缺失,會漸漸侵蝕他內在的自尊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感。
雖然表面極力要求自己去討好,符合他人要的標準及認可,但持續的情感缺失和回應的落空,讓他的內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這種巨大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映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弔詭的是,為了不停地鞏固自己值得存在、自己是夠好的、自己是夠優秀的,就必須不停地上演心理遊戲,讓環境及他人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價值的。
你會喜歡:「是不是我不夠好,他才變心?」給被出軌的你:你該取悅的人是自己覺察四種扭曲的關係模式下列扭曲的關係模式,正是童年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及自我懷疑的人,在成長歷程中,漸漸引發強烈的情緒颶風,使自己內心活在狂風暴雨的折磨及痛苦中,也讓環境中的他人必須痛苦地配合、一同演出。
而最大的代價,就是好似有重要關係存在,內心卻異常地孤寂和空虛。
1.不停地競爭及比較因為內在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無法認同自己夠好,只好透過不斷地比較和競爭;只要爭贏了、把別人打輸了,才能相信自己「好像」是不錯的、有能力的。
然而這一刻的優越感,很快就會消逝(因此才稱為心理遊戲),於是就必須再尋找下一個競爭對象,努力贏過心中的對手,才能提升自己內在的低落自尊及虛弱的價值感。
玩這類心理遊戲的人,都難以和周圍的人際關係真心交往,他人只是一個個假想敵的想像。
2.永無止境地需要「保證」內在自我價值感不穩定,也極度不喜愛自己的人,一旦進入較為親近的關係(無論何種形式的關係,伴侶、親子、同儕、朋友⋯⋯),就會對關係形成一種不安全感。
所謂的關係,就是情感上會牽扯到另一個人,自己某些情感需求會傾向依賴另一個人的支持及安慰。
越是產生依賴,就越恐懼對方的離開或消失;再加上本來對自己的厭惡和不喜歡,更易投射於關係中的對象上,認定對方也是如此厭惡自己及不喜歡自己。
於是,這些無法抑止的恐懼和慌亂,就需要不停地確認對方「不會離開我」、「還是很重視我的」,或是「一直都會愛我」。
然而,這些「保證」就像是空心的,怎麼也不會被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接收到,反而只是淪落到不停追問、不停要保證的輪迴裡。
3.害怕不被愛的恐懼就如前述,一個壓根兒從內心就不喜愛自己的人,即使渴求愛、尋求愛的對象有正向回應,他的內心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不被愛的恐懼,才是盤旋內心最糾纏自己的聲音。
當內在不斷放頌害怕自己不被愛的焦慮時,他便會難以自拔地陷落在不停地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自己的行為或表情,而變得神經質,不停地起疑心。
這種深怕不被愛的感受,根源自從小就體認自己是不被愛的小孩,孤寂和落寞感是那麼凝重,於是當產生了新關係,就會不自覺地啟動過往的情感創傷,陷入在被遺棄的陰霾中,難以平復。
4.虛空的內在,虛假的自我一個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不受重視的人,為了要求得環境的接受或生存的安穩,他必須試著去偽裝自我,讓自己的外在表現符合環境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期待,順應他人的需求。
即使內在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觀點,也必須要壓抑及去除。
當真實的自我被自己一點一滴地抹去、一點一滴地否定掉,他會慢慢成為一個空心的自我(空罐頭),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對關於自己的事,一無所知。
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裡,他只能跟從、順服、配合,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實在的個體,對於自己人生的各種情況,也不知如何是好,頻頻地仰賴外在的指引和支配。
他以為這樣的順從和配合,有機會讓外在環境的人肯定及重視自己的價值,卻沒有理解到,不停配合和失去自我自主能力的人,只會不斷地受他人濫用和指揮,是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注。
同場加映:不可忽視童年創傷:擺脫「渣男磁鐵」靠自我覺察,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以內在安穩的能量,超越早年的情感創傷以上這些負向循環的人際關係歷程,正是來自內心有不穩定自尊,無法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早年創傷,引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蝴蝶效應。
這劇烈的情感創傷風暴,不僅侵襲著個體的內在空間,擾亂了人際間可以建立安穩關係的機會,使得自己和外在關係兩敗俱傷,也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在懷疑和不停摧殘中耗竭。
