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名稱: 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 論文名稱(外文):, Life grasps life-Re-search into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指導教授: 張鼎國.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42.206)您好!臺灣時間:2021/11/1000:21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師雲儀論文名稱: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論文名稱(外文):Lifegraspslife-Re-searchintoDilthey'shermeneuticsoflife指導教授:張鼎國指導教授(外文):Chang,TingKuo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學門:人文學門學類:哲學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0畢業學年度:98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17中文關鍵詞:狄爾泰、生命詮釋學、精神科學、歷史理性批判、效果關聯、客觀精神、體驗、表現、理解、歷史意識相關次數: 被引用:4點閱:632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1 狄爾泰的詮釋學理論承接史萊馬赫詮釋循環整體與部分相互補充預設,並重視對作者心理的解釋,以及作者生命脈絡、背景知識的掌握,將作品視為生命表現,並與生命整體相關聯。

同時他也將詮釋學與奠定精神科學的基礎的嘗試連結,將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重要的知識論、方法論。

然而狄爾泰的詮釋理論不只是精神科學的認識論。

除了以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中除了說明了精神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有關理解如何得以可能,狄爾泰將人視為歷史的存有,不但研究歷史、創造歷史並且接受歷史在我們身上的作用,我們的理解能力同樣受到歷史而決定的。

狄爾泰以客觀精神肯定理解者與被理解者之間的共同性,並以效果關聯來說明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

理解活動不是僅將作品、文本視為他人的生命表現,企圖以重建創作過程客觀地理解作品;藉由理解他人生命表現同時也檢視自己的生命,同時在理解過程中也將自己的體驗移入,如此成為從生命理解生命的生命詮釋學。

本文以歷史學派、康德與史萊馬赫作為狄爾泰生命詮釋學的準備,並以客觀精神與效果關聯作為理解的前結構,從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來說明狄爾泰詮釋的豐富內容。

以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中對狄爾泰的批評為反對立場,最後嘗試以狄爾泰自己的理論來回應高達美的批判。

目錄……………………………………………………………………………i常引書目縮寫表………………………………………………………………iii第一章︰導論1.1、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11.2、學術研究成果回顧………………………………………………………21.3、概述研究方向……………………………………………………………4第二章︰狄爾泰的理論背景2.1、歷史學派…………………………………………………………………152.1.1蘭克…………………………………………………………………162.1.2德羅伊森……………………………………………………………182.2、狄爾泰轉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時間概念……………………222.2.1純粹理性與歷史理性………………………………………………232.2.2先天事物的歷史性與生命範疇…………………………………262.3、史萊馬赫與普遍詮釋學…………………………………………………312.3.1簡述史萊馬赫的哲學思想…………………………………………312.3.2簡述史萊馬赫詮釋學思想…………………………………………32第三章︰狄爾泰的生命詮釋學3.1、詮釋學轉向………………………………………………………………393.2、理解前結構……………………………………………………………433.2.1客觀精神作為理解的共同性………………………………………433.2.2效果關聯作為理解的脈絡…………………………………………523.3、體驗、表現與理解………………………………………………………593.3.1體驗…………………………………………………………………603.3.2表現…………………………………………………………………653.3.3理解…………………………………………………………………68第四章︰批判與再思考4.1、高達美對狄爾泰的批判………………………………………………754.1.1反對狄爾泰詮釋學的客觀主義……………………………………764.1.1.1精神科學的方法論問題……………………………………774.1.1.2為達成客觀重建的詮釋活動………………………………794.1.2反對絕對的歷史意識……………………………………………804.1.2.1走向絕對精神之路的歷史意識……………………………824.1.2.2忽略理解者歷史性的歷史意識……………………………844.1.3對體驗的批判………………………………………………………864.2、對高達美批判的再思考…………………………………………………894.2.1回應客觀主義的批判………………………………………………894.2.1.1人是歷史的存有—回應將歷史視為與主體對立的研究客體…………………904.2.1.2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的方法學與生命詮釋學……………934.2.1.3作品是生命的創造物—回應客觀重建的理解活動…………………………………934.2.2回應歷史意識的批判………………………………………………944.2.2.1在歷史中理解自己—回應走向絕對精神之路的歷史意識………………………944.2.2.2客觀精神與效果關聯作為理解前結構—回應忽略理解者歷史性的歷史意識………………………984.2.3體驗中的各種活動…………………………………………………994.2.3.1回應體驗作為精神科學的基礎……………………………994.2.3.2體驗的時間性—回應生命整體應大於部分的總合………………………1004.3、本章結………………………………………………………………1014.3.1狄爾泰︰理解就是在你中對我的再次發現……………………1024.3.2高達美︰所有的理解都是自我理解……………………………103第五章︰結語……………………………………………………………106參考書目……………………………………………………………………111 中文狄爾泰相關著作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艾彥、逸飛譯,《歷史中的意義》,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

