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台灣數位藝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RTICA 當代藝術評論》 藝術作品與策展計劃徵件 ... 期刊、報紙等,因為網路時代效應,而興起了線上評論,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經營藝術評論或相關討論的專業網站。

藝訊 專題 趨勢論述 資料庫 發展紀事 線上報名 線上報名 報名查詢 EN 藝訊 專題 趨勢論述 資料庫 發展紀事 線上報名 EN 繁中 首頁/ 全站搜尋 互動 影像 動力 表演 聲音 網路 軟體 FabLab 創客 3D列印 進階搜尋 藝訊27 【臺北】2021X-site《爆炸容器》-多重真實 OCAT展覽:〈關於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當代藝術展示〉 《藝數狂潮》映後開放論壇—全球科藝新趨向 第六屆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RenderGhost〉 《ARTICA當代藝術評論》藝術作品與策展計劃徵件 林珮淳創作研究展〈啟示與警世〉 第四屆CinéWomen女性電影徵件 波蘭國際影片藝術評論THE03.公開徵求影片作品 TemporaryArtReview公開徵求論文、評論、訪談、側寫 MOCAVideo當代影像聚場【超越實驗】動畫論壇-當代&實驗動畫的電影脈絡與交會 2014第八屆數位藝術評論獎 【北京】香港的錄影藝術實踐 【臺北】「杉本博司HiroshiSugimoto-時光‧淬鍊‧影像TimeExposed」展覽 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盛大展開 【國際徵件】2013立陶宛Kaunas雙年展國際徵件 臺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數位藝術展 2012第六屆數位藝術評論獎徵件 Google藝術計畫:藝術世界的挑戰或新機會 糾結:數位時代的群聚生成 2011第五屆數位藝術評論獎徵件延期至10月15日 第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獎徵件 「串」連數位藝術之花伸展在臺北舞臺- 【徵件】2010第四屆數位藝術評論獎 「軟體藝術現況與趨勢」座談會 2007第一屆「數位藝術評論獎」即日起徵件 臺北第三屆公共藝術節公開徵選策展團隊 看門道還是看熱鬧-從當代藝術之演進談科技藝術的未來 文章資料庫80 加速演算世代下的運算、設計與視覺形構 當代無所不在的「運算」(computation)不僅令人著迷且加速了演算世代的日常生活,更成為當代創新科技革命的核心組成部分,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當代社會、文化與藝術的認知,向人類展現出另一種嶄新且獨特的美。

主圖:迪特里西(MatthiasDittrich),《敘事2.0》(Na... 克服網路幻滅:迷因設計的原則 我們的網路祛魅已經是事實;然而,啓蒙為我們帶來的是憂鬱而非解放。

圖片來源:https://www.e-flux.com/journal/83/141287/overcoming-internet-disillusionment-on-the-principles-of-meme-design/ 「世界不隨人類生滅」展覽延伸活動:《... 映後座談影片觀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cbSGSy5Nc 圖:映後座談現場(左起電影與藝術評論人徐明瀚、黃信堯導演、張君玫教授)。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網絡安魂曲(下) 上篇: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203685013438000/Chi 圖:Clusterduck。

(https://clusterduck.space/) 網絡安魂曲(上) 現在是網絡滅絕的時代。

主圖:鄺頌晴、鄺佳玲、鮑藹倫,《被禁止的城市》(ForbiddenCity),2020。

(來源:https://transmediale.de/almanac/forbidden-city) 網絡安魂曲(下):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210431641056173/Chi 最後,VR還剩下什麼?一個文化批判的反... 早在1950年,海利格(MortonHeilig)便創造出一個可有效涵蓋多種感官(視覺、聽學、嗅覺、觸覺)的「體驗劇場」(Sensorama)原型,爾後,海利格在1960年發明第一套頭戴顯示虛擬實境系統(thefirstheadmountedVRsystem)。

主圖:涅所開發,《RenderGhost》... 開始呼吸的空間、身體與圖像 在各種技術不斷發展發達的今天,我們如何考慮技術對感知的影響? 主圖:蘇郁心,《水眠II西藏路下的赤池》,2019。

