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桃花源》的後設元素與分析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詳目顯示 ; 研究生: 謝如萍 ; 研究生(外文):, Ju-ping Hsieh ; 論文名稱: 《暗戀桃花源》的後設元素與分析 ; 論文名稱(外文):, Secret Love for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As A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42.206)您好!臺灣時間:2022/07/0411:36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謝如萍研究生(外文):Ju-pingHsieh論文名稱:《暗戀桃花源》的後設元素與分析論文名稱(外文):SecretLoveforthePeachBlossomSpringAsAPieceofMetatheatre指導教授:陳靜媚指導教授(外文):Jing-meiChen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系所名稱:外國文學所學門:人文學門學類:外國語文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6畢業學年度:94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17中文關鍵詞:後設劇場、現實、虛構、社會架構、意識形態、戲劇╱文化錯綜結構、自覺意識、戲中戲、嘲諷、後設儀式、主體性、身分認同、再現外文關鍵詞:socialstructure、ideology、metatheatre、fiction、representation、identity、drama/culturecomplex、reality、theplaywithintheplay、self-consciousness、subjectivity、meta-ceremony、irony相關次數: 被引用:13點閱:3185評分:下載:357書目收藏:13 由賴聲川所執導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在台灣劇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劇自1986年問世以來,劇中所涵貌漁a國認同以及離散等文化議題始終廣為學界探討,然而,受限於國內戲劇研究資源貧乏的緣故,鮮少有學者將研究重心聚焦於此作品本身的後設戲劇特質。

因此,本論文旨在剖析《暗戀桃花源》一劇本身所具備的後設特質,並以戲劇學者理查‧弘彼所提出的「戲劇╱文化錯綜結構」理論為實驗場域,將此劇的後設劇場元素與其所負載的文化議題並置,探討後設戲劇與社會文化結構的關聯性,使戲劇研究不獨立於文化脈絡之外。

筆者首先藉由西方戲劇學者的研究成果,釐清後設戲劇的三個主要定義暨弁遄A一是後設戲劇對劇場本質的揭露與劇場架構之探討,其二則為由戲劇結構延伸到現實世界的結構和意識形態的質疑與剖析,而後設戲劇最根本的弁鄐D是透過「戲劇╱文化錯綜結構」提供人們自我檢視、自我反省的度量衡。

