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的智慧__ 緣起法則: 空無常無我@ 智慧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宇宙之間,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即凡是由因素條件集合而生起的存在,都具有成、住、異、滅四相,緣集則成,緣散則滅,此即是無常; 而凡是因素條件集合生起的存在,都 ... 智慧__認知事實的真象一切的重點在於理解力:牛頓說:「如果我能夠看得更遠,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知識是有時間性的。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增進我們的觀察力,與創造未來的能力。

不斷的學習與改變,使我們的觀念、與思考模式更趨成熟,進而開啟我們的智慧之根。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605201352佛學的智慧__緣起法則:空無常無我?佛學        佛學的啟示空無常無我  壹、佛陀教導的目的                 1.)佛陀教導的目的只有一個"覺悟究竟實相與解脫苦"。

佛陀在菩提樹下,眼觀星空所證悟解脫苦之道,便是緣起法則:無常、空無自性、無我。

這也是佛法的唯一法則。

2.)佛學不是教導如何得?如何贏?而是教導真理,如何認清事實的真相?才能知道如何面對問題。

這真理便是緣起法則:無常、空無自性、無我。

3.)佛學講究"般若智慧",修行戒定慧、止觀,就是以定心靜心培養智慧。

沒有分別心、沒有得失之心、沒有輸贏的觀念、沒有吉凶的觀念、沒有抱怨之觀念,來洞察與面對事實的真相。

4.)從佛法的理論,了解學法的目的,不但是在消弭內心的痛苦煩惱,而是在於人生觀的積極面,創造一個永不氣餒的人生。

不逃避而積極面對的人生觀,是福是禍一切隨緣,一切勇於面對、勇於承當後果。

5.)養成一個謙卑之心,把那個驕傲的我、自尊的我,全部踩到腳下。

因為他們是沒必要的累贅,他們是最麻煩的東西。

用智慧去解決問題,是冷靜以對,沒有情緒化反應,建立打不倒的人生觀。

   6.)若有那就是我們的好惡、判斷在裡面,苦就會產生。

事物本身沒有苦與樂,有"我"(的分別心)以後,才會產生苦與樂。

   貳、緣起法則:空、無常、無我 1.)所謂緣起法則,是說宇宙一切事物、現象的生成、發展、消亡,都是由各種各種因緣和合而成。

世間上的事事物物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是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生生滅滅。

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1.)依緣起法則說,宇宙間既然是「因」「緣」所生法,沒有永恒不變事物,所以是無常。

一切事物現象是生生滅滅,沒有恆常不變單獨存在的實體。

2.)既是因緣所生法,隨各種因緣生與因緣滅,在生滅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因緣有能力可以主宰結果。

所以說"緣起無自性,無自性即空";一切宇宙事物現象的本質,其成、住、異、滅的過程中,既然是因緣生因緣滅,所以是空無自性,非我所能掌控的,所以是"無我"。

3.)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

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遠離愛欲、煩惱。

煩惱是繫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緣起的本義,就是探究實相,觀察因緣的生滅與變異。

實相的意義,就是"事實的本來真面目",是無我的,是沒有我的加油添醋的人為因素在裡面。

4.)空就是諸法實相。

因為宇宙之間,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即凡是由因素條件集合而生起的存在,都具有成、住、異、滅四相,緣集則成,緣散則滅,此即是無常;而凡是因素條件集合生起的存在,都沒有獨立的自性(定性),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此即是無我。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決定結果,所以說「無我」。

5.)但是換一個方式來說,由眾多關涉條件生起的事物,其本身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無我」;在關涉條件發生變化的時侯,此一法就會變異或壞滅,所以「無常」。

而此無常無我的本性是空——即是性空或空性。

而緣起法中即含蘊著空性,所以說「緣起性空」。

(空無自性) 6.)為了自我,不惜傷害他人,或受盡折磨,為了想要得到金錢物質的享受、感情的依賴、成就感,心中充滿權力欲、佔有欲、主觀意識,或逃避責任,消極退縮,而活在患得患失、焦慮、緊張之中,這就是「苦」。

7.)一直在變化著,這是萬物的本質。

它是無常、無我、空無自性,所以有得有失、有苦有樂、有吉有凶、有好有壞、有生有滅,這是宇宙萬物現象的本質。

是普遍的正常現象,認清這個事實,人生是無常的,是潛藏著不確定的,本來這就是自然的現象,沒有甚麼可以擔憂煩惱的。

但是我們賦予他們給與它們過多的意義,(個人的自我觀念)太多的人為干預,超過他們所擁有的。

因為我們以錯誤的方式在看事情,"符合所望"就是樂,"失去所要"就是苦,因此造成內心隨著外境的生滅,而展現著喜怒哀樂,而痛苦煩惱不已。

8.)所以,緣起的因與緣,就是事物生起存在的各種條件與關係。

再者,宇宙萬象,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這就是無常。

這些關涉和變化,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生起、存在、變異、壞滅。

所以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 9.)緣起法則是因緣論而不是因果論。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既然一切現象是"各種因緣際會"和合而成,既然是由各種因緣所生,不是一個因緣所生,沒有一個因緣可以來決定"果";所以說"無種故無芽,有種故芽生"。

但是不是說'"有種就一定能生芽",不是種子自己就可以生芽。

佛說稻芋經:而'種"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生。

無土壤無水分與溫度的配合,只有種能生芽嗎?     参、了解無常、空、無我的觀念   1.)因緣所生法,是無常、無我、空無自性,這就是法的本質,我們稱它為「真實法」或「實相」。

事物只有無常法則,空無自性,無我。

也就是說,事物只有生與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2.)空、無常、無我的緣起法則,是在創造一個沒有"分別心、得失心",以及"沒有輸贏"、"沒有吉凶"、以及"沒有怨恨"的人生觀。

接受一切的現實環境,沒有過去的包袱,也沒有未來的幻想,以智慧來面對人的困境,一直往前走毫不退縮。

3.)法的實相就是無常、無我。

所以見就只是見,覺就只是覺,心與境皆如實呈現,不再加油添醋,這就是"無我"。

人為何會產生痛苦煩惱,這與如何看待人生有關;真實的智慧即是明白法爾如是,法的實相,毋須造作,只須放下。

4.)實相:此一切事物真實的、常住不變的本性,也就是真如。

即是說,自"緣起法"來說,一切法都是待緣而生起,故無自性(也即是無固定不變之性),無自性即是性空,這是諸法的本質,是本來如此的、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就是真如。

5.)觀空、無常、無我的意義。

就是不要執著,要放下。

無常的意義;阿姜查經常以「存在的不確定性」來說明它。

無常意指世事是處於不確定的狀況下,它是無我的,非我所能主宰控制的;這是法的本質。

歡樂是不確定的、痛苦也是不確定的。

人生無常,要學習"與無常相處",過去不可追,未來不可追;唯有當下是最真實的,認清世事無常,勇於面對當下。

6.)事物原本自然,毋須增添或刪減,但是我們卻經常看不順眼,認為它們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妄想而創造無明的印象。