(來源) 大腦位格的影像及其他:談生物藝術與腦... 最近20年以來,學科再次融合,例如在人文藝術研究中,新唯物論與人類世等研究意識到新技術的感官過程也可以是其主題,而當代藝術家的活動也跨足到了過去被視為科學管轄的領域,藝術可以透過面對自然與其背後的科學體系來擴張其感受媒介、議題與藝術主題上的問題,其中... 演算法轉向下的美學運算:當代數位影像... 傳統圖像的魔力是一種「神話」,而技術性圖像的魔力則是一種「程式」。

主圖:蘇聯電影導演維多夫(DzigaVertov)1931年作品《熱情:頓巴斯交響曲》(Entuziazm:SimfoniyaDonbassa)圖表。

(來源) 活化過去與現在:走向未來——臺灣當代... 當前臺灣藝術評論的環境,除了「正規」的媒體發表管道,例如雜誌、期刊、報紙等,因為網路時代效應,而興起了線上評論,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經營藝術評論或相關討論的專業網站。

圖為陶亞倫,《出夢入夢》。

數位複製下的警世圖景:林珮淳在「夏娃... 在網路文化中,我們邂逅了一個明顯為後現代的空間,在那裡,科技挑戰了西方傾向於將真實理解為一種固定的、可以數量化的以及再現的真實。

從義肢、異體到賤斥主體:「機器/人」... 在〈網絡・機器・運算・未來方程式:關於後賽博格數位世代的現象勾勒〉一文中,筆者曾為文描繪當代以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為核心的機器棋手AlphaGo已戰勝人類最頂尖的棋士、取得沙烏地阿拉伯公民資格的AI類人機器人蘇菲亞(Sophia)參加《早安英國》(GoodMo... 連網、回應與情感:短評吳其育作品《反... 連上網路,即能接近情感或欲望的對象,無論表示著對象的代號或者其回應的背後是否真的有個個人「主體」在那。

主圖:吳其育,《反覆驗證》(CAPTCHA-CAPTCHA),錄像裝置、高清、彩色、2.1聲道,12分34秒、2018。

(藝術家提供) 演算法空間中的三體:談《社群織衍計畫... 臺灣詩人詹冰曾在其詩作〈五月〉寫就了:「五月,/透明的血管中,/綠血球在游泳著。

/五月就是這樣的生物。

」 圖:蘇紳源、吳迺菲、張白香、陳珈汝,《社群織演計畫》,複合媒材,2018。

(藝術家提供) 網絡・機器・運算・未來方程式:關於後...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普及,當代科技世代中呈現出五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主圖來源。

葉廷皓作品《每個人心中都有段被刪》中... 如果說,我們可以將文化理解成是一種人類在特定的時空環境底下所從事的活動最後凝結下來的生活與思考模式,那麼「文化技術」(Culturaltechniques)一詞即意指某種操作該特定生活與思考模式的技術。

主圖:葉廷皓,《每個人心中都有段被刪》,單頻道錄像立體聲,3... 綿延空拍影像下的見證與敘事 從20世紀初發展以來,為輔助並加強飛行員對於勘查地形與空間感知與掌控能力的空拍技術,早已為紀錄片及處理環境生態相關議題的創作者廣泛使用。

主圖:劉玗,《SalvationMountain》,三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3分54秒,2018。

(劉玗提供) Remix時代與鄉民美學 318太陽花公民運動之於臺灣,是一次以世代之名,實質內涵為社會結構轉型的展示,清楚地透過大幅度社會動員的機會,將網路世代的行動邏輯頗為全面性地揭示出來。

在這次的太陽花公民運動中,藝術(圈)參與人數不少,介入的程度也頗為深入,但是在藝術相關論述的層面上,... 再論「文化科技」:源起、內涵、悖論 究竟「文化科技」應該被定義為「文化的科技」、「科技的文化」,抑或是「科技文化」仍曖昧不明,究其原因便是由「觀念運用的謬誤」所引起的混亂。

有鑑於此,本文試圖回歸到文化科技發展的源頭,深入探究其發展的源起、內涵,以及其產生的相關議題。

主圖:K-Pop。

(... 視聽幻象的眼淚 在影院裡,聲音和影像的交織,生成了一個獨特的個體意識,跨越了靠在椅背的身體開啟空間和時間的邊界探索,如笛卡爾(RenDescartes)自我省察的眼睛、瓦萊里(PaulValry)思考的聲音,從「我」擺脫出來進入了光影的敘事/非敘事時空。

就像讀出的詩歌,聲音已不再是自... 往返於身體與聲響的「到達之間」:關於... 瑪齊耶斯嘉(OlaMaciejewska),生於波蘭,現居巴黎從事編舞與表演工作。