再者,筆者在本論文亦詳細探討《暗戀桃花源》一劇所涵貌澈幙]戲劇特質,尤其著墨在後設劇場常見的「戲中戲」結構、嘲諷手法以及後設儀式的運用等特質。

最後則試圖將戲劇與文化結構相連結,探討《暗》劇所承載的後設戲劇特質如何揭露支撐現實世界的文化結構,以促使人們反思自我生存的境況。

StanLai’swork,SecretLoveforthePeachBlossomSpring,isoneofthedramaticmasterpiecesinTaiwan.Theculturalissuesintheplay,suchasnationalidentitiesandthe“Chinesediaspora,”havebeendiscussedinmanyacademicresearches,butthemetatheatricalfeaturesoftheworkarerarelyfocusedinscholarlycriticism.Thus,thisthesistriestojuxtaposethemetatheatricalandculturalissuesintheplay,soastoexemplifythe“drama/culturecomplex”asisproposedbyRichardHornbyinhisbook.Inthebeginningofthethesis,theauthorenumeratesthethreeobviousdefinitionsandfunctionsofmetatheatreaccordingtotheresearchesinthewest.Thesedefinitionsare,firstly,metatheatreisoperatedtoexploretheartificialnatureoftheatre.Secondly,metatheatretriestoproblematizethefactualnessofrealityandlife.Andthirdly,accordingtoHornby,metatheatrerepresentsthe“drama/culturecomplex”bywhichweviewoureverydaylife.ThemetatheatricalfeaturesofSecretLoveforthePeachBlossomSpringshouldbeanotherpartofthethesis.Theauthorespeciallystressesontheplay-within-playstructureoftheworkanditsmeta-ceremonialcharacteristics.Theotherpartofthethesisisabouttheanalysisofculturalissuesintheplay.Theculturalissuesaresupposedtobeexaminedonthefoundationofthe“drama/culturecomplex.”Andtheconclusionistoexplorethenarrativesubjectivityoftheplaywrightandsettletheplaytoanadequatepositioninthehistoryofmetatheatre. 目錄緒論……………………………………………………………………1第一章後設劇場的定義與範疇…………………………………19第一節對劇場本質的揭露與探討…………………………….20第二節對人生與現實的質疑……………………………….25第三節戲劇╱文化錯綜結構………………………………….34第二章《暗戀桃花源》的後設表現…………………………….43第一節對劇場本質的揭露與探討…………………………….43第二節戲與戲的依附論辯…………………………………….54第三節顛覆神性的後設劇場儀式…………………………….60第三章《暗戀桃花源》中的後設析……………………………….71第一節主體性的召喚與表述…………………………………..72第二節想像的文化認同………………………………………83第三節語言與再現……………………………………………92結論…………………………………………………………………101參考書目……………………………………………………………107 參考書目中文: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1992。

王士儀,〈試析布萊希特與中國傳統戲曲劇場(AnAnalyticStudyonBrechtandtheTraditionalChineseTheatre)〉,《華岡藝術學報》,第4期(1997年6月),頁71-89。

王安祈,〈改扮分飾—演員、角色、劇中人三者關係〉,《表演藝術》,第53期(1997年4月),頁76-78。

王友輝,〈謬司女神漫步在劇場—看「台灣文學劇場」系列談文學作品的戲劇改編〉,《表演藝術》,第97期(2001年1月),頁72-76。

王淳美,〈《暗戀桃花源》的劇場藝術〉,《中國文化月刊》,第240期(2000年3月),頁55-75。

王婉容,〈莎士比亞與臺灣當代劇場的對話(TheDialoguebetweenShakespeareandContemporaryTaiwaneseTheatre)〉,《中外文學》,28:2(1999年7月),頁140-148。

---------,〈用劇場革命--顛覆劇場世界和自己的革命家〉,《聯合文學》,14:8(1998年6月),頁109-112。

巴克,克里斯(Barker,Chris)著,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4。

布萊希特(Brecht,Bertolt)著,易鵬、陳玉英譯,〈論中國戲劇演出的疏離效果〉,《中外文學》,10:9(1982、2),頁12-19。

布羅凱特(Brockett,OscarG..)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1994。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2002。

朱靜美,〈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與中國平劇在表演「疏離」美學方面之比較〉,《中外文學》,29:3(2000年8月),頁140-157。

朱耀偉,〈並置、含混、後殖民:從《暗戀(․)桃花源》想起〉,《中外文學》,21:12(1993年5月),頁93-103。

呂健忠,〈徵婚之後〉,《表演藝術》,第14期(1993年12月),頁102-104。

---------,〈台灣劇場改編現象的近況〉,《中外文學》,23:7(1994年12月),頁26-47。

李區,克利弗(Leech,Clifford)著,范國生、顏元叔譯,《論悲劇》,台北:黎明,1980。

李國修,《莎姆雷特》,台北:書林,1992。

李曉陽,〈向反共抗俄的方向前進—光復至五0年代〉,《表演藝術》,第33期(1995年7月),頁37-44。

---------,〈尋找屬於中國的「果陀」—六0至七0年代〉,《表演藝術》,第33期(1995年7月),頁45-49。

---------,〈除了勇敢、大膽,有沒有原創?--八0至九0年代〉,《表演藝術》,第33期(1995年7月),頁50-57。

沈曉茵,〈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中外文學》,27:9(1999年2月),頁152-164。