我們所認識的一切事物,皆自有其存在的因緣,如果能如實覺知,則無論它們如何生滅,我們皆可不動於心。

7.)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成,無法強求。

唯有如此,我們的心才得以安住,並保持平和。

佛陀要求我們將念頭安住在身、受、心、法上,沒有什麼事物需要造作或解決,只須如實觀察即可。

8.)無論研究或修行,你應該瞭解佛陀並未教導人們去改變自然,而是希望我們依據事實,如實觀察。

如果你希望改變外在事物,那並不如法,也違背自然,那只是人們希望創造與操控的惡習。

如果你不能如實觀看事物,就無法修行苦、集、滅、道等四諦。

(重點所在)無常、無我、空無自性的本質, 9.)如果我們沒有清楚覺知實相,反而還被迷惑,這就稱為妄法。

我們視這些事物為自我或我的,因此而區分自己與他人,這就是無明。

無明生起時,造作之行也將隨之而起。

我們在事物中掙扎,希望能夠控制它們,因此患得與患失,落入好惡的陷阱中;這就是說,我們一直都在創造無明的印象。

10.)應該瞭解,一切事物都不是你所能控制與改變的,法爾如是,自然生滅。

但問題是在於,我們一直從"自我的觀點",去看待一切"事物",這就是苦的源頭。

我想去主宰一切事物,所以苦就產生了。

因為"所欲不得、因為愛別離、"因此苦就產生了。

我們不應該抗拒因緣所生法,做出無謂的舉動。

11.)我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通達無礙,遠離一切愛欲、煩惱。

煩惱是繫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

面對一切的不確定,有"我"就產生苦,有"我"就抗拒因緣生、因緣滅的法則,做出無謂的舉動,因此苦就產生。

12.)事物本身並不值得我們愛戀或憎惡,而是你自己的心在作祟。

事物被說成非善即惡,因此我們不自覺地在後面拼命追逐。

因為我們相信自我本體的存在,並且認為事物是屬於我所有。

這就是被無明染汙的邪見。

13.)當感官物件生起時,要謹記:它們是它們,心是心,將二者分開,否則你將無法認出它們。

追隨你自以為是的觀點,會將你帶向痛苦。

它們都是不圓滿的,無法令你滿足,才會造成痛苦。

愛與憎汙染我的心心已經被境所污染,就無法明辨事實的真相,因此請為你自己準備好正念與正知。

14.)空也就是中道。

不執兩端的意思,是在破我執的意思,是不執著我見,左邊或右邊,我沒有預設立場,所以稱作'"中道。

中道並不是說有一"中道"可行,而是"不二心"、無分別心的意思。

不二法門,才能展現事實或現象的本來真面目。

法的實相,本無好惡。

不作我個人好惡的判斷,心無偏見,不要先預設立場的意思。

如此我們的心靜如水,才能認清事實的真相。

15.)闡述正見的另一個方式,是離兩端的「中道」,這也是佛法中常見的主題。

中道的見解能夠幫助我們淡然處世,所謂的淡然不是厭倦、冷漠或反感,而是回避沒有結果與沒有意義的痛苦,此外,它也能幫助我們去除執著。

透過中道,人們可以轉而尋求值得信賴與有意義的事物,能夠自制與正念地生活,得到自在與解脫,回到平靜與喜悅的自然狀態。

16.)說"空、無常、無我"是在破執著,放下。

放下,就是空,空足以容物,容納異己,才能吸收與創新知識。

大海以其低下也,故能容納百川。

空不是放棄我見,而是放下我的執著,放空我的腦袋,才足以容納異己。

空是不要排斥他人,懂得欣賞他人。

所以說:空是一種胸襟,宰相肚子能撐船。

     肆、緣起法則:無我是滅苦之道 1.)自然的法則:一切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是空無自性、無常、無我。

我們的頭髮會變白,牙齒會動搖與脫落,耳朵會失聰,視力會失明,皮膚則會乾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主宰它們。

它們有自己的發展因緣,不聽從任何人的指示。

2.) "無我"是滅苦之道:因為"有我"才會產生痛苦煩惱,無我才能戰勝"我"。

   我與外境:解決痛苦煩惱要從何著手?對我而言,這世界只有兩種東西,我與_我之外的東西。

一個是"我",另一個是"外境";外境的意思是我以外的東西,人、事、時、地、物、環境等都屬於外境,外境是我所無法控制、無法改變的。

我無法經由追求外境來解決苦,所以徹底滅苦之道就從"我"著手。

3.)由於不瞭解自然的法則,因此才會希望事物穩定而持久。

這是我,那是他——每件事都從「我」與「我所有」的角度去看待,而沒有考慮到法。

法就是無常、無我、空的正知、正見與正思惟。

4.)一切因緣法皆如此生滅不已。

看清楚事實後,我們就會瞭解,佛陀所教導的確實是真理。

當我們明白這個實相後,就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我們痛苦,或剝削我們。

我們最好只為了做事而做事,時時刻刻謹記「沒有自我」與「沒有任何事物屬於自我所有」,將能令我們比以往更自在,我們將更能輕鬆自如地處事與生活。

好好調伏自己的心,使其能放下。

無論工作或行動,都經常提醒自己放下與不執著,以符合實相。

5.)不安是源自於邪見,它讓你生起非份之想。

你終究難逃苦樂的輪回,它們也將持續壓迫你。

佛陀希望我們看清這個實相,即事物皆是無常、苦與無我的,這就是實相。

事物來來去去,不斷變化,你只能在喜與悲的兩端之間,疲於奔命。

6.)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觀察自身,以達到離染與覺醒的目標。

瞭解一切都是因緣法,沒有獨立存在的個人或自我。

法爾如是,它們原本就是生滅不已,無法改變。

7.)因此佛陀希望我們明白:這是苦、苦的起因、苦滅,以及滅苦之道。

一切修行都不離這四諦,它們是佛教的精華。

法,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即苦的生起與苦的熄滅,除此之外無它。

苦生起,然後苦熄滅。

8.)心如何被擾亂,心一直在跟外境對抗,以我的感受與情緒而行;不是這樣、不是那樣,不去接受他本來的真相,不去覺知事實的真相;因此心就不平靜,智慧也不會升起,心情也無法平靜。

我們的心把外境貼上標籤,賦予我們所希望的意義,依據我們所賦予的意義來行事。

9.)追隨你自以為是的觀點,會將你帶向痛苦。

當世人覺得他們是善惡經驗的主人,而經歷著苦與樂時,他們其實都正受到無常的眷顧。

因為一切事物皆不斷在變化,執著它們只會造成更多的苦。

10.)對於現象我總是存在著我見與偏愛,總是希望他們如我所願,如我所意就歡喜。

假如非如我所願就產生痛苦怨恨。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學習自然的本質,要訓練心,要確實瞭解實相。

通常我們的談話幾乎都離不開自我——談的不外乎我與我的、你與你的。

不過心卻有可能達到無我的覺悟,並且維持不動。

11.)苦。

它肇因於渴愛,渴望擁有,而不願活在當下。

一切的痛苦煩惱,都是因為有"我",貪愛與執著,才會產生苦。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放下。

追隨你自以為是的觀點,會將你帶向痛苦。

放下,要放下的是甚麼?放下那個"自以為是的觀點",這樣就將找不到任何擁有者;這就是無我。

12.)"貪愛與執著"是一種框框,窄化我的視野,使我的思想與眼光短小,視野會製造內心的衝突與矛盾,思想僵化會使自我迷失在自己的設定裡。

所以說,自我的觀念是最大的「設定」,「有利」、「有害」都是一種設定。

我見使我無法容納異己,所看的、想到的只是「一件事情的對錯」,沒有看到彼此的想法和情緒反應。

13.)如果明白"無我",那麼依附在「我見」之下的貪愛與執著、瞋恨與恐懼不滿,也就沒有立足的餘地,也就可以逐漸消除煩惱,離苦而得自在了。

14.)"無我",這不是軟弱,這時候,內心平靜,沒有預存任何觀念,而能看清它的緣起,明白爭執毫無益處,只是理智地處理眼前的事物,不再有情緒化的反應,這就是禪定和智慧。

