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開悟了無數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故事,雖然悟到的內容,他並不沒有親口說 ... 他恢復精力之後,在一棵菩提樹之下靜坐7天7夜,終於證悟成佛。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開悟了無數人 2020-12-06聖度文化 佛陀是佛教的創始人,在佛教還沒有出現之前,佛陀出生在印度的迦毗羅衛國,是當時的釋迦族人,父親是淨飯王,而身爲太子王儲的悉達多,卻走上了一條遁世苦修之路。

佛陀並不是一個神,而是與我們一樣的人,而我們與佛陀的區別在於,佛陀是覺悟之人。

說起覺悟不得不提一提當年佛陀經過六年苦修後,最終在菩提樹下覺悟後,他到底覺悟了什麼?佛陀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又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佛陀生活的時代是沒有佛教的,但卻有婆羅門教。

我們現在熟悉的佛教,很多思想都來源於當時的婆羅門教,還有其他幾個宗教。

不過佛陀所創建的佛教與婆羅門教卻有最本質上的區別,這種區別剛好體現在佛陀在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中。

佛陀覺悟後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原來一切衆生都是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也就是人人都是可以成佛的,只是因爲妄想與執着,所以才未能證得。

這一句話與當時的婆羅門思想剛好相反,在婆羅門中等級制度非常明顯,而且婆羅門認爲是存在一個神來主宰一切衆生命運的,而佛陀所悟道的剛好是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這樣一句話,就可以把佛教與其他宗教對立開來,大多數宗教都是不平等的,都是有主宰者的,而佛教卻不承認這一點,佛陀認爲我們人人都可以成佛。

這句話對學佛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爲這關係着你對佛教的正確認識,很多人因爲不了解佛教,總是把佛教當成拜神的宗教來看待和信仰,其實佛陀是最反對這種崇拜信仰的。

婆羅門教信奉上主,很多人也都去求上主幫助自己,但佛陀卻從來不相信這一點,佛陀還有一句經典的話,那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是佛陀在表達,其實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並沒有一個主宰。

佛陀悟道還提出了十二因緣,也就是因果這兩個字。

佛陀是承認有因果的,而因果與主宰一切的神剛好相互矛盾。

我們在學佛時,要學習的是佛的智慧,而不是要把佛當成神。

佛悟道後的第一句話就在吿訴我們,其實人人都可以覺悟,只要去除妄想執着,便能證得。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佛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出一句話,影響了無數人! 悉達多太子苦修六年後,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見到了世間的真相,悟道後的悉達多被稱爲佛陀。

佛陀覺悟後,說了一句話,影響了無數人,也包括生活在今天的人。

佛覺悟說,說了這樣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佛教:佛陀開悟後的第一句話什麼?它是佛陀講法的根本目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後,明白了衆生在五毒之心的蠱惑下讓自己的行爲偏離了準則,從而逐漸的迷失了自己,只有將這些心放下才能明心見性,增進智慧看透迷幻,所以佛陀就根據衆生的本性和來源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希望任何一位衆生都能夠找到一門適合自己的法門。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證四聖諦 當世俗的人們還在爲名利博斗、在愛河裏沉溺的時候,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已經指出人世間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教我們不必過於執着。

佛陀用「緣起」來解釋世間萬象,認爲萬事萬物都處於一定的因果聯繫中,並隨着因果關係的改變而改變,世間並無恆常不變的事物。

佛教說「緣起法」是一種客觀理法,自存常在,覺悟「緣起法」才得以成佛。

菩提樹下,佛陀所覺悟的「道」是什麼?其實不過是這兩個內容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故事,雖然悟到的內容,他並不沒有親口說出來,也沒有寫出來,這從某種程度上只能說,他所悟到的內容是無法通過言語表達出來,甚至不能用文字記錄的方式來傳承。

那麼,他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以至於說法說了幾十年,仍不能完全表達他瞬間所悟到究竟呢?因此,對於佛陀當年在菩提樹所悟到的祕密,代歷的學者、聖賢、甚至高僧都曾有過探討,雖然也有曾得到過所謂的答案,但這些也只能供後人參考,是否是當年佛陀所覺悟的內容,還有待考證。

