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無常觀 - 心靈環保學習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修無常觀 · 「無常」 的意思就是「 空」。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但須知空一定是從有而來,. 師父說過空是學佛的目標,空的基礎則是「有」, · 沒有「有」怎麼可能有「 ... 進階搜尋 全站搜尋 課程 講師 討論與分享 最新訊息 佛學工具 全站搜尋 法鼓講堂 禪修 念佛 佛學經典 生活佛法 法會 實體課程 頻道總覽 最新訊息 講師一覽 學佛工具 捐款護持 阿彌陀佛 您好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法鼓講堂禪修念佛佛學經典生活佛法法會實體課程 法鼓講堂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3-法鼓講堂 線上課程 2021-01-28 法鼓講堂-2022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21-01-09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禪修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佛在平常日用中 線上課程 2013-12-16 從禪的觀點談成功、方法、目標 線上課程 2011-06-07 禪宗對俱解脫的看法 線上課程 2011-06-06 戒定慧 線上課程 2011-03-21 禪修與信仰 線上課程 2010-12-16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念佛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共修念佛的功德 線上課程 2011-06-24 自力與他力 線上課程 2011-03-22 處處觀音菩薩 線上課程 2011-03-01 信心、願心 線上課程 2010-12-16 念佛就是修行 線上課程 2010-12-16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佛學經典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2-聖嚴法師經典講座 線上課程 2021-01-30 DDMTV04-法鼓山經典講座 線上課程 2021-01-27 法鼓講堂-2021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21-01-08 法鼓講堂-2020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17-02-10 法鼓講堂-2019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17-01-19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生活佛法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1-大法鼓 線上課程 2021-01-30 DDMTV05-大法鼓英文版 線上課程 2021-01-26 心六倫 線上課程 2012-12-07 人間淨土的實現 線上課程 2012-07-12 心靈環保 線上課程 2012-01-1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法會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七:法華壇 線上課程 2015-10-04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二:禪壇 線上課程 2015-06-28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一:水陸總說 線上課程 2013-12-20 梁皇寶懺講要(十講之十):卷十 線上課程 2012-05-23 梁皇寶懺講要(十講之九):卷八、卷九 線上課程 2012-05-1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實體課程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禪學班進階課程】 實體課程 2022-08-18 最新【佛學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8-18 最新【福田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6-01 最新【法鼓長青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4-16 最新【快樂學佛人】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1-0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更多講師介紹 講師介紹 果竣法師 簡歷: 曾任教於法鼓山僧伽大學,教授中國佛教史、漢傳佛教經典。

線上課程: 1.極樂世界共遨遊《阿彌陀經》 2.觀世音普薩普門品 ...... 詳細介紹 禪坐靜修學佛疑難生活佛法心得感想健康飲食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如何〝悟〞請說!!! 1年前 1 禪坐無法專注 2年前 0 參話頭 3年前 0 耳根圓通聽到像耳鳴的聲音 4年前 7 「身心脫落」是悟境的體驗 4年前 13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五蘊空與物相的成住壞空與心理的生住異滅 3月前 6 念佛 6月前 0 用水驅除盆栽上的害蟲,但又怕傷到蟲子 1年前 0 在家可否唸誦地藏經 3年前 0 如來十二部經每一部的名稱?以及十二部一共有幾本經及經名? 4年前 4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常懷淨願、少惹私欲 5年前 142 戒是良藥 5年前 2 在家如何做供養偈 6年前 1 菩薩的化現, 6年前 1 出世間的真理世界 6年前 2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法鼓夢中佛事金山水月道場 2週前 0 環保組義工回山四感~~ 2週前 0 光明的攝化力 5年前 12 《法鼓鐘聲》 5年前 15 缺乏同舟共濟的互助精神 5年前 2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出家眾可以參加什麼運動活動? 10年前 5 佛教徒的飲食觀 10年前 3 更多最新消息 【2022法鼓講堂◆最新預告】 2022-07-26 8月份法鼓講堂/從聲聞到大乘—談世親與《俱舍論》/莊國彬老師 敬邀您上網聆聽! ... 【2020水陸總壇概說】(講師:果毅法師) 2020-11-20 數位課程新上線!果毅法師主講【水陸總壇概說】共四講,敬邀您上網聆聽! 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 【數位頻道總覽】聆聽法語淨化心靈 2018-05-30 ... 佛學辭典國語文辭典佛經原典檢索佛學資料檢索梵、巴、藏語言教學 學佛工具首頁 佛學辭典 一行佛學辭典 學佛工具首頁 國語文辭典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漢典(簡體字) 學佛工具首頁 佛經原典檢索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學佛工具首頁 佛學資料檢索 DDBC整合搜尋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書目期刊檢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國家圖書館)佛學名相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時間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人名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地名規範資料庫高僧傳GIS專案(法鼓佛教學院數位典藏組)印順導師著作全集 學佛工具首頁 梵、巴、藏語言教學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梵、巴、藏) 回生活佛法分類 修無常觀 發表者:當下 發言時間:9年前     在日常生活中的色、聲、香、味、觸、法時,   自己的心應如何修無常觀?       回覆內容 確認 取消回覆 自定 9年前 1樓     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愁覺遲。