15).所以說"樂就只是樂,受就只是受,記憶就只是記憶,想就只是想。

它們就「只是」它們本身。

聲音就是聲音,不要加油添醋,使心受到太多的限制而不自在,甚至起嗔心。

16.)"受"是一種非常自我的、非常個性化的一種感覺。

我們都以受為中心來"判斷事物的好壞,受包含了感覺與情感。

但是也唯有透過感受,我們才能真正認知到內心世界的好惡價值觀,因而放下這貪嗔癡所引起的感受。

17.)一個人的認識的有限性,以及認知往往受個人的利己性,以及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左右而僵硬化、狹小化。

我們所能看到的,可以理解到的世界,就在自己的可視(認識)範圍內。

我的認知理解的範圍內,這些都脫離不了內心的範圍,探究內心的世界。

跳脫出自己的框框,喚醒人的本性,去體認甚麼是無我的世界,甚麼是事實的真相、本來的真面目。

       伍、無我:超越苦與樂 1.)自我,讓我建立了很多的心:分別心、得失心、怨恨之心,以我的情緒感受,好惡價值觀來批判事物。

因此這些好惡價值觀,建立許許多多的限制與框框,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眼光短淺與胸襟狹窄,而無法認清事實的真相。

放下,就海闊天空了。

2.)事物"本身沒有苦或樂",沒有"是與非、善與惡、好或壞、對與錯",假如有"只是一種名相而已,約定成俗不要當真,不要被這個"假相名詞所迷惑而執著。

我們"不能只是依賴與執著於"我的思想與概念",因為它是不真實的,應該放下而後"傾聽"。

3.)無我並不是放棄,而是覺悟真相。

自我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所生的假相而已。

不管一個人是積極或消極、貪欲或離欲,都同樣是無我的。

無我是真相,我見是錯覺,"沒有我見"的人,也可以是積極進取的人,也可以是家庭和諧、事業成就的人。

4.)無我不是"我存不存在"的意思,無我就是放下一切造作的分別心,以平常心看待得失。

無我,並不是放棄我見,而是尊重他人,不排斥他人,放下身段去傾聽。

接受、接受、再接受。

決不否決他人的意見、決不說別人是"錯的"。

人會痛苦煩惱也是因為放不下,而一個充滿自我的人,很難溝通協調、與接受他人的觀念。

5.)"空、無我",就是老子所說:以其低下也,所以接納百川才能成其大。

無為而能無所不為,廣納眾人的智慧,這就是智慧的來源。

6.)因此只有"空、無我"才能戰勝"我"。

是因為有"我"才會"而產生紛爭與痛苦煩惱。

貪愛與沉迷於物欲,執著於我見,因此無我才能破除"我的執著",戰勝你的習性、脾氣,沒有框框的限制,增長智慧,思想視野變成無限寬廣。

                        陸、識的形成                1.)要了解這顆心,就須了解"識如何形成"。

改變行為就從改變"識"(認知)開始, 唯有"認知"的改變,才有可能改變行為,所以首先要探討這個'識"是如何產生的?學佛也是一種認知的改變。

2.)識是甚麼?心對所緣之境的了別,名之為"識'。

它表達的是指「心」或「心理」或「精神」,也是受、想、行、識的聚合總稱,是一種的認知六根觸境時,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在其認識作用中包括著推理、思考、判斷在內,包含一個人的好惡、思想與價值觀。

人透過識的訊息辨別運作,得以知曉事物,並與外境互動。

3.)"識"是一種人生觀,是人對於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個人立身處世態度的一種看法或見解。

諺語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對人生的見解也各不相同。

4.)萬法唯識所現,就是"你怎麼想,就會怎麼做"。

識是一種認知、思想、價值觀。

你如何解讀外境,端視你如何的認知,我如何認知這世界,如何來感受這世界,就會決定我如何來反應來行動。

我以我的感受好惡價值觀來評斷世事,我們照著自己既有的成見,做出極端的情緒反應。

        5.)意識以價值觀來代表,判斷事物之用。

因為自我內心的習性所養成的好惡,與情感上的愛與嗔,因此會形成無意識的情緒上(感受)的反應。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觀點,都是緣於個性、成長背景、知識和經驗而來,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

6.)意識、攀緣、分別、取捨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愛、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惡。

於是由此中更產生了一種虛妄的想像、意識。

當身心受到外在環境種種的壓力,或挫折傷害,無法調適克服時,心理則易生病,産生苦悶、燥鬱。

7.)由於過去"無明"煩惱的影響,造成我們情緒與判斷力的偏差,更因爲貪、瞋念頭的興起,使我們生出妄識妄心,錯看世間的一切。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認識,是取之於外,同時留下所認識的印象於內,即成為心。

識愈攀緣得多,內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說種種滋長。

8.)根、境二和生識,根、境、識三和合觸的明證。

根、境和合生識,即由於根、境相對而引起覺了的識。

此識起時,依根緣境而成三事的和合;和合的識,即名為觸──感覺而成為認識。

9.)「識變現萬法」的說法,應該是要教導人們不要執著「境」為實有,因為這種執著是迷妄和苦惱的根源。

被執為實有的「境」其實只是識所現之「相」,是心識的影像。

對於外境的顯現,「識」的角色只是參與,並不能單獨決定外境的存有,這是原始佛法、瑜伽唯識學以及德國觀念論哲學的共同見地。

10.)識的功能。

真心智慧則是人類超越今生苦厄,解決內心衝突,避免來世輪回的針砭。

  因爲心主宰人的一切行爲,一個內心清淨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淨的;若心雜染,所見所聞必然是污穢的。

所以經上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

」所以說:世間上種種的痛苦煩惱,皆由心造,心如兇神惡煞,面容便如魔鬼羅刹一般的猙獰,所謂「相隨心轉」,就是此意。

11.)你怎麼想就會怎麼做。

"識"是過去經驗的累積而成,也是過去經驗的心理包袱。

識是一種的認知、人生觀,識是一種的精神糧食。

所以阿含經內有識食與四識住的記載,說明識的增進廣大生長,學"法"是一種的'識食"(一種的精神實涼),轉無明為明的過程。

  12.)佛教心理學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義價值,引導衆生認識心中的秘密,抛棄內心的貪、瞋、癡,防範心理疾病的産生,幫助人類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13.)"受、想、思與識"觸俱生。

經中曾說到受等依觸緣觸而生,因為不是識的觸境而成為認識,一切感情、構想、意志作用,都無法表達出來。

識為有情對境所起的認識,認識到的境界,必與自己相關而引起不同的情感;認識必有攝取境像而成為表象作用,或進而有推想、想像;認識外境,必引起對付外境的作用──思。

所以佛法中,不論為五識的感性知識,意識的理性知識,都必會引起受、想、思。

14.)真心與智慧的強大,要靠我們勤修"戒、定、慧"來達成,如此真心與妄識的心理交戰過程,佛教稱爲「轉識成智」。

     A、了解識 唯識論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1.)什麼叫做識呢?《大乘義章》曰:「識者心之異名」,是了別的意思。

心對所緣之境的了別,名之為識。

識者心意識。

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識為了別之義,集起之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思量之意是第七識末那識,了別之識是前六識。

