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無常觀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如果認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那也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成就也會變去的, ...
佛教無常觀 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如果認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那也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成就也會變去的,這就是無常的道理。
不管是精神界還是物質界,都是無常的,人最後會死,物最後會滅,這就是無常的道理。
無常所謂「常」就是永遠不變、不會衰敗、甚至也不會消滅、死亡,永恆長存的,叫做「常」。
既然是無常,就表示它是會改變、轉變、衰變的,甚至到最後也一定會消滅、死亡的,這叫做「無常」。
什麼是無常?是講一切都在變化,無常是講原則,變化是是講現象。
佛家說無常,中國《易經》叫變易,變化。
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無常有三“剎那無常”是隨時在變。
如這個盤中的西瓜,看起來沒有改變,其實中間在變。
“分段無常”,比如上午、中午、下午,夜裡、白天,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一段一段都不同。
“種類無常”,各種變化不同,比如泡個茶、抽支煙,飄出來的也不是水,也不是火,像霧像煙一樣,不同類的變化。
又比如恐龍消失了,恐龍這一類動物滅絕了,種類不同也都在變化。
如果認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那也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成就也會變去的,這就是無常的道理。
無常觀所包含的佛學概念世間凡是存在的都是無常的,不是永恆存在、永遠不變的。
所謂「凡是存在」的,那就無所不包,因為宇宙之間所謂的存在,有屬於有形的物質存在,我們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的都是;再來就是無形的、精神方面的,也是屬於存在的一種,譬如我們的思想、觀念、學問、學識、念頭,都不是永遠如此,永不改變;我們的心念時時刻刻、剎那剎那不停的轉變,我們即使擁有固定的思想觀念,可是遇到某種機緣,思想觀念也會改變,這是屬於無形、抽象方面的無常。
那么,心外之物,譬如我們的身體,屬於物質界,也是無常的,是由細胞組成,而細胞卻是不停的在新陳代謝,因此我們的身體當然也會跟著無常。
我們的身體從初生的嬰兒體,到童年、少年,經過了青壯年,然後就會趨於衰老,甚至病變,到時候一定會死亡──所謂肉體的生、老、病、死。
其它譬如桌子、椅子、田地、房子等種種器具物品,時時刻刻也都在衰變當中,不可能永遠保持固定的形狀,這就是所謂器物的「生、住、異、滅」。
至於山河大地、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整個大宇宙,也都是時刻在轉變衰敗,最後也會趨於毀滅,這就是「成、住、壞、空」。
不管是精神界還是物質界,都是無常的,人最後會死,物最後會滅,這就是無常的道理。
人類智慧有五種痴:“界、入、陰、卑賤、垢污”。
“界”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都有限度,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都有個界限;邏輯觀念也有界限,你跳不出這個界限。
“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入,是外界的影響刺激進來。
“陰”,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像黑暗一樣把我們的智慧蓋住了,使我們不得明淨智慧,對身心的細微變化運行看不清楚。
“卑賤”,自己無能,不高貴。
“垢污”是很髒。
這五種痴怎么來的?因為沒有智慧。
所以修行,或者是觀六界得度,或觀三界跳出;或者觀五陰、觀六入,修白骨觀、不淨觀,或者修安那般那。
觀是能增功德,通過各種觀法得度。
或者有些統統不修,觀第一義,當下就是,像禪宗一樣,就明白了。
這些都是對治五種痴的法門。
無常之死亡有四種“漸漸死”是整體來講,這個身體慢慢老化,以至於死。
