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十個無常觀修法- 索達吉堪布 - 佛弟子文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意思是說,修無常的過程中,最初要像野獸逃離獵人的籠子一樣不會回頭。
有些人剛生起無常觀時,什麼都不管了,非要出家學佛,別人怎麼勸也勸不住,母親昏倒 ...
佛弟子文庫>其他法師>索達吉堪布>正文日常生活中十個無常觀修法索達吉堪布2017-8-2922:36:02簡體字
上午若沒生起無常之念,中午貪圖今世的念頭就會抬頭;中午若沒生起無常之念,晚上就會被貪圖今世的念頭所俘虜。
」現在有很多修行人,對於修行一拖再拖,做其他瑣事則快馬加鞭;而前輩大德們與此恰恰相反,他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將修行擺在第一位,這是因為他們無常觀修的到位。
在未生起以上如是定解之前,我們務必要唯一觀修死亡無常。
一、走路
在道路上行走時,要觀想這條路是無常的,從粗大角度來講,它終究會被各種逆境所毀,從細微角度而言,它是剎那剎那遷變的;同時,你身體也是無常的,以後不一定再路過這裡。
既然如此,一舉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始終以正知正念攝持自己。
如《般若攝頌》云:「行住坐臥具正知,視軛木許無心亂。
」
對於無常,世間人在親友病逝時,才有一點感觸,傷心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
而作為修行人,即使兩個人身體很健康,離別時也應該當成永別:「我們以後不一定能見面了,極樂世界再見吧!」時時有種無常觀,這是相當重要的。
世間人或許覺得這不吉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修行人之間需要一種觀無常的微妙緣起。
二、住處
所居住的處所,從現相上講是無常的,沒有什麼可貪執的;從實相上講,就像具髻梵天對舍利子所說,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是清淨剎土,我們應當如是觀想,不能認為這是髒亂差的地方。
很多修行不好的人,看這個世界肮髒不堪,所接觸的人也全部視為妖魔鬼怪,這樣的心態對修行極有損害。
三、飲食
飲食受用是無常的,如果你有一些修行境界,應當享用禪定的美食。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在山中節食苦行時,許多空行母現身供養衣食,並說:「尊者啊,您在修行的時候,如果吃一點人間的食物,穿一點衣服,同時服用一點點空行的妙食,對禪修和善行會大有幫助。
這些衣食,我們會替您籌備的。
」尊者回答:「世間人所有的財物和資具,是不能與修行人的覺受和證解相比的。
因為我有了禪定的妙食,故世間的衣食和享受有沒有都無所謂!」
我們若有這樣的境界,當然是最好不過了;但即便沒有,飲食也要比較清淨,切莫沾染罪業的過患。
我以前一直強調,每人一天三頓飯,千萬不要殺生。
有些人早上吃一隻青蛙,中午吃一條毒蛇,晚上吃一隻雞,尤其是生活在海邊的人,每頓飯吃掉的眾生不是一兩隻,而是無數只,這種人比屠夫還殘忍、比惡魔還可怕,不如早一點離開世間好。
此外,我們除了盡量吃素,每次吃飯還應供養三寶,或者行持過午不食,以清淨心來過清淨的生活。
四、睡眠
躺臥睡眠是無常的,如果在貪心、癡心中入睡,則無實在意義,即使做夢也是一種迷亂。
但若有密法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境界,便可將迷亂修成光明境界;退一步說,縱然沒有這種境界,睡時也應觀想佛陀發光,徧佈自己的周圍,在這樣的修法中安睡。
五、財富
擁有的珍寶財富是無常的,故當依止聖者七財——信心、持戒、多聞、佈施、知慚、有愧、智慧。
世間人對有漏的財物極為重視。
前段時間,有些台灣居士去一個寺院參加開光儀式,當時在場有一個藏族老鄉,我以前認識。
她整個身體裝飾得金光閃閃,十個手指戴滿了金戒指,脖子上也有很多金子,一塊一塊的……那些台灣居士見了,都說她這樣做實在是浪費,平心而論,這種打扮十分俗氣,一點也不好看。
所以,水平不太高的人,認為財富是身份的象徵,把擁有高檔的衣服、轎車、房屋,當作是成功的標誌。
而修行比較好、境界比較高的人,視錢財如糞土,根本不把這當回事,他們唯一重視的,只是淨戒、信心、知慚、有愧等聖財。
當然,作為修行人,所有的行為特立獨行,一點都不隨順世間,也有一定的困難。
但不管怎樣,無論你在什麼情況下,都務必要重視聖者七財。
六、親友