她的作品經常採取對抗二元對立的姿態,而身為舞者,她透過自己的身體探尋另類的舞蹈系譜學,拒絕將身體在擺傳統的中心位置,強調對等的並置。

現代主義的舞蹈強調個性表達的價值,身體能自由表達... 在技術革新潮流中進行的藝術實驗:臺北... 以探索技術文明為創作核心的藝術,隨著新科技的發展與普及,逐漸成為特殊的藝術類型。

然而,各種異質技術的差異、範圍與快速變化的發展,讓這個藝術類型一直處於難以界定與變動的狀態,隨著不同地區、時期的各種實踐,「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數位藝術」、「... 聽!:從複製、視聽、到VR 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包圍併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在缺乏視覺維度的母親子宮之內,成了我們對統一狀態的僅剩回憶。

統治感知的聽覺在出生後,其他四種感官蜂擁而上,感覺分化,而視覺搶到了王座。

不僅感知分化在交織中發展,19世紀下半葉以來,伴隨各種引人注意的新發明,... 啟動否定的辯證:數位藝術符碼化 在數位藝術一詞已經為人所熟知的此刻,我們以辯證的立場觀察而想提問:數位藝術已經進入藝術系統了嗎?在常識裡似乎已無法提問的事物,改以辯證的方法來進行推敲似乎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刊頭圖說:梅爾哈斯(BjrnMelhus),《我不... 臺灣數位藝術趨勢觀察初探:2006-2016 2007年開始,智慧型手機開始成為一般人獲取資訊與影像的主要管道時,支撐「真實/虛擬」的個人電腦這種技術性媒介失去它在日常生活中原本的重要性。

移動載具使得人們能夠在移動中隨時轉換場景,螢幕與現實空間在資訊的提供與延續性上交替,實在不再只被認知為「世界整... 數位藝術的科學研究 數位藝術創作在臺灣獲得主要的資源,首先是來自於2002年的國家政策「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在速成式建設的規劃之下,數位藝術創作的預設位置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幾項工作之一,開始出現治理的需要,並很快便被論述成為臺灣這個科技產品生產國的計畫經濟中一個重... 數位策展.策展數位-迎向展演美學設計... 從2004至2005年對數位藝術的爆炸性引薦、2012-2014年再一波大規模的徵件策展,隨後,大批年輕世代的數位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與學者參與於國美館主持大規模且多元的策展、駐村與創作計劃。

本年度(2017年),TdAic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臺網站的重新改版,更讓人們見... 錄像的詩性領地與臺灣數位藝術的倒退未... 美術館轉變成黑盒空間,以裝置或多屏幕型態大量展出錄像藝術作品,此一趨勢已可追溯到上世紀的九○年代。

20多年來,錄像藝術無疑已成為許多當代藝術展演中必不可少的主流形式,甚至被視為創作實踐與表達的基本預設。

數位聲響:感知可能性與自我觀察的聲響... 數位技術所承載大量的感知載體,似乎成了當今人們無法遁逃的聲光洪流。

然而,當我們擁有了史上最強大、最快速最便捷的數位工具時,是否理之當然聽到了更多,或被淹沒而麻痺不自覺?這是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所要挖掘,當代的重要核心問題,去探測媒介技術和感知的關係能實... 新媒體表演與述行性問題導言(2017.09... 隨著當代表演創作近十年在歐美藝壇再次興起風潮,洋風東吹,國內藝壇的反應一如往常地,這幾年也開始將目光轉移到表演創作這個主題上,不只是各種官方「數位藝術」的補助方向已經往表演藝術界傾斜,美術館也開始沸沸揚揚地引進舞蹈現場表演或展演複合型的創作計畫,但... 更多 書籍資料庫15 《科技沉浸:藝術與虛擬環境》(Immerse... 因藝術家經常造訪、於該地創作新作並學習新技術,班福藝術中心(TheBanffCentre)儼然已成為電子藝術熱門話題的同義詞。

本書匯集重要理論文獻及藝術家創作計畫作為探索因虛擬環境而產生的相關議題,並帶領讀者一窺此一經常被討論但不可觸及的世界。

本書前半部收錄七... 數位藝述第肆號:數位設計-創客與自造... 長期關注於數位藝術發展與相關理論引薦的《數位藝述》,在最新一期(第肆號)的內容當中,將焦點鎖定在近期備受矚目的「FabLab」議題上,從科技哲學的理論思考出發,探詢資訊美學的流變、演算法、物性等關鍵概念與數位藝術創作、數位設計之間的關係。

