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療癒力:修復受傷的信任感,擁抱真正的愛與親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旦信任破裂,從前累積的紀錄將全數歸零。
即使你的另一半希望挽救這段感情、自願放棄偷情關係並且致力修補承諾,重建信任的風險依舊存在;因為現在「紀錄」已被推翻, ...
運費說明
快速到貨
購物車(0)
6折購紅利加入會員登入
進階搜尋
帕可雪倫曬書沙丘張國榮華燈初上NLP施昇輝LaI
全館
城邦館
外版館
套書館
漫畫館
影音館
城邦暢銷榜
新書上市
即將出版
文學小說
商管理財
人文藝術
生活風格
心靈勵志
醫療保健
科普
學習
親子教養
雜誌期刊
目前位置:首頁>城邦館>心靈勵志>心靈成長
庫存>10
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大量團購
分享:
信任的療癒力:修復受傷的信任感,擁抱真正的愛與親密
作者:大衛.里秋(DavidRicho)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9-05-23
定價:360元
優惠價:69折248元
書虫VIP價:248元(成為VIP?)
書虫VIP紅利價:235元
本書適用活動
$499輕鬆升級VIP/閱讀元宇宙
找回起初的愛
瑜伽秘要:瑜伽經、哈達瑜伽明燈、葛蘭達本集、希瓦本集合集
基督宗教簡明史
向生命說Yes: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德文原典直譯+英文版重要內容,最完整中譯本)
希塔療癒——信念挖掘:重新連接潛意識療癒你最深層的內在
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
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25種心理偏誤
$499輕鬆升級VIP/69折,搶!
百大暢銷書79折!數千本好書,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你的閱讀癮!
分類排行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什麼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克里希那穆提寫給年輕人的24封信
你發生過什麼事:【Amazon及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哈佛✕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化打擊為祝福的30個命運翻轉明燈
海奧華預言:第九級星球的九日旅程‧奇幻不思議的真實見聞
讓人什麼都告訴你!國際臥底專家教你輕鬆取得他人信任,對你掏心掏肺【暢銷新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國際犯罪學專家教你分辨真偽、立破謊言:掌握關鍵五步驟,潛臺詞、微表情、肢體語言、文字漏洞,瞬間現形【暢銷新版】
我那麼拼命,就是不想平庸至死:跨越迷茫、怯懦、憂鬱、不安、焦躁的勇氣,變成更好的自己
more
內容簡介|目錄|內文試閱|作者資料|基本資料
內容簡介
信任的反義不是「不信任」,而是不敢對別人抱著期望的「絕望」。
唯有信任,讓我們可以無所畏懼地愛自己,也彼此相愛。
真正的愛與信任,不是一昧地付出與相信他人,而是從關愛自己開始,做自己最忠實的夥伴。
信任,是所有人際連結與生命成長的基礎。
然而,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過被人欺騙、拒絕、辜負、甚至背叛的經驗,使我們的「信任能力」逐漸受損,變得無法肯定自己,也不敢真正地相信別人,因而無法建立真誠的關係。
其實,不論以往遭受過多少失落與傷痛,重啟信任感的鑰匙一直在我們手中。
在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療癒信任的傷口、找回失落的信任感。
我們會瞭解自己應該相信誰、如何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並且找到同樣值得信賴的伴侶。
本書進一步探討了信任的四個面向:對自己、對他人、對生命,以及對靈性力量的信任。
自我療癒的起點,是以不責怪的心態,徹底哀悼自己傷痕的源頭;更重要的是發展豐富的韌性與靈活性,以面對生命中無可避免的拒絕與失望。
不論是對親密關係、付出真心感到害怕,還是無法相信自己,我們的每一種恐懼與不安,都是出自信任問題。
在敞開自己、走向信任的過程中,不安會消融、恐懼會化為愛,而我們傷痕累累的心,會湧出療癒與和解的力量,帶領我們走向完整,建立成熟可靠的親密關係。
【本書特色】
◆作者擁有40年心理治療師與靈修導師的經驗,結合心理與靈性
◆附有許多相應的練習功課,可單獨進行,也可和伴侶一同練習討論
◆針對現代人複雜多變的情感關係,提供實際的步驟與技巧
◆練習時不要求快,也不要忽略任何章節,依照本書循序漸進
【專家推薦】
吳若權/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孫頌賢/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家庭親子專家
張宏秀/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楊聰才/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鄭存琪/前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
賴佩霞/身心靈成長導師
蘇絢慧/自我療癒心理專家
【推薦序】
本書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別人的信任,也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
——吳若權,暢銷作家、知名主持人
本書用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懂愛、發現愛、融入愛、實踐愛的本質,最後,我們都可以是愛的分享者。
——孫頌賢,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學習信任將引領我們進入療癒之旅,帶來身心靈的療癒力!