親朋近鄰是無常的,整天隨順他們也沒什麼意義,所以應當遠離鬧市,前往寺院或寂靜處激發出離心,到了那時,你自然而然會珍惜時間。
其實珍惜時間很重要。
如果你現在不珍惜,沒有好好修習,以後不一定有這個機會。
明代的一元禪師說過:「西方故國早回還,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今生蹉過出頭難。
」因此,明白這個道理後,大家要有一種出離心,覺得這個人身太難得,必須充分利用起來。
有些剛剛出家的人,也許會有一點出離心,但這個需要長期保持,不然的話,一時的衝動、三分鐘的熱血並不可靠。
七、名利
名譽地位是無常的,作為真正的修行人,沒必要去希求這些,應恆常身居低位。
現在有些人活得特別累,為了小小的地位,一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實在是沒有意義。
當然,如果你有地位對眾生有利,那有一些也可以;但若對眾生毫無利益,則應像噶當派的大德一樣,內在雖有不可估量的功德,外在卻甘願默默無聞,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發心、做善事。
八、語言
言談話語是無常的,平時說些無稽之談沒有意義,有時間的話,應督促自己念咒、誦經。
《竅訣寶藏論》中講了要斷除的六種大錯誤,其中對親朋好友極力取悅,對上師三寶非常冷淡,這是一大錯誤;整日無休止地與人閑聊,卻從來不願意持誦密咒,這是一大錯誤;真正的法不去修,反而希求世間八法,這是一大錯誤……諸如此類講了很多道理。
現在有些人,僅僅念蓮師心咒一萬遍,就抱怨特別累,念一個小時頭都要裂開了;而讓他講些是是非非,尤其是說別人的過失,三四個小時還覺得短,甚至要熬夜「加班」。
所以,凡夫人確實煩惱深重,做善行的話,就像爬山,一直在算時間,磕半個小時頭或念一個小時經,就累得筋疲力盡、奄奄一息;而讓他做些世間瑣事,馬上精神抖擻、活力百倍。
這是非常顛倒的。
因此,我們行持善法要有毅力、要精進,至於造惡業方面,務必要想方設法加以杜絕。
九、善念
信心、出離心也是無常的,即使依靠偶爾的因緣生起,「我再也不回家了!再也不踏入紅塵了!」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就煙消雲散、無蹤無影了。
因此,為了穩固自己的出離心和信心,要經常祈禱上師三寶,以堅定的誓言來攝持相續。
十、妄念
想法妄念統統是無常的,故當具備賢善的人格。
如今尤其是學術界的人,分別尋思特別重,總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但這也是無常的,關鍵是要具足菩提心、慈悲心,擁有賢善的人格。
否則,即使你再能說會道,口才無人能及,想像力特別豐富,可對自他有沒有利也很難說。
十一、驗相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有時晚上做一些好夢,白天顯現種種境相,看到光、看到聖尊……這些驗相和證悟相也是無常的,沒有必要太高興。
你平時生起強烈的煩惱,從來都不察覺,而稍微有一點覺受、有一點境界,就開始到處打電話:「我開悟啦!看到什麼東西了。
」其實看到什麼並不重要,內心轉變才最重要。
若將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道理,反反覆覆在心中觀修,對此真正產生定解,然後修更高的法才會事半功倍。
否則,暫時的一些驗相並不穩固。
卓沃袞波上師曾說:「總之死亡無常法,自之相續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續生起死念時,三皈之辭也高深。
」的確,基礎沒有打好的話,表面上能看到明點,接受過《上師心滴》等最高的密法,也只不過是冰上建築,因為沒有觀好無常,這種境界不會長久,很容易被世間種種迷亂奪走。
所以,真正要修行的人,基礎一定要打牢,這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希望你們牢記於心。
米拉日巴尊者最初造了很多惡業,他擔心來不及懺悔就死了,如此必定墮入惡趣,於是跑到寂靜的地方,依止瑪爾巴羅紮接受了竅訣,對壽命無常再再地串習,最終獲得無死的堅地,擺脫了對死亡的恐怖。
很多道友也是這樣,想起以前沒學佛時的惡行,自己非常害怕死亡,於是進入佛門專心致志地修行。
到了一定時候,雖不敢說像前輩大德那樣獲得了成就,但至少明白,如果自己沒學佛,早晚肯定不斷造業,而今一方面不會造那麼可怕的業,再加上終身學習佛法,過著清淨的生活,死時應該有一些把握,不會特別畏懼了。
