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的大腦地圖,心理學人:三個步驟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強迫的思考與行為,是ㄧ件很煩人的事,有時候,明明自己知道重複想著某種念頭、重複執行某個動作是很不合理的,但腦袋裡卻一直克制不了不再去想、不再 ...
GetstartedOpeninapp心理學人SigninGetstarted95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強迫症的大腦地圖,心理學人:三個步驟,有效對抗強迫症心理學人Dec18,2019·6minread強迫的思考與行為,是ㄧ件很煩人的事,有時候,明明自己知道重複想著某種念頭、重複執行某個動作是很不合理的,但腦袋裡卻一直克制不了不再去想、不再做的衝動,其實,這就是強迫症患者的主要困擾。
造成強迫症的成因很複雜,心理學人嘗試從大腦運作的觀點,解析與探討強迫症的大腦運作機制,並試圖提供三個有效克服強迫症的具體作法與步驟,期待對目前正被強迫症所苦的民眾,提供些許的助益與協助。
一、強迫症的大腦機制我們試圖以三個階段,來說明強迫症患者的大腦機制與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第一階段「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引發快要完蛋了的感覺當我們犯錯的時候,內心會生起一種不詳的感覺,一種伴隨著不安、害怕以及快要完蛋了的心理感受,這種心理感受起源於大腦的「眼眶額葉皮質」。
一般而言,這是一種自然而正向的心理運作歷程,就是因為我們預期會有可能的錯誤發生,我們才可以及時彌補、及時產生問題解決的行為。
第二階段「大腦扣帶迴」,激發與建構焦慮的大腦迴路對強迫症的患者而言,上述不安的感覺、不太對勁的焦慮感,會開始在大腦皮質深處蔓延,過度被激活的「扣帶迴」,會把焦慮的思緒牢牢地鎖死在壞事即將來臨的固執預期上。
大腦一旦形成此一焦慮迴路,一種過不了關、死定了的恐懼從此就控制了患者們的思考迴路。
患者初期透過重複的思考與重複的行為,來稍稍降低當下不安、焦慮的感受,久而久之,大腦的焦慮迴路就在這個過程裡持續被激活、被強化,最後佔據了大腦大部分的運作能量,大腦的運作從此就被鎖死在焦慮的迴路裡。
第三階段失效的「大腦尾狀核」,無法順利轉移注意力焦點大腦「尾狀核」的功能在於注意力的轉移,當我們完成了一件工作,注意力便可以成功地轉移到另ㄧ件事上,同時給已經被完成的工作畫上一個句點。
強迫症患者因為大腦這一區塊無法順利運作,於是,無法把對於某一完成事件的注意力,成功地轉換到另一件事情上。
持續把注意力停留在某一特定事物的結果,只能落入上述害怕與焦慮的不斷循環過程裡。
梁大同是一位某知名科技公司的電腦工程師,從小自我要求很高,從小學到博士班的求學生涯頗為順利,是個人人稱羨的黃金單身漢。
有一回在公司小組的程式設計上出了點狀況,造成整個小組的困擾,從小自我要求嚴格的他,怎能接受這樣的打擊,於是,強迫症的行為悄悄的找上了他。
從那件事情之後,梁大同在每次提出程式之前都會重複檢查十遍以上,理由是他的「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在交出程式前過度激發,讓他產生一種害怕、可能會完蛋的感覺。
雖然,他的焦慮在每一次檢查之後都會降低一些,但大腦的「扣帶迴」可不那麼輕易放過他,在尚未交出程式前反覆促發他的焦慮感。
更要命的是,每每檢查無誤之後,無法運作的「大腦尾狀核」並不會讓他產生已經結束了的感覺,他的行為一直在感到害怕、再次檢查、降低焦慮、再次檢查的強迫行為模式裡。
二、對抗強迫症的三步驟第一步:「嘗試面對不安」當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啟動的時候,心理會伴隨一種焦慮、不安、快要完蛋了的感覺,我們試著不要去否認這種感覺,更不要去抗拒這種感覺,因為這些負面的感覺都是正常的。
相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裡去覺察這感覺,甚至直接去體驗與感受這種感覺,千萬不要以逃避、替代等的自以為聰明的心理防衛機制去躲避這些負面的情緒感受。
正念的練習,在這階段是很有作用的,如果你目前正為強迫行為所苦,學習正念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第二步:「選擇終止焦慮」為了避免扣帶迴在強迫症患者的過度運作,我們應該在焦慮迴路一開始啟動的時候,及時把它給終止掉。