佛陀開悟後的一句話,讓佛法盛傳的時間只有500年 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後,感嘆衆生皆有佛性,但是佛陀在當時並沒有傳法度人的想法,於是在衆天神的不斷請求下佛陀才出來度人。

佛陀在一生49年的講法中,單單講出世間的般若智慧的法就足足用了22年,可見般若智慧在佛教中修行的重要性,因爲要讓自己達到空相就必須具備那樣的智慧。

佛教:牢記佛陀說的這兩個字,你離開悟也就不遠了 這兩個字也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覺悟後,對衆生所說的真理的所在。

當年佛陀與跟誰佛陀一起修行的五比丘共同苦修,佛陀花了六年時間也沒有找到真理,最後因爲一位女子的一句話便開悟了,而後放棄了苦修,當時五比丘都以爲佛陀放棄了尋求解脫,便離開了佛陀。

佛教:什麼是覺悟?佛陀在菩提樹下究竟證悟了什麼?你懂嗎 昌樂法師《練習空性》第89講今天我們講如夢如幻。

釋迦牟尼佛覺悟之後,從菩提樹下下山,在進入村落之前遇到一羣小孩子,小孩子看到這個人說:「你這個人好莊嚴,爲什麼你這麼莊嚴?我們大家都很喜歡跟你在一起。

」佛陀說:「我是覺悟的人,我已經醒來,而其他很多人都處於睡眠當中,在做夢。

」所以有一個詞叫醉生夢死,就是形容這批人。

就是形容,佛陀是從夢中醒來的人,而我們是生活在醉生夢死當中的人,以假亂真。

世界的虛幻性,我們認爲是真實的,所以在其中醉生夢死。

禪修者應拋棄須經無數次輪迴才能覺悟解脫的說法 一個人,要經過無數次的輪迴,才能覺悟解脫。

這是許多學佛者,許多接近佛法者,都會碰到的一句話,也是時常聽到的一句話,甚至也許還是佛友的敦敦教誨。

在求法的路上,精進不止,肯定能很快覺悟解脫的,肯定能在這一生就覺悟解脫的。

佛陀離開皇宮,獨自出家後,前後找了兩個師父,分別跟着他們,各學了三年,總共也就禪修了六年。

儘管這六年的禪修,沒能讓他覺悟,但卻爲佛陀培育出了很強的定力。

正因爲這樣,當佛陀在菩提樹下,盤腿端坐,進入甚深禪定後,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佛陀就覺悟了,佛陀就明白了一切。

佛祖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 最近讀了一本朋友推薦的書《佛陀傳》,書中詳細闡述了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再到成佛、傳道,最後涅槃的全部過程,頗爲震撼,也頗受感動,因爲我本身對佛教頗感興趣,不像其他佛教書記難懂晦澀,此書讀起來給人一種舒適祥和之感,尤其是佛說四聖諦,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滅,痛苦的消滅之道,這就是苦集滅道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無論信佛與否,很多人常會說一句話「心似菩提樹」,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無波瀾。

而對普通世俗人而言,菩提樹,也就是一種普通的喬木而已。

可是,您知道嗎,對信佛的人來說,菩提樹那可是佛教的聖物。

其原因很簡單,大概在距今2600年前,佛教的創始人、後來被尊稱爲「佛祖」的釋迦牟尼,就是在一棵菩提樹之下覺悟成佛的。

後世信佛之人爲了紀念這個事件,便將菩提樹當成佛教的第一聖物,其地位簡直就是釋迦牟尼的化身。

相傳,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有過很多年的苦修。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經論記載,佛陀成道之前,苦行經年,骨瘦如柴,後受牧羊女供養之乳糜,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那麼,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後,開創了一條與衆不同的人生世間道路,開始了對無數衆生的「霸氣拯救」,這條道路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佛教」和「佛法」。

參訪佛陀出生地,與各國朝聖者共修,菩提樹下尋回最純粹的幸福感 一位占卜者預示「摩耶王后將會誕下一位王子,他會成爲受萬人敬仰的偉人。

」摩耶王后知道後一直都很快樂,不再有憂慮煩惱,也斷絕了貪慾和虛僞念頭,每天都在藍毗尼園幽靜樹林和水溪旁邊悠閒地散步。

在公元前563年,摩耶王后生下喬達摩·悉達多王子,即後來受世人尊敬的佛陀。

佛陀指着木桶,說出3句話,使羅睺羅當下開悟,證得阿羅漢 佛陀指着木桶,說出3句話,使羅睺羅當下開悟,證得阿羅漢|文青衫文齋佛陀作爲一個心懷無疆大愛的覺悟者,以其無上智慧度化衆生,使衆生出離人間苦難解脫涅槃。