總之,通過修持無常法,我們要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樣,證得無來無去的不死果位。
佛陀在因地時也是如此,《涅槃經》中記載:往昔,佛曾示現為一外道婆羅門,在雪山中修菩薩行。
當時無佛出世,也無有教法。
帝釋天為了試他的道心,化現為極其恐怖的羅剎形象,來到他面前宣說半偈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菩薩聽後,覺得此半偈為三世諸佛的正道,於是懇請他講完後面部分。
羅剎不肯,要求他除非以血肉作供養。
菩薩欣然答應了,於是羅剎宣說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得到法之後,菩薩歡喜異常,遂於石壁、樹木上,處處書寫:「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這是一切諸法的根本。
有些道友常在經堂柱子上貼很多「止語」,其實這倒不用,你要貼的話,應該貼這個偈頌。
)後為兌現自己的諾言,他攀上高樹,縱身跳下。
此時虛空中傳出美妙音聲,帝釋天恢復身相,接住菩薩,對其懺悔、頂禮、讚歎後返回天上。
在《釋尊廣傳》和其他本師傳中,也講過這個公案。
可見,無常法是真正的解脫之門,為了聽聞此法,付出一切也值得。
修持無常的三個層次
關於修持無常,塔波仁波切從三個層次教誡我們:「開始的時候,害怕生死所追,務必像鹿子逃出籠子一樣義無反顧;中間的時候,務必像農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樣,做到死而無憾;到了最後,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樣,做到心安理得。
」
意思是說,修無常的過程中,最初要像野獸逃離獵人的籠子一樣不會回頭。
有些人剛生起無常觀時,什麼都不管了,非要出家學佛,別人怎麼勸也勸不住,母親昏倒也好,父親恐嚇也好,無論家裡發生什麼事,都動搖不了他的決心。
這是很好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出離心,則無法從世間瑣事中解脫出來。
中間的時候,要像農民耕地一樣勤勤懇懇,最終獲得一定的把握,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
到了最後,一切修行皆已成辦,自己心安理得。
就像上師如意寶在《快樂之歌》中所說:「死也快樂,活也快樂,一切都快樂。
」貝若紮那在擦瓦絨時有一個《滿足快樂之歌》,其中也講了很多這方面的教言。
不過,世間人的快樂與修行人的大不相同,我看過一本書叫《我就是快樂的人》,裡面的很多快樂,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它不是修行上的快樂,更不是生死自在的大樂。
塔波仁波切還說:「最初的時候,務必要像箭中人的要害一樣,認識到沒有空閑;中期階段,要像死了獨子的母親一樣,專心致志地修行;最終要了達無所作為,如敵趕走牧童牛。
」
意即修無常的時候,最初應像箭射中自己的要害,其他事情再重要也全部放棄,抓緊時間去搶救。
同樣,剛生起無常觀時,除了修法以外,對什麼都不關心,一切都不可能阻攔你。
中間的時候,應像母親死了獨生子一樣,日日夜夜想著他、念著他,對於別的事物,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
到了最後,證得無作無行的究竟果位,此時對一切萬法明明瞭了,但卻無法用語言形容,就像牧童的牛都被怨敵趕走了,一時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當然,這種證悟境界,並不像牧童被趕走牛那樣特別傷心,此處主要是從不可言說、無有可作的角度說明的。
在未生起以上如是定解之前,我們務必要唯一觀修死亡無常。
香怎耶巴說:「上午若沒生起無常之念,中午貪圖今世的念頭就會抬頭;中午若沒生起無常之念,晚上就會被貪圖今世的念頭所俘虜。
」漢地寺院上晚課時,也有一句:「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佛陀曾這樣讚歎觀修無常:「多修無常,已供諸佛;多修無常,得佛安慰;多修無常,得佛授記;多修無常,得佛加持。
如眾跡中,象跡為最,佛教之內,所有修行,觀修無常,堪為之最。
有些人平時分別念特別重,總喜歡胡思亂想,其實你若實在喜歡想,那最好想無常:山是無常的,河是無常的,我是無常的,你是無常的……最終我也會死,你也會死,除此之外,再沒有更殊勝的教言了。
每天堅持這樣串習,那麼修行境界必定會圓滿。
對無常生起定解的界限是怎樣的呢?