張旺山,《狄爾泰》,台北:東大出版社,1986。

安延明,《狄爾泰的歷史解釋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

謝地坤,《走向精神科學之路—狄爾泰哲學思想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RudolfA.Makkreel著,李超杰譯,《狄爾泰傳—精神科學的哲學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WilhelmDilthey著,童奇志、王海鷗譯,《精神科學引論》,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WilhelmDilthey著,趙稀方譯,《人文科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其他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靳希平、吳增定,《十九世紀德國非主流哲學—現象學史前史扎記》北京:京大學出版社,2004。

Hans-Georg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Hans-GeorgGadamer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RichardE.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安東尼.弗盧等著,李超杰譯,《西方哲學講演錄》,北京:商務,2000。

張汝倫,《德國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蔡石山,《西洋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環球書社發行,1982。

張廣智、張廣勇,《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JohannGustavDroysen著,JörnRüsen編,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蔡美麗,《黑格爾》,台北︰左岸文化,2003。

張慎主編,《西洋哲學史第六卷︰德國古典哲學》,南京︰鳳凰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外文狄爾泰及其相關著作Dilthey,Wilhelm.GesammelteSchriftenBandⅠ,EinleitungindieGeisteswissenschaften:VersucheinerGrundlegungfürdasStudiumderGesellschaftundderGeschichte,B.G.TeubnerVerlag,1990.Dilthey,Wilhelm.GesammelteSchriftenBandⅤ,DieGeistigeWelt:EinleitungindiePhilosophiedesLebens;Hälfte1,AbhandlungenzurGrundlegungderGeisteswissenschaften.1990.Dilthey,Wilhelm.GesammelteSchriftenBandⅦ,DerAufbaudergeschichtlichenWeltindenGeisteswissenschaften,1979.Nohl,Herman(hrsg).DiePhilosophiedesLebens:EineAuswahlseinenSchriften1867-1910,druckvonGustavOttoHeppenheim,1946.Bollnow,OttoFriedrich.Dilthey:eineEinführunginseinePhilosophie,W.Kohlhammer,1955.Rodi,Frithof(hrsg).Dilthey-JahrbuchBand2,fürPhilosophieundGeschichtederGeisteswissenschaften.Göttingen:VandenhoeckundRuprecht.1984.Rodi,Frithof(hrsg).Dilthey-JahrbuchBand8,fürPhilosophieundGeschichtederGeisteswissenschaften.Göttingen:VandenhoeckundRuprecht.1993.Rodi,Frithof(hrsg).Dilthey-JahrbuchBand10,fürPhilosophieundGeschichtederGeisteswissenschaften.Göttingen:VandenhoeckundRuprecht.1996.Makkreel,RudolfA.andRodi,Frithjof(ed.).Hermeneuticsandthestudyofhistory/WilhelmDiltheyselectedworks;v.4.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6.RickmanH.P.(ed.trans.andintro).W.Dilthey:SelectedWriting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6.Rickman,H.P.WilhelmDilthey:PioneeroftheHumanStudies.Lond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9.Rickman,H.P.(ed.andtrans)PatternandMeaninginHistory.NewYork:Harper,1961.Rickman,H.P.DiltheyToday:acriticalappraisalofthecontemporaryrelevanceofhiswork.NewYork:GreenwoodPress,1988.HodgesH.A..WilhelmDilthey:Anintroduction,GreatBritain:Routledge,1994.Tuttle,HowardNelson.Humanlifeisradicalreality-anideadevelopedfromtheconceptionsofDilthey,Heidegger,andOrtegayGasset.NewYork:PeterLangPublishingInc,2005.Makkreel,RudolfA..Dilthey:PhilosopheroftheHumanStudie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5.Ermarth,Michael.WilhelmDilthey:Thecritiqueofhistoricalreason,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高達美著作及其他Gadamer,Hans-Georg.GesammelteWerkeBd.1.HermeneutikI:WahrheitundMethode--GrundzügeeinerPhilosophischenHermeneutik.Tübingen:J.C.B.Mohr,6.Auflage,1990.Gadamer,Hans-Georg.GesammelteWerkeBd.2.HermeneutikⅡ:WahrheitundMethode–Ergänzungen,Register.Tübingen:J.C.B.Mohr,2.Auflage,1993.Weinsheimer,JoelandMarshall,DonaldG.(trans).TruthandMethod.2ndreviseded.NewYork:Continuum,2006.Gadamer,Hans-Georg,Linge,DavidE(transanded.),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7.Palmer,RichardE.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TheoryinSchleiermacher,Dilthey,HeideggerandGadamer,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69.HansHerbertKögler,KarstenR.Stueber(ed).EmpathyandAgency:theproblemofunderstandinginthehumansciences.Boulder,Colo.:WestviewPress,2000.Droysen,JohannGustav.historisch-kritischeAusgabevonPeterLeyhundHorstWalterBlanke.Historik.Stuttgart-BadCannstatt[Germany]:Fromann-Holzboog,1977.期刊董秀珍,〈狄爾泰的哲學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台北:中等教育,58:6,2007。

