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長壽超級食品,但到底該吃生的還是熟的?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蒜含有豐富的含硫胺基酸和大蒜素,可以抑制腸胃道的的壞菌、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硬化.防止血栓形成、並有降低血壓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而大蒜 ... Skiptocontent 提到大蒜,一般人第一個反應就是吃進口裡咀嚼後會產生一股濃烈的蒜臭味,久久不能散去,讓人避之惟恐不及,但它卻是個具有多重功效與營養素的食品,也是華人傳統慣用的烹飪食材與配料,甚至還被曾人誇張地形容為具有防癌功效的「抗癌明星食物」。

大蒜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與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效  大蒜含有豐富的含硫胺基酸和大蒜素,可以抑制腸胃道的的壞菌、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硬化.防止血栓形成、並有降低血壓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而大蒜中的硫化合物有抗菌消炎功效,對幽門螺桿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此外,大蒜還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加人體細胞吸收運用葡萄糖,達到降血糖、維持血糖穩定的功效,適合糖尿病患食用。

此外,大蒜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消除疲勞,修復免疫系統,所以被視為是長壽的養生聖品。

大蒜能夠防癌抗癌目前並無人體科學實證 至於前文說到外傳大蒜具有防癌與抗癌功能的說法,則是因為其中所含有的鍺元素與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強化免疫力的功能,但事實上目前並無任何實驗證明大蒜具有防癌甚至抗癌的神奇效果。

到底應該生吃還是熟食大蒜? 說完了大蒜的功效,就要來談談該如何食用它才能達到最大的保健效果。

在文章一開頭就提到,生吃大蒜會讓人面臨滿嘴口臭的尷尬處境,不過,臨床實驗證明,大蒜只有在生食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因為加熱、烹煮過後,大蒜中的大蒜素會被分散開來,使得食用功效大為減弱。

事實上,大蒜素並不存在於大蒜中,而是在大蒜細胞破裂時釋出的蒜胺酶和蒜胺酸產生化學作用後的產物,因此將大蒜切碎生食的生物利用度是最高的,也是最有效果的。

不過,為了避免口臭造成人際互動的困擾,一般建議在公開場合還是將大蒜加熱後再食用為宜。

哪些人不宜生食大蒜?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胃腸功能不好或胃腸發炎的人,特別是胃潰瘍患者,應該避免生食大蒜,以免大蒜素過於刺激胃黏膜,加速腸道蠕動速度,進而出現或腹痛、腹瀉等症狀。

此外,罹患肝硬化的患者因血液凝結較慢,受傷的傷口不易止血收口,且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所以必須避免過量食用大蒜,特別是經過濃縮的含蒜精保健食品。

究竟每天吃多少大蒜才是適量? 而究竟一次吃多少大蒜才是符合健康的呢?曾有網路報導指說,中國大陸山東省蒼山縣是中國胃癌發生率最低的地區之一,而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該縣的民眾平均一個人每年要吃掉5公斤的大蒜。

如果以這個標準換算,平均每天要吃掉13.7公克的大蒜。

這個數字大概等於15瓣以上的大蒜,其實一般人根本無法食用,而且可能會因此讓腸胃受到過度刺激。

根據營養師的建議,一般人其實每天攝取量約2到3個拇指大小的大蒜就已足夠,大約是1到2片蒜瓣的份量,就不必再吃保健食品補充,而最方便的方法還從菜餚中攝取,當然,如果家人不介意的話,生吃大蒜還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延伸閱讀: 花椰菜為什麼叫「抗癌神菜」?教你這樣吃法才有效 地表最強8種排毒食物幫助排除體內重金屬 冬天要預防心血管疾病 就靠這5類食物啦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