吳靜吉,《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1982。

阮美慧,〈解嚴後台灣小劇場「運動」考察:1986~1990〉,《雲漢學刊》,第6期(1999年6月),頁157-184。

阿圖塞(Althusser)著,杜章智譯,《列寧和哲學》,台北:遠流,1990。

阿鐸(Artaud,Antonin)著,劉俐譯注,《阿鐸戲劇文集—劇場及其複象》,台北:聯經,2003。

邱坤良,〈談劇場的本土評論〉,《表演藝術》,第48期(1996年11月),頁94-95。

邱坤良主編,《「台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系列叢書--台灣戲劇發展概說(一)》,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8。

邱錦榮,〈皮藍代羅[LuigiPirandello]:劇場與精神分析的交界(Pirandello:InterfacingTheaterandPsychoanalysis)〉,《中外文學》28:9(2000年2月),頁6-30。

林春美,〈「高加索灰闌記」中的敘事技巧:變常效果〉,《中外文學》,10:9(1982年2月),頁32-40。

林國源,〈中國劇場傳統與劇場記號學的基本論點〉,《藝術評論》第4期(1992年10月),頁129-151。

---------,〈從梅蘭芳到非亞理斯多德--布雷希特論中國劇場傳統〉,《聯合文學》14:8(1998年6月),頁124-128。

林世君,〈重返幻象:由劇中劇解讀《蝴蝶君》劇中東西方相互之刻版印象〉,《中外文學》28:1(1999年6月),頁133-157。

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世紀演出․紀念專刊》,台北:表演工作坊,1999。

周慧玲,〈寫實表演與疏離劇場的性別辯證〉,《聯合文學》,16:11(2000年9月),頁80-88。

---------,〈《京劇啟示錄》啟示京劇錄〉,《表演藝術》,第49期(1996年12月),頁75-78。

金士傑,《荷珠新配》,輯入《金士傑劇本I》,台北:遠流,2003,頁22-87。

亮軒,〈一層套一層的夢〉,聯合報(1986年3月12日),副刊。

---------,〈我們都是演員,也是觀眾〉,中國時報(1992年9月21日),副刊。

柏拉圖(Plato)著,侯健譯,《柏拉圖理想國》,台北:聯經,1980。

胡錦媛,〈共同詩學--中國/布萊希特「疏離劇場」的再思〉,《當代》,第46期(2001年4月),頁48-59。

胡芝瑩,《霍爾》,台北:生智,2001。

姚一葦,〈後現代劇場三問〉,《中外文學》,23:7(1994年12月),頁6-11。

---------,〈文學往何處去─從現代到後現代〉,《聯合文學》,13:6(1997年4月),頁36-42。

紀蔚然,〈支解「哈姆雷特」─評李國修的「莎姆雷特」〉,《當代》,第74期(1992年6月),頁86-95。

---------,〈現代戲劇典律的省思—論早期現代戲劇中後設戲劇的現象〉,《中外文學》,21:2(1992年7月),頁132-149。

---------,〈歷史脈絡中的小劇場〉,《表演藝術》,第46期(1996年9月),頁98-99。

馬森,《當代戲劇》,台北:時報,1991。

---------,《西潮下的中國戲劇》,台北:書林,1994。

---------,〈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與質疑〉,《中外文學》,23:7(1994年12月),頁72-77。

---------,〈台灣現代戲劇五十年〉,《聯合文學》,11:12(1995年10月),頁158-172。

---------,〈八0年以來的臺灣小劇場運動〉,《中外文學》,24:12(1996年5月),頁17-25。

---------,〈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灣「新戲劇」以來的美學商榷〉,《聯合文學》,16:11(2000年9月),頁68-79。

基辛(Keesing,RogerM.)著,張恭啟、于嘉雲譯,《文化人類學》(CulturalAnthropology:AContemporaryPerspective),台北:巨流,1999。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1992。

渥厄‧帕特莎(Waugh,Patricia)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Metafiction:TheTheoryandPracticeofSelf-consciousFiction),台北:駱駝,1995。