」 此中的「念」有:一是未證空性的念,二是已證空性的念。

未證者是散亂的妄念,及專注於方法的正念,是有取捨的; 已證者是覺照及智慧,不與喜怒等煩惱心相應,是任運自在的。

  聖嚴法師: 修習無常觀而尚未成就者,應時時刻刻、念茲在茲,提念修習。

若已成就者,不需蓄意作觀,因為無常即空,觀無常即觀空, 既已契入空性,則毋須再觀無常, 但其知覺仍在,雖有知覺而不執著,此即「覺照」。

    所以對正在修行的人而言,必須時刻照顧念頭; 對已有修證的人而言,只知有境界在,卻不會隨境妄動, 而又不相妨礙。

  一般而言,無常觀很不容易修習,必須有數息觀和 不淨觀的基礎後,才較易得力。

  佛教是強調以懺悔作為修行的前方便,因為不懺悔, 很難使心念安定下來,心不安定,修觀必不能成就。

      禪悅 9年前 2樓     諸法,是指存在於空間的一切現象,包括語言文字和思想觀念。

雖然諸現象彼此之間互有關聯,然而凡是現象, 無一不在此消彼長、互為增損之中。

  人所以為的「我」, 除了這些現象之外,別無所指,別無所據。

  既然一切現象都變遷不已,不論在心相、事相, 或物相中,就都沒有真實的我。

    有情眾生的自體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及其所處環境的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至於「三世有」的觀念, 在《阿含經》中也常見,例如「已觀」、「今觀」、「當觀」, 「已斷」、「今斷」、「當斷」;   因此而演變為「現在有體,過未(過去、未來)無體」的思想。

這原本是指有情自身及其環境的有,是屬於空間的存在;   同時又為修行解脫之道,肯定由過去至現在, 從現在到未來的時間過程之存在,由業力通貫三世, 而成三世實有之說。

    由於行為的作用雖經常變動,然其受報造業,無不集於現在, 過去的已存在於現在,未來的也得由現在延伸, 故在日常生活中的色、聲、香、味、觸、法,應修無常觀。

    分享《禪與悟》     月光 9年前 3樓     對一般人而言,希望是一個美麗的幻影。

人在努力追求,到手之後,才發現那只是夢幻泡影; 有些人就此醒悟,有人還是繼續追求下面一個泡影。

    人的一生,就在追求、幻滅與醒悟之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修無常觀:   佛法的智慧,在於提醒人們,世俗的成就只是入世、 化世的橋樑,如果執幻為真,不顧一切拼命向前, 只有落到一無所獲的地步。

  所以,修「無常觀」,在努力建設人生而不沈溺於成就之中, 不必患得患失,更不用因此而害人害己。

    社會上有這層體會的人多了,世間的爭執等諸多煩惱, 就可以減少許多;自已當調整努力的方向,用虛幻的人生, 藉假修真。

    一心 9年前 4樓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這意思是說:有功德的菩薩們,應該要有智慧心、清淨心, 做了布施後,心裡不要想到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 如能不執著,便能生智慧心,也就是無住的心。

  什麼叫作「六塵」, 那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色」, 是經由眼睛所見到的現象,包括顏色和形像; 耳朵聽到是「聲」音;鼻子嗅到的是「香」; 舌頭嚐到的是「味」;身體四肢所接觸到的 物質或氣溫是「觸」;「法」則是我們的思想、 語言、文字、符號和記憶,這些都稱作「法」。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境時便會產生種種反應,面對這些反應, 心中不受影響,不留下任何痕跡,這就是「無住」。

