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大方廣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故事,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聽過一些,也許讀過,但是我們 ... 他同時也展示出,從凡夫的立場出發一直修行到成佛這條路,因此是完全可能 ...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P2
地藏經講解P3
地藏經講解P4
地藏經講解P5
地藏經講解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P1
紅塵自在P2
紅塵自在P3
紅塵自在P4
紅塵自在P5
紅塵自在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紅塵自在」第二講 03.08.2008 佛陀証悟過程的啟示 各位聽眾早安,這是我們「紅塵自在」節目第二次的播出。
在前一個單元裡面,我們談到了佛學或者說佛教是以「智慧」為它的精神、為它的核心。
我們也介紹了在佛學裡所講的一種特殊的智慧,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正遍知」。
就是正確而遍及一切的一種圓滿的覺悟。
這種智慧聽起來就覺得實在是太高深了,於是我們自然會有一個問題:究竟以我們這樣一個凡夫的身份,真的有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達到這種智慧嗎?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最簡單、也是最直截的一個探討方法,就是來看看歷史上的這位釋迦牟尼佛,他是如何得到這種智慧的?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故事,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聽過一些,也許讀過,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並不是在講一個故事,我們是希望從他這個出生、成長,到他成道的過程中間,看出有哪些重要的生命上的轉折,使得他有這樣的機會和可能證到這麼高的智慧。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是在兩千五百年前左右出生在北印度一個叫做「迦毗羅衛」的地方。
當時的印度有點像我們的戰國時代,大大小小有許多國家,而迦毗羅衛這個國家不算是一個很大的國家。
這裡的國王叫做淨飯王,而釋迦牟尼就是淨飯王的太子,同時也是他唯一的兒子。
因為他們是屬於一個叫做「釋迦」的族姓,所以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當然這是在釋迦牟尼成了佛以後才享有的尊號。
當他生下來的時候,其實他的父母給他的名字叫做悉達多,Siddhartha。
這個悉達多的意思也是一種很吉祥的意思,是「一切的事情都能成就」的這個意思,這是當然是父王對他的一個期待。
據傳說,當他生下來不久,有一位很高明的相士,或者我們應該說是仙人吧,就給太子看了相。
結果仙人就告訴國王說,這個小孩子長大以後,要嘛就是變成統一萬邦的君主,像我們中國人說的皇帝一樣;要嘛他可能就會披上修行人或者說是「沙門」的衣服去修行,最後可以證到極高的智慧,同時能夠幫助很多很多的眾生。
換句話說,總之這個太子是一個很尊貴的王種,他要嘛就是世間的大王,要嘛出世的話他就會是一個智慧之王。
當淨飯王聽到這位仙人的預言之後,他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他高興的當然是這個孩子竟然是一個非常不尋常而且尊貴的兒子,那麼這個國家就後繼有人,並且他還可以讓這個國家變得非常的強大。
但是萬一不幸他竟然走向了另外一條路,出世了,作為一個沙門,作為一個修行人,雖然也是很可貴、可敬的事情,但畢竟對於這個國家的政務,對於國家的延續並不能有所幫助。
這麼一來,我想國王的心思是不用說了,大家也都可以猜想得到,他唯一可以去做的事情,就是設法把太子導向到入世的成就這樣一個方向去。
所以他給太子往後在生活上的安排,就是儘量給他好的生活,給他看到所有美麗的事情,不要給他有一點點的不愉快,不要讓他有任何出世的念頭生出來。
太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間長大了,國王給他找來了最好的老師,教他文學文藝、教他武功,太子本身的表現也很出類拔萃,在這兩個方面都得到很高的造詣。
到了悉達多太子十六歲的時候,國王給他娶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叫做耶輸陀羅,後來他們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羅睺羅。