——張宏秀,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此書內容兼顧生理、心理、環境這三個面向,文字深入淺出,並有許多感人案例,總結一句:是本好書,不讀可惜!
——楊聰才,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透過信任議題的省思,以成熟的態度幫助自己發展出值得信任的特質,以智慧的信任讓親密關係與人際互動更加健康。
——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本書讓讀者有系統地回看自己信任感如何失去與被破壞,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狀態,重啟與自己的對話,及進一步的經歷修復。
——蘇絢慧,馬偕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本書蘊含了美好而奧妙的智慧,深入淺出,令我獲益良多。
——傑克.康菲爾德(JackKornfield),當代西方禪修大師
本書結合了深刻的洞見與實際應用的方法,使每個人最終都能無懼地愛與被愛。
——蘇珊.皮維(SusanPiver),心靈作家、女性身心靈成長導師
作者提供許多實用於現實生活中的建議,教導我們駕馭成年人的人際關係,尤其是現代人瞬息萬變的情感關係。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Weekly)
展開
收合
目錄
專文推薦信任是愛的核心/吳若權
專文推薦我們該閱讀這本書的五個理由/孫頌賢
專文推薦信任是腦力與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楊聰財
專文推薦信任:平安與喜悅的泉源/鄭存琪
專文推薦在謊言的世代中,重拾你我健康的信任/蘇絢慧
導讀生命在信任中轉變/張宏秀
前言開啟人生的信任之旅
第一章何謂信任?
第二章生命中的最初信任感
第三章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建立信任感
第四章我們如何錯失了信任
第五章信任的失落與復得
第六章信任自己
第七章信任的核心:信任我們的生命實相
第八章信任靈性的力量
結語信任一個充滿恩典的巧合
展開
收合
內文試閱
一段相互交流的關係,必定以雙方之間的信任為基礎。
在成年階段的親密關係中,某一方驟然沉默不語或消失不見,勢必會損害另一方的信任能力。
因為這違背了前述的共同「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原則,而「獨斷的決策」是直接向另一半發出缺乏信任的訊號。
試想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另一半莫名地拒絕我們,留給我們「自己到底做錯什麼」等一堆疑惑便拂袖而去。
第二種,另一半直接告訴我們關係難以繼續及其理由,並且願意與我們再嘗試看看如何改善現狀,或是在兩人關係走到盡頭時,願意陪伴我們處理分手的情緒。
在第一種情況下,我們的痛苦是因為信任和內心深層最纖細的部分被傷害而引發,因此遭人背叛的哀傷將格外濃稠,甚至會令我們聯想起過去的類似經驗與傷口——這類型的傷痛若要癒合,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
而第二種情況卻截然不同,另一半願意提出問題、展現真誠,而這意味著他/她尊重並願意一起承擔我們的情緒反應。
他/她沒有選擇棄船而去,而是選擇在我們找到下一個港灣之前陪伴在我們身邊。
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保證,能為我們帶來一段生死不渝、終身廝守的感情,因為變動性本就是人類情感的特性之一。
然而,一位正直真誠的成年人卻可以向對方承諾:「或許我不能保證一輩子都不會離開,但你可以相信我,至少我不會逃跑。
」依循上述原則,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中值得信任的一員。