莊明哲,〈台灣人或中國人:分裂的民族認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9:1(2001年6月),頁137-158。

孫惠柱,《戲劇的結構》,台北:書林,1993。

曹其敏,《戲劇美學》,台北:五南,1993。

陳冠中,《馬克思主義和文學批評》,台北,1982。

陳清僑,〈離析「中國」想像〉,《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簡瑛瑛編,台北:立緒,1997,頁237-267。

陳亦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FuckChineseness:OntheAmbiguitiesofEthnicityasCultureasIdentity)〉,《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年3月),頁103-131。

陸愛玲,〈敘述者,現代劇場儀式的代言人〉,《表演藝術》,第45期(1996年8月),頁80-85。

陸潤棠,《中西比較戲劇研究—從比較文學到後殖民論述》,台北:駱駝,1998。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

陶慶梅、侯淑儀編著,《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台北:時報,2003。

葉長海,《當代戲劇啟示錄》,台北:駱駝,1991。

黃美序,〈細讀〈抵抗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抗〉〉,《中外文學》,23:7(1994年12月),頁78-80。

焦雄屏,〈在光怪陸離,充滿假象的台灣社會中修行—與賴聲川一席談〉,《影響》,第52期(1994年),頁122-127。

楊耐冬,〈「後設小說」探微〉,《書評》,第24期(1996年10月),頁17-19。

熊睦群,〈劇中劇結構之比較研究--《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與《暗戀桃花源》〉,《復興崗學報》,第69期(2000年6月),頁325-343。

劉光能,〈兩處桃源,一樣錯戀〉,《當代》創刊號(1986年5月),頁92-96。

劉紀蕙,〈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的展演〉,《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簡瑛瑛編,台北:立緒,1997,頁269-307。

賴聲川,《暗戀桃花源》,輯入《賴聲川:劇場2》,台北:元尊,1999,頁99-210。

---------,《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1986。

鴻鴻、月惠編,《我暗戀的桃花源》,台北:遠流,1992。

鴻鴻,〈後現代主義與前衛劇場﹣﹣談鍾明德及其著作〉,《當代青年》,2:5(1992年6月),頁52-55。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台北:揚智,1995。

謝君白,〈馴服《馴悍記》的策略:文本與表演的觀察〉,《中外文學》,28:9(2000年2月),頁86-118。

儲湘君,〈假戲真作:劇場、後設劇場、《哈姆雷》〉,《中外文學》,31:1(2002年6月),頁35-58。

鍾明德,〈測繪現代戲劇--導論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戲劇與劇場〉,《表演藝術》,第16期(1994年2月),頁67-69。

---------,〈關於臺灣後現代劇場〉,《幼獅文藝》,80:2(1994年8月),頁61-67。

---------,〈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拒:臺灣第二代小劇場的出現和後現代劇場的轉折〉,《中外文學》,23:5(1994年10月),頁106-135。

---------,《從馬哈╱薩德到馬哈台北》,台北:書林,1988。

---------,《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1995。

---------,《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1999。

戴雅雯(Diamond,Catherine)著,呂健忠譯,《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台灣劇場的觀眾與表演(1988~1998)》,台北:書林,2000。

羅伯特,奧迪(Audi,Robert)主編,王思迅中文版主編,《劍橋哲學辭典》(TheCambridgeDictionaryofPhilosophy),台北:城邦,2002。

