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暴雪娛樂與第九城市的恩怨糾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中國遊戲幕後史,《魔獸世界》在中國的運營案例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2004年,由於之前《魔劍》和《EQ》等大型遊戲在中國的運營失敗,導致美國暴雪娛樂當時正在封測的同類型網遊《魔獸世界》並不被中國遊戲業內看好,而這款遊戲在之後的幾年裡,卻在世界範圍建立起了一個超級王國,不但成為業內標杆,還帶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遊戲周邊產業和文化的興起,同時也讓簽下國內代理的第九城市集團名利雙收,躋身中國一線遊戲公司。

而2009年,暴雪和九城的「離婚」案,更是沸沸揚揚,還一度牽扯到文化部和新聞出版署的高層鬥法。

期間雙方的各種明爭暗鬥,你死我活,不亞於諜戰血火,甚至衍生出一個地下暗戰的代言人體系——舅舅黨。

如今斗轉星移,到了2014年,暴雪與網易已步入感情穩定期,新聞出版署也與廣電在2013年合併,變成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魔獸世界》也即將發布6.0版本,一切仿佛都歸於平靜。

可是,歷史是繞不開,也不容忽視

你知道美國暴雪當初並不想跟九城「離婚」嗎?

甚至在暴雪2008年最後一次美國總部的專項討論會上,大家依然得出不要分家的結論。

那為什麼最後還是分了?誰壓下最後一根稻草?是誰把對方逼上了絕路?是九城的策略失誤?還是暴雪的衝冠一怒?

讓我們從頭開始

2004年4月,第九城市集團與維旺迪(Vivendi Universal Game)旗下的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簽署中國戰略合作協議,第九城市取得《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運營權。

當時這個項目組的負責人叫孫濤,九城的CTO,據說他是幫九城搶下WOW的大功臣,也是第一任項目負責人,因為人長的非常帥,被遊戲圈戲稱為遊戲行業最帥的男人(後來他離開九城創立了冰動遊戲公司,幾年後賣掉,現在平安中國工作)。

另外兩個重要人物是產品總監黃凌冬和技術總監江煥新。

黃凌冬是九城虛擬社區的第一個成員,是公司元老了(後升任九城的產品副總裁,現騰訊上海互娛合作產品部副總經理)。

他親自籌建了《魔獸世界》項目組,早期團隊里的很多人都是由他親自面試招入的。

比如,負責對外溝通的項目經理 馬剛(現育碧中國高級市場總監),媒介經理劉峰(暱稱Aya,現杭州樂港副總裁),以及創建"艾澤拉斯國家地理" 網站的Ediart田健,他負責漢化(2011年田健創建上海游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做手游研發),還有貫穿九城和暴雪中國歷史的WOW項目組元老吳健,當時他負責策劃和運營(之後加入暴雪中國負責魔獸世界和其它暴雪產品的運營,後受邀出任空中網COO)等等。

技術總監江煥新,出身惠普,在魔獸世界項目啟動初始加入九城,後來出任九城的副總裁,離開過九城一段時間,最近似乎又回到九城幫助公司開拓北美疆域。

九城當時是沒有市場部的,只有一個大產品部。

網站早期是外包出去的,接外包的團隊叫01media,現在也是赫赫有名的設計公司了,後來專門招了一個人負責網站,這個人叫周豪ZAX(現希瑪公司CEO,做電子競技,WE俱樂部和StarsWar就是該公司旗下的品牌),還有一個網站美工叫胡依林,現在也成為知名的獨立設計師了。

最初的WOW團隊只有十來個人(請原諒我收集到的信息有限,有些人可能會有錯漏,我會不斷完善的),一直到2004年年底,依然還是這些人。

《魔獸世界》項目組成立後,對遊戲的漢化和中文配音便成了首要工作。

最初的WOW版本有100多萬字翻譯量,當時是找了六七個兼職的翻譯人員準備大幹一場。

九城為了方便大家工作,專門把翻譯組從中信泰富移到了旁邊比較清靜的凱迪克大廈,還騰出一個會議室給他們加班加點的翻譯,翻譯好的內容,劉吉磊(後加入騰訊做手機接入)做第一輪校對,吳健做第二輪校對,田健做第三輪校對和潤色,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田健的潤色,他憑藉自己對歐美遊戲文化的深刻理解,將生澀的翻譯變成了優美連貫的文字,他的工作後來也得到了廣大玩家的認可。

