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小心旋轉肌袖斷裂@ 芊卉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沒有完全斷裂的病人可以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復健、針灸與局部注射,口服消炎止痛藥能改善疼痛,降低發炎反應,冰敷也有類似的效果,熱敷則對慢性發炎有幫助。
芊卉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我收集醫療保健的點滴!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07211644肩膀痛小心旋轉肌袖斷裂?生活健康報肩膀痛小心旋轉肌袖斷裂
《2014/07/2017:07》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
(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台南報導 李先生覺得肩膀很痛已經好幾個星期了,尤其是手舉高的時候疼痛更劇烈,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常會痛醒,於是他趕緊到醫院就診,經由超音波檢查才知道是旋轉肌袖部分斷裂,接受藥物與復健治療後,肩膀的疼痛才慢慢改善。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指出,旋轉肌袖疾病是造成肩膀疼痛很常見的原因,主要是肩膀內的旋轉肌被肩胛骨與肱骨夾擊造成,特別是當上臂內轉與上舉時,夾擊的現象會更嚴重。
廚師、家庭主婦、建築業、農民、運動員、畫家、倉儲員、機械維修工等,凡是常必須手舉向前的工作,就是旋轉肌袖疾病的高危險群。
旋轉肌袖疾病可以分為 3期,第 1期是旋轉肌袖發炎與腫脹;第 2期是旋轉肌袖纖維化與肌腱炎;第 3期是部分或完全旋轉肌袖斷裂。
X光照射無法幫助診斷分期,透過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檢查才能區分旋轉肌袖是否有斷裂,其中又以超音波檢查最方便與快速,準確率與核磁共振差不多。
葉典松表示,通常對旋轉肌袖完全斷裂的病人會建議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輔以復健治療幫助恢復功能。
如果沒有完全斷裂的病人可以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復健、針灸與局部注射,口服消炎止痛藥能改善疼痛,降低發炎反應,冰敷也有類似的效果,熱敷則對慢性發炎有幫助。
復健運動也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項目,急性期應在不會引起疼痛的範圍儘量做關節活動,疼痛改善後可以先做等長肌力訓練,恢復期就可以做更高強度的肌力訓練,復健的過程能搭配針灸,可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藥物與復健治療沒有效果,可以考慮在肩峰下滑囊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在保守治療 3-6個月後疼痛仍然沒有改善,會建議手術治療。
肩部旋轉肌斷裂誤為五十肩
《2014/06/1517:48》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年過五十歲常有肩膀、無力等現象產生,一般人總是將這劃歸五十肩的症狀,但其實很有可能是「肩部旋轉肌肌腱退化性斷裂」! 一名五十五歲的張女士,原本體力好,做家事、當志工全都難不倒她,突然右肩開始卡卡的,時不時就像針扎一般疼痛,後來更演變成手舉不起來,想要自己梳頭都沒辦法。
張女士還以為自己是有了五十肩的症狀,跑遍中西醫診治,推拿數次,但始終沒有改善,夜晚更在疼痛中無法入眠,直到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在骨科林坤輝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旋轉肌斷裂,需要進行手術修補才能漸漸復元! 林坤輝醫師表示,「肩部旋轉肌肌腱斷裂」好發於五十至七十歲。
發生的主要的原因有:一、急性受傷,例如跌倒或外傷,由於肩部受到外力撞擊,直接對肌腱拉扯造成撕裂,甚至肌腱斷裂。
二、旋轉肌腱的退化,加上關節退化長骨刺,原本的肌腱逐漸磨損、變薄,並可能因為一次輕微的外傷碰撞或突然出力搬重,即造成整條肌腱的斷裂,尤其相較於急性受傷,旋轉肌老化斷裂更為常見。
對於旋轉肌斷裂的治療,林坤輝醫師說明指出,治療方式需視年齡與實際狀況而定,一般分保守治療及手術。
若是輕微撕裂傷及患者年齡較老者,可以採取保守療法包括休息,藥物及復健治療,使患者能保有日常生活行動為要;嚴重者則如肌腱完全斷裂則需要手術治療,包括修補肌腱及清除骨刺。
現在更有關節鏡的微創手術方法,這有傷口小、疼痛少、復元快的優點,可以列入考慮。
'