國王想,有了家室,這樣子太子應該可以把心安定下來,該不會再旁騖了。
照一般的道理來說,以悉達多這樣太子的出身,本身的條件又很優秀很有才能,這樣發展下去,他是會有充分的理由在世間成就歷史的功業,他應該沒有時間和心情去思想一些像人生的意義之類的問題。
這就好像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成功企業家的第二代一樣,他們也都能夠規規矩矩的繼承父業,還往往青出於藍。
當然故事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那我們這個世間可能就不會有所謂的佛教了。
釋迦牟尼的不凡之處,在於他有一個清明而敏感的心,讓他不會沉迷在世俗的享受之中。
他的父王雖然為他佈置了一個像溫室一樣的宮廷,或者應該說是一個隔絕的城堡,來撫育祂、培養他做為一個世間之王,但是畢竟這個城堡不能一輩子把他圈在裡面。
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機緣裡面,他離開了這個溫室一樣的城堡,就被他看到了和溫室裡面全然不同的景象,這可真的把他嚇倒了。
他究竟看到什麼呢?他看到了老人,看到老人乾癟皺紋的面容、枯瘦的身體、羸弱的步調,那麼在他過去習慣上看到的,都是一些年輕或者是雄壯的人,所以看到這樣從來沒有見過的老人的時候,他可能會懷疑,這到底是人嗎?接著他又看到了病人,非常的憔悴,身體腫脹,臉上露出非常痛苦的樣子。
不巧他又看到了死人,躺在棺材裡面,僵硬的身體沒有知覺,如同木石一般。
老人、病人或者死人,在我們的人生經驗裡面算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對一個剛離開了城堡溫室的釋迦牟尼,或者是悉達多太子而言,這些對他都是無比的新奇,從來沒有見過、沒有想過的事情,所以我們說他被嚇倒了。
的確是,這個對比對他來講太過於強烈了。
其實即使在我們的經驗裡面,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到了有人死的時候,也會有同樣這種木然不解的心理。
我們也會有點奇怪,這究竟怎麼一回事呢?這位敏感的太子,不但是被嚇倒,他馬上就產生了很深的恐懼。
這點和一般我們俗人的反應不太一樣。
我們俗人有時候看到了老人、病人,或許覺得有點嫌惡、不舒服;或者有些人說好可怕喔!然後也就忘掉了,放到一邊去,繼續他們的玩樂去了。
釋迦牟尼不是這樣,他馬上就想到,這樣可怕的老人、病人和死人,他們也都是人,他們會老、會病、會死,那顯然我也有一天會老、病、死。
那麼我們現在嫌棄這些老人、病人,以後別人也會一樣嫌棄我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會討厭自己。
我們看現在的自己是這樣的年輕、這樣的有為,可是畢竟我們是會死亡的,像剛剛看到的那個棺材裡的死人一樣。
那麼到底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話,那我們現在生活的這種意義又何在呢?更進一步來想,不僅我會走向老、病,乃至於死亡,我所親愛的人,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所有喜歡的人,我所有親密的人,也同樣有一天會走向這樣子的老、病和死亡之途,那會是多麼的悲哀和淒涼?他這樣不斷地思維,不但使他更加的迷惘,也使他悲觀,這一來他周圍那些本來美好的事物一下子都變了樣子,也都不能再提起他的興趣了。
這個強烈的心理轉折,把年輕的太子就活生生地逼到另外一個人生的階段裡去了。
他想起了他在城外還看到的一個修行人的樣子,這位修行人的面容舉止,非常的寧靜、安詳,散發出一種很特殊的力量,讓他印象深刻。
他於是產生了一個問題,難道這些修行人不知道有老、病、死嗎?如果他們也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能夠維持這樣安詳和寧靜呢?那麼是不是他們已經找到問題的答案呢? 我們知道在當時印度的社會環境裡有各種各樣的修行人,他們也都很受人尊敬,所以很自然的,在太子的心裡面認為,可能唯有從修行這條路上去尋找,才能解開他的困擾。
這樣他就興起了離家出走去修道的這樣的心念和決心。
在一個夜晚裡他輾轉不能入睡,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為了怕被父王攔阻或者是親人的攔阻,所以就趁著大家都還在熟睡的時候,離開了年輕美麗的妻子,離開了宮室,離開了他的城堡,走上了他的修行之路。
離家之後他到處去參訪,拜師學藝。
他跟隨了一些當時很有名的老師,不但學問好,修養、修行也都很好,而且到達了相當高的禪定的境界。
太子的智商本來就很高,又加上勤苦的學習,所以很快就從每一位老師那裡都得到了他們的真傳,證到了老師們的境界。
雖然他證到了一層又一層更高的境界,乃至於到達了世間所能達到的最高禪定境界─這有一個名稱叫做「非想非非想定」,這是個蠻奇怪的名字,但是我們現在暫時不去解釋它。