葉坤靈,〈狄爾泰精神科學導論及生命哲學的教育蘊義〉,台北:中等教育,50:3,1999。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詮釋學〉,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35,1999。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35,1999。

張鼎國,〈歷史、歷史意識與實效歷史—論高達美詮釋學中「歷史性」概念之演變〉,嘉義︰揭諦,11,2006。

陸敬忠,〈高達美式詮釋學概念初探—詮釋學從柏拉圖至狄爾泰之詞義思想史〉,中壢:中原學報,30:2,2002。

尤昭如,〈狄爾泰歷史哲學之探討〉,台北:淡江史學,13,2002。

張錫俊,〈狄爾泰的歷史研究—以傳記、觀念史為探討中心〉,新莊:史學研究,17,2003。

Palmer,Richard,〈哲學詮釋學(1)早期海德格以及史萊馬赫和狄爾泰的初步回顧〉,新莊:哲學與文化,35:2=405,2008。

Palmer,Richard,〈真理與方法的原始目的以及從狄爾泰、海德格到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發展〉,新莊:哲學與文化,35:2=405,2008。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註: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由物所體現的生命意義與開展─琦君散文之敘事分析 2. 從踏步獨舞走向和諧共舞的美感體驗之生命敘說 3. 從狄爾泰詮釋學之人文科學基礎建構護理倫理實踐進路 4. 狄爾泰的「歷史理性批判」之研究 5. 狄爾泰歷史理解的實踐與理論   1. 陸敬忠,〈高達美式詮釋學概念初探—詮釋學從柏拉圖至狄爾泰之詞義思想史〉,中壢:中原學報,30:2,2002。

2. 張錫俊,〈狄爾泰的歷史研究—以傳記、觀念史為探討中心〉,新莊:史學研究,17,2003。

3. 張鼎國,〈歷史、歷史意識與實效歷史—論高達美詮釋學中「歷史性」概念之演變〉,嘉義︰揭諦,11,2006。

4.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35,1999。

5. 張旺山,〈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詮釋學〉,台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35,1999。

  1. 從狄爾泰詮釋學之人文科學基礎建構護理倫理實踐進路 2. 論狄爾泰的心理學及其在「歷史理性批判」中的地位 3. 狄爾泰歷史理解的實踐與理論 4. 心理治療的直覺現象─詮釋學的觀點 5. 狄爾泰的「傳記」概念及其教育研究的意涵 6. 狄爾泰的「歷史理性批判」之研究 7. 當代詮釋學的詮釋特徴----在視域融合與詮釋衝突之間 8. 護理之審思-一個高達美詮釋學的啟發 9. 由物所體現的生命意義與開展─琦君散文之敘事分析 10. 臺灣華人的死亡概念:客觀詮釋學分析 11. 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 12. 諮商師於諮商經驗中關鍵事件的研究-詮釋學的觀點 13. 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 14. 理解之詮釋學分析及其教育意義 15. 從尼采的生命哲學論虛無與價值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