肩關節運動乳癌術後復健
《2014/07/1814:57》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乳癌病友團體 18日於愛的關懷小站,藉由復健運動、自製餐點歡慶成立 2年。
現場乳癌患者分享生活中的自我照護,並鼓勵新加入的成員勇敢面對、走出陰霾。
由於乳癌病患在切除乳房後,容易會有胸肌萎縮、胸部塌陷問題。
醫院特別請復健師徐千惠現場教大家如何居家復健;徐千惠表示,乳癌病患最好在傷口拆完線後,再做大角度的肩關節運動,使其皮瓣能穩固附著於胸部及腋部,每天最好維持運動 15分鐘,運動則以練習次數、時間及範圍,採漸進性增加,以不引起疼痛不適為限。
手術後 24小時內儘早開始復健運動,可利用橡皮球輔助,術後第一天運動則可選擇仰躺或坐姿下活動肩關節,以免不動而造成僵硬。
為了提高肩關節活動度,徐千惠指出,手術後第 2天可藉由延展釋放肩關節壓力,術後第 3天可由患側上肢活動,加上非患側的協助,使其恢復到術前的狀況,術後第 4天時,可使其降低患側與非患側上肢的差異,平時也可做一些像手指外展或內收運動、鐘擺運動等,都可預防及減少淋巴水腫。
'
姿勢錯誤25歲搬家工人下背痛
《2014/07/1619:29》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下背痛不再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 1名 25歲搬家工人數年來搬運重物姿勢錯誤而疼痛難挨;成醫主治醫師連偉志表示,這類姿勢失調的患者很多,只要隨時保持挺胸縮小腹,復健的療效就能加倍。
這名病患上班常要扛重物,長久下來,扛重物的身體右側(腰部)會疼痛,他自以為身強力壯,忍耐一下、休息一下就沒事,但後來覺得疼痛感會往前移到腹部,於是到成醫求診。
檢查後發現腰椎第一節的腰椎旁肌受傷,診斷是腰椎旁肌拉傷,經藥物及復健後疼痛逐漸改善;之後轉介到復健部,持續做肌力強化運動。
連偉志說,腰痠背痛不是病,但痛起來要命,尋常動作就會痛到連呼吸也會引起刻骨銘心的疼痛,因此忽略了保護脊椎最需要「抬頭挺胸」,誤以為彎腰駝背就能自保。
他指出,下背痛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不良、過度使用、外力傷害(摔跤、滑倒)或脊椎關節退化引起。
不良的姿勢占大多數,導致背部承受不正確的外力拉扯,背肌過度負荷而發病。
預防下背痛,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的肌肉,加強耐力與柔軟度。
舉重物除了不能過量、過久,最重要是姿勢,務必與身體平行,高處則須墊腳而低處就要蹲下,絕對不要勉強。
'
半夜小腿抽筋
《2014/07/0717:00》
「醫師啊,我昨天晚上小腿又抽筋了,非常痛,睡都睡不好」。
臨床上常遇到病人抱怨,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是痙攣性疼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特點是「腓腸肌」突然強直且疼痛性痙攣,從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時小腿後側肌肉抽筋隆起,小腿無法正常伸屈,影響足趾、足踝屈伸而疼痛。
夜間小腿抽筋的原因常見有過度疲勞,腿部肌肉因運動量過大造成疲勞,加上夜間姿勢不當緊張狀態未得緩解,使得乳酸等代謝產物未能及時排除而引起抽筋現象,還有寒冷的刺激,尤其夜間睡眠時,腿部易受寒涼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另外,「低血鈣症」也會發生,當體內鈣離子過低時,神經肌肉興奮值降低,低強度刺激就會引發肌肉興奮導致異常收縮,這種情況多見於缺鈣孕婦及骨質疏鬆的老年人。
若有腿部靜脈曲張或動脈血管硬化的人,會因睡覺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不動,使得腿部血液迴流不順暢,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代謝物質刺激肌肉收縮,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中醫看此病症的病因多因肝腎虧損,氣血不足,加上風寒濕的侵襲,導致筋脈肌肉失養所致,輕則局部肌肉緊繃僵硬,活動不暢,重則扭轉急痛。
臨床常用獨活寄生湯配合芍藥甘草湯治療肝腎虧損、氣血虛弱引起的小腿抽筋、腰腿酸軟疼痛等症狀,也會依照症狀加龍骨、牡蠣增加人體內鈣質。
怕冷陽氣不足者加巴戟天、仙茅;陰虛有熱局部發炎者加黃柏、女貞子;氣虛加黃耆、黨參;血虛加阿膠、當歸、雞血藤;寒重加木瓜、烏藥。
只要辨證準確,處方正確並按療程服藥,就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突然小腿抽筋怎麼辦?可立即抓緊抽筋那腳腳趾,腳尖向上翹,腳跟下蹬,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
還可用「人中按壓法」,當小腿抽筋時立即按壓上嘴唇人中穴,按壓後腓腸肌痙攣會逐漸鬆弛緩解疼痛。