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和另一個人好好相處,發展和建立真誠不帶防衛的親密關係,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
就像健康的孤獨,也需要學習。
如果只想以自己的偏好和早年經驗所形成的習慣,隨性任意地和人相處,也可說是用「本能」在直接反應,想如何就如何,一切就照大腦的迴路自動化運作,那是無法和另一個人建立真實合意的關係的。
說坦白點,你只是找一個人來配合你,或找一個人來配合他,而不是真正地建立兩個人都真實存在的關係。
延伸閱讀:「不需要配合人,也不強求人配合我」為什麼我會選擇一人成家?當然,若沒有內在安穩極好的能量,人是難有足夠的情緒成本去和另一個人互動。
單單要理解別人的心思,又要能好好地表達自己,就讓許多人覺得非常困難也非常疲累。
而我認為,之所以會那麼累,是因為我們多數人都不認識自己,搞不懂自己,因此無法好好地、明確地表達自己來讓對方理解,取而代之的只有大量的臆測和主觀判斷,以至於各種防衛的、扭曲的、曖昧的訊息在關係之間流竄,人和人之間無法對談也無法溝通。
懂自己、認識自己,能為自己的狀態進行誠實的覺察,也能為自己的對外溝通負起最大的溝通責任。
就像你是自己的外交官,不僅能了解邦國之間的禮儀,也能做適當的外交溝通與合作,而不是動不動就產生誤會,或是一感到不悅或不滿意就興起許多爭執和事端。
唯有我們能平定內部,我們才可能有足夠的能量去對外開展與他人的合作。
若以一個國家來比喻,一個不斷內亂內耗的國家,也不可能會有好的國際關係,甚至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對待。
如此下去,如果不是逼得自己鎖國,不然就是和全天下都處不好。
我們每一個個體就像是如此,一個無法平定安穩自己的人,他和別人的關係就難平衡及協調,更不用談到相處的能力,和友好親密的可能。
下一章,我們要聚焦在個體內在平穩的練習上,透過每一步驟的習作,讓我們能和自己連結,也能鍛鍊好內在的承接力,好好地接住自己,和自己建立具有承諾及信任的關係。
本文摘自蘇絢慧的《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更多關係的功課
伴侶關係診斷書:40個關鍵分手因素,檢測感情是否到了臨界點?
不再當關係中的「拯救者」!《安眠書店》的啟示:被需要不等於被愛
「偶爾感到無力沒關係啊,別習慣就好」如何走出習得性無助?
「我果然沒辦法與人長期在一起」七種溝通情境演練,理想關係自己打造!
關係
親密關係
情感疏離
心理學
我值得被愛嗎
寂寞
自我覺察
書摘
執行編輯 女人迷編輯Emilie
核稿編輯 女人迷編輯Krach
吾思傳媒致力提供公開平台,提供多元與共融視角,本文代表作者觀點,幫助更多人成為自己,歡迎你投稿。
作者
天下雜誌出版
天下雜誌以高品質、創新、掌握最新趨勢、引介新觀念的報導,贏得讀者及社會大眾的肯定與信賴,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
目前有財經、心靈成長、新視野、Cheers、健康、Light等相關書系
看更多留言
如果你也相信文字的力量,邀請你以知識為支點,撐起世界。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女人迷womany.net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womany貼心客服
02-2377-5999
[email protected]
文章列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焦慮自己做不好...心理學家:3個步驟,跟「恐懼」當好朋友
因為害怕真正的自己不被他人接受,而把自己偽裝成另外一個樣子和他人相處。 ... 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這同時也是所有情緒中最為重要的功能之一── ...
- 2為何擔心那麼多?心理師:5點證明你比想像中更熱愛煩惱!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在意外中碰到壞事情,如果有些心理準備,自己也不會那麼容易害怕了,或許我們擔心只是想要預防未來有更強烈的失望與不安發生。 2、當我 ...
- 3「你對別人很好,但是對自己太差」 給「取悅症患者」的生活 ...
如果做不到拒絕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害怕被別人拒絕,這種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被拒敏感」。 拒絕常常和否定相連,拒絕別人總讓人感覺是在否定 ...
- 4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去面對恐懼 - 今周刊
所謂的勇敢,不是你不害怕,而是你知道你害怕,但是你願意去克服你的恐懼面 ... 寫作,也有些人透過宗教,那也OK,最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脆弱去 ...
- 5【圖輯】如何找回安全感:「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與解方
在感情裡面總是有很多的不安,害怕被對方傷害,卻也不知不覺地傷害了對方。 ... 我知道我自己一直覺得你很不重要,對不起,我之前不知道怎麼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