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專訪】《拉流斗霸》導演高俊宏:以漢人之姿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概四、五年前,我開始在台北近郊的山上行走,發現山稜線上有非常多奇怪的東西,例如一些土凹槽、酒瓶,甚至很高的山上還可以看到高壓電的絕緣器。

後來得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04/18,藝文PhotoCredit: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兩年舉辦一次,每屆歷時十天,選映來自全世界近140部紀錄片,並規劃專業競賽、論壇、工作坊,吸引來自國內外三萬以上的觀影人次,是亞洲最具規模、也備受期待的紀錄片盛會!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採訪:陳怡均、張玳瑋、江亮儒、李宗軒|文字整理:江亮儒|側拍:江亮儒藝術家出身的高俊宏導演,近年因緣際會進入三峽深山踏查,歷經一連串的發現與尋找,將埋藏多年的泰雅族歷史、山林議題以多樣手法呈現。

《拉流斗霸》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結合訪談、踏查和重演等多樣形式,帶領觀眾接近幾乎被遺忘的大豹社謎團。

導演是在什麼機緣之下開始《拉流斗霸》的拍攝?這部片基本上是從走山的經驗開始的。

大概四、五年前,我開始在台北近郊的山上行走,發現山稜線上有非常多奇怪的東西,例如一些土凹槽、酒瓶,甚至很高的山上還可以看到高壓電的絕緣器。

後來得知這是隘勇線的遺跡,而且和大豹社的滅社事件有關,我便開始積極投入調查工作,也找了助手一起上山,大概查了一到兩年。

在找尋隘勇線的同時,也希望能找到大豹社的後裔。

他們在文獻上記載已滅亡,但沒想到居然還存在,一知道這個消息,因緣際會就得到了影片拍攝資金,於是決定將找尋隘勇線和遺族的過程,做為主要拍攝主題。

您為何選擇以第一人稱的旁白作為本片敘事觀點?初剪時我放了不少大豹社後裔口述的影像片段,也計畫以他們的角度來講述此事,不過與公視討論後,決定採取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來凸顯我找尋隘勇線的過程。

現在有蠻多拍攝原住民族議題的影片,彷彿帶著一種贖罪心態,常以同情他們的角度呈現,比較少去處理、描述一個漢人究竟要如何進入並參與原住民的世界。

找尋隘勇線,便是我以漢人身份參與大豹社族群歷史的一個過程。

請問您是如何發現大豹社實際上還存在後裔?一開始我都在找隘勇線,我覺得它有種魔力會把人吸進去,找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想找人卻沒有門道。

後來當地人叫我去那邊的萬善堂看看,說裡面可能會有大豹社居民的骨頭,因為過去日本警察部隊有募集三峽的漢人,一起攻打大豹社。

那是間快要一百一十年的陰廟,我當時就拿著計劃書,買了供品放在萬善堂拜,祈求讓我找到這群人、研究可以順利。

拜完沒多久,所有我需要的訊息都跳出來了,有人突然寄了我很需要的《三峽鎮志》到辦公室,某天回家還赫然發現信箱被塞了本關於大豹社神話的文件,就是我片頭放的那個昭和十年的神話,我從來都不知道有這種事,實在是太離奇了! PhotoCredit: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高俊宏導演 拍攝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第一是這帶山區的路蠻難走的,要花很多時間開路,常處於渾身泥土的狀態,所以沒辦法以非常精巧的方式拍攝。

再來就是題材的單調,很多資料很難以影像呈現,山上拍的畫面又很容易看起來千篇一律,所以後來才會加入一些額外的元素,像是找學生重演蓋隘勇線的過程,還有燒蟾蜍的儀式等等。