應像喀喇共穹格西那樣。
格西在後藏的覺摩喀喇山修行時,岩洞口有一荊棘叢,常掛到他的衣服。
開始他想砍除,但轉念一想:「唉,我也許會死在此山洞中,不知是否再有出去的機會,還是將修行妙法放在首位吧。
」當他再次出洞時,又想「不知道能否再返回這個山洞」,於是一直沒有砍荊棘叢。
就這樣,他連續在這個洞裡修行了多年,最後已經獲得了成就,可依然沒有砍除荊棘叢。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普通的故事,可裡面有非常甚深的竅訣。
我們有些道友不是這樣,在寂靜的山溝裡,一定要修富麗堂皇的房子。
今天我就看到幾間,覺得他們無常觀得真不錯,若被喀喇共穹格西見到了,肯定很「隨喜」他!)
還有一個修無常觀的表率,那就是持明無畏洲尊者,亦即智悲光尊者。
尊者有個秋季七月沐浴的水池,沒有階梯,進入時很困難。
弟子問:「是否需要在此修一階梯?」他拒絕道:「不知道明年還有沒有機會在這裡沐浴,何必那麼費事呢?」他一直不讓,並常常教誡弟子修無常法。
現在有很多修行人,對於修行一拖再拖,做其他瑣事則快馬加鞭;而前輩大德們與此恰恰相反,他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將修行擺在第一位,其他事情可以慢慢來。
不然的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修行若一直往後拖,今天該念的經推到明天,但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不行又推到後天再念……這樣下去的話,最終什麼法也修不成。
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眼前的時光,正如陶淵明在詩中所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在沒生起不加改造的無常觀之前,大家一定要在加行發心、正行觀修時,千方百計調整自心。
很多人總是問我:「這個無常法要修多少天?」其實此處已講得很清楚了,你相續中沒有生起這種定解之前,不管是一百天、兩百天,還是三年、五年,都要一直修下去。
這樣到了最後,你才會明白一切都沒有實義,只有修法最有意義。
當然,我們修的時候,必須要具足三殊勝:首先為了眾生髮菩提心,閉著眼好好祈禱諸佛菩薩、空行護法,加持自己一定要生起無常觀;然後通過理論也好、實修也好,用各種方法調整心態觀無常;最終生起無常觀之後,要將此善根迴向一切眾生。
總之,務必要追循聖者前輩的足跡,盡心盡力、勤奮努力地修持。
無常現前反而執常有,老年到來反而以為幼,
我與如我邪念諸有情,相續生起無常祈加持。
上篇:心善,在即生中也能感得很多果報下篇:念佛人自然得五福臨門 聯絡方式 手機客戶端 WBLineWSA微信臉書FB生處能熟,熟處能生修行、學習、做事、吃飯,都要生處能熟,熟處能生。
生處能熟,白米煮成熟飯。
熟處能生,熟能生巧。
就是說,煮飯,飯...日常實修的要徑一、出離心雖然在世間,我們不很貪戀。
既有這些緣,我們就隨緣。
有許多責任,夫婦之間,有夫婦的責任;父母對孩子,...虛雲老和尚禪語三十句1、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3、時光長短,唯心所造。
一切...聖嚴法師《海綿精神》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
內方是指應把握佛法的原則和自己的身份、立場,不要放棄自己的立場...聖嚴法師《最好修學哪一宗?》在前面已經說過,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於學佛者的根性及時代環境的不同而產生。
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場上說,...【推薦】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災難與人生意義的省思近日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如短期內多宗空難事件,然後相繼是台灣高雄大爆炸、江蘇昆山大爆炸、伊波拉疫病迅...要慶幸自己還活著導語:從出生開始,我們每天都在一步步走向死亡。
每天早上醒來,要慶幸自己還活著,這樣會更珍惜已經擁有的一切,帶...無我空性的教理如何運用於實修中魔障就像《大寶積經》所說:云何名得甘露灌灑?謂煩惱魔、蘊魔、天魔所不能損。
縱於死時,雖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你一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比利時有一本雜誌,把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作為調查對像,提的問題是:來到這個年齡,你一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呢?然後...【推薦】老鼠託夢昭示邪婬之報2005年前還沒有對佛具備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間,才體會到佛陀的教誨真實不虛,地藏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
之前,也...弘一大師《佛法十疑略釋》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對於佛法而起之疑問,亦復不少。
