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這樣讀課本– 說明文閱讀策略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線上也有很多拆解課文的方式,比如這篇,教師或學生可以找一篇課文使用看看不同方法,就能讓自己的腦袋在理解課文以及做筆記時,更有組織、更結構。

至於 ... 踢他碎碎念教育現場生活雜筆寫作策略文本閱讀茁壯成長書記/影記每月提問[課堂]這樣讀課本–說明文閱讀策略零加壹/林娘FollowSep21,2020·5minread【自然自學】閱讀理解獸超進化2020.10.09撰medium.com最近跟自然老師合作(合作歷程詳見上文),去他的課堂上講課本閱讀策略,收到了超多爆浮誇的讚美:「喔喔喔喔喔喔喔太強了吧!」「原來是這樣!」「我第一次看懂這一切!」「很簡單欸!」基本上我覺得這個策略適用於所有「說明文」文體,只要有一個老師教,應用到各科就可以拯救一堆以為自己看得懂課本但為什麼考試都考不好,或者單純死背硬記的小孩。

閱讀策略協助學生能夠完整濃縮課本內容,且能反覆練習摘要和整合;這是我自己唸書時候就在使用的,加上後來有學習一些課文拆解,再整理出來。

線上也有很多拆解課文的方式,比如這篇,教師或學生可以找一篇課文使用看看不同方法,就能讓自己的腦袋在理解課文以及做筆記時,更有組織、更結構。

至於為什麼這次是語文老師來做「自然課本閱讀」這件事,因為學科教師很多對於自己學科學習都是「優讀者」,很多方法是自動化且無法察覺的,而我自己算是自然跟社會苦手,一直到找出課本閱讀方法之後,才豁然開朗。

【三注意】我們歸納出三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注意標題類型:基本上課本在編排的時候,會有大章節、小章節、分段落,但學生如果只注意文字內容,不去看標題的字體大小、或者標號方式,很容易就忽略課文安排的「結構」。

但在課本閱讀時,只要先找出課文的結構,筆記的架構就出來了。

注意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當然還包含問號、逗號、刪節號等等,看到問號通常可以省略該段落,因為後面就會看到答案,前面的提問,只是讓我們在閱讀時,能夠和讀者對話;逗號和刪節號也扮演了一般功能。

但最重要的是分號與句號,只要看到分號,代表分號前後所要表示的,是同一類事情;而看到句號就表示這件事情已經講完了,筆記段落上,就會再換一個階層。

注意圖說:以前的課本字數,和現在的課本字數,有很大的差距,圖變多、字變少,自然課本有些部分甚至1/2都是圖,那圖就扮演了很重要的總結或補充功能,用來加深印象、讓人一目了然,至於究竟是總結或補充,就要看圖說以及圖說編碼出現在哪裡。

後面的四個步驟也是根據這三個注意而來。

【四步驟】拆摘合對這個口訣指的是拆解、摘要、整合、對照。

拆解指的是看到分號、句號就先隔開並編碼,讓自己能夠一個段落一個段落處理,接著摘要每個隔開來的小段落在說什麼,通常是幾句話而已,隔開來之後,抓關鍵字,學生都可以快速找到重點。

其中最難的是整合這個步驟,學生要去找到摘要後,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我會建議他們找「連接詞」,「因為所以」代表前後文有因果關係,「但是」代表後面的句子不完全或與前面概念相反;也可以找「相似詞」,若後面是舉例與補述,通常前面段落會先有概覽,把後面要講的內容梳理過一遍,這時如果我們已經理解了後面舉例、補述的內容,只要把概覽記下來,就是重點。

最後是對,要去對照圖說與圖的編碼,這張圖要怎麼和內文對應起來?這張圖討論的是內文的哪邊?以自然課本第一章第一節為例在課程操作上,教師可以先帶閱讀策略,讓學生練習做筆記,等學生熟練之後,可以給他們做筆記的時間,再進行課文內容的補充與討論。

另外統整也有很多方式,大概一~兩章教師可以示範不同的統整法,只要拆、摘兩步驟做得正確,合基本上就不會有大問題。

關於閱讀策略,我的比喻是,就像現在有一塊大蛋糕,你不知道他是怎麼組成、什麼口味,我們把蛋糕切成一小塊一小塊,你一塊一塊慢慢品嚐、慢慢分析,吃幾塊就拼湊出幾個重點,全吃完的時候你就能說出這個蛋糕到底是巧克力草莓雙拼,還是其實全部都是巧克力。

浩瀚且廣闊的知識海,被以某些方式精確摘要至課本中,字字句句都是重點,但能否看出重點,展開內容或折疊成類別,要看學生是否能掌握最基本的法則。

學生筆記三注意、四步驟用於解決學生的害怕非常有效,先熟悉這個策略之後,再補充筆記換色、分區分格之類的方式,會讓學生更好上手,但我們也發現其實有很多學生在習慣且願意嘗試之後,就會自動長出自己的架構,還會反問:這樣可以嗎?當然可以,這是教學最想看見的風景–學生沒有老師也能學!除了課本,學生之後會面臨更多複雜、困難的文本,屆時這樣簡單的方法不一定管用,但擁有自己的閱讀策略、筆記方式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應該前面因為不害怕而吸收的知識背景,擴展成自己的系統,成為堅強的網。

踢他碎碎念故事/課堂/生活/電影/閱讀/可能還有旅行84EducationReading84 claps84踢他碎碎念故事/課堂/生活/電影/閱讀/可能還有旅行Writtenby零加壹/林娘Follow相信陪伴與分享的力量,認為教育是為了讓未來的社會更好。

謹記陳爸說:「我們要愛孩子,等他們長大,他們會用我們愛他們的方式,去愛他們的下一代。

」踢他碎碎念故事/課堂/生活/電影/閱讀/可能還有旅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