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都市傳說嗎?也許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卻不見得知道它正在發生。
這個在聯合國會議的決策中時常被提起的關鍵字,我們真 ...
搜尋
搜尋
環境議題
主題
文章
上一頁
分享
專題報導
氣候
3mins
2020年12月17日
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告訴你
作者:Greenpeace綠色和平
牛津辭典為2019年選出年度關鍵字,由「氣候緊急」(ClimateEmergency)拔得頭籌,成為使用度最高的字辭,不僅顯示大眾對氣候變遷的意識提升,更代表氣候危機正在全球發生。
究竟氣候變遷是什麼?它是怎麼造成的?對您我生活又帶來哪些影響?
捐助減緩氣候危機
「氣候變遷」(ClimateChange)是都市傳說嗎?也許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卻不見得知道它正在發生。
這個在聯合國會議的決策中時常被提起的關鍵字,我們真的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生活在相對平安的臺灣,我們更應該了解氣候變遷對地球有哪些影響,如何衝擊您我生活,才能夠更及時地做出正確決定,減緩氣候危機。
什麼是氣候變遷?
許多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識,是從2006年上映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InconvenientTruth),得知全球暖化(GlobalWarming)現象,指的是大氣和海洋中的溫室氣體過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氧化亞氮),使地球猶如被籠罩在厚厚的溫室中,太陽照射的熱量難以散去,導致溫度升高,引發各種極端天氣如乾旱、暴雨、熱浪等。
2019年9月,太空站紀錄五級颶風多利安(Dorian)的雲層。
©NASA近年來,「全球暖化」一辭逐漸被「氣候變遷」取代,甚至強化至「氣候危機」(ClimateCrisis),強調此現象帶來的影響不僅是溫度變化,更是會衝擊您我生活各層面的威脅。
趣聞分享:真正的先知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度頒發給氣象學者。
獲獎的三名得主之一、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在1960年代就建立了氣候變遷模型來預測全球氣候狀態,人們所熟知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提高,會提高地球表面均溫」即是奠基於他的研究;另一名獲獎的德國學者哈塞爾曼(KlausHasselmann)則建置了研究方法,證明真鍋淑郎的氣候模型可信、不受天氣趨勢變化而影響,後人也以此研究方法確認氣候變遷能多大程度完全歸咎於人為排放。
儘管兩位學者在50年前即精準預言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可惜人類耗費太多時間猜疑氣候變遷真偽,無端錯過阻止氣候變遷加劇的黃金時機,此刻只能加倍積極展開減碳工作,才能避免氣候變遷模型中最差的情況發生。
是什麼造成氣候變遷?有哪些影響?
氣候變遷的成因較複雜,但人類行為模式難辭其咎,改變了自然的溫室現象。
過去一世紀中,大量地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上大幅度開墾林地、拓展農業和工業發展,致使溫室氣體濃度越來越高。
經過一世紀的累積下,大氣中溫室氣體過量,引致全球暖化。
當平均氣溫和海洋溫度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南極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除此之外,降水模式改變和亞熱帶地區的沙漠化,助長極端天氣包括熱浪、乾旱、森林大火、暴雨、水患、暴雪等。
各種天災襲擊將在全球造成嚴重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2020年11月,菲律賓遭受梵高颱風侵襲,強風和暴雨使馬尼拉等地多處房屋毀壞,並造成嚴重淹水。
©BasilioH.Sepe/Greenpeace全球暖化不僅是氣候模式受影響,更衝擊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生態,甚至引起大規模物種滅絕,以及糧食危機等問題。
糧食與水資源關乎人類生存,若收成與供給不再穩定,將對於全球經濟造成動盪,更可能引發爭奪資源的政治風險。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致災型的連日強降雨,造成嚴重水患的情況越來越常發生。
©JilsonTiu氣候變遷真的跟人類有關嗎?