薛甯今,〈論姚一葦劇作之形式與「史詩劇場」之關聯〉,《雲漢學刊》,第6期(1999年6月),頁157-184。

英文:Abbott,AnthonyS..TheVitalLie:RealityandIllusioninModernDrama.Alabama:UniversityofAlabamaPress,1989.Abel,Lionel.Metatheatre:ANewViewofDramaticForm.NewYork:HillandWang,1963.Abrams,M.H..AGlossaryofLiteraryTerms.Orlando: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93.Althusser,Louis.“IdeologyandIdeologicalStateApparatuse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JulieRivkin,&MichaelRyan.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1998.294-304.Ashcroft,Bill,GarethGriffiths,andHelenTiffin.KeyConceptsinPost-colonialStudies.NewYork:Routledge,1999.Aston,ElaineandGeorgeSavona.TheatreasaSignSystem.London:Routledge,1991.Barthes,Roland.“FromWorktoText.”ModernLiteraryTheory:AReader.Ed.PhilipRice,&PatriciaWaugh.NewYork:Arnold,1989.191-197.Bentley,Eric.InSearchofTheatre.NewYork:ApplauseTheatreBookPublishers,1953.---------.ThePlaywrightasThinker:AStudyofDramainModernTimes.SanDiego:HarcourtTradePublishers,1987.Blau,Herbert.TheAudience.Baltimore&London: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0.Bowers,JanePalatini.TheyWatchMeasTheyWatchThis—GertrudeStein’sMetadrama.Philadelphia:Univ.ofPennsylvaniaPress,1991.Brooker,Peter.AConciseGlossaryofCulturalTheory.London:Arnold,1999.Burgin,Victor.Between.Oxford:BasilBlackwell,1986.Burns,Elizabeth.Theatricality:AStudyofConventionintheTheatreandinSocialLife.London:Longman,1972.Calderwood,James.ShakespeareanMetadrama.Minneapolis:Univ.ofMinnesotaPress,1971.Chiu,Chin-jung.“Hamlet:ShakespeareatMetaplay(「哈姆雷特」:莎翁的後設遊戲).”HumanistGazetteofTaiwanUniversity51(1999):223-253.Chow,EileenCheng-yin.“APeachBlossomDiasopra:NegotiatingNationSpacesintheWritingofTaiwan.”TheSouthAtlanticQuarterly98(1999):143-162.Cohen,Robin.GlobalDiasporas:An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97.Cuddon,J.A..ThePenguin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andLiteraryTheory.London:Penguin,1999.Eco,Umberto.“Postmodernism,Irony,theEnjoyable.”Modernism/Postmodernism.Ed.PeterBrooker.NewYork:Longman,1996.225-228.Fiske,John.“Culture,Ideology,Interpellation.”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JulieRivkin,&MichaelRyan.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1998.305-311.Hall,Stuart.“TheRediscoveryof‘ideology’:ReturnoftheRepressedinMediaStudies.”Culture,SocietyAndtheMedia.Ed.MichaelGurevitch,TonyBennett,JamesCurran,&JanetWoollacott.London:Methuen,1982.56-90.---------.“TheQuestionofCulturalIdentity.”ModernityandItsFutures.Ed.StuartHall,DavidHeld,&TonyMcGrew.Cambridge:PolityPress,1992.Haring-Smith,Tori.FromFarcetoMetadrama:AStudyHistoryof“TheTamingoftheShrew,”1954-1983.Westport:GreenwoodPress,1985.Hawkes,David.Ideology.London:Routledge,1996.Horman,Sidney.WhentheTheatreTurnstoItself:TheAestheticMetaphorinShakespeare.EastBrunswick:AssociatedUniversityPress,1981.----------.TheAudienceasActorandCharacter.London&Toronto:AssociatedUniversityPress,1989.Hornby,Richard.Drama,Metadrama,andPerception.London&Toronto:AssociatedUniversityPress,1986.Hutcheon,Linda.“TellingStories:FictionandHistory.”Modernism/Postmodernism.Ed.PeterBrooker.NewYork:Longman,1996.229-247.----------.Irony’sEdgy:TheTheoryandPoliticsofIrony.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5.Klaic,Dragan.ThePlotoftheFuture:UtopiaandDystopiainModernDrama.AnnArbor:Univ.ofMichiganPress,1992.Kowallis,Jon.