另外在膝關節內側有腓腸肌附著點,用手指摸索膝關節內側面有條硬而突起肌肉,對此處局部按壓,收縮的小腿痙攣的情形就會停止。
大部分小腿痙攣只會偶然發生,可自行緩解,注意保養即可。
平時宜均衡飲食及補充水份,加強運動延展肌肉,訓練肌肉強度及柔軟度,睡前也可讓雙腳浸泡熱水,睡前按摩小腿相關穴位,並藉由伸展,使肌肉拉伸放鬆。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趙翰林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
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率高
《2014/07/1718:55》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時間多被壓縮,導致缺乏運動,加上高脂、高鹽、高糖等不當飲食,因此有代謝症候群的日益增多,醫師提醒,有代謝症候群的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所以不要輕忽。
根據衛生福利部 6月公布的 102年國人十大死因顯示,排名第 2至 4以及第 8位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都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息息相關。
台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昱竹表示,代謝症候群包括腰圍肥胖、血中三酸甘油酯偏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只要 5項指標中,超過 3項就算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民眾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陳昱竹說,飲食要把握少鹽、少糖、少油的 3少原則。
少鹽建議少食用醃漬食品,如臘肉、酸菜等,高湯湯底、調味用的醬料等要適量。
他指出,除了糖果、甜點外,買冷飲也要留意含糖量,可以盡量選無糖或微糖。
像西瓜、芒果等比較甜的水果過量食用也會造成血糖升高;另外,避免油炸食物,或牛油、豬油、奶油等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動物內臟也要盡量少吃。
陳昱竹提醒,健康食品的本質是食品,雖具有保健功能,但並非藥品,也沒有藥品療效。
因此若三餐不正常,而只想靠吃健康食品降低血脂肪、血糖、血壓,無疑是本末倒置,保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7成4青壯年不知自己高血壓
《2014/07/2018:36》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台灣飲食重油重鹹以及過大的工作壓力,高血壓已然年輕化,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07年台灣 3高追蹤調查」發現,台灣地區 20到 39歲的族群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的人高達 7成 4,平均每 4個有高血壓的青壯年人就有 3人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台北市衛生局呼籲,把握「定期量血壓」、「規律運動」等 6大原則就可常保健康。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表示,高血壓是國人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也是造成腦溢血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推估,今年台北市高血壓人數約 45萬 2988人。
林莉茹說,現在人們工作壓力大,由於時間被壓縮導致運動量不足,首先每週運動 150分鐘,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的民眾,可利用日常生活增加身體活動量;維持正常體重,成人標準身體質量指數 (BMI)為 18.5到 23.9,健康腰圍女性不超過 31吋 (80公分 )、男性不超過 35吋 (90公分 )。
再者,飲食把握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炸;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抽菸、不過量飲酒,每日酒精建議量男性為 30cc、女性為 15cc;定期量血壓,維持理想血壓
