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論- 蘇軾文言文 -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二句:《史記·留侯世家》:“太史公日:'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不稱,不相稱。

賞析. 該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 ...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

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雖有賁、育,無所復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

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宋代·蘇軾《留侯論》留侯論宋代:蘇軾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

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雖有賁、育,無所復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

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古文觀止,議論,寫人,散文譯文及注釋譯文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原因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

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志向非常高遠。

張良被橋上老人授給兵書這件事,確實很古怪。

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隱居君子出來考驗張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顯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聖賢相互提醒告誡的意義。

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當作神仙,也太荒謬了。

再說,橋上老人的真正用意並不在於授給張良兵書(而在於使張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韓國已滅亡時,秦國正很強盛,秦王嬴政用刀鋸、油鍋對付天下的志士,那種住在家裡平白無故被抓去殺頭滅族的人,數也數不清。

就是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沒有再施展本領的機會了。

凡是執法過分嚴厲的君王,他的刀鋒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氣勢是不可以憑藉的。

張良壓不住他對秦王憤怒的情感,以他個人的力量,在一次狙擊中求得一時的痛快,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那間隙連一根頭髮也容納不下,也太危險了!富貴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盜賊手裡的。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裡太不值得。

張良有超過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樣深謀遠慮之事,反而只學荊軻、聶政行刺的下策,僥倖所以沒有死掉,這必定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所以那老人故意態度傲慢無理、言語粗惡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憑藉這點而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後,老人說:“這個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襄公脫去上衣裸露身體、牽了羊來迎接。

莊王說:“國君能夠對人謙讓,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棄對鄭國的進攻。

越王勾踐在會稽陷於困境,他到吳國去做奴僕,好幾年都不懈怠。

再說,有向人報仇的心愿,卻不能做人下人的,這是普通人的剛強而已。

那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餘,而擔心他的度量不夠,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輕人剛強銳利的脾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憤去成就遠大的謀略。

為什麼這樣說呢?老人和張良並沒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間相遇,卻拿奴僕的低賤之事來讓張良做,張良很自然而不覺得怪異,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驚懼他和項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漢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於一個能忍耐、一個不能忍耐罷了。

項羽不能忍耐,因此戰爭中是百戰百勝,但是隨隨便便使用他的刀鋒(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實力)。

漢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鋒銳的戰鬥力,等到對方疲敝。

這是張良教他的。

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為此發怒了,語氣臉色都顯露出來,從此可看出,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司馬遷本來猜想張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偉的,誰料到他的長相竟然像婦人女子,與他的志氣和度量不相稱。

啊!外柔內剛,這就是張良之所以成為張良吧!注釋節:節操。

匹夫:普通人。

見辱:受到侮辱。

卒然:突然。

卒,通“猝”。

所挾持者甚大:謂胸懷廣闊,志意高遠。

挾持,指抱負。

子房:張良,字子房。

因佐劉邦建立漢朝有功,封留侯。

受書:接受兵書。

書,指《太公兵法》。

圯上:橋上。

老人:指黃石公。

《史記·留侯世家》:“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後老父約見張良於橋上,張良兩次遲到,受到老父的責備。

第三次張良“夜未半”即往,老父喜,送他一部書,說:“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語畢,老父即離去。

次日張良“視其書”,才知道是《太公兵法》。

隱君子:隱居的高士。

觀其:瞧他。

其,指黃石公。

微:略微,隱約。

見:同“現”。

以為鬼物:因黃石公的事跡較為離奇,語或涉荒誕,故有人認為他是鬼神之類,王充《論衡·自然》:“或曰······張良游泗水之上,遇黃石公,授公書。

蓋天佐漢誅秦,故命令神石為鬼書授人。

”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謂秦王殘殺成性,以刀鋸殺人,以鼎鑊烹人。

夷滅:滅族。

賁、育:孟賁、夏育,古代著名勇士。

無所復施:無法施展本領。

其勢未可乘:謂形勢有利於秦,還沒有可乘之機。

而逞於一擊之間:《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滅韓”,張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