“TheDiasporainPostmodernTaiwanandHongKongFilm:FramingStanLai’sThePeachBlossomLandwithAllanFong’sAhYing.”TransnationalChineseCinemas:Identity,Nationhood,Gender.Ed.SheldonHsiao-pengLu.Honolulu:Univ.ofHawaiiPress,1997.169-186.Lovrod,Marie.“TheRiseofMetadramaandtheFalloftheOmniscientObserver.”ModernDrama37.3(1994):497-508.Melrose,Susan.ASemioticsoftheDramatictext.NewYork:St.Martin’sPress,1994.Mencken,H.L..“Ibsen.”EssaysintheModernDrama.Ed.MorriesFreedman.Taipei:Bookman,1990.3-8.Nelson,RobertJ..PlaywithinaPlay--TheDramatist’sConceptionofHisArt:ShakespearetoAnouilh.NewYork:DaCapoPress,1971.Newey,Katherine.“MelodramaandMetatheatre:TheatricalityintheNineteenthCenturyTheatre.”JournalofDramaticTheoryandCriticism11,2(1997):85-100.Owens,Craig.BeyondRecognition:Representation,Power,andCulture.Berkeley:Univ.ofCaliforniaPress,1992.Pavis,Patrice.DictionaryoftheTheatre:terms,concepts,andanalysis.TorontoandBuffalo:Univ.ofTorontoPress,1998.Payne,Michael.Ed.ADictionaryofCulturalandCriticalTheory.Oxford&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1996.Pfister,Manfred.TheTheoryandAnalysisofDrama.Tran.JohnHalliday.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Ricoeur,Paul.OneselfasAnother.Tran.KathleenBlamey.Chicago:Univ.ofChicagoPress,1992.Saussure,Ferdinandde.“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JulieRivkin,&MichaelRyan.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1998.76-90.Schlueter,June.MetafictionalCharactersinModernDrama.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7.Sophocles.TheThreeThebanPlays:Antigone,OedipustheKing,OedipusatColonus.Tran.RobertFagles.NewYork:PenguinBooks,1984.Szondi,Peter.TheoryoftheModernDrama.EdandTran.MichaelHays.Minneapolis:Univ.ofMinnesotaPress,1987.Tompkins,Joanne.“SpectacularResistance:MetatheatreinPost-ColonialDrama.”ModernDrama38.1(1995):42-51.Wallerstein,ImmanuelandEtienneBalibar.Race,Nation,Class:AmbiouousIdentities.NewYork:Verso,1991.Waugh,Patricia.Metafiction:TheTheoryandPracticeofSelf-consciousFiction.London:Methuen,1984.Widdowson,PeterandPeterBrooker.AReader’sGuideto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Cornwall: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7.Williams,PatrickandLauraChrisman.Ed.ColonialDiscourse&PostcolonialTheory:AReader.Cornw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3.Wilshire,Bruce.RolePlayingandIdentity:TheLimitsofTheatreasMetaphor.Bloomington&Indianapolis: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Žižek,Slovoj.TheSublimeObjectofIdeology.London:Verso,1989.碩士論文:林盈志,《台灣後設劇場研究》,台南:成奶j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文誠,《曼陀羅的生命旅行:賴聲川《如夢之夢》裡的集體重覆、創傷記憶、與歷史再現》,新竹:清華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蔡宜真,《賴聲川劇場集體即興創作的來源與實踐》,台南:成奶j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賴聲川劇場集體即興創作的來源與實踐 2. 曼陀羅的生命旅行:賴聲川《如夢之夢》裡的集體重覆、創傷記憶、與歷史再現 3. 「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歷程中之情慾主體與國族認同建構 4. 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 5. 國家安全的文化面--台灣安全主體性之建構 6. 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 7. 互動中的含混矛盾-以HomiK.Bhabha後殖民論述反思臺灣原住民的主體/認同與教育 8. 當代台灣後設劇場研究 9. 好攝之徒?!青少年自拍次文化之認同建構初探 10. 從台北到北京----一個女性移動與主體認同建構的經驗研究 11. 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 12. 新竹滑板族:主體性、身體與青少年認同 13. 走過難關:家暴離婚婦女的經驗訴說 14. 靈魂的鄉愁—林燿德及其小說的「認同主題」研究 15. 戰鬥與追尋、衝擊與消沉:皇民文學中的知識份子心靈   1. 莊明哲,〈台灣人或中國人:分裂的民族認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9:1(2001年6月),頁137-158。

