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閃亮的時尚風華——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時尚物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族群男人的服裝較正式以「袍」為大眾,搭配「褂」與「背心」,髮型也是跟隨清朝人剃髮。

平民勞動時,多著簡單的衫與褲,頭上戴斗笠亦或綁著頭巾。

女人以衫與裙搭配為最 ... 分享文章 編碼:00128 文/黃悅瑄 圖/網路資料 責任編輯/邵璦婷   電視螢幕裡播放著連續劇《紫色大稻埕》,講著1924年大稻埕的故事,當年台北大橋還在興建,青年們沸騰高喊著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街上人來人往,墨綠色的優雅旗袍,細緻的金邊沿著曲線而下;褐色合身西裝背心,木製扣子整齊排列;日式立領詰襟學生服,搭配雪白襯衫。

  1920年代,臺灣在日本帝國的殖民之下,已經度過了近30個春夏。

日本人帶著和服文化踏上這片土地、漢人傳入了旗袍馬褂,西式時尚洋服颳起一陣潮流,建構出了專屬於臺灣服飾的摩登風景,造型千變斑斕。

或許每一個走過這裡的痕跡,都為這件衫縫上了一針。

把時間拉回當年的臺灣街頭——當年沒有繡著英文字母的潮牌、沒有各種顏色的帆布鞋、沒有大批閃亮的快時尚;卻隱隱約約從斑駁泛黃的老照片裡,窺見那曾經的流行與樸實。

  前章:日本人來到這裡之前,我穿著什麼?   在日治時期前,臺灣由土地上的原住民與中國閩、粵移民所組成,服裝上也就順理沿襲著各自的傳統。

自1684年開始的清領時期,原住民著自己的傳統服飾,漢人則多與清朝人的穿著近似,相互影響。

  漢族群男人的服裝較正式以「袍」為大眾,搭配「褂」與「背心」,髮型也是跟隨清朝人剃髮。

平民勞動時,多著簡單的衫與褲,頭上戴斗笠亦或綁著頭巾。

女人以衫與裙搭配為最普遍的樣貌,上頭有刺繡與些許的裝點。

閩籍的婦女更是腳踩著三寸金蓮,繡花弓鞋街巷裡到處可見,是被重視的審美標準。

重要場合時,女人們會加上「雲肩」,各式的金銀珠玉貼滿髮簪,這些老式美感在臺灣早期的照片與畫作裡優美浮現。

  起點:戴上禮帽、穿上筒裙,服裝轉變之始   1894年烽火連天,人們記得那時的甲午戰爭,清朝政府戰敗了。

隔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署下了大名鼎鼎的馬關條約。

自此,臺灣島割讓給了日本,日本文化與流行如洪水傾巢而出,浸染了臺灣。

  日治時期的起初,總督府對臺灣人採取懷柔政策。

島上原有的風俗習慣也非一時半刻可以扭轉,此時臺灣人民依舊走在自己的潮流上。

  然而,時空來到了1910年代後,人民的穿著是百花齊放姿態的開頭。

隨著中國進入民國時代,日本開始崇尚西化服裝,也間接影響了臺灣人民。

於是,男子不再留著長長的髮辮,改以俐落的短髮,頭上也戴起了挺立的西式禮帽。

生活在大都市中的男人,部分開始慢慢練習穿著西裝。

  1937年前,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與日本友人合影,男士都著西裝與禮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女人則將上衣改得合身、開始注重衣料所能給予的曲線。

裙子從漢民族典型的包圍式馬面裙,換成了西洋筒裙。

裙長變短,裙頭改使用暗釦或裙鉤,褲型從寬鬆的襠褲走向窄管,方便女性外出工作。

原本繁複、重裝飾的,都轉變成較為簡約的形式。

  巔峰:中西日合璧,奔放而多樣的審美   這股服飾改變的風氣並沒有隨著時間削弱,反而隨著歲月演進及西式教育的擴展,帶來了更鋪天蓋地的轉變。

1920年代,人們的穿著選擇變得更多樣,依照自己喜好的形式,服裝百家爭鳴。

當母親穿著傳統衫時,女兒可能著和服,一旁的丈夫則西裝畢挺。

  1920年,在日本的久邇宮邦彦王一家,女性著和服,男人則著軍裝與日式制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20年,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著西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那個時期,臺灣的本土菁英開始推行新文化運動,藉由講演與刊物將國外新思想帶進臺灣,「西化服飾」也順水推舟地得到了優勢。

在外來思潮的氛圍裡,本土文化依舊不滅,便形成了奇特的中、西、日合璧風格。

臺灣移民社會的特性,展現在日常的衣帽之間。

在這之中,興起了許多讓人目不暇給的服飾,「撞衫」看來也不是件需要擔心的事。

從喇叭袖短衫、長筒裙、旗袍、日本花布衫、洋裝、到和服,應有盡有。

  日治時期出現許多改良式服裝,融合清朝服、日式與西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插曲:洋裁,引領臺灣女性價值的靈丹   衣著除了顯現常民生活的風格之外,也造成了社會風氣的改變。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臺灣早期普遍的性別觀念,也是日本政府剛接管臺灣時所欲改變的社會情境,他們藉由技藝教育體系,作為讓臺灣女生上學的管道。