”其間不能容發:當中差不了一根毛髮。

比喻情勢危急。

千金之子:富貴人家的子弟。

不死於盜賊:不會死在和賊的拼搏上。

不足以死:不值得因之而死。

伊尹太公之謀:謂安邦定國之謀。

伊尹輔佐湯建立商朝。

呂尚(即太公望)是周武王的開國大臣。

荊柯聶政之計:謂行刺之下策。

荊柯刺秦王與燕政刺殺韓相俠累兩事,俱見《史記·刺客列傳》。

鮮腆:無禮,厚頗。

孺子可教也:謂張良可以教誨。

“楚莊王伐鄭”六句:楚莊王攻克鄭國後,鄭伯肉祖牽羊以迎,表示屈服。

楚莊王認為他能取信於民,便釋放了他,並退兵,與鄭議和。

事見《左傳》宜公十二年。

肉祖,袒衣陣體。

“勾踐之困於會稽”三句:《左傳》哀公元年:“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槜李(越軍曾擊敗吳軍於此)也。

遂入越。

越王(勾踐)以甲循五千,保於會稽(山),使大夫種因昊大宰縈以行成。

······越及吳平。

《國語·越語下》載勾踐“令大夫種守於國,與范蠡入宦於吳:三年而吳人遣之。

”歸臣妾於吳,謂投降吳國為其臣妾。

報人:向人報仇。

非有生平之素:猶言素昧平生(向來不熟悉)。

仆妾之役:指“取履”事。

油然:盛興貌。

此謂悅敬之心油然而生。

輕用其鋒:輕率地消耗自己的兵力。

弊:疲睏,衰敗。

“當淮陰破齊”三句:《史記·淮陰侯列傳》:漢四年,韓信破齊,向劉邦請封“假王”,“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榮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日:‘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趕緊提醒他不能得罪韓信。

劉邦醒悟,便封韓信為齊王以籠絡他。

韓信後降封為淮陰侯,故稱為淮陰。

非子房其誰全之:不是張良,誰又能來保全他呢?“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二句:《史記·留侯世家》:“太史公日:‘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不稱,不相稱。

賞析該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為答御試策而寫的一批論策中的一篇。

根據《史記·留侯世家》所記張良圯下受書及輔佐劉邦統一天下的事例,論證了“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筆縱橫捭闔,極盡曲折變化之妙,行文雄辯而富有氣勢,體現了蘇軾史論汪洋恣肆的風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於張良圯上受兵書之事。

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以司馬遷的才華慧識,以神怪入史且於篇末加以評註,常令後人對太史公秉筆直錄產生懷疑。

其實,早在宋代就有蘇軾寫了一篇《留侯論》,對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釋和發揮。

蘇軾在文中獨闢蹊徑,化腐朽為神奇。

依蘇軾之意,圯上老人並非司馬遷之所謂鬼物,而是秦代有遠見卓識的隱君子,他的出現其意也不在授書,而是有意試一試張良的隱忍度的。

張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

事敗之後隱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對此深為惋惜,特意用傲慢無禮的態度狠狠地挫折他。

結果他能夠忍耐,說明還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稱他“孺子可教矣”。

經蘇軾這么解釋,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

相比之下,司馬遷對這段軼聞也是十分厚愛的,但他沒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環。

蘇軾之高明,終於使這段佳話點石成金。

這篇散文是蘇軾早年所作,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的博聞才識和獨具匠心。

文章的主旨在於闡發“忍小忿而就大謀”,為使論點具有說服力,作者廣徵史實,不僅引用了鄭伯肉袒迎楚,勾踐臥薪嘗膽等善於隱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項羽、劉邦等不善於隱忍的反面典型,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發揮。

作者引證史實層層遞進,流轉變化,不離其宗,抓住留侯能忍這一主線,進一步闡明張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業。

這篇文章能開能合,氣勢俊逸奔放,雖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簡意賅,分析透徹,鞭辟入裡,顯示了青年蘇軾傑出的文學才華,千百年來成為立論文章的典範。

詩有詩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論文章,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即亮出了“文眼”:“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這句話凝結了青年蘇軾對世事人生波折的經驗,有意無意之中為以後的奮鬥撰寫了座右銘。