中文配音找了配音出身的著名上海譯製片導演 倪康 做配音導演,據悉,他同時也是後來英雄聯盟 的中文配音的導演。

倪康老師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他挑選了大江南北的頂級人員來上海配音,其中,為了給遊戲里的大BOSS 奈法利安 和 拉格納羅斯 配出霸氣十足的語音,特意找了一個蒙古配音演員 龔格爾,讓他連夜坐火車來上海。

第二天一早,龔格爾直接進棚就開始錄,但是折騰了幾個小時後,大家發現:這小伙完全沒感覺。

後來到中午了,項目組商量了下,打算請他吃個飯就算謝絕了。

可是,誰知道吃完飯後,蒙古人的精氣神突然全有了,霸氣的感覺也全來了,一口氣2個小時就配完了所有大BOSS的音。

於是,大家後來在打副本被滅的死去活來時,聽到的那些欠打的嘲諷聲,十有八九是龔格爾吃飽了後說的。

籌備內測、準備上線、政府審批,以及和可口可樂的合作,便成了2005年公測開始前的幾個重點工作。

此時的外界依然不看好《魔獸世界》,而九城內部卻越來越有信心。

內測剛開始發號的時候,幾天裡就有30多萬的暴雪粉絲來申請,而且當時的申請條件很苛刻,需要填寫大量的用戶信息和資料,但是WOW項目的人發現,玩家都填的相當仔細。

《魔獸世界》的網絡社區里也開始有了很多相當不錯的內容,比如,可能現在很多老玩家還記得的一個視頻叫《康熙也想玩魔獸》,做的非常不錯,在2005年剛放到網上不久,就有幾十萬的點播量,九城的工作人員還專門去找到了視頻製作者,送了幾個CDKEY作為感謝。

2005年4月9日,第一個魔獸世界日,九城在上海盧灣體育館辦了一個玩家見面會,在這個見面會上將宣布《魔獸世界》的公測時間。

那天下著非常大的雨,但是卻來了幾千人,不但裡邊坐滿了人,外面還擠了非常多的玩家在雨里等待,這給了WOW項目組極大的信心和鼓勵,據說那天九城老闆朱駿也來了,他進場看了一眼,笑了笑就回到了後台,已然成竹在胸。

當天宣布公測時間為4月29日,但是實際公測時間是4月26日,提前三天開啟的原因是什麼?我沒問到,現在成了一個謎,將來希望我能問到。

內測結束的那天晚上,九城的工作人員辦了一個叫 「惡魔入侵 世界末日」的活動,由運營團隊控制大怪物,到各個主城裡與玩家互動,跳舞,一起慶祝,暴雪對GM控制NPC的行為有嚴格的限定,但是那天晚上除外,所以那場活動恐怕是十分罕見的,如果你有幸參與了那天晚上的互動,那會是非常美好和值得紀念的回憶。

這裡要說個小插曲,公測前運營商一般會製作發放WOW的安裝盤,而用來製作這個安裝盤的母盤,當時是暴雪的絕密文件,因為這是最完整的遊戲文件,裡邊整合了最新翻譯,還有所有的遊戲內容。

暴雪對快遞公司不放心,於是專門派了一個員工Stan Wang,親自從美國送過來,九城這邊的項目組興奮的一夜沒睡,就為了等這張盤,而當他們拿到這張盤,迫不及待的插入電腦後,卻發現這張母盤竟然壞了,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公測了,終於公測了。