正如序言與前言所... 表演新視野數位科技的衝擊 數位科技化身為一種創作媒材早已是新媒體藝術的常態,近年來,它又開始潛入劇場之中,成為一種不可見的工具,為舞臺創造出各種不同凡響的效果與奇觀。

雖然媒體與表演之間的融匯由來已久(幾乎整個二十世紀皆是如此),像是電影、電視、錄像等媒體科技開始躍上表演舞臺... 關於策展的一切 作者: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OBRIST)譯者:任愛凡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奧布里斯特,是當代極為重要的策展人、藝術評論家以及藝術史學家。

他的重要著作《訪談》(TheInterviewProject)詳載了超過2000個小時奧布里斯特與藝術家們的訪談記錄,這些豐富的訪談經... 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本書討論電影對於空間的企求與創作,這些被電影創作所觸及的空間分別有「城市」、「蒙太奇」、「空間」這三個部分。

本書作者在通過大量影音、文獻閱讀的累積,一方面期許這三個範疇的思考能夠跨越研究領域的專業化,而更為直接對創作者所慾望的與接收者所感受的各種面... 數位藝述第貳號 【內容簡介】 「聲響藝術」或「聲音藝術」已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面向,聲音創作不再侷限旋律與節奏,許多「聲音藝術」作品開始以無樂性的聲音表現,探索聲音的本質與想像。

當代媒體藝術的創作中,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發想,便是源自於對此一本質的持續探究,這... 情色論 巴代伊(GeorgesBATAILLE)是有史以來首位以嚴肅的態度有系統地探討情色議題的思想家。

他一生的作品涵蓋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小說、詩歌、電影劇本的創作外,也發表文學與藝術評論、討論神祕宗教哲學、社會學的論文、甚至還出版過與經濟學、徽章學相關的專論,但他的終... 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 此書包含藝術家評論文章、策展論述與面對各式全球跨文化與國界的展覽所作的批判反思之文,內容雖然涵蓋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家與展覽,但也都同時反映了作者近幾年所側重的議題:思考當世界處在密集且劇烈的全球化過程之下,面臨人、事、物以及政治經濟體頻繁的地理移動與... 影像的宿命 洪席耶被譽為當代美學重要的思想家,《影像的宿命》是影像美學─政治理論也是視覺藝術的當代經典論述。

這本論文集包含〈影像的宿命〉(2002)、〈構句、影像、故事〉(2002)、〈文本中的繪畫〉(1999、2002)、〈設計的表面〉(2002)與〈如果存在不可再現〉(2001)... 數位藝述 「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數位藝術在這時代不該如此陌生,尤其是身處在科技發達的臺灣。

人們面對科技在生活中產生的影響是無痛、無感的,數位藝術家以日常生活中所依賴的科技產品,或是對於科技的使用習慣轉化為藝術創作元素,雖試圖拋出議題與觀者產生共鳴和反... 錄像藝術啟示錄 錄像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因拍攝器材的生產,使錄像媒材很快地被藝術家認定是有意義的工具,且逐漸融入他們的獨立影像創作。

歷經數十年的錄像藝術,即是生活與科技的一體兩面,早期創作從跨越電視媒材到實驗性的嘗試,陸續開發出與身體、觀念、紀錄、電影、電腦、互... 流動的影像、多面向電影(數位未來) 隨著媒體、影片,在形式與內容上的持續改變,流動的影像、多面向(擴展)的電影,已從傳統的電影提升到一個互動、表演和多網路媒體的全新境界。

從《認識媒體》一書的作者麥克魯漢(MarshallMCLUHAN)與法國1960年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德勒茲(GillesDELEUZE)的理... 身體消費:性和當代日本藝術 當代的日本藝術,卡通漫畫、網路電玩、視覺藝術和數位創作,總是成功地引起全球視聽閱眾的一陣陣譁然;甚至是,結合了形象可愛、氣氛詭異的情色之作,已足以讓東西方的學者、藝術評論與作者取材研究、探討,寫下這本2002年發行的《身體消費:性和當代日本藝術》(Co... 藝術武士:當代日本藝術家導覽 年初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的「藝術武士:當代日本藝術家導覽」(WarriorsofArt:AGuidetoContemporaryJapaneseArtists)目前僅見英譯版。