一開始以漢人的身分進入部落其實也蠻困難的。

剛開始攝影機都不敢拿出來,後來以人類學蹲點的方式一點一點進入他們的生活,去雜貨店跟他們「交關」,慢慢才取得信任。

另外,其實八九成的後裔都沒聽過大豹社事件,他們只知道祖先輩從三峽大豹溪那邊遷移過來,不知道一百年前發生過這麼指標性的事。

我無法在他們身上得到什麼資訊,反而要藉由拍攝過程慢慢告訴他們我們的發現。

這件事規模那麼大,但甚至連台灣史學界都很少人在研究,所以我們開始做研究計畫,把成果給後裔看,告訴他們這些地方曾發生過的事。

請導演談談本片的聲音設計,以及和澎葉生老師的合作過程。

拍山上的東西對我來講滿難的,因為它很容易很「平」,所以聲音就會是作品中突出的重要元素。

我當時希望找表現性強的聲音創作者合作,就找到了澎葉生,我覺得他做的不僅止於配樂,他根本就是個聲音的藝術家。

一開始我先亂合成了一些聲音,用自己小台的收音機器,到野外東錄一點蛙鳴、西錄一點蟬聲。

初剪時放在一起給澎葉生,結果他說:「你這全部都錯!這季節根本不會有這種蟬!」我就直接投降,讓他以專業去處理。

澎葉生會從聲音的部分發問,成為我對影片的重要想像。

他曾問我:「隘勇線上面的高壓電是幾伏特?」,我想說我哪知道這麼細,但他強調電壓不同,發出的聲音也會不一樣;另外他還問我:「晚上的隘勇線會有什麼聲音?」,我直覺想到的是蟬或動物的叫聲,但他並不滿意這個答案。

後來我想起,有文獻記載一位日本警察在晚上巡視北插天山隘勇線時,聽到的聲音描繪——「叩叩—叩叩叩」,這是當時隘寮之間用來傳遞訊息的敲擊聲響,以挖空的竹子或樟木作為傳遞訊息的工具,近似於即時電話系統。

所以我們就模擬了這個聲音,應用在影片中。

另外,表現性最強的是燒蟾蜍那段。

澎葉生本身是個青蛙迷,有非常多素材,那段我就放手讓他好好表現。

導演過去已針對大豹社事件產出了不同形式的作品,其中也包括錄像藝術。

請問對您來說,紀錄片與錄像藝術的差異為何?我不是紀錄片科班出身的,大學是主修複合媒材、畫油畫。

其實我對自己是一個導演沒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我比較是一個藝術行動者。

我真正關心的是,透過藝術的媒材來看一件事情會怎麼發展——以這部片來說,就是大豹社後代未來的走向。

我覺得這部片有一半跟紀錄片沒什麼關係,它是一種儀式,一些隘勇線影像的呈現;但另外那些口述的部分,就比較清楚是在敘述一件事。

如果從紀錄片跟錄像的差別來看,我覺得這部片是在交疊這兩個東西,沒辦法很清楚區別是紀錄片還是錄像。

我自己有個說法,不知道你們會怎麼解讀,我認為它比較像是社會運動狀態下的產物。

它參與了整個運動,會對這個運動產生一些效果,這樣就好了。

錄像、半錄像,或者有清楚敘述的影片型態,對我來說不是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

PhotoCredit: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拉流斗霸》劇照 關於這個題材,您後續還有其他創作計畫嗎?我計畫大約年終[1]出版一本書(《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也是關於找尋隘勇線以及大豹社遺族的過程。

因為有許多資料較不適合用影像呈現,所以我想用這本書傳遞更多詳盡的資訊。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拉流斗霸大豹社TIDF專訪紀錄片2021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專訪原住民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ACG名曲惡搞作《千本幼女》本質上就是首糟糕「歪歌」,被罵剛好而已1則觀點訪國中健康課本編撰委員:12年國教的「月經教育」有哪些改革?為何無法納入更多「素養導向」的教學理想?1則觀點在烏克蘭移民第二多的加拿大,我如何與不同學齡的孩子們討論俄烏戰爭?2則觀點【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1則觀點戰地新聞不可或缺的「fixer」,冒死成就外媒報道2則觀點海洋獵人:鯨魚與海鷗的攻防戰1則觀點全球響應「關燈一小時」3/26一起關上不必要的電燈!1則觀點GIF檔發明人StephenWilhite因Covid-19逝世,所以「GIF」到底應該怎麼唸?2則觀點【影評】《貝爾法斯特》:北愛爾蘭的歷史衝突與糾葛,如何推動肯尼斯布萊納獻給家鄉的情書?1則觀點【TNL沙龍本週議題】央行宣佈升息,你有什麼看法?2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