莊子講,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當你生出第一天,已經開始死亡,第二天已經不是第一天的你了,二十歲的你不是十九歲的你了。
所以莊子講,“不亡以待盡”,一邊活著,一邊等死,這是他的生死觀念。
“頓死”是突然死了,比如心臟病發了,或腦溢血,這個人立即死掉。
你們相信醫生關於死亡原因的論斷嗎?人死了,醫生檢查這個身體的機能停的部位,如停在心臟,就說心臟病致死,從結果來論斷病因是靠不住的,可是現在人相信。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心臟病或腦溢血的前因,醫生搞不清楚。
“行盡死”,行因在這裡就是壽命,壽命是動力,行者動也,動力完了,壽命也就完了,就像電源用完了,就停電一樣。
“剎那死”,剎那是很快,一彈指九十個剎那。
剎那之間,我們身內的細胞,思想的念頭,都在死亡。
死亡這個現象,代表了生命的無常。
無常觀之譬喻在佛陀的時代,佛陀就強調無常感的重要,並常引用「四種馬」來譬喻眾生感覺「無常」程度的不同。
第一種是「良馬」,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跑」。
這種馬很聰明,看到主人的馬鞭,就知道要跑,不可以再慢吞吞的走了。
第二種是「好馬」,雖然沒有像良馬那么聰明,可是主人的馬鞭碰到它尾巴的毛端,它就知道要跑。
第三種是「庸馬」,這種馬就比較遲鈍了,必須等到馬鞭打在身上覺得痛了,才嚇到、曉得要跑。
第四種是「駑馬」,這種馬最遲鈍,馬鞭打在身上痛入骨髓,才曉得要跑。
四種不同程度的無常感這四種馬譬喻四種對「無常」不同程度感覺的人。
第一種人,他看到花開花落,就體會到人生的無常,看到火葬場燒死屍的濃煙,就感覺到生死事大,就會去思惟「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死了還有沒有死後的世界?如果沒有,那就一死百了;如果還有,死後會是怎樣的世界?是苦?是樂?」他會去思惟這個問題,而想要去了解它。
如果真有死後的世界,那么他要追尋絕對安樂的世界。
這種人在佛門是根器比較敏銳的,只要看花朵開了,雖然生命非常燦爛,可是經過一段時間,花朵枯萎了、凋零了、掉落了,他當下就感覺自己跟花朵一樣。
第二種人,他看到送葬的人群、或是棺木、靈車經過,就體會總有一天自己也會這樣,所以引起學佛修行的心。
第三種人,必須讓他看到自己的鄰居或朋友的死亡,或者參加了朋友的葬禮,才體會到總有一天也會輪到自己,因此想到非修行不可了。
第四種人,必須等自己最親近、最關心、疼愛的人,譬如自己的父親、母親或兄弟死去了,他才會警覺到自己不久也會像他們那樣。
如果連親人死亡,也沒有深切的感受,直到自己年紀衰老,重病在身,才感覺無常,這是比較遲鈍的人。
若是連自己老病來臨,也不覺得無常已經迫在眉睫,那真的是毫無無常感的人。
沒有無常感的人比較沒有宗教情操,也不會去追求宗教的信仰並進一步修行。
閻羅王的來信在佛門裡面所謂老實學佛、老實修行的人,必定有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無常感很重;所謂「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並不是等到人老或者重病才想到無常,即使年紀輕輕,身體健康,他也會覺得無常就在眼前,這就是無常觀深厚的人。
他會積極的去學佛、修行,如果不精進的話,是不可能成就的,何況要在今生今世解決生死輪迴,那非修行不可,因此可知無常觀的重要。
在此用「閻羅王的來信」作譬喻:有一位老人家去世了,他的神識(一般世俗人講的靈魂)來到陰府閻羅王面前,閻羅王根據老人家的生死簿而判定他的罪業,閻羅王告訴老人家:「你在世的時候,可說惡多善少,應該受某種刑罰。
」老人家當場驚嚇的不得了,就哀求閻羅王說:「閻羅老王爺啊!你如果早通知我的話,我就可以改過,行善積德,也不至於今天來到這裡受你的審判啊!」閻羅王就說了:「我早就通知你了,而且不止一封信、二封信,好多封啊!當你頭髮白的時候,是我通知你的第一封信;當你牙齒搖動,是第二封信;當你眼睛模糊,耳朵聽不太清楚的時候,是第三封信了。
我通知你已經很久了,是你自己沒有注意到!」當閻羅王說完這些話,跪在老人家旁邊的這位年輕人就說:「閻羅王啊!你通知他好幾封信了,可是你還沒有通知我呀!怎么也把我叫來呢?」閻羅王就說:「我通知你的信也已經好幾封了,你還記得嗎?當你同班某同學被水淹死,那是我通知你的第一封信;當你的鄰居、跟你同年齡的某某被火燒死,是我通知你的第二封信了;當你的表兄幾年前遇到車禍死亡,是第三封信啊;你村莊的某位年輕人刀傷而死,某一位少年人因患重病而死,是第四封、第五封信啊!我通知你的幾封信,老早就寄出去了,你怎么沒有警覺呢?相關詞條 觀身無常尊者 觀身無常尊者,觀音菩薩的變化身。
