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狄爾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威廉·狄爾泰(德語: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國哲學 ...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 (頁面存檔 ...
威廉·狄爾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威廉·狄爾泰出生(1833-11-19)1833年11月19日德國威斯巴登逝世1911年10月1日(1911歲-10-01)(77歲)奧匈帝國施伊恩施萊恩(英語:SeisamSchlern)時代19世紀哲學地區西方哲學學派詮釋學、德國歷史、生命哲學主要領域詮釋社會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思想史、人文科學
受影響於
康德、施萊爾馬赫、德國浪漫主義、黑格爾
影響於
齊美爾、韋伯、雅斯佩斯、海德格、伽達默爾、鮑亞士、史代納
威廉·狄爾泰(德語:Wilhelm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他於海德堡大學學習神學,後轉赴柏林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柏林大學(1865-1866;1882-1911);巴賽爾大學(1867,取得教授資格);基爾大學(1868-1870);(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1870-1882)。
他曾研究黑格爾青年時期的手稿,於1906年發表《黑格爾青年時代的歷史》。
最初屬於新康德主義,後轉向生命哲學,致力於所謂「歷史理性的批判」,主張「歷史的相對主義」。
認為哲學的中心問題是生命。
通過個人「生活的體驗」(Erlebnis)和對生命同情的「理解」(Verstehen),就可認識到文化或歷史即生命的體現。
強調和不同的生活類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應的是不同的宇宙觀,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宇宙觀為其特徵。
他同時認為任何一種宇宙觀都是相對的,這就是歷史主義的要義。
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重要流派,如雅斯貝爾斯的精神病理學、胡塞爾的現象學、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伽達默爾的解釋學都帶有狄爾泰論述的烙印;在社會學方面,韋伯、曼海姆等也受到狄爾泰的影響。
著作[編輯]
《施萊爾馬赫的倫理學原理》(1864)(博士論文)
《施萊爾馬赫傳》(1870)
《精神科學導論》(1883)
《體驗與文學》(1905)(論文集)
《黑格爾青年時代的歷史》(1906)
他生前發表的和大量未發表的著作被編集成《狄爾泰全集》(共26卷)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086245
BNA:000039151
BNE:XX1061412
BNF:cb120266526(data)
CONOR:6443363
FAST:40948
GND:118525727
ISNI:0000000368556200
LCCN:n79091364
MGP:191306
NDL:00437937
NKC:jn20000700402
NLA:35036615
NNL:000039611
NTA:068475985
SELIBR:183826
SNAC:w6575g5q
SUDOC:027500721
ULAN:500316836
VIAF:68943563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威廉·狄尔泰&oldid=67541852」
分類:1833年出生1911年逝世德國哲學家德國社會學家德國歷史學家德國心理學家德國文學評論家德國文學理論家社會評論家歐陸哲學家教育哲學家科學哲學家宗教哲學家社會哲學家文學哲學家社會科學哲學家知識論者形上學學者本體論者經驗主義者德國加爾文主義者基爾大學教師布雷斯勞大學教師巴塞爾大學教師柏林洪堡大學教師柏林洪堡大學校友海德堡大學校友19世紀德國哲學家19世紀作家威斯巴登人拿騷公國人隱藏分類: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使用受影響於參數的人物信息框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含有德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UL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0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LatinaLietuviųമലയാളം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Сахатыла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 - Devil Red
這些說法都預設了詮釋的工作乃在於再經驗文本作者的心智經驗。 狄爾泰(Dilthey, 1985)承續許萊爾馬赫欲尋求一普遍的詮釋方法學的志業,嘗試拓寬 ...
- 2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論文名稱: 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 論文名稱(外文):, Life grasps life-Re-search into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
- 3威廉·狄爾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廉·狄爾泰(德語: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國哲學 ...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 (頁面存檔 ...
- 4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論文摘要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1833~1911)是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 ... 司來馬赫的普遍詮釋學建立的發展過程,以做為瞭解狄爾泰的歷史理解理論的基礎。
- 5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 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
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 張旺山*. 客觀精神與個體的力量共同決定著精神的世界。歷史就建立在對二者的理解. 之上(GS W21300。 導論:「歷史理性批判」的實踐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