封頂45級,而玩家的熱情超出想像,所有的伺服器都在排隊,那個時候美國暴雪在歐美地區曾出了一個市場文案叫:A world awaits(一個世界在等待)。

結果被中國玩家戲稱為:一個世界在排隊。

《魔獸世界》的公測排隊對之後的遊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變成了一種文化,有業內人士說,後來有些遊戲甚至不用排隊也要製造出排隊的效果。

強勢的暴雪

暴雪對九城在《魔獸世界》運營上做了很多要求,有些要求是蠻高的,比如關於伺服器的選擇,在暴雪的要求下,九城向惠普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伺服器,而整個伺服器集群的計算能力據說是遠超銀河計算機的。

暴雪的出發點非常簡單:為了玩家有最好的遊戲體驗。

而有時候這種強勢的做法,會讓運營商十分難受的,這也為日後兩家公司的裂痕埋下了隱患。

很快,公測的人數就突破了60萬。

整個項目組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除了成就感以外,大家都很期待老闆朱駿兌現他承諾的獎金。

那是在2005年初,朱老闆曾對大家說,如果這個遊戲人數超過50萬,就發50萬美元的獎金。

而很多人直到最後走了,都沒看到這筆錢,這也為後來很多項目成員的離開埋下了伏筆。

2005年,野心勃勃的九城,開始布局他新的戰略。

陸續從國外拿回來了大量新的遊戲,比如,卓越之劍、奇蹟世界、地獄之門、激戰等等。

這個戰略一方面是為了壓制國內潛在的競爭對手,先下手為強,把好遊戲都拿下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九城不想一輩子做暴雪的傀儡。

從戰略的層面說,這個方向是對,畢竟盛大的案例擺在面前,代理公司和遊戲研發公司的矛盾只會增長,必須要有所準備。

但是不同於盛大的是,他們的對手可不是什麼韓國公司,而是老牌巨無霸級遊戲航母 美國暴雪娛樂。

2005年年底,新矛盾說來就來了

此時,國外已經要上新資料片《燃燒的遠征》了,而這個資料片里加了很多新的技術,美國方面認為,這需要更好的伺服器支持,才能確保提供給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於是,他們提出,要求九城方面更新伺服器。

注意,此時,九城剛花大價錢買的那些遠超銀河的伺服器,可還沒用多久呢!

所以,九城猶豫了。

裂縫就這樣又大了一些。

於是,暴雪開始推進親自進入中國市場的戰略,於2005年著手執行建立暴雪中國分公司的計劃。

雙方都在博弈,其實這沒有什麼對錯之分,都是為了活下去,這就是叢林法則。

2006年,暴雪加速在中國的擴張。

而九城此時走了一步很詭異的棋,他們開始把WOW項目組的核心人員紛紛調離這個項目,讓他們去負責之前拿回來的各種新遊戲。

而把九城自己做研發的人員調過來做WOW的運營。

我個人猜測,這步棋可能有多個目的:一個是讓這些已經有成功運營經驗的成員去帶帶新遊戲。

一個是通過實戰數據,培養自己的研發人員。

還有一個,恐怕是防止WOW項目組親暴雪派的勢力過大。

這步詭異的棋是誰的主意?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的猜測是否準確,但是我打賭做決定的人一定沒想到這步棋會像七傷拳一樣,傷人也傷己。

首先是項目組負責人親暴雪派的孫濤直接辭職,去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還帶走了一批人。

之後九城換上的新COO是Nancy Zhou周寧,相對孫濤,她對待暴雪要強勢許多。

(Nancy現任育碧中國的總經理)

九城運營方面的負責人吳健則因為不願意去做別的項目,被暴雪順勢挖去做了暴雪中國的第四號員工。

朱駿為此大發雷霆,準備給吳健和暴雪同時發律師函,還在公司內部大會上布下了嚴旨,不許任何人與吳健有任何形式的接觸,也不許暴雪讓吳健插手任何與WOW相關的所有工作。

這個事情鬧的很大,逼得後來九城和暴雪還簽訂了一個協議,用來禁止相互間挖角,才算是慢慢平息。

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員工的跳槽,實際上,背後是兩個公司戰略級的碰撞。

暴雪此時的總經理叫Michael Fong,他是一個加拿大籍香港人,他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是籌建暴雪中國分公司。