在2013年,以全球1,300位獨立科學專家組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表示:「有超過95%的機率顯示,人類行為是過去50年來造成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人類的影響包括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若此情況持續下去,全球表面溫度很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持續上升,科學家預測在下一個世紀內,全球升溫可能達到華氏2.5度到10度(約攝氏1.4度至5.6度)。
化石燃料如煤炭與石油,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增的主因之一,助長氣候變遷的危機。
©PaulLangrock/Greenpeace有沒有可能是太陽能量增加,使地球溫度升高?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觀測,從1750年至今,太陽照射的平均能量仍然穩定,或僅小幅度增加。
如果暖化是因為太陽更加活躍,科學家應該會在大氣層所有層面都偵測到更高的溫度,但根據目前觀察,僅在大氣層表面和底層測到較高溫度,這顯示溫室氣體使熱能被困在大氣的底層。
我們有可能阻止氣候危機嗎?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六十五萬年來最高,2010-2019年是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而要控制全球升溫,首先必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2015年聯合國終於通過《巴黎氣候協議》(TheParisAgreement),各國首次同意「本世紀末以前,必須控制地球升溫於攝氏2度以內」,並且各國每五年必須檢討「國家自定減碳貢獻」(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s)。
隨後IPCC在2018年時,發布新的研究報告,建議各國必須以1990年平均溫度為參考基準,更進一步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更指出2030年的碳排放必須減少45%,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碳中和),這是防止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災難的唯一方法。
2019年綠色和平德國行動者在燃煤發電廠前設置燃燒中的溫度計,強調為減緩氣候變遷,能源使用上有責任做出改變,以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Greenpeace也許您會好奇,攝氏2度和1.5度的差別有這麼大嗎?光是守住這0.5度,就能使全球面臨缺水危機的人口減少50%、上億人能避免因氣候而貧窮、農作損失一半的機率減少2倍、1千萬人不遭海平面上升影響、4億2千萬人避免受到熱浪襲擊、防止150至250萬平方公里的永凍土融化、以及保護無數動植物面臨絕種危機。
我們能如何在生活中減碳,減緩氣候變遷?
既然人類的行為對環境與氣候造成巨大影響,也表示只要改變人類的決策和運作模式,就有機會扭轉危機。
能源轉型
為了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確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必須達到的目標。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大部分是用來發電、為機械產生動能,進而生產製造商品,發展經濟,也讓生活更便利。
然而,我們的日常已經離不開電力,如何能在維持生活品質的同時達到減碳?
以再生能源取代高碳排、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是減緩氣候變遷、將地球平均升溫控制於攝氏1.5度內的關鍵。
©GuillaumeBression/Greenpeace其實環境和經濟並非二選一的是非題,若能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量,就是能夠達到雙贏且更永續的選擇。
願景雖然單純美好,但須要政府與企業支持多元發展再生能源,跟著環境與國際趨勢制定全面的政策,並且設定明確的減碳目標和途徑,才有辦法達成,這須仰賴您我共同督促與推動,以早日實現。
守護氣候行動急需您支持!
氣候緊急已成現實,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轉用再生能源,加速減碳腳步!
捐款支持
守護森林與海洋
除了能源的選擇,大自然其實扮演著重要角色。
海洋吸收了氣候系統中90%的多餘熱量,除了提供或調節地球上大部分的雨水、飲用水、食物和天氣系統之外,海洋更從地球大氣中吸收20%至30%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儲存在海洋中,是抵禦氣候變遷帶來嚴重影響的重要屏障。
健康的海洋有助於吸收與儲存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更為地球製造大量氧氣,維持氣候平衡。
©PaulHilton/Greenpeace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生長,是天然的「碳儲庫」,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11年估計,全球森林儲藏著近6,520億噸的碳;而2018年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科研中心(TheHelmholtzAssociationofGermanResearchCenters)指出,光是亞馬遜雨林,就能有效幫助地球儲存約760億噸的二氧化碳,對整體減碳極有助益。
但全球森林與海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無論是過度捕撈、塑膠污染、海底鑽油、全球暖化,使海洋生態逐漸失衡,或是畜牧業與紙漿、棕櫚油等企業為了商業利益大規模砍伐、焚燒森林,都使「減碳神隊友」削弱原有功能,甚至會將已封存的二氧化碳釋放至大氣,助長氣候危機。
印尼雨林與泥炭地具有強大儲碳功能,更是許多生物棲息的家園。
©KemalJufri/Greenpeace一旦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就會如惡性循環般,導致森林環境更乾燥,大火難以撲滅,焚燒過程又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同樣模式一再重複。
因此保護珍貴森林和海洋是減緩氣候變遷不可忽視的一環,須要關心環境的您我持續為她們發聲,制定有效的保護法規。
減少肉食、聰明消費、無塑生活
畜牧業是生活中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23%的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農業和土地使用。
隨著全球肉品的需求增加,畜牧業走向工業化,養殖動物的過程砍伐與焚燒大片森林,以騰出畜牧空間,或是用來種植飼料大豆。
而牲畜的排泄物,尤其是牛隻更釋放大量甲烷,都是助長氣候變遷的因素。
根據綠色和平專家研究發現,如果一位臺灣人民一天不吃肉,能減少2.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若所有臺灣人民一天不吃肉,就能減少56,510公噸二氧化碳!
