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吃2份蘑菇可保護腦神經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每天吃進體內的食物都大大影響著身體健康,更有「腸道是 ... 每週吃2 次以上的蘑菇料理,可以達到預防老人記憶力衰退和語言問題。

Skiptocontent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每天吃進體內的食物都大大影響著身體健康,更有「腸道是第二個大腦」的說法,在《BBC》的報導中,也有對此進一步的解釋,就是人體腸道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故以得名。

攝取對的食物,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關鍵 所以腸道再也不只是個排泄體內廢棄物的器官,腸胃道的健康更與預防疾病有緊密的關係,目前科學家也都朝向改善腸胃道健康,以改善許多的疾病。

隨著人們生活型態改變,加上年紀漸長,或多或少都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記憶力衰退的情形,像是「想不起來自己前幾天做過的事」,或是「忘記自己要幹嘛」等的情形。

這些其實都是大腦的認知功能出現的障礙,經過刻意性的營養攝取,多少可以獲得改善! 根據《醫思維》的報導,在去年(2019年),新加玻國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吃2次以上的蘑菇料理,可以達到預防老人記憶力衰退和語言問題。

原因是因為蘑菇裡帶有一種特殊的抗氧化劑–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有助於保護大腦。

此研究共有663名年紀超過60歲的長者參加,記錄他們長達6年(2011年~2017年)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此記錄會問到進食杏鮑菇、香菇、白蘑菇、冬菇、金針菇、和罐頭磨菇等6種菇類的次數。

從中發現了有吃蘑菇的人在大腦測驗表現較為良好,而且反應較快,尤其是每週吃到2份蘑菇以上的人,有助降低輕度認知障礙的情形。

每週吃2份蘑菇,有助保護大腦。

蘑菇所含的營養 蘑菇外型就像一把雨傘,通常生長在枯木、腐枝或含腐敗物質的土壤上。

可以食用的種類有香菇、洋菇、金針菇、杏鮑菇、竹笙、木耳,有些甚至拿來作為藥材,像是靈芝、冬蟲夏草等。

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鐵質等營養,都可以從蘑菇中獲取,尤其是蛋白質的含量比一般常見的蔬菜水果來得高!加上蘑菇富含18種胺基酸,甚至有些蘑菇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例比牛肉更好,也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素,對於人體是個不錯的食材。

多多攝取也可帶來下列好處: 1.維持腸道正常功能 菇類富含多醣體與膳食纖維,是促進腸胃蠕動與增進腸胃健康的好食材,像是黑、白木耳,可用來預防或改善便秘的情形。

2.調整血糖 蘑菇有助控制血糖。

蘑菇屬於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波動。

另外,菇類可增加血液中多酚類(polyphenol)的含量,有助器官抗氧化及抗發炎,有助減緩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退化,或是牙周病等都有作用。

3.改善骨質疏鬆 菇類富含麥角固醇,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UV)可轉化成維生素D2,是為強健骨質所需之營養。

4.抗疲勞 當疲勞時適時補充胺基酸有助改善,菇類富含高達1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有助緩解運動後所產生肌肉痠痛感。

參考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菇類萃取新用途 文/彭幸茹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11條讓你10年後會失智的生活習慣 麵包要少吃?美醫:無麩質飲食,讓大腦遠離發炎失智 失智症是自己吃出來的!多吃馬鈴薯、少吃水果可防失智達50%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302.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3.整理包/我確診了怎麼辦?還沒收到通知前必知的六大步驟2022-05-244.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2022-05-165.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5-07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陽明研究:發現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有望降低新冠感染機會2022-05-23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 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 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蔬暢高纖青汁免費索取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