佛陀也將度世的思想,傳給了出家前與妻子耶輸陀羅共育的兒子羅睺羅,使他走上覺悟之路。

何爲開悟?其實有三個層次,真懂的人不多 學佛的知道,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開悟。

因爲有開悟,才有解脫,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事實上就是開悟,也是徹悟。

但對於後世的修行者來說,很少有人能夠像佛陀那樣,一步到位,即徹悟,也就是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能夠小悟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換句話說,就佛教的修行而言,所謂的開悟,大致可分爲三種,即大悟、小悟、徹悟。

那麼,何爲開悟呢? 佛陀剛悟道的時候就說出了佛法的基本教義,卻被人忽略了千年! 佛陀說:「止!止!吾法妙難思!」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面對梵天的勸請說出的一句話。

「停,停,不要再勸了,我所悟到的東西,不能言語,不可思議,我又如何住世說法呢?」不過幸運的是,佛陀憑藉他出世間的智慧找到了解釋這不可言說真諦的方法。

那麼佛陀到底悟道了什麼呢?就連對方是婆羅門教的主神,都直接讓他不要勸自己了? 當年在菩提樹下,佛陀在成道日,究竟證悟了什麼? 當年在菩提樹下打坐,發誓要找到他所尋求的東西,在第49天早上明心而悟道。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已被尊稱爲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

但你知道嗎,佛陀當時究竟,悟到了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佛陀的心頭格外平靜,一股無言的大悲心升起,正因爲他洞察全宇宙所有的生命都在無奈的輪迴,承受各種苦難,帶着各種執着不能解脫,佛陀的覺悟可以說是突破了一切的生活,超越了一切的煩惱,心中如同大圓鏡徹照宇宙的一切,如如不動,正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成爲全宇宙至尊的佛陀,那麼佛陀在證悟之後,爲什麼沒有馬上到處他所證悟的內容,而是選擇保持沉默呢? 法華經:佛陀說,人人都可以成佛! 當年佛陀決定尋求最高的真理,獨自離開皇宮,開始作爲「棄絕者」而修行。

他先後以數位當時很有修行的大德爲師,覺悟程度很快凌駕於老師們之上。

在老師那裏學無所學之時,佛陀嘗試修極端的苦行,並堅持了6年之久。

然而極度的苦行並沒有使他徹底開悟,反而讓他的身體極其虛弱,幾近死去。

佛陀於是放棄修苦行,接受了一個少女供奉的乳糜。

他恢復精力之後,在一棵菩提樹之下靜坐7天7夜,終於證悟成佛。

佛陀證悟後,所說的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 佛法探祕:佛陀如何看待四禪八定,如何定義所覺悟的無常? 釋迦摩尼因爲看到生老病死的無常而出家修道,也就是說,他因知道了生老病死無常而出家,他出家時是沒有開悟的!他出家時是沒有開悟的!他出家時是沒有開悟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是很關鍵的地方,這涉及到關於無常所關注的對象,以及對無常認知的深度、廣度和精準度問題。

釋迦摩尼出家修道,直至菩提樹下開悟,就是通過深入無常,而入無常正見的現實修行。

佛陀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發現:「奇哉!但這一寶藏卻在重重無明和煩惱的遮蔽之下,雖有若無,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說的「只因無明妄想,不能證得」。

  這種無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匱乏感和失落感,使我們不斷尋找外在支撐,好讓這個「我」得到證明,得到肯定。

問題是,我們尋找的這些支撐都是脆弱而無常的,每增加一個支撐,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險,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得了什麼? 今天,哲學詩畫就帶你一起進入——佛陀在菩提樹下的悟道。

佛陀的悟道經歷——公元前566年,佛陀出生,其父是當時的一個名叫剎帝利種族的淨飯王,因此佛陀屬於剎帝利種姓,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當時的迦毗羅衛只是一個小部落國,位於現在尼泊爾境內的提羅拉科特附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