習於單方面切斷交流的個體,多半屬於自我中心特質強烈的人,同時也是「天賦特權」(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特殊對待)的擁護者。
在親密關係中,他們通常侵略性較強、報復心較重,這是一種無理取鬧的憤怒表達方式。
在親密關係建立之初,某一方如果突然疏離,多半起因於內心的恐懼——自我的第一徵兆。
以下,我以一個故事來說明單方決定冷戰所造成的傷害。
貝瑞與梅德林是一對剛開始交往的戀人,貝瑞的心中漸漸對新關係之中的「親密」感到退卻,他選擇在未告知梅德林原因的狀況下,突然斷絕彼此之間所有的聯繫。
梅德林一頭霧水,她打電話、寄電子郵件給貝瑞,卻完全沒有回音。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使貝瑞生氣,接著梅德林感到憤怒,並出現想要狠狠挖苦貝瑞的念頭。
其實,這個階段的梅德林,最聰明的處理方式就是終止聯繫貝瑞。
因為首先,梅德林無法確定貝瑞究竟發生什麼事,他有可能正在醫院昏迷不醒(雖然這個機率極低,因為通常「壞事傳千里」)。
其次,這時的她勢必會忍不住說出一些難聽的話(可能會令她本人日後後悔的話),因此較佳的態度仍是慈愛以待。
梅德林不妨等到冷靜下來之後,再寄電子郵件給貝瑞,告訴他:「最近完全沒有你的消息,希望你一切安好。
」梅德林不必說:「希望我們一切安好。
」因為此時「我們」已不存在了。
當然貝瑞清楚他的行為會傷害到梅德林,但他依舊採取「斷訊」的方式——代表他認為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凌駕於梅德林的感受。
這次的經驗讓梅德林得到一個有關兩性關係的重大資訊:貝瑞不適合她,因為貝瑞對進入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尚未準備充分;他必須先成功處理自己的自我問題,才適合投入更深的感情。
當梅德林到了這個階段——探究和釐清親密關係的過程——時,她將舒坦許多,因為她得以更加認識自己一度視為伴侶候選人的男性。
無論如何,當你遇到單方決定冷戰的交往對象時,必定要三思,因為這是對方不值得信賴的明確跡象。
而故事中的梅德林,最好的下一步是「維持自尊」,不必再質問或懇求對方,讓事情自然發展。
假設貝瑞之後聯絡她並企望重新啟動彼此的關係,他有義務向梅德林解釋完整的前因後果,包括他明知梅德林會因為他的失蹤而傷痛,卻仍不做任何回應的理由何在;貝瑞還必須進一步保證,日後他將永遠不再對梅德林使出斷訊手段。
雙方的信任累積到某個程度時,我們可以開誠佈公地告訴彼此:「我從今以後絕不冷戰、搞失蹤,也絕不報復你。
」我們也可以履行以上的承諾。
當然,故事中的梅德林或許可以採取更簡單的解決方式——跟貝瑞分手。
她其實並不需要在「高風險的」貝瑞身上挹注更多賭注。
她可以在試圖聯繫貝瑞時自由表達她的想法,因為後果如何對她而言並不具備任何意義。
梅德林堅守著自己的界線,鞏固了自己的信心——這比找到一個男人更具價值。
再來,我以另一個故事來解釋交往早期的冷戰行為。
想像一下,你與一位新交往的對象共度了一個美妙的夜晚,她在臨別時答應你將很快與你聯絡,但她從此斷了音訊。
你可能會揣測她是否對你們之間的關係有所遲疑或臨時感到退卻。
這種心理產生的解釋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傷害。
如果你進一步添加其他劇情:「她因為找到比我更好的對象,發現我一無可取或是看穿了我的缺點。
」諸如此類的想像不過是在打擊自尊罷了。
事實是她不想與你有後續發展,僅此而已。
這是她的權利,而她選擇的方式是不告而別——雖然不甚禮貌,但現實就是如此。
面對冷戰,我們的反應可能有三種:試圖聯繫、憤怒,或者絕望。
有些人會不顧一切地聯絡對方,但這已經侵入了對方的個人界線了。
因為對方以斷訊的方式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拒絕之意——他/她不歡迎你進一步與之接觸。
這樣的行為同時也是在放任自己反覆地受到傷害。
有時,憤怒會轉變為痛苦,甚至抑鬱。
當我們出現抑鬱症狀時,周遭所有事物都變得無法依靠,因此自身的信任能力將大幅削弱。
這是我們「親手製造出來的」痛苦,同時也是一種否定現實(與此人的關係沒有前景)的態度;至於是否願意進入「哀悼或放棄怪罪」的階段,完全視個人選擇。
