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族屁股痛1顆球、3個動作擊退梨狀肌症候群 - 康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媒體報導,她在臉書發文透露,疑因拍戲久坐,造成大腿肌肉傷害,最後導致梨狀肌發炎,腳痛到無法入睡,「中醫、西醫,還有針灸都看了,都沒有用」,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醫生這樣說 「國民阿嬤」王滿嬌梨狀肌症候群痛到無法站 久坐族屁股痛 1顆球、3個動作一次擊退 收藏 圖片來源/轉載翻攝自臉書粉絲團@滿嬌姨的家 瀏覽數718,866 2019/03/20· 更新日期2021/10/26· 作者/凃耿華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77歲資深演員王滿嬌參演多部影視作品,擁有「國民阿嬤」稱號的她近年也會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生活。

根據媒體報導,她在臉書發文透露,疑因拍戲久坐,造成大腿肌肉傷害,最後導致梨狀肌發炎,腳痛到無法入睡,「中醫、西醫,還有針灸都看了,都沒有用」,王滿嬌也提醒「這個症狀很多人都有,坐姿要小心,除了打針吃藥,就在家拉筋」。

55歲的李先生是一位上班族,常長久坐於辦公桌前工作,有一次趕報告時,突然覺得一側臀部深處痠痛,症狀持續了幾星期始終不見改善,甚至連帶同側的腿和足部也覺得麻麻 (示意圖/shutterstock)李先生來到復健科門診,經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及「臀肌肌筋膜疼痛」。

醫師指導他「臀部伸展運動」和「自我按摩技巧」,並安排短波、干擾波等物理儀器治療,隨後又為他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經過幾星期的治療,李先生痊癒了。

(圖片來源:CoreWalkingforPainRelief)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因為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所以發炎時除了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有時會與脊椎神經壓迫、臀肌筋膜疼痛等病症不易區分,或是同時出現,如果是這種情況,應一併治療。

(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梨狀肌症候群的成因梨狀肌症候群的成因是「臀部深處肌肉僵硬、發炎造成神經壓迫」。

長期久坐、蹲坐、椅子過硬或習慣性翹腳等姿勢下,梨狀肌容易受到刺激或僵硬,最常發生在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不愛活動的老年人身上,運動量突然增加的運動員、需久蹲或搬重物的工人也可能產生此症。

如何治療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口服藥物:屬於第一線治療,物理治療包括微波、干擾波、超音波等儀器治療;口服藥物包含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若第一線治療反應不佳或已疼痛難忍的病患,應嘗試注射治療,復健科的超音波除了能將藥物(類固醇、局部麻醉藥等)精準導引到梨狀肌和臀肌,也能導引乾針激痛點注射來放鬆緊繃的筋膜。

有了超音波導引,不僅更能確定療效、也能避免許多併發症,還能根據注射中病人的反應做進一步診斷。

根據一篇國際期刊(JNeuroSurgSpine,2005)的研究,約85%的病人在注射1次後即獲得明顯改善。

(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震波:初步研究顯示有療效,但是因為梨狀肌較深,所以最好先由復健科醫師施行診斷性超音波做定位。

伸展運動與自我按摩:無論做什麼其他治療,運動治療都是最關鍵,卻最常被患者忽視的一部分。

伸展運動與自我按摩方法運動治療是治癒梨狀肌症候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請參照以下圖片(依重要性排列),並把握3個原則:1.放慢動作、痛立刻停:循序漸進,若感到疼痛難忍應立即停止。

2.微痠15~60秒:需伸展至微痠的程度,並保持15~60秒才有效,每個動作做2~4次,共約5~15分鐘左右即可。

3.自我按摩是將按摩球置於屁股痠痛的地方,用身體重量達到按摩效果,每次不宜超過5分鐘,以免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一般來說,建議用網球或專業按摩滾筒做為按摩球,體態較臃腫者也可選用棒球或壘球。

(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圖片來源:凃耿華醫師提供)最後要提醒,梨狀肌症候群經正確診斷、適當治療與運動後均能改善,若有屁股痛的問題,記得找復健科醫師診治喔!(本文作者為維德徐匯診所院長凃耿華醫師)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久坐族 臀肌 運動治療 屁股痛 梨狀肌症候群 台灣復健醫學會 針對時下重要而熱門的議題請復健醫學專家做深入淺出的說明,提供正確的概念,讓復健醫學能真正地協助民眾恢復健康。

我是新冠肺炎染疫病人,需要復健治療嗎? 網球肘、下背痛、足底筋膜炎都可治 增生療法:打擊疼痛新利器! 新冠肺炎康復後,小心後遺症!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PICC如何為慢性感染症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熱門文章 1. 「三立海董」林崑海傳口腔癌逝,享壽68歲 此疾病患者恐少活20年,口腔出現5徵兆要當心 4. 常吃乳酸發酵高麗菜,減少壞膽固醇! 2. 2種糖千萬不要碰!會造成腸道變差、血糖升高 5. 走路就能降低體脂 健身專家:每週走路搭配2運動,加速燃脂、照樣增肌 3. 私密處搔癢、有異味? 6招自我保養預防感染 6.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我很幸運,走著進急診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健康新知 私密處搔癢、有異味? 6招自我保養預防感染 最新專題 Omicron懶人包》你我都可能確診,這些事你要知道! 【康健借問站直播】營養學博士吳映蓉X翁德志|腸保養終極指南!用好菌抗憂鬱X肥胖X失眠 【康健借問站直播】吳奕璇|去濕作戰!眩暈、瘦不了、高血脂...你是高濕危險群? 【康健借問站直播】陳亮妤|莫名不適都因為它?一起搞定自律神經 【康健借問站直播】林岱樓|持續性耳鳴?小心潛在的壓力X心血管異常X腫瘤 【康健借問站直播】營養學博士吳映蓉X翁德志|腸保養終極指南!用好菌抗憂鬱X肥胖X失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