作者特別挑選了40位當代日本藝術家,為其創作背景、主題及作品,以圖文合輯呈現。

顯然是針對歐美大眾及英語系讀者,推薦現代... 第一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專刊:靈光乍現-... "由臺北市文化局策劃,在地實驗承辦的臺北市數位藝術節從2006年舉辦第一屆以來,主辦單位一舉一動就深深受到各界矚目;首先包括邀請到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金尼卡獎(GoldenNica)得主保羅‧迪馬利尼斯(PaulDEMARINIS),荷蘭藝術家泰奧‧楊森(TheoJANSEN),日本科... 連結資料庫12 網絡文化研究所 澳洲Sawtooth 藝術獎/講藝術 2014第九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平坑時代」 2008第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介面」 藝術檔案 藝外雜誌 電影眼 一場不夠歇斯底里的開場白 在我們沉落大海之前 巫術拓樸學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人才資料庫26 沈柏逸(SHENBo-Yi)藝術評論與影像研究人。

關注當代藝術、視覺文化與... 藝術評論 楊成瀚(YANGChen-Han)楊成瀚,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 藝術評論 沈克諭(SHENKe-Yu)沈克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

... 藝術評論 賀羽薇(HOYu-Wei)1981年生於高雄,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藝術評論 林沛澧(LINPei-Li)職稱: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英... 藝術評論 戴映萱(TAIYing-Hsuan)獨立策展人、藝評人。

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理論組... 藝術評論 史旻玠(SHIHMin-Cieh)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目前從... 創作者 藝術評論 高俊宏(KAOJun-honn)高俊宏,1973年生於台灣,1998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 創作者 藝術評論 賴駿杰(LAIChun-Chieh)賴駿杰1983年生於台灣台南,2013-14曾旅居巴黎一年... 策展人 藝術評論 周郁齡(CHOUYu-Ling)策展經歷 2017/7-2017/9每部影片都是一道謎語:... 策展人 藝術評論 許遠達(HSUYuan-TA)宜蘭人。

德州州立理工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博士班博... 藝術評論 簡子傑(JIANTzu-Chieh)學歷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博士班 國立臺... 創作者 策展人 學者 藝術評論 張禮豪(CHANGLi-Hao)1975年出生於台北,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輔仁大學... 創作者 楊佳璇(YANGChia-Hsuan)1982年生於台灣台南市,現定居、工作於台南,於台... 策展人 藝術評論 蔡家榛(TSAIJia-Zhen)現居台北,獨立策展人,與四位夥伴自2013年6月共同... 策展人 藝術評論 莊偉慈(CHUANGWei-Tzu)藝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長期關注當代藝... 藝術評論 王咏琳(WANGYung-Lin)1983年生,現居住、工作於臺北。

為藝術評論、展覽... 策展人 藝術評論 江凌青(CHIANGLing-Ching)江凌青(1983-2015年),生於臺灣臺中,研究所之... 策展人 藝術評論 郭昭蘭(GUOJan-lan)郭昭蘭,獨立策展人兼藝術評論者,目前生活於臺灣... 策展人 學者 藝術評論 吳介祥(WUChieh-Hsiang)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德國奧登堡大學社會學/藝... 藝術評論 學者 邱誌勇(CHIUChih-Yung)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學士班教授,曾... 策展人 學者 藝術評論 蔣伯欣(CHIANGPo-Shin)學歷 2004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 ... 學者 藝術評論 江薦新(CHIANGChien-Hsin)專長領域:藝術創作、藝術評論、電腦繪圖(2D、3D... 創作者 藝術評論 姚瑞中(YAOJui-Chung)1969年生於臺灣臺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臺北... 創作者 藝術評論 策展人 陳永賢(CHENYung-Hsien)陳永賢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美術研究所... 創作者 學者 藝術評論 張賜福(CHANGZu-Fu)現任「在地實驗」藝術總監、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 技術研發 創作者 策展人 藝訊(27) 文章資料庫(80) 書籍資料庫(15) 連結資料庫(12) 人才資料庫(2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 歷年電子報 藝訊 專題 趨勢論述 資料庫 發展紀事 線上報名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網站安全政策 聯絡我們 瀏覽人次:1246070 ©2017國立臺灣美術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