【選擇】,是終止焦慮迴路的一項有用的武器,下回當你再次感到焦慮之際,不妨選擇以放鬆的大腦迴路方式來因應焦慮,接受當下的害怕焦慮感,試圖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自我的身體狀況,你不抗拒焦慮,焦慮就不會再困擾著你。
焦慮與放鬆,是同時並存於我們的身心之中的,身心沒有絕對的焦慮或絕對的放鬆狀態,只要你決定當下不再焦慮,那放鬆的成分就會多於焦慮的成分,多練習放鬆、多選擇不焦慮,那就能降低強迫症的焦慮感。
我知道,這對於強迫症的患者而言,的確很難,但是只要你不選擇放鬆,焦慮就持續會存在。
第三步:「嘗試自我說服」嘗試告訴自己這沒甚麼,就只是一種快要完蛋的感覺、只是一種焦慮迴路在運作,這一切都很自然,這一切就只是暫時的感覺。
相信自己,在多一次的深呼吸之後,這些負面的感覺會逐漸退去,在多一夜的睡眠之後,這些原本想來很可怕、很焦慮的事情,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可怕。
因為,害怕與焦慮都會過去的。
梁大同經過了八次的心理諮商之後,這時的他仍然很在意他在工作上的表現,但這時,他已經知道造成強迫困擾的原因來自於大腦,而不全然是自己性格的問題,這個時候的他,可以接受自己偶爾的強迫檢查行為而不再自我責難。
在學會自我放鬆的技巧之後,面對強迫行為他偶爾「選擇」以放鬆來取代焦慮。
梁大同要走的路還很長,要面對的焦慮還很多,但是,他知道日後在十次的焦慮情境裡,只要能有一次選擇放鬆迴路,他就能夠成功地避免強迫症的焦慮迴路。
當下一次害怕、焦慮的感受來襲之際,他始終有選擇不害怕、不焦慮的機會。
據估計,約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被強迫症所困擾。
每一年大約都有將近1.2%的人有強迫症的症狀,且並無特定地緣關係。
一般來說,只有相當少的案例是在30歲以後發病,半數以上的患者,大都在20歲以前就出現症狀。
強迫症並沒有性別差異,英文中obsessive–compulsive,往往用在形容那些過度一絲不苟、完美主義、專心一致或是自戀的人。
強迫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精神問題中的第四位,其病發率跟氣喘及糖尿病同樣普遍,在美國每50個人就有一人可能是強迫症患者。
(維基百科)強迫症,其來有自,瞭解「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大腦扣帶迴」與「大腦尾狀核」的大腦運作機制,學習「嘗試面對不安」、「選擇終止焦慮」與「嘗試自我說服」的認知情緒因應技巧,配合藥物治療,強迫症是可以逐漸改善的。
(文:心理學人)心理學人吳學治諮商心理師https://linktr.ee/s1101sFollow4141 41強迫症Morefrom心理學人Follow吳學治諮商心理師https://linktr.ee/s1101s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上檢測】一直浪費時間執著某件事?別得了「強迫症」還不 ...
- 2強迫症的大腦地圖,心理學人:三個步驟 - Medium
強迫的思考與行為,是ㄧ件很煩人的事,有時候,明明自己知道重複想著某種念頭、重複執行某個動作是很不合理的,但腦袋裡卻一直克制不了不再去想、不再 ...
- 3心裡老是想一件不該想的事情,我這是怎麼回事?
腦子裡總是反覆想同一件事很痛苦怎麼緩解? 12樓:豐碩果實. 這個時bai候就要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du力。 例如zhi你可以聽聽歌dao ...
- 4每天反覆思考同一件小事無法自拔使自己焦慮痛苦是得焦慮症了 ...
如題。這種焦慮的心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導致自己什麼事都無法靜下心來做,只要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地想很多事很多事,然後一直發獃什麼事都做...
- 5「想太多」會沉溺在負面情緒、恐會導致心理疾病!快做這4招
別小看「想很多」這件事,輕度會讓思緒紊亂,重度則恐會導致心理憂鬱!快跟著何權峰新書《你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自己》中的步驟做,助你立刻擺脫這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