2.)識蘊:佛經上說,識蘊是「於所緣境了別為性」。

事實上就是我人認識作用的主體,也就是心識。

在小乘佛教時代,只說「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大乘佛教發展為八識。

就是在六識之後,發展出末那識、阿賴耶識。

以更進一步說明'識"不只是單純的"了別"的意義,而是"萬法唯識所現"的識。

3.)「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現」,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在我們的心裏不過是八識所變現的假相而已。

逐漸建構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

4.) 第六意識 第六識又名意識,是我人的的心理活動綜合中心,作用至為寬泛,它有與前五識同時俱起,了別五種塵境的作用;也有單獨生起緣慮法境的作用。

也就是我們攀緣外境的緣慮心。

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在其認識作用中包括著推理、思考、判斷在內,且不受時間的限制,而通於過去、未來、現在。

5.) 第七末那識  A)第七末那識,是自我主觀意識,以自我的利益為思量中心,所以產生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末那義譯為意,意的作用本來就是思量。

以「思量為性相」。

第七識思量些什麼呢?就是恒時執持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而審察思量。

所謂「四惑」,就是與第七識相應的四個根本煩惱心所,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以自我利益為考量為判斷依據的意思。

 B)思量者,思即思慮,量者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八個識皆有思量的作用。

但此處何以特別突顯第七識的思量作用?因為以八識作用殊勝來說,則「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

」並且此識的思量,是「恒審思量」,恆是恆常,審是審察,所以末那識是恒常的「審察思量」。

第七末那識專司觀念分別和認知的名言,種子的功能潛能也是分佈於前六識,並不是在前六識之外另有一個末那識。

6.)第八阿賴耶識 A)第八阿賴耶識,(資料庫庫有記憶以及存取的功能)所以又名種子識、藏識。

阿賴耶識攝藏一切種子,生起萬法,故稱之為宇宙人生本源。

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

藏有三義,曰能藏、所藏、執藏。

能藏者,此識貯藏萬法種子,此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所藏者,種子起現行,受七轉識熏習,受熏的新種子再藏入此識,此時新種子是能藏,此識是所藏;執藏者,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就第七識執持此識來說,稱為執藏,亦稱我愛執藏。

B)阿賴耶識攝持萬法種子,生起萬法,此稱之為「賴耶緣起」。

事實上,所謂識者,祗是一種功能。

此功能在潛伏狀態時,不稱識而稱種子,當種子發生作用,生起「現行」時,不稱種子而稱識。

種子是潛在的功能,識是此潛在功能生起作用時的名稱。

C)阿賴耶識攝藏一切種子,生起萬法,故稱之為宇宙人生本源。

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

藏有三義,曰能藏、所藏、執藏。

能藏者,此識貯藏萬法種子,此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所藏者,種子起現行,受七轉識熏習,受熏的新種子再藏入此識,此時新種子是能藏,此識是所藏;執藏者,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就第七識執持此識來說,稱為執藏,亦稱我愛執藏。

D)所謂第八識,其實就在前七識及一切身心結構裡,並不是在七識之外另有一個阿賴耶識攝藏一切種子,生起萬法,故稱之為宇宙人生本源。

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

藏有三義,曰能藏、所藏、執藏。

能藏者,此識貯藏萬法種子,此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所藏者,種子起現行,受七轉識熏習,受熏的新種子再藏入此識,此時新種子是能藏,此識是所藏;執藏者,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就第七識執持此識來說,稱為執藏,亦稱我愛執藏。

E)阿賴耶識是心識所認知的之一切法(所知)的超越依據,一切法都依阿賴耶識而成立。

即七識及其所緣一切法相,都會在深層心識留下餘勢或印記(記憶),稱為「習氣」。

習氣的長期熏習積集,會形成一股影響未來行動、行為和經驗(包括七識功用)的潛勢力,從生起功能力用的意義上說,習氣(與價值觀)就是種子,此即第二序的阿賴耶識種子。

種子一方面是未來諸法生起的根據,一方面又是過去經驗活動熏生的結果。

所以阿賴耶識的重要功能是貯存,以使過去的經驗活動(業)不散失。

F)阿賴耶識是過去經驗所熏習的潛勢力,於剎那生滅而又相續不斷的活動中生起功能,同時也制約著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

    柒、十二因緣:無明滅才是苦滅之道。

1.)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2.)十二因緣以無明為首,說明"五蘊"對於外境的刺激,所產生的痛苦煩惱的心理過程。

以五蘊色受想行識來闡述苦的產生與苦滅之道。

無明緣行而苦生,只有無明滅是苦才會滅。

無明是"識"的問題,也就是認知的問題。

3.)前段"識緣名色: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說明"識(八識)的形成"過程,識食與四識住。

四識住,於"色、受.想.行"識"住。

攀緣.愛樂.(識與習性)增進廣大生長。

無明就是不明緣起法則,盲目而行,養成了貪嗔癡的自我的觀念與不好的習性。

4.)後段"名色緣識":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是以五蘊來說明,當六根觸境時,感受貪愛而攀緣抓取外境佔為己有,在這些爭取的過程中,痛苦煩惱、喜怒哀樂就產生了。

而這些經驗又薰習種子識。

5.)甚麼是無明,就是"背離緣起的邪見"。

造成生死無始無終的罪冠禍首為無明,無明即是對緣起的無知,於無常計常,無我計我,無樂計樂,不淨計淨。

切實地說,於眼無常,苦空無我,不如實知;於耳鼻舌身意,無常苦空無我,不如實知;以不如實知故,取著諸塵境,起惑造業受苦。

這一切妄見邪行,都起因於不知緣起之無明所致。

一念無明起,苦海無邊;通達緣起,當下無明滅,無量生死息。

經雲:「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也即此意。

6.)無明行是盲目而行,因此累積了形成了一些偏差的思想、觀念、價值觀,以及一些不良的習性,因此五蘊會隨著歲月的痕跡與經驗的積習而改變。

這些無明行所學習的"識",是名"種子",它是世俗的思想觀念的價值觀,是會造成痛苦煩惱的"識",這是佛所說的"識食"。

7.)十二因緣可以是"識的薰習作用",是一種苦的輪迴循環不止的經驗累積。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

前七識在現行活動之時,所有的力量反熏第八識的種子,種子又反應成為前七識的現行。

所以是在相互交互影響的循環過程中,使"識"(習性)更加增進廣大生長。

但是因為是無明行所引起的,所以我就這樣一直在痛苦煩惱的生滅中,輪回循環而無法解脫。

在此痛苦煩惱的生滅輪迴中,只有無明滅才能促使苦滅。

所以說:無明滅,是滅苦之道;有我煩惱生,無我煩惱滅。

8.)四識住:謂「識」攀緣於色、受、想、行等四蘊而依住之;分別稱為: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

識住增長,入於名色,諸行增長。

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成長。

識無所住,故知足,莫著於欲,不欲不著不住。

亦即在五蘊之中,第五之識蘊依著於前四之色、受、想、行四蘊,攀緣愛著之,隨增喜貪,且以色、受、想、行等四蘊為其住處;如「色識住」即心識依色蘊生愛著而依住,乃至「行識住」為心識依行蘊生愛著而依住。

9.)四識住也是在說明識的薰習作用,若有貪愛則是在此處住立和增長。

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於受.想.行.識住。

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薰習成種子表示過去的經驗,儲存在腦裡變成種子;這些經驗累積的知識成為種子識,也會影響與改變我們日後的思想行為。