這個苦難的開端,可能是因為本身脆弱的特質,因此不妨先承認並擁抱自己的脆弱。
「冷戰」與「暫停」意義不同。
處於暫停狀態時,我們的沉默不代表侵略性的拒絕或逃避,而僅是為了理解、充分感受經驗,以及醞釀某些想法所需的正常暫停時間。
暫停時,我們可以對另一半說:「給我一點時間獨處。
」而一旦我們清楚明瞭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後,溝通管道旋即恢復。
暫停的沉默,目的在於釐清而非懲罰。
一位信仰佛教的作家史蒂芬.巴特非爾(StephenT.Butterfield)曾寫過一段文字,正面地討論背叛:「既然世間不存在全然安全穩固的關係,這就代表了在包括背叛在內的所有可能後果中,真正派得上用場的,是相信自己的內在能力;而這些看似負面的後果,其實是幫助我們『醒悟』的歷程。
」因此,靈性自覺的人能夠視背叛為一門生命課程,「某個人從我們身旁逃走」是生命現實,也是無常對我們的又一次叮嚀。
練習:放下偏執
或許你的本性戀家而安於室,卻不巧愛上某個樂於當彼得潘的對象。
漸漸地,你會執著在一個「讓他安定下來」的念頭中,並好奇他的行蹤,甚至因為他無法滿足我們的希望而感到不快樂。
同樣的模式可能出現於任何一種關係之中,只要是其中一人想要的比對方能給的更多。
如果我們開始沉迷於我們的彼得潘,我們便賦予了他凌駕我們的力量,允許他主宰我們的快樂。
銅板有二面,每個人手中的人生亦是如此:一面是彼得潘對我們很重要,另一面是我們賦予他的力量。
一面超出我們的控制,另一面則不然。
要抹滅、甚至減少我們對某個人的感情,能施力之處其實相當有限,但是我們可以拒絕他對我們的掌控。
當你對伴侶(或未來伴侶)產生迷戀或偏執之情時,試著降低此人在你心中的影響力──實際表現出來,而非只是假裝。
善用放下自我的「FACE練習法」(Fear-Attachment-Control-Entitlement),表現得像是對方不再是你生命的全部:
恐懼(Fear):問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麼,在確認自己恐懼的來源以後,無論對方做了什麼,都以慈愛的態度回應。
堅持「履行慈愛」的一貫原則(在此處,慈愛的練習毋須提及對方的名字,使用概稱即可,例如:願「我的朋友」幸福)。
依附(Attachment):告訴自己:「我正以不健康的方式依附對方,我要放手,並且捨棄讓對方成為我心中理想形象的一切手段。
」
控制(Control):「不管我以何種手段控制對方,使他/她更想與我在一起,我都必須允許他/她保有原本的樣貌,絕不得寸進尺。
放棄要他/她為我而改變的妄想,將焦點移轉到如何善待對方、自己與周遭所有的人。
改以健康的經營來維持個人界線。
」
應得權利(Entitlement):每個人都有權追求幸福,但是這份幸福不應出自對他人的要求。
我們無權向他人索討幸福,我們應轉為持續地自我反省,並試問自己:「如何在不指望對方給予自己什麼的情況之下維繫這段感情?」
重建破碎的信任
如前述,我們對伴侶的信任感是根據他們過往的言行紀錄。
一旦信任破裂,從前累積的紀錄將全數歸零。
即使你的另一半希望挽救這段感情、自願放棄偷情關係並且致力修補承諾,重建信任的風險依舊存在;因為現在「紀錄」已被推翻,而必須繼續履行的是「諾言」——出自一個剛背叛你的人的諾言。
現階段的你處於過渡時期,如果你同樣願意為這段關係努力,唯一能做的即是承擔風險,直到新的信任紀錄再次建立;當然,是否值得冒這個險,決定權在你手上。
當你下定決心維繫這段關係時,以下建議將對你有所助益。
練習:覺察「過去」如何影響「現在」
重建信任的練習不侷限於感情的修復。
絕大多數的人是因為童年或過往人際關係中遭受過虐待、漠視、遺棄或辜負等經驗,使他們一生都必須面對重建信任的課題。
在現在發生的信任破裂問題,會誘發童年或從前與之相仿的感受;所以解決現在的信任問題,幾乎等於面對、療癒過去的信任問題。
當委屈消失時,我們同時化解了陳年的傷痛。
首先,你可以試著將身為「旁觀者」的自己從「經驗者」的自己抽離出來。
「經驗者」的自己是我們沉浸在各種感受與念頭中的部分,而「旁觀者」的自己是我們冷靜見證「經驗者」的部分——後者帶來更遼闊的覺醒及更深層的智慧。
舉例而言,「經驗者」的自己會說:「我覺得充滿威脅感,因為我愛的人最終總是離我而去。