蘇軾當年,屢遭貶謫,正是以忍為大德,才造就一個詞、文、詩、書、畫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於此,才為宋代文壇上開創了獨具一格的豪放派。

因此可以說,作者明寫留侯之忍,實際上是以古喻今,告誡自己不能鋒芒太露,面對複雜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業。

蘇軾這篇論文還給讀者一個啟示,好的素材還要善於運用,即使是文學大家也不能等閒視之,也需要有一個深入分析反覆提煉的過程。

賞析二《留侯論》並不全面評論張良的生平和功業,而只論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觀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過人之節。

這個問題過去未有人道及,是作者的創見。

開頭一段是立論,提出能忍、不能忍這個命題。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是泛言,舉凡忠勇、堅毅等等超乎常人的節操,全都包括在內。

以下則扣住《留侯論》本題,加以申說,將“過人之節”具體到“忍”字。

說“忍”,又是從“‘勇”字來說,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只有“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說,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為抱負甚大,志向甚遠的緣故。

表面看來,勇和忍似乎是對立的,作者卻指出了它們的統一性,充滿辯證法,非常精警深刻。

這是作者的基本論點,也是全篇的主意。

雖然這裡並未指名,實際是對張良而言。

以下全是對張良的具體論證。

文中舉了張良狙擊秦王、進履受書、勸說劉邦封韓信為齊王三件事。

這三件事表面看來似無關連,但作者卻敏銳地看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繫,由此提出了他的獨創見解。

第二段先從前兩件事說。

人們孤立地看圯上老人贈書事,因而把一些神怪傳聞當作真實。

作者把這件事同張良狙擊秦王聯繫起來,把他為韓報仇不能忍小忿,逞匹夫之勇,與成大事所需要的大忍耐聯繫起來,指出這是秦時的隱士對張良忍耐心的考驗觀察,其用意並不在書的授受。

指出老人的行動所暗示的,都是聖賢間互相警示勸戒的道理。

這幾層意思緊密鉤連,互為論證,結構非常嚴密。

拂去老人贈書的神奇色彩,關係到基本立論,因為如果這真是神怪的行為而非人事,就無法按常理論之。

老人贈書的用意,則是從張良和老人的行動本身這兩個方面來論證。

從張良講,他狙擊秦王的行動,是“不忍忿忿之心”的表現,這種荊軻、聶政式的刺殺行為,在當秦勢方盛時無異於白白送死。

老人因為痛惜其才,才“出而試之”,故意用傲慢無禮的舉動“無故加之”,極力摧折侮辱他,以磨鍊他的性格,“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其“能有所忍”。

從老人說,他對張良的一系列折辱舉動,顯然不是出於無心。

當老人故意走到張良跟前墮履又命他取履時,張良“欲毆之”,仍有不能忍之心;因念其年老而下橋取履是“強忍”著,老人豈有不知,故又提出更帶侮辱性的要求:替我穿履!張良想,既已為老人取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

這“能忍”的程度又進了一步,但老人還要再看看。

他以足受履,笑而去,行了里許路,見張良只是目送著他,並無異常的表現,這才再走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矣!”這就自己道出了有意試察的用心。

太史公的筆墨也很傳神:寫張良“欲毆之”,“強忍”,“業為取履,因履之”,“殊大驚,因目之”,一連串帶動作的心理描寫把個“忍”字的深化過程刻畫得絲絲人扣。

隨後因“平明”、“雞鳴”赴約仍然遲到而一再受到怒責,終於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練。

這給作者取為立論主題提供了材料。

如果老人的用意是在贈書,只須將書授與即可;之所以“深折之”,正說明“意不在書”。

“且其意不在書”,而在使張良能忍,二者實為一個意思。

為了加強說服力,第三段又引史為證,再次申說上段之意。

文中先引鄭伯能忍而不戰退敵,勾踐能忍而終滅吳國,以見忍的極端重要性,說明圯上老人何以要“出而試之”。

又概述老人“深折”張良的情景,證明他的舉動確實是對張良的考察試驗。

前者是從動機講,後者是從事實講,行動的目的則是“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化用《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語意,即上文所謂“聖賢相與警戒之義”),後來的結果則是使張良達到了“秦皇帝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的境界。