10.)識的薰習作用是一種經驗的累積。

"識住於"色、受、想、行",所以當六根觸境時,這些我無明行所形成的意識形態,左右了我的"色受想行",更引起了心的貪愛、攀緣外境,使痛苦煩惱生,又因為這次的經驗,使"識"更加增進廣大生長,又影響了日後六根觸境的表現,我的感受思想與行為。

也就是說:我的思想、觀念、好惡價值觀等都會隨著歲月,以及個人"六根觸境的當下"的經驗累積而成長改變。

這就是"識的薰習作用"。

 11.)苦是認知所產生的問題,而認知是"識的問題"。

識是了別、認知、思想、觀念與價值觀。

識代表"心"。

苦的原因是來自於內心的貪嗔癡與執著。

感受是貪愛產生的原因。

改變感受就要改變認知,轉無明為明。

就可以"解決痛苦煩惱",如何轉無明為明,就是要明了"緣起法則"的涵意。

但是改變觀念、改變習性,非一日可得,所以要"修行"才能控制自我,達到無我的寂靜之心。

12.)感受與情緒有關,現代心理學中ABC情緒理論:認為"情緒也是一種認知的問題"。

 a)情緒的定義:是指個體受到刺激後產生的激動狀態,雖為個體所知覺,但不易加以控制,因此對於個體的行為具有干擾或促動作用,並導致其生理上與行為上的變化。

(張春興,民78)  b)情緒很多時候都是與思想、價值觀、評價有關。

我們不是去制止或排除思想或情緒的出現。

而是在減低情緒我們對了解事實真相的影響。

 c)情緒:忿怒、恐懼、焦慮、悲傷、寂寞、內疚、妒忌。

這些感覺可能輕微無比,也可能十分激烈,是每個人自己可知覺、可意識到的。

 d)情緒是對外界刺激的處理反應模式。

 e)評價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評價所依據的是個體本身的成熟與學習,及其交互作用。

 f)當身心受到外在環境種種的壓力,或挫折傷害,無法調適克服時,心理則易生病,産生苦悶、燥鬱。

   g)錯誤的認知和預期心理是情緒波動的兩大原因!    捌、阿姜查的修行理念無常無我 1.)在意識的領域中,能分辨一切現象的善惡與是非者,就是智慧。

多修行並且留意自己的身、口、意,關於這點,永遠不嫌多。

2.)看見本質,智慧便增長。

我們將瞭解,事物無法被任意改變或調整。

我們接受存在無常的本質,接受事物本來的樣子,結果就是平靜。

因為放下與接受,而消除痛苦。

當我們放下時,執著就被根除,我們發現那裡一無所有,什麼都不剩。

3.)正確理解佛法,覺知才能解決煩惱,明瞭觀察是現觀義。

學佛不要滿足於"觀念性的知識",而是要去體驗。

這樣他才真的是屬於你的,才會才會產生真智慧。

我們真應該刺一刺那些只在抓取文字、卻不去體驗其深澳意義的人 4.)八正道的第一支便是正見,它涵蓋知解與經驗兩個層面,也被稱為智慧。

簡而言之,阿姜查認為正見即明白因果:不執著事物為安穩、確定與永恆:視一切因緣法(即世間事物)皆具有苦的本質:並且不相信自我本體的存在。

\ 5.)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

除非證入法,否則人們無法脫離苦海,也無法完全瞭解自身的潛能。

就經驗層面而言,正見意指人們不隨內外環境的變化而起伏,如實觀察一切現象,因此能夠滅苦。

6.)真正的平靜來自正見。

安住在正見,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安心。

在你的修行中,你應該將重點放在這樣的理解上。

只有正見才能令我們心安,唯有見解正確,才能心安理得,不會有貪、瞋、癡。

思惟過後,我們就應該下定決心,努力去做。

7.)你必須看清這些行為模式的弊端與陷阱,才能瞭解心的平靜是什麼。

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佛陀說只有樂或苦,這是正見,如此思惟一段時間之後,心即可慢慢嘗到法味,看清正在發生的事。

當我們慢慢瞭解現象的本質,不再那麼執著時,心便得以平靜下來,因為我們不再渴望擁有。

8.)我們的痛苦是來自錯誤的知見,及對種種內心活動的執著。

佛陀教導他的弟子,五蘊的真實本然和如何去放下它們,不執著它們為我或我的。

9.)我們需要研究內心的'想法與感受"。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改變,但是要解脫苦全靠這一點,即改變我們積習已久的世界觀,以及我們思考與感覺的方式。

如果可以改變對事物的感覺,我們就能超越舊有的迷思與邪見。

10.)感覺只是感覺,哪裡有個我?感覺就只是感覺,樂就只是樂,苦就只是苦,沒有苦樂的人、沒有自我,這就是正見,沒有擁有苦樂等情況的自我或主人。

佛陀希望我們如此思惟。

當愉悅的經驗出現時,他說只要覺知愉悅即可;當痛苦出現時,也只要覺知痛苦。

沒有一個人在經驗愉悅與痛苦。

11.)戒律與教導,是幫助我們瞭解的工具。

教導是語言,法並不存在於語言中。

語言是一條道路,為人們指出方向,引導心去認識與了解法。

因此教導本身並不是法。

我們用耳朵聽,用舌頭說,但是那都不究竟。

這些語言與觀念都不是法本身,如果它們真的是法,它們應該能超越一切事物獨立存在。

   玖、甚麼是本來的真面目? 1.)心的本來真面目,我們的這顆心,本是清靜的。

因為無明的緣故,心被汙染了。

因為無明而貪愛一些外境,而養成了依賴外境的習性。

本來的心是穩定與無染的、光明與清淨的;它是因為受到好惡的分別心影響,才被外境所蒙蔽與汙染。

心總是在批判著是非好壞,這要合乎我,這個是我所愛的,那個是我厭惡的。

2.)甚麼是本來的真面目?就是"覺知事物只有生與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但是我們這顆心,分別心很重,老是在挑剔;合於我見才是好、才是對,不和我意就是不好,就是壞、就是惡。

3.)了解這顆心,心的本來真面目。

本心是不受條件制約的,其中並無好壞、長短、黑白之分;是因為有了貪嗔癡的心,我們學會了分別心,使我們無法看清與了解事物。

因為事物本身以及法的本身沒有好壞、醜惡、長短等等的分別心。

會有紛爭就是因為有了分別心在作祟,"無我"就是無分別心、無得失之心。

心若能接受一切的"得與失",沒有吉與凶的觀念,苦就不會產生。

4.)本心潛藏在每個人裡面,每個人也都有「覺知者」。

不要以為智慧遙不可及,只要有概念的地方,就有智慧;有造作,就有不造作。

造作即是概念,不造作即是解脫。

5.)與外界接觸的入口,接收訊息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當意根清楚覺知經驗為苦時,它自然會放開,事實上,放開的速度會很快。