2. 紀蔚然,〈支解「哈姆雷特」─評李國修的「莎姆雷特」〉,《當代》,第74期(1992年6月),頁86-95。

3. 姚一葦,〈後現代劇場三問〉,《中外文學》,23:7(1994年12月),頁6-11。

4. 胡錦媛,〈共同詩學--中國/布萊希特「疏離劇場」的再思〉,《當代》,第46期(2001年4月),頁48-59。

5. 周慧玲,〈寫實表演與疏離劇場的性別辯證〉,《聯合文學》,16:11(2000年9月),頁80-88。

6. 林世君,〈重返幻象:由劇中劇解讀《蝴蝶君》劇中東西方相互之刻版印象〉,《中外文學》28:1(1999年6月),頁133-157。

7. 林國源,〈中國劇場傳統與劇場記號學的基本論點〉,《藝術評論》第4期(1992年10月),頁129-151。

8. 林春美,〈「高加索灰闌記」中的敘事技巧:變常效果〉,《中外文學》,10:9(1982年2月),頁32-40。

9. 邱錦榮,〈皮藍代羅[LuigiPirandello]:劇場與精神分析的交界(Pirandello:InterfacingTheaterandPsychoanalysis)〉,《中外文學》28:9(2000年2月),頁6-30。

10. 邱坤良,〈談劇場的本土評論〉,《表演藝術》,第48期(1996年11月),頁94-95。

11. 阮美慧,〈解嚴後台灣小劇場「運動」考察:1986~1990〉,《雲漢學刊》,第6期(1999年6月),頁157-184。

12. 沈曉茵,〈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中外文學》,27:9(1999年2月),頁152-164。

13. 朱耀偉,〈並置、含混、後殖民:從《暗戀(․)桃花源》想起〉,《中外文學》,21:12(1993年5月),頁93-103。

14. 朱靜美,〈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與中國平劇在表演「疏離」美學方面之比較〉,《中外文學》,29:3(2000年8月),頁140-157。

15. 王婉容,〈莎士比亞與臺灣當代劇場的對話(TheDialoguebetweenShakespeareandContemporaryTaiwaneseTheatre)〉,《中外文學》,28:2(1999年7月),頁140-148。

  1. 從後現代文化看《暗戀桃花源》的舞台魅力 2. 《霸王別姬》、《戲夢人生》與《暗戀桃花源》的劇場呈現與國族想像 3. 賴聲川劇場集體即興創作的來源與實踐 4. 戲劇歷史、表演台灣﹘﹘1984-2000賴聲川戲劇之戲劇場域與台灣╱中國圖像研究 5. 當代台灣後設劇場研究 6. 賴聲川的美育思想 7. 相聲瓦舍作品中的後設元素與分析 8. 由《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看賴聲川所領導的集體即興創作 9. 電影《鳥人》之「後設表現」分析 10. 關漢卿戲劇文本中的後設元素-以《西蜀夢》、《蝴蝶夢》、《竇娥冤》與《魯齋郎》為例 11. 戲劇鏡中的自我反身:五齣英國文藝復興劇作中的後設劇場研究 12. 曼陀羅的生命旅行:賴聲川《如夢之夢》裡的集體重覆、創傷記憶、與歷史再現 13. 賴聲川《如夢之夢》之生死關懷 14. 《賈寶玉》的後設劇場元素研究 15. 莎士比亞戲中戲之符號學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