  一開始教授的是「臺式裁縫」,西服的出現碰巧十分適宜臺灣本地的氣候,日本人也大力推廣之下,便蔚為風潮。

這樣的轉變也使得學校開啟「洋裁」教授,取代了中式的平面裁縫。

1920年後,洋裁取代了原有的傳統刺繡成為裁縫課的重點。

  日治時期時,婦女不再裹小腳,放足為女性帶來了嶄新的生活樣態。

女性走出家門,開始受教育,走出了長年封閉的閨房;在學校吸收洋裁技術,開始用自有的技藝謀生,甚至可以最快接觸時髦的衣物。

  服飾的改變牽動了社會的改變,技術不僅僅是技術本身,而是帶領著女人擁有提升地位與能力價值的可能。

來自遠方的流行,讓這裡的女性有了展現自己的途徑,這些1930年代,受過教育的女性,成為了臺灣第一代的職業婦女。

  中章:太陽的子民,臺灣人穿上了和服   皇民化運動在1940年代伴隨著中日戰爭,轟轟烈烈展開,一切目的就是讓臺灣人成為效忠日本天皇的子民。

不僅鼓勵使用日語溝通、民眾改穿日本造型或改良的服裝,便符合總督府的期望,接受獎勵,受到表揚。

文化認同藏在生活的小細節裡頭,才發現,穿什麼就象徵著了我是誰,亞細亞的孤兒從外在開始,已經變得不像自己了。

  除了西式服裝,穿著日本和服、國民服也是能受到總督府獎勵的好類型。

憑藉著西方的包裝,去中國化便指日可待。

這一波的服裝改革,讓臺灣傳統服飾沒有回頭路,脫離了中國華南地區的風格,一路向西。

  臺灣人穿著和服的場合多在於日本人密切交流與應酬處、學校公共活動、節慶時節。

但是和服的正式性、製作的高成本、不方便活動,也讓其進不去常民的生活裡。

  曾經,來自中國的旗袍也在臺灣女性之間興起風潮。

1930年代,最為普遍的女性穿著就屬洋裝與旗袍了。

但旗袍看在日本人眼裡,代表著國族意識,這些附加在旗袍上的色彩被加以解讀,被投以異樣眼光。

  中章:有驕傲有無助,穿著制服的日子   藍領白襯衫的水手制服,直排扣黑西裝,整齊劃一的制服,是學生時代青澀記憶總少不了的制服。

制服曾讓我們失去了隨性選擇的自由,但那短暫被剝奪自由的日子,卻成就了無以名狀的團體生活,和那些如何在統一裡找到自己的迷茫和勇氣。

  日治時期的教育普及化也順勢地帶來了制服風華,自1895年臺灣總督府於台北市芝山岩成立第一所西式教育小學。

爾後依據民族所分設的公學校、小學校、蕃童教育所等初等教育,更有職業教育與師範學校的中等教育體系,臺灣人民進入了高普及率的教育環境。

  中等學校的男子制服像官服或陸軍服,冬季為黑綾、夏季為白綾。

裡頭搭配著白襯衫,腳上搭著深色皮鞋,但是學生也有調皮時,可不是人人都如此地穿,有時更穿著木屐,讓憲兵無奈又尷尬。

  男子制服還有一個重要的經典,那就是袖章、帽章、襟章、腰帶扣章、鈕扣等裝飾。

這些裝飾用來標名身份,是驕傲,也讓在外的學生可以輕易地被辨識身份。

  終章:曾經的臺灣流行風華,那些洋裝與和服   1941年的夏季午後,曾經有一位日本人在台北的大稻埕附近,就這樣靜靜地坐在路邊,觀察著過往人們的衣著,並且記錄了下來。

他是日本畫家立石鐵臣,在充斥戰爭與統治陰影的時代,他與一行人曾編纂了《民俗臺灣》這份雜誌,讓當年臺灣的模樣、人們的生活得以被輕輕地寫下,得以被記得。

  當年依據他看見的情況,在台北幾個區域觀察的結果,都是著西服的人較中式服裝多。

榮町區域,18人中,穿西服9人、中裝8人及和服1人。

連同日本女性也是著西服多餘和服,想著,1940年代後,我們便越來越見不著傳統服飾了。

  太陽之國的旗子在島上揮舞了半個世紀,是風是雨都淋在臺灣人的身上。

或許重新看看當年的衣服,可以記起曾經經歷過的一切,是痛就記取,是好就存在心中。

    參考資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灣早期服飾圖錄》,高本莉,南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日治時期臺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大木言葉 《臺灣服裝史》,葉立誠 《耀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鄭麗玲   文化銀行每週都有關於老文化的報導!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那我們每週三都可以私訊給你新的喔! [每週三都想收到請點我]   延伸閱讀前傳︰九份的地圖之外文化銀行正式上線!頭城搶孤(二)傳承敬天祭鬼之心【圖輯】你絕對沒看過的潮衣型錄——古典掌中戲偶的服裝大賞I把一生歲月磨得閃閃發亮 專訪磨石子師傅王金耳、方福定晴光生活百態 理事長葉寶春專訪 TypeandPress“enter”toSearch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