120/80mmHg以下,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早上起床 1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定期健康檢查,年滿 40歲至 65歲每 3年 1次的免費健檢,超過 65歲則是每年 1次。
心律不整嚴重恐猝死
《2014/07/1917:24》
安南醫院昨日上午舉辦心律不整衛教宣導,心臟內科部主任李聰明建議民眾定期進行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許多人對心律不整不以為意,沒想到它竟是死亡殺手。
安南醫院昨日舉辦 1場「心凝守護,心律不整暨腦中風」衛教宣導座談會,心臟內科部主任李聰明表示,心律不整也就是心律異常,嚴重可能猝死,民眾最好定期做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隨時掌握心臟情況。
李聰明指出,心律不整可能心跳速率很快、很慢或正常(但節奏不正常)。
臨床上常見成因不外乎有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或辮膜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而心肌缺氧、電解質異常、過度酒精及咖啡因或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引發心律不整。
李聰明說,心律不整的病人通常會有心悸現象,由於每個人對於不規則心跳的感受度有差異,有可能心律不整發作時,並不會感到不舒服,未加以留意,建議民眾定期進行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檢查,隨時掌握心臟跳動情形和辮膜、心房大小。
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韋廷指出,所謂心房顫動,其實就是心房內單一或多個區域發生頻繁快速的電流波,這些電流波激發心室收縮,引發心律不整。
他說,心房顫動有些是突發,有些則是長期存在,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使用藥物降低心跳,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回復正常心律,以及使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必要時施行電擊回復正常心律及使用心導管電燒術以去除心房放電,或安裝節律器治療過慢的心跳,只有少數病人才需要接受開心手術治癒心房顫動。
醫生表示,發現心律不整不用害怕,只要加以重視,並學會自量脈搏,了解自己平常心跳情況,並保持正常生活,就可減少罹患機會。
連3天尿量少於500cc需就醫
《2014/07/2020:48》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醫學進步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慢性病患的人數也大幅提高,當中的洗腎人口更是逐年增加,醫師提醒,保養腎臟要趁早,腎臟又稱為人體的清道夫,若是發現連續 3天的尿量都少於五百 c.c.就應該趕快就醫檢查。
書田泌尿科主任吳季如表示,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體重 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的尿量如果小於 400c.c.,體內的廢物就無法完全排出,這時可能會出現水腫,血中的尿毒素及鉀離子會逐漸上升,鉀離子的上升如果沒有妥善處理,病人會有心臟麻痺立即死亡的危險。
他解釋,通常正常人每天的尿量跟流汗以及食物、排便有關,所以每人每天的尿量都不一樣,大致在 800c.c.到 4000c.c.間。
但取平均值而言,人每天的尿量在 1000到 2000c.c.間。
吳季如說,常有停經前後的女性,發覺自己的尿量變少,身體也跟著浮腫,但是體檢都很正常,這情形大多是暫時性的體內荷爾蒙,水分及礦物質失調,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自己痊癒,只有少數病患需服用利尿劑,將多餘的水分排掉就會感覺舒服。
想要知道自己每天的尿量有多少,他建議可以收集 24小時的尿,再去買市售劃有 500c.c.刻度的玻璃杯來自我測量,若是連續 3天,每天尿量都少於 500c.c.時就要提高警覺去就醫治療。
過半膀胱過動症拖1年才就醫
《2014/07/2118:46》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提醒膀胱過動症患者應儘早就醫改善,以免面臨跌倒骨折的危機。
(記者翁順利攝)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中老年婦女罹患膀胱過動症相當常見,台南市郭綜合醫院門診發現過半數患者都延遲 1年才就醫,導致跌倒骨折案例頻傳,目前已有簡便的貼布可以運用,患者無須再猶豫了。