以上都是就張良早年的兩件事而言,第四段又舉他後來在劉邦項籍鬥爭中的一個例證以實之。

沒有這個例證,張良在坦上的表現,可以視為偶然;有了這個例證,上面的論證才開花結果,落到實處。

這段的精妙之處在於,作者不是孤立地講張良,而是聯繫到劉、項兩家的鬥爭來舉例。

文中把劉邦之所以勝和項籍之所以敗,歸結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韓信求假封為齊王的事例,把劉邦之能忍歸結為系由張良成全,不僅說明了能忍對於張良、對於劉、項的事業的重大意義,還說明了紀上老人的啟導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強了通篇議論的說服力。

末尾以揣度作結,謂子房的狀貌也表現出能忍的特徵,思致新穎,風調翩翩,餘味不盡。

創作背景宋仁宗嘉佑五年,蘇軾被任命為河南福昌縣今河南伊陽西主簿屬正九品。

蘇軾未赴任,經歐陽修、楊畋等推薦,寓居懷遠驛,精心準備制科考試。

試前,蘇軾上楊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進策》、二十五篇《進論》,《留侯論》就是《進論》中的一篇。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猜您喜歡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

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

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

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為物輕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無饑寒之患。

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

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

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署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此商人所以兼併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

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

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

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

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

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

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

”以是觀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

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

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

如此,德澤加於萬民,民俞勤農。

時有軍役,若遭水旱,民不睏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兩漢·晁錯《論貴粟疏》論貴粟疏兩漢:晁錯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展開閱讀全文∨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

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飢之於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

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

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為物輕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無饑寒之患。

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

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

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署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此商人所以兼併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

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

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

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

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

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

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

”以是觀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

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

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

如此,德澤加於萬民,民俞勤農。

時有軍役,若遭水旱,民不睏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竊閔然不敏。

”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謝曰:“非敢然也。

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於渭陽之濱耳。

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說而立為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於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

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臣之事,處人骨肉之間。

願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後,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五帝之聖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處必然之勢,可以少有補於秦,此臣之所大願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伏,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霸。

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無益於殷、楚。

使臣得同行於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廟也。

寡人得受命於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先秦·佚名《范雎說秦王》范雎說秦王先秦:佚名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竊閔然不敏。

”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間展開閱讀全文∨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竊閔然不敏。

”敬執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謝曰:“非敢然也。

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於渭陽之濱耳。

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說而立為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於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

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臣之事,處人骨肉之間。

願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後,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五帝之聖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處必然之勢,可以少有補於秦,此臣之所大願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伏,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霸。

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無益於殷、楚。

使臣得同行於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廟也。

寡人得受命於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一作:思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唐代·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唐代:魏徵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展開閱讀全文∨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一作:思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類型:寫景詠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寫雨寫雪寫風寫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樹月亮山水寫山寫水長江黃河兒童寫鳥寫馬田園邊塞地名抒情愛國離別送別思鄉思念愛情勵志哲理閨怨悼亡寫人老師母親友情戰爭讀書惜時婉約豪放詩經民謠節日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憂國憂民詠史懷古宋詞精選詞牌大全古文觀止國小古詩國中古詩高中古詩國小文言文國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詩十九首唐詩三百首古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作者:李白杜甫蘇軾王維杜牧陸游元稹李煜岑參韓愈齊己賈島曹操柳永李賀張籍曹植皎然孟郊貫休許渾羅隱張祜王建韋莊王勃姚合晏殊盧綸岳飛屈原錢起韓偓朱熹高適方乾秦觀李嶠趙嘏鄭谷賀鑄張說張炎程垓白居易辛棄疾李清照劉禹錫李商隱陶淵明孟浩然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韋應物劉長卿溫庭筠王昌齡陸龜蒙楊萬里諸葛亮范仲淹杜荀鶴周邦彥晏幾道皮日休吳文英馬致遠權德輿皇甫冉左丘明劉辰翁黃庭堅趙長卿張九齡戴叔倫卓文君周敦頤司馬遷納蘭性德朝代: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形式:詩詞曲文言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