而負責調研的就是剛去的吳健。

之後的幾年,與《魔獸世界》跟中國玩家的關係越來越火熱正好相反,九城和暴雪的關係越來越冷漠,一方面是暴雪希望更多的介入運營,了解細節,另一方面是九城不更新伺服器,而且把數據也藏著掖著不告訴暴雪。

博弈越來越激烈,矛盾也越來越大

雖然更換代理商這個念頭早就在暴雪內部出現過無數次,但是暴雪此時依然不想換,原因很簡單,暴雪覺得任何決策都不能傷到玩家。

熟悉暴雪的人可能知道,這是暴雪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很多決策制定時的根本出發點。

甚至在2007年5月21日,EA以1.67億美金入股九城15%股權時,作為EA主要競爭對手的暴雪都還是怒而不發。

直到2008年,忍無可忍的暴雪才開始與其它廠商進行接觸,研究接盤的可行性。

而這期間,九城的高層依然在用強硬的態度處理與暴雪的關係,這不但沒有緩和越發緊張的局勢,還最終激怒了暴雪。

這裡我要聲明一點,九城的戰略是控制並平衡自己與暴雪談判的位置,誰都想把話語權控制在自己手裡。

所以,他們走多遊戲代理,嘗試擺脫暴雪的控制,推自主研發,甚至拉EA入伙,都是為了讓自己對暴雪的談判籌碼更多一些,從戰略層面上說,這個大方向是沒錯的。

但是,可悲的是,卡住了九城脖子的是時代的瓶頸,別說那個時候的中國遊戲自主研發了,即使到這麼多年後的現在,世界上有幾個遊戲能超越《魔獸世界》的?

就像小國家想獨立,你沒核武器,沒反制能力,資源和經濟都沒有絕對優勢,最大的收入又要依靠人家,那所謂平起平坐,也就只是個口號罷了。

鄧小平說,落後就要挨打。

如今只是被打的更文明了一點而已。

而當時的九城還是一副沒弄清楚狀況的樣子,依然強硬。

就在暴雪最一次會議依然決定不「離婚」的那天夜裡,動視暴雪的老大Bobby Kotick不知道是不是被什麼事氣到了,毅然決然的下達了與九城的分家命令。

或許是一個郵件?一個報表?一個句話?

最後一根稻草緩緩的壓下,卻讓整個局勢瞬間崩塌。

之後的事情,我簡單說下,暴雪在與眾多廠商接觸後,網易和騰訊走到了最後,但暴雪美國方面覺得網易和丁磊對玩家的態度更加契合暴雪的核心文化,於是,選擇了網易。

2009年7月30日,網易《魔獸世界》重開內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九城之殤丨遊戲陀螺

魔獸之於九城,既是天使,又是魔鬼。還有一個因素之於九城,亦如此。一、九城之殤:從巔峰到退市警告十餘載前,九城將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遊戲《魔獸世界》引入中國,打開中國網路遊戲新世界的大門。十餘載後,歷...

暴雪遊戲背後的中國男人——李日強

一個「暴雪式」的男人 李日強,2003年加入網易,時任網易遊戲市場總監。現任網易公司副總裁、網易暴雪合作部負責人。作為暴雪遊戲在中國運營事宜的一把手,李日強時常出現在公開活動和媒體鏡頭面前,用略...

魔獸世界歷程回首一

2004年4月1日10點,第九城市與暴雪娛樂共同宣布,第九城市取得《魔獸世界》的中國地區獨家代理權。2005年2月1日除夕,第九城市在玩家最為焦急等待的時候放出了《魔獸世界中國功夫》一文,由此逐...

從魔獸世界到上海申花 朱俊究竟欠了多少債

朱俊最近回歸九城,一心投入遊戲產業,他與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樂亞國際進行合作想要重奪遊戲市場。但是無論是與樂亞國際「一拆五」的換股舉動,還是收購RED5打造的《火瀑》這款遊戲,並不令人看好。因為歷史...