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表示,膀胱過動症是指發生急尿感,通常伴有頻尿,每天小便次數多達 8次,也會夜尿,晚上小便次數常到 2次。
台灣女性 40歲後的膀胱過動症發生率約 16%,隨著年紀越大,膀胱過動症發生比率越高;嚴重者會造成尿失禁,患者因急忙奔往廁所,或因夜尿時燈光昏暗,容易跌倒而骨折。
有膀胱過動症的婦女,或因影響社交、或因難以啟齒或誤認為是老化所致,加上錯誤觀念以為須手術治療,李耀泰發現過半數患者都是在症狀發生 1年後才尋求治療。
治療膀胱過動症方法第一線方式是行為治療,首先是水分攝取適當,控制日、夜間飲水量,可減少小便頻率和夜尿次數。
有利尿功能的飲料如咖啡、茶、酒應避免。
患者初始每 3至 4小時或更短時間定時小便,減少急尿和漏尿次數,如有急尿亦應即刻小解;患者也可實施自我膀胱訓練,一段時間後,在很想小便時,漸漸延長時間才去小解,減少頻尿和頻率。
李耀泰強調,如行為治療的反應不佳,則考慮予藥物治療,醫界新研發出貼片療法, 1片可使用 4天,更換簡便,如果治療積極,可減少 50至 80%尿失禁。
流汗快擦乾防汗斑上身
《2014/07/2320:29》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台灣夏季悶熱,不消多久就汗流浹背,而身上散發的體味也常讓人不舒服,學童或青少年正值活動力旺盛的時期,醫師提醒,流汗不但會造成體味,若是沒做好清潔保養或是沒盡快擦乾,可能會導致汗斑、濕疹、毛囊炎等皮膚病變。
正在念國中的弘哲除了念書外,平時最愛跟同儕一起在操場打籃球,每次都玩得滿頭大汗,放學回家後,也不馬上洗澡換乾淨的衣服,最近因為背部不斷長出圓形糠疹,經診斷後才發現是因黴菌引起的「汗斑」。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表示,夏天一到,像弘哲這樣的案例還不少,因為台灣夏季高溫多濕,正是細菌和黴菌孳生的溫床,因此每年夏季各式各樣由於皮膚局部發炎或經由血液感染引起的皮膚疹十分常見。
她解釋,局部造成的疹子,大多與表皮有髒的東西阻塞有關,包括汗液鹽分堆積、皮屑、表皮細菌、皮脂變質等。
至於全身感染,引起皮膚出疹變化的病原,則包括病毒、細菌、徽菌或是寄生蟲等。
而汗腺分布密集處,容易長痱子和汗斑,汗斑也稱變色糠疹。
在學童及青少年是非常容易看到的皮膚病之一,為黴菌所引起,平時寄居在毛髮,所以耳前後,頸部,上臂及背部等接近頭髮的部位最易發生,外型為平坦的圓形或不規則斑點,大小不一,從米粒大到指甲大都有可能,斑塊色素比周邊皮膚淡色,且有皮屑,沒有搔癢感。
丁綺文提醒,汗斑是可能傳染的,也比較頑固,是否復發性與體質是息息相關,所以注重個人衛生很重要,一旦流汗要儘早清洗或擦乾,若是使用抗黴菌的軟膏局部塗抹大約要治療 2個星期,洗頭儘量用含抗黴菌藥的洗髮精,只要平時注意清潔保養,才能有效預防這類的皮膚病。
芊/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這是我收集醫療保健的寶庫
我75年學針灸76年將自己ㄉ20年過敏鼻疾
及8年ㄉ坐骨神經痛 自扎針通電治癒...
人生從此變彩色
81年跟學老師去北京醫學院檢定考試取得針灸師證照.
84~86年與友人開民俗療中心現開有機蔬果批發
掌握好健康.生活品質才能提高
祝福!!親朋好友健康99幸福百分百
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yun5624's新文章睡前吃香蕉助眠!這水果竟比香蕉讓你更好睡養顏美容首重補腎淺碟化系列人生何時清醒?何時最糊塗?病從淺中醫濕疹別抓狂作息不正常年輕人不舉規律運動少肉多菜遠離大腸癌免疫疾病與過敏肉桂補元陽老人養生佳品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yun5624'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延伸文章資訊
- 1肩膀痛?中醫針灸改善肩夾擠症候群 - 洪國峯中醫師
人體大部分的關節是肌肉包住骨頭,但肩關節與其他的關節不同,是骨頭圍繞著旋轉肌袖。上面是肩胛骨的肩峰(acromion),下面是肱骨(humerus)的上緣(橘色框處) ...
- 2肩膀痛小心旋轉肌袖斷裂@ 芊卉的部落格 - 隨意窩
如果沒有完全斷裂的病人可以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復健、針灸與局部注射,口服消炎止痛藥能改善疼痛,降低發炎反應,冰敷也有類似的效果,熱敷則對慢性發炎有幫助。
- 3揮別肩膀的痠痛;「針」有效
後不能(肱二頭肌肌腱炎)、上舉困難(旋轉袖肌群發炎)……等病症,常發生 ... 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有43 項針灸適應症,其中肩背手足肌肉酸.
- 4旋轉肌袖疼痛針灸- 康健雜誌
- 5操過頭肩旋轉肌受傷別急著先打針
肩膀疼痛不見得都是五十肩才會出現的症狀,有時可能因關節鈣化造成旋轉肌腱發炎。 兩者之間最大不同在於,五十肩是因肩部關節退化,關節發炎相互粘黏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