」此時「旁觀者」的自己則會客體式的描述:「背叛觸發了我從前的記憶,因此這件事與過去的相關性,比它與現在的相關性還高;這個機緣前來邀請我好好處理尚未了結的過去。
」
接下來提供的練習方式無關選擇,你不需要在「經驗者」的自己與「旁觀者」的自己之間分別孰高孰低,這不是非此即彼的練習。
你只要覺察並且接受兩者皆為真,支撐自我療癒和自我成長的智慧自然會隨之而來。
刻意否認或自嘲「經驗者」的自己,是在羞辱自我、削弱自我信任。
當我們能夠同時認同「經驗者」與「旁觀者」的自己時,練習效果尤佳:「我有這樣的感受,而我理解這感受是受過去經驗所觸發的反應,但我的感受未變。
」接著以一個具有連貫性的故事為自己旁白,然後再試著提出、處理和解決過去的問題(同時也是現在的問題)——恐懼。
這是我們學習宏觀、擺脫恐懼驅使力量的良藥。
練習過程中的旁白可能是這樣:
我感到傷痛、害怕,我的生活因伴侶的不忠而分崩離析。
我對於這種傷痛與恐懼的結合相當熟悉,但這份熟悉感無法緩衝這次事件帶來的衝擊。
我同時記得童年與成年階段的故事,因此我能同時提出現在與過去發生的問題。
讓自己感受痛楚帶來的悲傷;讓自己感受恐懼而不企圖逃避;讓自己感受對生命中曾經背叛我的人的憤怒,然後,我便能處理過去發生的問題以及它與現在的連結。
我知道自己正在盡力地依據我的需求,解決從前尚未了結的情緒問題。
我專心一意投注在自己的經歷和課題中,而非想著如何報復另一半。
現在,我明瞭真正的恐懼是出自無能為力的過去,因此我下定決心重建自己的力量。
我向自己確認:我允許自己內心的所有感受,我也能免於恐懼。
這個事件現在已成為我用以療癒過去、提升力量的契機。
但需要留意的是:人類智識所架構而成的過去,往往僅是脫離真實的表象。
通常,我們會預設腦海裡浮現的過去是一幅對現實精準的描繪,實則不然;它可能不過是反射的影像罷了,如同鏡中的自己。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運用記憶的片段,拼湊出最接近真相的版本;人類的細胞、全身上下、感官認知與各種情緒都有助於喚起底層的回憶。
例如:「當某人對我發怒時,我變得無能為力。
」加入回憶中較為清晰的部分,我們的旁白可能變成:「父親以前常打我,而我又不能還擊。
」於是,無能為力的感受就能與早期接收憤怒的經驗建立關聯性。
由此我們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源自孩童經驗;當時影響力極為強大,但我們相對弱小。
認知過去與現在情緒反應的關聯性之後,生理記憶便轉化為一段個人歷史。
後續的課題是:承認事實、充分感受,並將之當作指引我們前行的線索。
此時,我們擺脫了長期以來的「受害者」身份;因為受害感來自模糊不清的記憶,也來自舊事逼真的連結——它羈絆著我們的現在並且誘發失調的情緒反應。
這項練習的意義就在於把我們從過去成型的制約中解放,以獲得更多自由。
展開
收合
作者資料
大衛.里秋(DavidRicho)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與作家,以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非常強調心理及靈性的重要。
除了從事心理治療外,也在加州聖塔巴巴拉和舊金山帶領避靜團體。
目前在全美各地的依沙蘭靈修中心(Esaleninstitute)、靈磐避靜中心(SpiritRockRetreatCenter)、聖塔巴巴拉市立大學成人教育中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處授課,並常在英美各地舉辦工作坊。
他把榮格、佛洛依德、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亦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
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的作品,包括《與過去和好》、《當恐懼遇見愛》、《回歸真我》、《以愛之名,我願意》等等。