可是儘管如此,儘管他到了這樣高度定中的境界,的確可以很舒服、很自在,可是一旦離開了這個定境之後,回到他對生命的根本問題上,也就是苦難的本質要如何消除的問題上,他依舊覺得很茫然。
獲得了這種境界,雖然心念上可以做到不動,但是並沒有真正生起足夠的智慧,還是不能洞見生命的全貌。
雖然當你在這個定境裡的時候,也可以算是得到某種程度的解脫,可依然不能避開老、病和死亡這樣的一個過程。
那麼要怎麼辦呢?最好的老師他都已經拜過了,還是不能解決他的問題。
於是思維了許久,他想,那就只有去嘗試一下別的路子了,看看能否透過自己的修練和摸索,來找到一種突破?在當時印度的修行者中間,也非常流行一種苦行的學派。
他們有一個觀念,認為我們人的精神上的痛苦,其實是因為受到我們這個肉體的制約,所以如果我們能透過苦行的方式,把我們肉體的力量盡量的耗損,或許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精神解放出來,而得到一種解脫。
所以釋迦牟尼在沒有更好的方法之下,他寧願來嘗試看看,是否從苦行這種方式裡能獲得到他希望的答案。
據說他這段苦行的時間有六年之久。
那麼在最極端的時候,每天只吃一、兩粒的米或者是麥來維持他的生命。
結果身體變得骨瘦如柴,像一個骨架子一樣。
終於有一天他撐不住昏倒了。
在他甦醒來之後,他開始產生一個很大的反省,如果這樣的苦行一旦把身體折磨到甚至於死亡,生命都沒有了,那又到哪裡去尋找答案呢? 於是他開始理解到這個方法應該是錯誤的,因為肉體和精神可能不是兩件事情。
我們既然不能靠任何一種「定」來解決我們的問題,那唯一能依賴的只有我們的智慧。
智慧需要有很強的心力,如果我們的身體能量不夠,我們的心力也就不夠,哪麼又如何生起深度的智慧?所以我們反而是要把這個身體調攝好了,然後才能擴大心力,讓我們這個心有能力漸漸入到細微的境界裡面。
當心細微了之後,它的洞察力也比較尖銳、比較有力。
這時候或許你才能感覺到或者是觀察到我們平時不容易覺察的境界,也就從這個地方或許我們才可以化育出更深的智慧,或許我們從這裡可以找到真正的答案。
當釋迦牟尼這樣子反省思維的時候,漸漸離開了他苦行的地方,走向一個河邊,這個河叫做尼連禪河。
他就在這個河邊用水清洗了一下他這個很久沒有洗浴的身體,而他的身體的確是非常地羸弱。
因為很久沒有吃東西,當然是飢餓的。
就在這個時候,剛好有一位善良的牧羊女經過這個地方,看見有這麼一個飢餓的沙門修行人,她起了善心,就佈施了他一些用羊奶和米飯混在一起的東西,我們叫做乳糜。
已經回心轉意的釋迦牟尼,也就不再拒絕而欣然的接受了這個佈施。
在他服下了這些乳糜,讓他身體恢復了氣力的時候,這時候他覺得他已經體悟到、找到了比較更有效的方法,來尋找他的解脫之道和他所追求的問題的答案。
他理解到,要生起智慧,那麼「定」的基礎是必要的,但是不能陷入於一種沒有思維的枯定之中,我們是需要運用身心的這種定力做基礎,來進一步喚起我們心理上更深的智慧。
於是,他選擇來到了一棵大樹之下。
這種樹在印度的名稱叫做畢缽羅樹。
在他成道之後,因為紀念他的成道,這棵樹就被大家叫做「菩提樹」。
他來到這個樹下,用草鋪下了坐墊,就在上面禪坐起來。
雖然說他過去所修的這種定力,和他後來所受的這些苦行,並沒有真正解決他的問題,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些「定」和「苦行」對他身心所開發出的一種清淨的力量,仍然對他以後的開悟有了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他坐下去的時候,就可以發起這樣的誓言,他說:「我如果沒有得到最高的智慧或者是究竟的覺悟的話,那麼我就再也不從這個座上起來了。
」 他這一坐就坐了七天,有的說法是坐了四十九天。
坐中他的身心顯然進入到一種非常融通自在的境界。
就在這第四十九天的半夜,當他偶然睜開眼睛看到了天上一顆閃亮的明星,在那一瞬間,明星的閃亮把他當時已經進入到最微細、最沉靜的心,給一下子劃破了,霎時間透顯出它本質的光明。
光明顯現的當下,一切的真實也就歷歷地昭顯出來,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也就如是如是的自然呈現。
在這裡面用不上任何的推理,沒有思索,也沒有任何的解析。
就是這樣,就在這個時候,他完全證得了所謂「正遍知」這種最高、最圓滿的智慧。
釋迦牟尼這一段修道、成道的故事,是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從他的出生尊貴這一點來看,他以太子之尊捨棄了王位、捨棄了國家、捨棄了妻子,走入到這種辛苦的修行之路,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他這種修行的動機非常的純淨,沒有參雜任何世俗的念頭。
他真的是為了解開他自己極大的迷惘,也真是為了度脫眾生的苦痛。
那麼相對來說,什麼是世俗的動機呢?就像有些人似乎虔誠學佛,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是真的為了求智慧、得解脫,而往往只是想給自己帶來一些世俗的成就感,或者是與眾不同的感覺,這些就是我所謂的世俗動機。