故學習佛法者,必先解釋此種種疑問,然...愚蠢也是天使的禮物前不久看書,讀到一則這樣的寓言每個人出生時,天使都要送給他一樣禮物:一種是愚蠢,一種是聰明。
有位叫伊莎貝爾的...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學修結合、解行並重的。
要行,佈施是萬行之首!佈施最主要的目...父母的無盡深恩大德因為父母有此無盡之深恩大德,所以我們必須盡此生中,能使父母心身安樂遠離煩惱。
才對得起如來的住世夕聖賢的教訓,...如何在平常當中修行佛法就如同陽光、雨露、空氣和水一樣,我們時刻不能離開。
飲食滋養我們的色身,佛法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
我們一兩餐...原來生命可以如此莊嚴地謝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聲佛號,綿長,深切,堅定,不知不覺中一股清涼漫過臉頰。
公公臨終前的...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問: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方海權答:在《三世因果文》說道:美滿的良緣、美滿的家庭,來自過去生中佛門多結善緣,...聖嚴法師:人心是最大污染源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的主題曲《高山青》,裡面有兩句歌詞:高山常青,綠水常流。
描...大安法師: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誰問: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誰?大安法師答:你應該想到,你今生一定要求生西方,如果你不能往生西方,最痛苦的...學佛後有病還要不要看一些學佛的人聽到別人有病就會勸人專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於勸人不要去看病,說:佛是大醫王,念佛就不會生病...星雲大師《什麼是禪》今天和大家講的題目是《什麼是禪?》。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來說是有問題的,因為禪不是能講的...達真堪布:不要留戀天上的福報我們不墮落,不下地獄,但是我們留戀天界的福報,覺得好,錯誤!天人有什麼好的?天人福報蠻大,條件很好,但是內心...搶不走一日,臨濟禪師跟隨老師黃檗禪師一同下田工作。
臨濟禪師走在黃檗禪師的後面,黃檗禪師回頭一看,發現臨濟禪師空著手...無常、因果、業力、輪迴●世間的事情就像水中的波紋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怎麼忙也忙不完。
在不知道所以然的忙碌中,青春的容顏很快布...插管維生的病人可以安樂死嗎問:師父慈悲,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就是對那些老人家,已經病了很久很久,在醫院或者療養院那種,他們插著那個管維生...更多最新文章 返回頂部 文庫首頁【法藏法師】淫慾之害【淨界法師】臨命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寂靜法師】種好你生命的福田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大安法師】佛號要如何念佛法治病大悲咒對治慾望懺悔法門金剛經工作事業增加福報忍辱法門婚姻家庭戒殺放生施食法門因果報應超度意義無量壽經藥師法門禪修法門觀音菩薩看破放下佛學問答消除業障夢參法師印光大師海濤法師大安法師如瑞法師慧律法師弘一大師達照法師妙蓮老和尚聖嚴法師其他法師靜波法師廣欽老和尚虛雲老和尚淨慧法師益西彭措Copyright©2009-2020佛弟子文庫(fodizi.tw)
延伸文章資訊
- 1修無常觀 - 心靈環保學習網
修無常觀 · 「無常」 的意思就是「 空」。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但須知空一定是從有而來,. 師父說過空是學佛的目標,空的基礎則是「有」, · 沒有「有」怎麼可能有「 ...
- 2佛教無常觀 - 中文百科知識
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如果認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那也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成就也會變去的, ...
- 3日常生活中十個無常觀修... - Facebook
意思是說,修無常的過程中,最初要像野獸逃離獵人的籠子一樣不會回頭。有些人剛生起無常觀時,什麼都不管了,非要出家學佛,別人怎麼勸也勸不住,母親昏倒也 ...
- 4我的無常觀- 國際佛教觀音寺
觀一切萬物變化無常,以息滅自己的貪念,稱為「無常觀」。此觀法乃修行佛法的第一要門。自古以來,先聖多以此為發菩提心之根本。這「無常觀」開始時是怎樣修習呢?
- 5佛教的無常觀 - 七葉佛教書舍
所謂「常」就是永遠不變、不會衰敗、甚至也不會消滅、死亡,永恆長存的,叫做「常」。既然是無常,就表示它是會改變、轉變、衰變的,甚至到最後也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