因此修行中的你,應該清楚地覺知。

覺知,在你的修行中,有一決定性的意義。

「覺知者」亦無自性,連它也應該被放下。

6.)甚麼是如實覺知?如果真的出現瑞相——如實覺知即可,覺知它們也是無常的現象。

清楚的覺知,是在覺知現在的心的狀況。

識就只是識,並非個人、實體或自我。

7.)所謂見法是什麼意思呢?他已經得到諸行無常的智慧與洞見,瞭解一切事物從出生開始,經歷中間的轉變,最終會結束的道理。

關鍵在於立即放下對它的迷戀與執著。

8.)名相,都是約定俗成的慣例。

沒有慣例,就無從溝通與瞭解,但是你應該知道它的界限。

它們是為了説明人們認識事物而設,而事物的本質則始終不變。

你可以想過去與未來,只要不執以為實即可。

心可以想各種事情,但是不可以信以為真。

9.)我們的情況也是一樣。

我們必須看見事情的因,必須看見人都是不一樣的。

你就可以如實地看待眾生,隨順他們本來的樣子,並且可以放下,保持輕鬆自在了。

10.)別想太多,每個人都不一樣。

世間不是像你想的那樣,否則,它就不是世間。

佛陀教導我們"別想成為甚麼?因為他了解想得到甚麼與成為甚麼",這件事本身即是痛苦。

因為這些心,並無助於事情的發展,只是增加況困擾與不安而已。

涅盤不是欲求的對象,它不是你能希求的事,你只要當一個覺知者就好。

   拾、甚麼是修行? 1.)修行就是在修正習性與行為。

修行從法的認知開始,這就是:識的重要性,它居於主導的地位。

"識"它是透過語言由個人學習而來,"識"是過去經驗的心理包袱。

聞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心能夠見法與證法,而不是要讓知識停留在你的腦中或嘴邊,讓身口意三門都能如法運作。

聞法、思法、修法的目的,是去無明、轉識成智、增長智慧、成就空無自性的"無我"。

2.)修行的目的:就是生起智慧,改變習性行為,不起情緒反應。

修行的方式,如果只是聞法、知法、悟法而不修正行為(修行),是無法降福與淨化我們的心。

習性已經根深蒂固,只是了解法而不親自體驗,是無法改變我們的習性與行為。

修行不只是禪坐,而是親自體驗無我(佛法)。

3.)唯有去執行才能覺悟,看清事實的真相。

佛法是佛陀指出的滅苦方向,要我們自己親自去執行才能到達。

我們不能只是在聽聞佛法,那只是增長知識。

它無法使你大徹大悟,因為那是佛陀的真理,而不是屬於你的真理,這些佛法對你而言都是虛幻不實的。

4.)我們無法輕易敢改變我們的想法,因此要透過修行。

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讓心看到這點。

訓練這顆心,覺知空是甚麼、我是甚麼、無我是甚麼。

並整理一個人的思想、觀點、與改變自己的習性,以及行為模式。

所有的屈辱、所有的苛求,都是再磨練你這顆自我的心。

5.)唯有你親自去體驗佛所說的無常、無我,才是最佳修行之道。

但是親自體驗不只是在禪坐,而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執行,要在產生煩惱的地方修行。

6.)修法的目的是降伏與淨化心。

無我既是滅苦之道,我如何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這就是修行的目的。

滅苦是一種寂靜、光明與喜悅的狀態。

7.)修行就是在了知"甚麼是事實的真相"?萬法皆存乎一心,佛陀希望我們向內尋找,找出實相。

心才是實相之所在。

修行是一種習性的改變,一種的放下、無我。

8.)修行首要就是要放下:心不作怪痛苦煩惱就不生,當心中有了"輸贏、好惡、得失的觀念時,在六根觸境的當下,貪愛與嗔心就會升起,心就不會平靜,情緒就會打亂你的行為。

修行就是隨時保持"止觀",靜心與覺知,覺知心的狀況,把分別心、得失心、吉凶輸贏等觀念放下,無我面對外境,情緒就不會升起,不會打亂你的思考。

9.)他教人先觀出入息以調心,等心安住了,繼續觀察身心的變化。

保持生活簡樸、自然的生活態度、以及觀察心念,是修行要領。

以培養一種平衡的心境,既無所執著,也是無我的。

無論是靜坐或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只要耐心觀照心的狀態,智慧與祥和便會在自然的情形下產生。

    拾壹、戒定慧 "佛說一切經,為治一切心"。

1.)修行首先要能理解"緣起法則"無常、空、無我"的真意"。

禪修只是功夫,心態的改變才是關鍵,在覺知的當下生起智慧和慈悲,人際關系才會和諧。

思想只是概念與想像的產物,如果我們沒有充分覺知,就會誤將它視為智慧。

2.)佛經中修行的方式,是戒定慧,也就是八正道的內容。

八正道是指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

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

,正語、正業、正命為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3.)修行正確的行為:戒、定、慧。

 1)戒基本上是屬於調和的工具,能使我們生活在和平安樂中,以及適合於修定;2)定心是指有足夠的心力,能有效地解決內心的問題;  3)慧是使我們心能看透那些所必須要看清的事物,事實的真相、本來的真面目。

尤其是執取,它是苦的根源,甚至是它把人類和苦束縛在一起的主動力。

4.)正念是只純然的覺知,其中沒有些微的自我判斷。

看見事物的本質,智慧就會增長,我們將瞭解,事物無法被任意改變或調整。

我們接受存在無常的本質,接受事物本來的樣子,結果就是平靜。

因為放下與接受,而消除痛苦。

當我們放下時,執著就被根除, 5.)然未經調伏與不可信賴,缺乏如實覺知事物的智慧,所以無法看見真理或「實相法」(「自性法)。

因此,無論在處理真或假、善或惡、愛或憎的事物時,都別太在意——重點在於:調伏自心,樹立正見,使它合乎正道。

6.)佛陀說重點在於不放逸,就只是——不放逸。

為什麼?因為生命是不確定的。

當我們認為事情是確定的時候,就忽略了不確定的實相。

放逸即是心有所恃,認為事物是確定的,執著無常為常,以及不真實為真實。

注意!它們在未來隨時可能跳出來咬你一口。

                     7.)沒有正知正見無法徹底的消除痛苦煩惱。

學佛就是學覺悟,學佛就是要學智慧看清問題的本質,不會被問題所迷惑,並且可以巧妙地化解問題。

學佛最困難的就是善巧方便,化解問題。

8.)當你以智慧明瞭無常、無我的事實,任何的成敗、得失、苦樂、順逆都是很平常的,這時就要培養一顆堅忍、寧靜的心,不怕苦、不擔憂未來,在安忍和禪定波羅蜜的基礎下,把握當下,積極精進於淨化身心和布施利他,這就是真實的學佛修行了! 9.)修行應以"斷愛"為首務。

然佛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世間的是非、善惡、美醜、利害、禍福,不過是緣起下幻現的假像,不要完全憑個人的好惡作為評判的標準。

10.)修行。

你必須從外部的身與口著手,再逐步向內,直到它完全平順為止。

自性見、我見就是一種僵化,只依據固定的想法作反應、有其局限性,只依據自己的主觀想法作反應的思考。

瞋心的外緣是事件,內因是僵化局限的思考!消除僵化、局限的思考,因緣滅則瞋心滅。

11.)"戒定慧與八正道"就是在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心就不會作怪。

培養正常的休閒活動、興趣愛好;忙,心就不會作怪;無聊、太閒、無所事事,心就會胡思亂想,而做出一些無理頭的事情。

禪坐止觀的用意也是如此,定心靜心平靜就不會胡思亂想。

佛說"過去不可追,未來不可追",就是這個意思,無意義的事情,不要做,它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感受。

12.)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

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

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拾貳、修行要在產生痛苦的地方: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1.)修行要在產生痛苦的地方;才是修行,才有機會能去改善。

如果隔絕外界接觸可以讓人覺悟,則盲人與聾人早就覺悟了。

智慧應該在感官接觸中尋獲,世間是藉由認知而超越,而非由逃避。

在規律的生活中與人互動,日復一日,是其寺院的生活方式。

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習氣,又可以觀察到痛苦產生的方式,認清痛苦其實是源自於心的執著與偏見。