五百羅漢第陸拾伍尊 內容 《無常》 《無常》是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阿姜查的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評 文摘 目錄 佛教音樂 佛教音樂(Buddhistmusic),簡稱佛樂,是指佛教用以闡明佛理弘揚佛法的佛事音樂,也可指世人創作的歌頌佛教的音樂。
佛樂通常莊嚴清淨,蘊涵慈悲之... 起源 歷史及發展 保護 藝術特色 代表作品 壽命無常 漢語辭彙。
簡介 各種版本 三種無常 一念念壞滅無常謂根塵相對所起心念。
前念既滅。
後念復生。
生已還滅。
念念不住。
皆悉無常。
是名念念壞滅無常。
什麼是無常?是講一切都在變化,無常是講原則,變化是...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擇滅非擇滅無常滅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primitiveBuddhism)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稱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
並認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 原始佛教簡介 教理與實踐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的含義 觀 觀,看,察看:視覺。
對事物的看法,如世界觀。
佛教術語,意為以智慧來觀察;另指道教活動場所等。
基本含義 詞語相關 卦名 相關典籍 注釋 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IndianBuddhism)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
創始人是悉達多·喬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
簡介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密教 瓜豆之辨:佛教因果觀 1、因果界說5、因果與業3、佛教因果論的啟示 圖書信息 目錄 熱門詞條GTRacing2上海地鐵儲值卡全面失控公司名稱哈利波特6塑身衣夢見狗於果林雪兒柳暗花溟桃園高鐵站殲-16戰鬥機浮世繪生日賀卡白冰冰皇上皇后結實累累軍團要塞2重生之侯府嫡女陳彥廷風水黃家駒15美少女漂流記braveheartCitroenEstoniaG2BHPLaserJet1020lymphocytemygirlOpenVPN吳岱豪唐太祖圍脖投籃機抗老招財貓楊坤甲狀腺結節自制葡萄酒超級飯桶逗陣cool和弦表婉君宋慧喬徹思叔叔新巡者曇花一現背影佛教無常觀@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佛誕談佛】佛教哲學的開端 緣起論與第一法印:諸行無常
佛所說的「色法」,梵語的原意就是「物質性的現象」,古人以「色」字來對譯,應該是取「形形色色」的中文用法。「色法無常」,是分析第一法印說「諸行無常 ...
- 2我的無常觀- 國際佛教觀音寺
無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真理。所謂「無常」,是指世間萬物都是緣聚即生,緣散則滅,遷流不息,變幻無窮的。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說:「無常」有「相續無常」與「念 ...
- 3佛教的無常觀 - 七葉佛教書舍
所謂「常」就是永遠不變、不會衰敗、甚至也不會消滅、死亡,永恆長存的,叫做「常」。既然是無常,就表示它是會改變、轉變、衰變的,甚至到最後也一定 ...
- 4无常(佛教)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常(巴利語:अनिच्चा,anicca,梵語:अनित्य,anitya,藏文:མི་རྟག་པ་,藏语拼音:mi rtag pa),佛教術語,是常的反義字,字面意義為變異,指為 ...
- 5佛教無常觀 - 中文百科知識
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如果認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那也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成就也會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