相關著作:《回歸真我:活出獨立的內在和成熟的愛》《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展開
收合
基本資料
作者:大衛.里秋(DavidRicho)
譯者:楊仕音
其他:張宏秀/審訂者
出版社:啟示
書系:Talent
出版日期:2019-05-23
ISBN:4717702906566
城邦書號:1MB025X
規格:平裝/單色/304頁/14.8cm×21cm
展開
收合
同作者書籍|同書系書籍|同分類書籍|同出版社書籍
回歸真我:活出獨立的內在和成熟的愛
當恐懼遇見愛
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回歸真我:心理與靈性的整合指南
看不見的更關鍵:如何打通工作與生命的任督二脈
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平衡生活、促進身心健康與提升人生幸福感
走出受傷的童年:別再等待父母認錯,主動停止世代循環的傷害
告別受委屈的自己:別讓情感的虧欠,變成情緒與關係的毒素
家事法庭裡的春天
more
今天雖然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別怕受傷,生活就是懂得擁抱傷口再緩慢前行,這樣就很幸福了
放下的力量:不用心想,一樣事成
圖解認知偏誤!避開99%思考陷阱:人類並不理性!打破慣性偏見,建立強大思維
陪傷心的人聊聊: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你真的可以好好一個人【擁抱孤獨版】:獻給時常感到孤單的你,一個人也能幸福の「自在學」。
55個消除煩惱的禪智慧,讓你獨處時安然自得,在人群中也不會感到孤單。
more
瑜伽秘要(最新修訂版):瑜伽經、哈達瑜伽明燈、葛蘭達本集、希瓦本集合集
120公分的愛:從放牛班到博士,全台最「小」教授的翻轉哲學
看不見的更關鍵:如何打通工作與生命的任督二脈
七重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靈性經典(完整校訂版)
與教宗對話:方濟各與猶太拉比談心靈、家庭與當代關鍵議題
more
注意事項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FAQ
關於城邦︱徵才訊息︱網站FAQ︱網站導覽︱大量團購︱城邦圖書目錄下載︱隱私權政策︱防詐騙提醒︱客服中心︱客服信箱︱客服專線:(02)2500-7718
建議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InternetExplorer11或以上的版本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延伸文章資訊
- 122個立即挽救即將破碎的感情,完整攻略大公開 - 戀愛診療室 ...
信任破裂會對任何在感情中的人造成巨大傷害。 如果你的狀況嚴重到難以修補的程度,試著考慮看看與另一半去找有執照的諮詢師,他能夠提供更加專業的 ...
- 2【挽回破碎的愛情】接受「回不去的事實」,才能讓你們重建信任
人都會犯錯,但有些錯誤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你可能對另一半說謊,或甚至出軌,無論是什麼樣的錯誤,只要破壞了兩人之間的信任,你都 ...
- 3破裂的信任修補得回來嗎? - 感情板 | Dcard
破裂的信任修補得回來嗎? 感情. 2019年4月18日19:37. 看了sammi的發言剛好最近也遇到相同的事重新相信一個人到底要有多大的愛與包容才能做到呢?
- 4信任的療癒力:修復受傷的信任感,擁抱真正的愛與親密
一旦信任破裂,從前累積的紀錄將全數歸零。即使你的另一半希望挽救這段感情、自願放棄偷情關係並且致力修補承諾,重建信任的風險依舊存在;因為現在「紀錄」已被推翻, ...
- 5公開課:感情破裂後,如何重建信任? - 華文頭條
對於感情的破裂,也有不少人不舍昔日兩人的美好,選擇了復合。 可畢竟是破鏡重圓,雙方終究會留下後遺癥,對彼此的信任度明顯沒有之前那麽高,這使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