阿姜查經常說:「如果那裡又熱又麻煩,那就對了,那裡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 2.)紅塵中好修行。

修行不分山上山下,內心寧靜、對事物能洞察它的本質,都是在修行。

靜中修有基礎,定慧成熟以後,便要在動中磨練,才能真正把佛法活用出來。

如果連靜中的覺察力、觀照力都沒有開發出來,就無法立即發現焦慮,也不清楚如何觀察因緣! 3.)煩惱是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你無法離開那些,你認為引起你痛苦煩惱的人事物。

日常生活才是產生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好場所;  4.)你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是由六根、由身心的生滅過程所形成的,透過觀察和不斷的培養專注力,身心的生滅過程會變得更清楚,就如你觀察的,每一個感官的所緣境的生起是瞬間的。

5.)這些感覺生起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開悟,智慧能夠生起的地方。

學習去辨認「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那裡就有寧靜。

6.)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如實了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

7.)我們必須如實地看事物,感覺只是感覺,念頭也只是念頭。

這就是結束所有我們問題的方法。

你必須把持住心,反覆地觀這個苦和不愉快,只是一個不穩定的東西;終究它是無常、苦、無我的    拾叁、修行是什麼?成為一個覺知者、覺察苦的存在。

1.)首先覺知問題的存在。

看見苦,苦會引導你去思惟,去思考去觀察,以便找出問題,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逼出你的習性反應,才能自我反省,修正習性與行為。

這是佛陀的叮囑,他諄諄告誡我們,要好好觀察自己。

見就只是見,覺就只是覺,心與境皆如實呈現,不再加油添醋,創造無明的印象。

2.)未看見苦就無法真的看清問題與解決問題。

苦是真締,我們若面對苦,就會開始找出苦的原因,解決苦之道。

但是,我們都不喜歡苦,都在逃避苦,不肯面對苦,這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3.)止觀;止的意思是心定、靜慮;觀的意思是覺知,是一種覺察能力。

觀就是在培養覺察力,覺知心在想甚麼,覺察苦的生起、苦的原因、以及滅苦之道。

覺察事實的真相是無常、空無自性、無我。

不要被自我的意識形態所牽引。

修行要有清楚的覺知。

認知會影響你的心態、價值觀,因而改變你的感受與行為。

4.)因此我們要覺知到一件事:境是境,心是心;境是一回事,心是另一回事, 他們是分開的兩件事。

我們必須區分它們,認出心是甚麼,境是甚麼,然後我們才會自在。

5.)修行就是在培養"自我覺知的能力",覺知心的狀況,心在想甚麼,才能控制心。

了解這顆心,批判這顆心,然後放下。

這是一種的洞察力、觀察力。

佛陀的覺悟之道,就是洞察力,看見苦,了解苦,你才能去探討了解:苦的原因、苦的滅、與滅苦之道。

6.)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放下:唯有放下心才會平靜。

唯有放下才能培養"自我覺知的能力"。

修行就是在修心,心不平靜,心就無法冷靜對待一切的外境。

心一旦有了輸贏、好惡、得失的觀念後,心就不平靜了,而且"心還會升起怨恨報復之心。

唯有不爭,你將能覺知與看見,並能保持自制與謹慎。

7.)學習"佛法"是覺知自己的身與心。

佛性,亦即內心清明的覺知,它會帶領我們觀察與覺悟一切法。

覺知者的目的就是向內尋找,持續觀察心,尋找思想觀念的偏差,直到找到本心為止。

本心沒有貪嗔癡的心、分別心。

8.)修行就是要隨時保持"止觀",成為一個旁觀者,才能覺知"心的狀況"。

無我才能洞察事實的真相,心才能接收新知、不排斥異見,產生智慧。

成為一個覺知者就是"無我"的狀態。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

9.)佛陀所開示的內觀之道,是以直接和覺知的方式修行,以及培養正念。

阿姜查師傅向我們說法,他的智慧和善巧並非來自研讀佛經,而是來自長久的修行,來自精進禪修。

10.)修行只是關於心和心的感覺而已,而不是一樣我們必須去追逐或奮力爭取的東西。

你所要做的,只是試著保持覺醒。

欲望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

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卻沒有執著。

11.)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即使連定(平靜)都不該去執著。

坐禪不是要「得」到任何東西,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

   拾肆、這就是修行 1.)修行的重點,覺知心的狀況,在"了解這顆心",以即在於正知正見,如何正確認知事物的緣起法則無常、無我、空無自性,這 2.)這就是修行,如果有人說你的善行不好,你會怎麼回應?對別人的說法爭論或生氣,都無濟於事,重點是你必須檢視自己,並客觀衡量那些話。

但是當你的感官接觸到實際情況時,你就失去控制了。

在那種情況,你仍然放不下,我知道,但是我就是放不下。

練習時我可以放得下,但是現在我辦不到。

如果人們很自私,並且固執己見,就很難讓他們相信"真實的事"。

3.)修行過程中,你應該問自己:重點是什麼?應該如何觀察?應該如何修行?應該如何調伏內心?我們希望超越假像,解脫痛苦,然而什麼是假像?這個痛苦又在哪裡?應該如何超越它? 4.)無論樂與苦,或愛與恨,都是你重要的老師。

它們是解脫的根源。

如果你執著愛的感覺,就會引發痛苦。

深入觀察這點,這些感覺將為你指出解脫道來。

如果你執著它們,就永遠無法解脫。

深入觀察這點,你就會有所覺悟。

5.)我們一生都是"習氣的俘虜,改變觀念才能改變習性。

我們依靠存有生活,沒有存有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事,那就是人的習慣,是人的煩惱。

我為何會有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太依賴外境:人事時地物。

缺乏外境我們就不知道如何生活。

6.)只要我們執著事物為永恆與真實的,痛苦必迅速來臨;佛陀為什麼教導我們對一切事物都要警覺呢?因為它們都是無常,是不確定的。

7.)修行不是高遠的理想,而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在這裡,我們培養智慧來克服困難,也培養堅定的心和崇高的意志。

無常的你會發現,我們對這些不斷改變的外境不是執取就是抗拒。

8.)沒有任何人能替你做,光聽別人說也無法斷除你的疑惑。

唯一能斷除疑惑之道,就是你親自做一次地完全放下。

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

教導只是指出領悟的方法,若要領悟佛法,必須將那教導帶進我們的內心。

9.)你感到受障礙與有負擔,是因為你不了解這點!禪修的目的不僅於經常平靜自己,讓自己脫離憂惱而已,而是要洞見和絕滅使我們一開始就無法平靜的原因。

   拾伍、修行就是:超越"貪愛與執著"            1.)修行就是覺知心的狀況,覺知貪愛與執著存在,與要超越"貪愛與執著"。

不要讓自己陷入深淵!貪愛是一種深淵,憎惡也是一種深淵。

貪愛與憎惡都是深淵,回想一下,為什麼我們說要超越貪愛與執著呢? 2.)過去,因為貪、瞋、癡的根已經深植於心,當你的眼光觸及喜歡或討厭的事物時,心都會立即反應。

你會執著它,並經驗樂或苦,時常陷入這樣的經驗中。

透過內觀,你將瞭解,你是受制於舊有的習慣與反射作用。

3.)身心備受煎熬,為了自我,不惜傷害他人,或受盡折磨,為了想要得到金錢物質的享受、感情的依賴、成就感,心中充滿權力欲、佔有欲、主觀意識,或逃避責任,消極退縮,而活在患得患失、焦慮、緊張之中,這就是「苦」。