    如洞山良价禪師曾經形容他的心境,如空中的鳥跡, 飛鳥經過空中以後,並不會留下足印,或是任何的影跡, 就像這位禪師的心,接觸到任何事物之後,什麼東西也不留下, 還是保持著像虛空那樣的坦蕩、明白。

    要做到這種程度是很難的,而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 這不是說失去記憶,而是心無所執著。

  我們要如何才能修成無常觀呢? 有兩種方式:   第一是頓悟,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聽到《金剛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話,馬上言下大悟;   第二是從鍊心開始,修習「觀」的方法, 凡是修「觀」的方法,都屬於觀照般若的一種。

    出處《金剛經講記》       天平座 9年前 5樓   《維摩經》: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 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   我們的身體看似堅實,其實就像天上的浮雲經常在變化, 剎那間即變幻無常;身體的細胞經過不斷地新陳代謝, 很快地汰舊換新;身體直到老死為止,隨時都在變易; 身體的組織念念不斷,分分秒秒有如閃電般快速地變動著。

  身體以四大為家,身體不實,四大假合,回歸四大。

這便是你我和他大家擁有的身體。

    身體是虛幻不實的,修無常觀,心應如佛所教的方法法修行。

如法身,不是一種有形的東西,而是由功德智慧所成。

    佛的法身,雖不是凡夫的肉眼所能看見,卻是任何人 都有可能以自己的身心行為來體現,凡是能夠持戒、修定、 修智慧、明解脫而心向解脫、助人解脫的人, 便是實際表現了法身功德。

    華中 9年前 6樓     「無常、苦、空、無我」,是佛說的。

  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無常的,所以一切現象都是暫有的, 如空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虛幻的假相而已。

若不覺察無常及空,就起執著,就會受苦。

    師父:「三國時代,曹操有首詩: 「人生在世,為歡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操並沒有信佛,但他的人生體驗和佛法是相應的。

    佛說「無常」,若不學佛,不知「無常」; 若能懂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便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對美好的抱持感謝,對不好的感到樂觀。

    晚課唱誦的「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這是告訴我們,生命太短了,時間太快了, 如果不能珍惜時間,好好努力,就要沒機會了。

  如能警惕到「生命無常」、「時間短促」, 就不會把寶貴的生命,浪費在人我是非、利害之中了。

  平常時若能提起無常,並且真正感受到無常,將會努力地 來做有益於自己和別人的事。

  禪修中,每當念頭生起時,若能警惕到生命無常, 便會轉雜亂妄想為正念的方法。

  要將「無常」的體驗,跟生命結合,的確很難, 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 我正活在無常之中,我即是無常的本身。

」     若要將此警覺,持之以恆,須靠意志的力量。

若能善用「無常」的觀念,便能生活在念念新生、 時時平安、精進不懈的喜悅中。

      italk 9年前 7樓     凡夫均以為世間是永恆常住的,身心是我及我所保有的, 此既見為常又執為我的情形下,就要為著「我」而追求快樂, 逃避苦難,追求名利,逃避毀損。

    再大的歡樂和名利,世間卻無不散的筵席、無不凋的花朵! 所以,無常又是苦,到何處去找真實的我, 以及永恆的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質呢?     師父:眾生的身心世界,是由於五蘊的因緣假合; 離了五蘊假合,沒有身心世界。

生死也好,身心也好, 無非是因緣所生的,暫有幻現的虛妄法。

  如何勘破它?請用三法印。

如何斷絕它?請修八正道。

    千合 9年前 8樓     「無常」的意思就是「空」。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但須知空一定是從有而來,   師父說過空是學佛的目標,空的基礎則是「有」,   沒有「有」怎麼可能有「空」?   必定先「有」才能「空」。

  好比說一個人要出家,他一定有家,才有家可出,   如果沒有家怎能叫出家?   就是智慧也好、福報也好,也都要先「有」,   在有了福報、有了智慧之後,再把福報與智慧的觀念放下,   也把自以為擁有福報、擁有智慧一切的佔有感放下來,   那才是真正修學佛法的目標,那便是空。

      關於我們 服務中心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FAQ 隱私權聲明 合作提案 相關連結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中心粉絲專頁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會員總數 累積課程數 今日瀏覽人次 31447人 311門 2807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