少吃肉、多吃在地蔬果,也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好方法!©MitjaKobal/Greenpeace除了飲食之外,平時消費盡量選擇當季、在地產品,減少運輸及存放時所需的能源。
而購買的物品,無論是食衣住行或產品包裝,都以可多次使用為原則,例如以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取代一次性塑膠包裝,即能減少資源消耗及背後的環境成本。
以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如玻璃罐、麻布袋、保鮮盒等,購買生活物品與食材,可減少消耗一次性的塑膠製品,間接達到減碳功效。
©Greenpeace/WendiWu根據國際環境法中心(Centerfor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Law,CIEL)的報告,估計到2050年,從石油中生產塑膠以及焚燒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可能高達27.5億噸,相當於615座燃煤發電廠!因此實踐無塑生活、少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就是減少抽取石油和製造塑膠所需耗費的資源,更能有效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過量塑膠的危害不僅是污染自然生態,在製造與焚燒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碳排放與空氣污染,影響人體健康,更助長氣候變遷。
©Ecoton/FullyHandoko氣候變遷不是都市傳說,提高公民意識一同戰勝危機
氣候的戰役已是全球必須面對的挑戰,不僅影響層面擴及各國,也需各執政者與決策者確實做出改變。
如今,全球多國已紛紛宣布碳中和目標,而減緩氣候變遷也成為商業投資界關注的趨勢。
在這條路上,仍需要有您我凝聚公民力量,要求在地政府與企業正視氣候危機,設立具有野心的減碳目標,為您我及下一代做出正確決策,爭取一個宜居、平安的未來。
氣候變遷Greenvoice知識影片:
捐助減緩氣候危機
延伸閱讀:
氣候危機!2020年全球暴雨導致水災頻傳,上百萬人無家可歸
北極紀錄片,深入冰川見證氣候變遷
臺灣高中生的氣候變遷教育環境如何?1千多位老師告訴您
潛水教練觀察臺灣珊瑚礁白化,美麗海洋生態正受威脅
氣候變遷不只帶來天災,更可能引發糧食危機
相關文章
2021年11月24日
氣候
專題報導
氣候優先!全球主要車廠必須立即做出改變,停止製造燃油車!
2021年11月9日
氣候
專題報導
品牌大廠相繼宣示RE100,臺灣如何應對全球產業「潔淨供應鏈」需求?
2021年10月14日
氣候
專題報導
極端氣候將影響物價穩定,綠色和平呼籲歐洲央行立即為氣候危機行動!
2021年10月4日
氣候
專題報導
駛出綠未來1:Gogoro的下一步?當區塊鏈應用於電動車與綠能科技
延伸文章資訊
- 1What is global warming, facts and information? - National ...
What is global warming, explained ... The planet is heating up—and fast. ... Glaciers are melting...
- 2全球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生產之潛在影響
Potential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roduction. 楊純明(Chwen-Ming Yang) ... 摘要 │ 被引用次...
- 3紐時賞析/氣候變遷將使更多災難同時發生 - 聯合新聞網
Global warming is posing such wide-ranging risks to humanity, ... 氣候變遷讓世界面臨愈來愈劇烈的災害威脅,這篇文章出現許多氣候及...
- 4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原因?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 ...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都市傳說嗎?也許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卻不見得知道它正在發生。這個在聯合國會議的決策中時常被提起的關鍵字,我們真 ...
- 5全球变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球变暖,或稱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 ... 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