4.)心本身事實上是自由的,因為執著而有痛苦。

這都是因為心不瞭解自己,缺乏光明所致。

心不自由,是受到外在現象的影響,換言之,它缺乏庇護,無法真的信賴自己。

5.)心經驗到善惡或苦樂,都是因為被外境污染的緣故。

境是境,心是心,如果心沒有被境汙染,就不會痛苦。

清淨心堅若磐石,它是一種覺醒的狀態,一切現象在它看來,都只是四大元素的生滅變異罷了。

6.)你只要在心執著苦與樂時,清楚覺知這樣的執著是煩惱即可。

這樣的執著是對世間的執著,放不下世間的事物。

是誰創造了這個世間?是無明。

因為無明,所以我們一直賦予事物價值與名稱,並創造「行」。

7.)所謂斷疑就是斷除貪與執,如果還有貪,對於身體的感覺就會藕斷絲連,想再尋求其意義,這種摸索就是迷惑。

當執著身體為我與我所有的身見斷除,就不會再有不確定與迷惑的想法了。

貪愛與執著都會消失。

不去依賴他。

8.)我們會貪著事物,希望它們能順從己意,將之據為已有。

透過修行,看見它們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貪愛生起時,將它放在一邊,憎惡生起時,也將它放在一邊。

如果你無法將它們放下,就應該訓練心如此做。

這些事本身無法讓心平靜。

9.)貪愛與執著都是分別心,事物的本質是沒有好與壞的分別。

當我們有了好惡的分別心時,就會產生了苦,產生了樂受與苦受,遇到喜歡就快樂,不喜歡的就排斥。

這是因為觀念上的執著,這樣的執著會引來貪愛與瞋恨。

缺乏如此的洞見並執著於事物,唯一的結果就是受苦。

唯有正觀並放下,才有可能帶來解脫。

10.)心不染著愛就熄滅了。

當愛熄滅了,往下取、有、生、憂悲惱苦,泰國佛使尊者就這樣說:「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必須如截十裡流,阻止『觸』發展成『受』。

如果失敗的話,就必須阻止『受』發展成『愛』。

」 11.)無論苦與樂,或愛與恨,都是你重要的老師。

它們是解脫的根源。

當你有愛與恨的感覺時,你必須看著它們。

它們正在教導你,提醒你不要落入極端的方式。

12.)一旦我們貪著它們,我們就看不見它們的實相,看不見法,這些東西阻礙我們見法。

如何去除貪愛?四念處以「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來安住自己。

13.)沒有貪著,痛苦就無從依附,智慧在一切情況下都會生起。

不懂得放下,則你的內心將一直不得平靜,到死都一樣。

14.)渴愛正是世間苦的來源。

當內心充斥著世間法的我們,用世俗的心開始修行時,以前喜、怒、愛,恨、憂、煩等習慣,都開始浮上檯面。

這時候你可以自然地放下,沒有貪欲與執著,已經不需要再做什麼了。

這就是平靜的狀態。

   拾陸、甚麼是智慧 1.)在意識的領域中,能分辨一切現象的善惡與是非者,就是智慧。

透過內觀,你將瞭解,你是受制於舊有的習慣與反射作用。

心本身事實上自由的,因為執著而痛苦生。

2.)瞭解思想是什麼,以及它們只是思想即可。

重點在於不要執著於"思想並跟著它走"。

我們的思想與感受,都只是心策劃出來的幻想世界,那不是真實的知識。

3.)思想只是概念與想像的產物,如果我們沒有充分覺知,就會誤將它視為智慧。

它是幻想的產物,但是我們卻覺得它是真的,那是執著的知見;如果是真實的覺知,人們會懂得放下。

4.)解釋得愈多,我們就離實相愈遠,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在阻撓我們?是這個知識本身在阻撓我們。

那都是我們的想像與概念而已。

但是,我們卻把想像當成智慧,執著於認為"內心的活動就是智慧"。

5.)如果明白無我,那麼依附在「我見」之下的貪愛、瞋恨、恐懼、不滿,也就沒有立足的餘地。

6.)禪定無他,警醒與覺察而已。

我們要控制心,就是要控制"五蘊",色受想行識。

如何控制?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情緒的生成,「執著」與「愛」,是關鍵因素。

  拾柒、這就是智慧:放下吧!讓它隨風而去。

1.)真正的智慧是看破與放下,不會有糾纏。

我們覺知受與想而不涉入,因為我們明白,追隨它們不是正道。

執著是一大的問題,它阻礙了我們的進步,知識的吸收,與排斥異見。

2.)不懂得放下,則你的內心將一直不得平靜,你沒有放下,你的心裡還是一直背負著它們,所以你會覺得沉重,你可以看得出它的錯誤。

把它放下,"無我"才能放下,這是無我的真意。

3.)無論是什麼,你都可以放下。

你清楚地看見快樂與痛苦,並任由它們離去,無論在哪裡看見,你當下就可以放手。

你還是會經驗到生與滅,但是你不會再陷入快樂之中,當然痛苦也無法再跟著你。

放下就是無貪愛的產生。

4.)沒有追求,也沒有放棄,所放下的,只是不合因緣的期待和認知,這反而是減少煩惱,活得更自由,不受內心的執著所困。

5.)一切外在事物皆被拋開,你只專注於觀察身心,觀察心與境的生滅。

瞭解它生起之後,就將消滅;而消滅之後,則又將生起,生滅不已。

最後,你只專注於滅和一切生起的現象。

6.)平常就要觀察體驗,用寬廣的視野看待與工作相關的人、事、物,尤其多體會對方的感受,看到對方的困難和痛苦,生起悲心,看到對方的平安和喜樂,則生起隨喜心,這樣內心就容易和諧、平衡、柔軟,這就是智慧和慈悲。

7.)觀是直接照見一切現象,理解它是無常、無我、空無自性的,因而獲得覺悟的。

如果你保持覺知,"想"(念頭)會自己消失。

它自己會改變,不需要強迫它。

你只要注意它發生的過程,並覺知當時自己內心的狀況即可,它將會改變。

你已經具備正見,不再被迷惑,可以放下它們。

8.)「覺知者」亦無自性,連它也應該被放下。

識只是識,並非個人、實體或自我。

放下吧!讓它隨風而去。

人生不用比較,各有各的因緣,沒有甚麼好壞優劣之分,盡力盡責愉快就好。

知足常樂,不缺就是人生最大幸福。

9.)達摩提示佛學的主旨,不在經教。

為求心中解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離開一切執著,才能徹見自己本來的心,本來的真面目。

禪宗說:「平常心是道。

」用平常心來生活,必能體會到「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10.)是福是禍一切隨緣,世間是無常,沒有好壞、吉凶的分別心。

事情本身本來就是沒有好壞之分,一切都是人為的。

勇於面對問題,不要抗拒,沒有甚麼事情是不好的,學會欣賞每一件事。

11.)老子道德經 "虛懷若谷、有容乃大"。

 1.)以其低下故江海能納百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2.)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

 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矣。

w58go/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w58go's新文章假如我是國民黨主席烏合之眾學佛修行就是一種的超越反省與增長智慧國家為何會失敗二分法與分別心愛國愛黨的口號是一種的迷失馬克思主義中的共產世界不是建立一個專制獨裁的共產國家人的心中不能有一個"恨"字余英時院士演講:從科學民主到人文民主小英政府,您要建立一個甚麼樣的"社會價值觀"?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w58go'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