至於等而下之的求名、求利就更不必說了。
釋迦牟尼,他只有看到一次老、病、死的因緣,就堅定了出家的志向,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智慧過人之處。
然而他更進一步把個人對老、病、死的憂患轉成對所有眾生的悲憫,不但為了自己的問題,也心繫所有的眾生,則又不只是智慧的使然,而必須還要有一顆極度慈悲和敏感的內心,與廣大的心量。
這些都是我們人格上最高貴、最能感動人的特徵吧。
「智慧」和「悲心」自然也就成了以後佛教裡的核心思想和精神。
再從他出家的修道過程來看,可以看出他的認真和執著。
拜了一個老師又換一個老師,一直到沒有老師可以拜的時候,他就去嘗試苦行。
當連苦行也失敗的時候,他還是沒有放棄,還是要再去尋找其他的途徑。
就是這種不怕困難,不達目的就不停止的這種決心,才成就了這麼一尊可貴的佛。
我們可以想像到在印度的當時,有那麼多不同派別的修行人、哲學家,每一個人也都是專心一志想要尋找出這個世間的真理來,可是為什麼就沒有其他人真正的達到了像佛陀這樣的境界呢?除了智慧的深淺有差別之外,這裡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們人性上很容易有所謂得少為足,有了一點點的悟境,常常就覺得很自滿;要是再修出一點神通出來,我們就會更得意、甚至驕傲,就以為學到家了。
這時候,如果沒有一種智慧的高度來自我勘破自己的不足,那當然就不會再有進步了。
他最後的證悟可以說是破天荒的。
因為在本質上,那是人格的一種向上的超越,或者說是智慧的一種向上的突破。
原來這種最深、最高的智慧,不是我們的思維想像所能企及的,是一定要經過超越自我之後,才能夠實現。
當那明星一閃之下,被意識所禁錮的心靈突然解放開來,世界於是也就還回他本來的面貌。
釋迦牟尼所經歷的整個證悟過程所顯示的,就是這樣一個生動的自我超越的過程。
這是佛陀這一生給我們最難得、最可貴的啟發和示範。
他同時也展示出,從凡夫的立場出發一直修行到成佛這條路,因此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
所以我們從這段佛陀成道的故事裡,可能得到最大的啟示就是像我們古人說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禮拜六同一時間再見。
回到「紅塵自在」首頁 上一講 下一講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P2
地藏經講解P3
地藏經講解P4
地藏經講解P5
地藏經講解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P1
紅塵自在P2
紅塵自在P3
紅塵自在P4
紅塵自在P5
紅塵自在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延伸文章資訊
- 1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達照法師 - 佛弟子文庫
接著,就有了佛陀著名的游四門的故事。 ... 這個機緣,以後也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個突破,祝願大家把所有的痛苦都消除,早證菩提,解脫生死,圓滿成佛。
- 2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開悟了無數人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故事,雖然悟到的內容,他並不沒有親口說 ... 他恢復精力之後,在一棵菩提樹之下靜坐7天7夜,終於證悟成佛。
- 3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大方廣學會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故事,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聽過一些,也許讀過,但是我們 ... 他同時也展示出,從凡夫的立場出發一直修行到成佛這條路,因此是完全可能 ...
- 4【傳奇人物】釋迦牟尼修煉成佛的故事(組圖) - 新唐人電視台
至此,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開始教收徒,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諦。 16、鹿苑傳教釋迦牟尼成佛後,即從事說法傳教。他知道曾追隨伺侯過他的五名 ...
- 5流傳千年悉達多悟道成佛的故事 〈降魔成道〉 - 三采文化
他身後的背光充盈而圓滿,坐姿呈穩定的三角形,莊嚴挺拔,一團花樹在背光頂端勃勃綻放,天人跪坐其間,傳達出佛陀獲得證悟的喜悅。 本文摘自《 圖說敦煌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